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习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873917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习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机械运动基础知识梳理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1km=1000m;1dm=0.1m;1cm=0.01m;1mm=0.001m;1m=0.000001m;1nm=0.000000001m。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

2、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1h=60min1min=60s。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

3、物。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

4、以保证时间相同。计算公式:v=S/t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1m/s=3.6km/h。v=S/t,变形可得:s=vt,t=S/v。2、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度来表示,粗略研究时,也可用速度的公式来计算,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3.描述运动的快慢平均速度定义:描述做变速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快慢程度物理意义:反映物体

5、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公式:v=s/t瞬时速度定义:运动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或者某一位置时的运动情况四、测量平均速度1、停表的使用:第一次按下时,表针开始转动(启动);第二次按下时,表针停止转动(停止);第三次按下时,表针弹回零点(回表)。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大圆圈的数字单位为s。2、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v=S/t【典型例题】例:在南北走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匀速向南运动,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匀速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树匀速向南运动,这三车中相对地面可能静止的是()A.只有甲车B.只有乙车C.

6、只有丙车D.甲车和丙车习题巩固和提高一、填空题:1、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运动;事先选定的标准物体叫。2、“月亮躲进云层里”是以为参照物;“潮起潮落”是以为参照物的。附1: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出来”,诗中两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_和_,这运用了物理学中的_原理。附2:图1中收割机司机的判断是以_为参照物的,田野旁的小朋友的判断是以_为参照物的。附3:平时所说“月亮躲进云里”是以为参照物,说“乌云遮住了月亮”是以为参照物.我国发射的风云二号通讯卫星相对是静止的相对于是运动的.人们常说地球在公转的同时自转着,“公转”是以为参照

7、物,自转又是以为参照物.3、在物理学中,用速度来表示物体,即等于物体在内通过路程的多少。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和错误不同,_是可以避免的,而_是不能绝对消除的。实验室中常采用减小误差的方法是_。5、请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值: (1)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速度为30;(2)人的头发直径约为70;(3)我们学校教学楼每层的高度约为m。6、一物体作直线运动,全程100m,前一半路程用了10s,后一半路程用了5s,那么,物体通过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m/s,通过后一半程的速度是,全程的平均速度是。7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和乙,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4,所用时间之比为2:3,则甲、乙两物体

8、速度之比为_;若他们通过相同的路程,则它们所用时间之比为_。8如图2所示,木块的长度为_cm。此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_cm。附:用一把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记录到的数据是5.72cm和5.73cm,则准确值是_cm,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9百米赛跑中,观众是以_的方法比较运动员运动的快慢;而裁判员是以_的方法比较运动员运动的快慢。二、选择题:1、某同学正确测量出木块的长为18.52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测量数据的估计值是8.52cmB测量数据的估计值是0.52cmC测量数据的估计值是0.02cmD测量数据的估计值是0.5cm附:工人师傅使用游标卡尺测得某零件长0.07530m,如果

9、用你的三角板去测量,其结果应是()A.0.07mB.0.075mC.0.0753mD.0.07540m2、下列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月球绕着地球转B公路上行驶的汽车C空气的流动D洒在水里的糖使水变甜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大,速度越小D.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4、关于物理量的单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时、年、光年都是时间单位B、5m/s读做“每秒5米”C、1ms比1s大D、lnm比1m大5、与一只粉笔的直径和人步行的速度最接近的值分别是()A、1cm和4.5km/hB、1dm和1.2

10、m/sC、1m和1.5m/sD、lmm和1.2m/s6、1999年5月深圳塞格广场工地上,有一栋高2916m的大楼正在施工,下午3时,刮起了大风,一大片乌云飞快地飘过大楼上空,突然有人惊呼:“楼要倒了!”结果引起临近数千人在大街上惊叫狂奔,造成这种判断失误是由于这些人选用的参照物是()A、乌云B、地面C、自己D、大楼附1:据报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时,发现飞机玻璃旁边一小昆虫在游动,他顺手抓过来一看,啊!竟然是一颗子弹,这件事发生的可能性是()A子弹飞行速度很慢B飞机飞得很快C子弹在空中静止D子弹与飞机同方向飞行,且飞行速度接近 附2: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

11、,有a、b、c三辆汽车,a车上的人看到b车匀速向南,c车上的人看到a车匀速向北,b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匀速向南,这三辆车中相对于地面可能静止的是()A.只有a车B.只有bC.只有cD.a车和c车7、有一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10m,这个物体在2s内的速度一定是()A、2.5m/sB、5m/sC、20m/sD、40m/s附:某物体在第一、第二分钟内共前进了260m,第三分钟静止不动,第四分钟前进了100m,则它在4min内的平均速度为()A.1.67m/sB.2.17m/sC.1.2m/sD.2m/s8、客机匀速飞行的速度为250m/s,对其物理意义解释正确)A、客机在1

12、秒内的速度为250mB、客机在1秒内的速度为250m/sC、客机每秒飞过的路程为250mD、客机每秒飞过的路程为250m/s9、某同学先后三次测量同一物体的宽度,测得的数据分别是2.57cm、2.58cm、2.58cm,则测得该物体宽度为()A、2.58cmB、2.57cmC、2.576cmD、2.577crn10、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较大的物体所通过的路程一定比速度较小的物体所通过的路)A、长B、短C、二者所通过的路程相等D、无法比较11、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2,则所用时间之比为()A、10:3B、3:10C、8:15D、15:812、用一把尺子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A避免由于观察时视线倾斜而产生的误差。B避免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C避免由于估测而产生的误差D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13两物体分别以速度1、2作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分别为s1、s2,所用时间为t1和t2,那么()A.若s1s2,12,则一定有t1t2B.若s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