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质量评价总复习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849706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质量评价总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环境质量评价总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环境质量评价总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环境质量评价总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环境质量评价总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质量评价总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质量评价总复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质量评价总复习一、填空题1、按照环境的主体来分,一种是以生物为主体,另一种是以人作为环境的主体。2、可以将环境质量的价值至少概括为:健康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四种价值。3、环境质量评价按评价的时间可划分为回顾评价、现状评价和影响评价。4、环境质量评价的精度是指评价结果与环境真实值的差异。一般来说,评价精度是由环境要素的取样密度来控制的。5、 污染物的排放标准主要有浓度控制标准、地区系数法标准、总量控制标准、负荷标准和工艺标准五种。6、 “三同时”制度是指建设项目中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制度。7、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两级,评价工作中我们多数采

2、用二级标准。依据地表水水域的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将我国地表水划分为V类。可以用作饮用水的类别有类。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将土壤划分为类。一般农田、蔬菜地执行类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分04类。其中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执行1类标准。8、 交通污染源主要开展噪声和尾气的调查工作。环境污染源按形态可分为点源、线源和面源。 环境污染源按行业可分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交通污染源。 9、 工程分析的方法有类比法、物料衡算法和资料复用法。10、 总量控制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目标总量控制、容量总量控制和行业总量控制。11、 到目前为止,环境指数法仍是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主要方法。一个

3、环境指数的值设计成随环境质量的提高而递增称作环境质量指数,而指数的值随着环境污染程度的增加而递增应称为环境污染指数。环境指数的综合的常用方法有三种:代数叠加、加权平均和加权平均兼顾极值。12、 环境质量分级基准为清洁、未污染、 轻污染、 中污染和重污染。13、 我国的空气污染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烟尘。14、 大气一级评价监测点不少于10个;二级评价监测点不少于6个。大气监测点位置布设常用的方法有五种网络布点法、 同心圆布点法、扇形布点法、功能区布点法和配对布点法。最通用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指数是上海大气质量指数。 15、 地表水体污染指数选用酚、氰、汞、砷、铬五种污染毒物作

4、为评价指标,此外又加用了COD和DO两种表示水质受到有机污染的水质参数作为计算指标。16、 土壤样品的采集一般采用对角线、梅花形、棋盘形、蛇形等采样方法。采样数量为1 kg。 17、 城市环境噪声来源主要有: 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18、 声音进入耳朵后,一般能够听到的声音分为3个要素:声音的大小、声音的高低和音色。19、 听阈声压为210-5 Pa,痛阈声压为20 Pa,听阈声压到痛阈声压的变化范围为0120 dB。20、 当声源的声功率是原来的10倍时,声功率级增加10 dB;当声源的声功率是原来的100倍时,声功率级增加20 dB。21、 复杂污水预测其浓度的水

5、质参数数目10个;中等污水7个。22、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一般需经历个18月,至少需历时12个月。区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两步法和一步法,我国目前大都采用两步法。23、 区域开发活动主要表现为七种类型: 时间“拥挤”、空间“拥挤”、协同作用、空间滞后(超出边界)、触发点和阈值、间接效应、蚕食效应。24、 根据危害对象可将环境风险分为人群风险、设施风险和生态风险。25、 环境风险的管理方式有减轻、转移、替代和避免四种。26、 持证单位的环评证书分为甲级和乙级证书两种。27、 环境风险评价的主要步骤为环境风险识别、环境风险度量、环境风险评价和管理。2、 选择题(略)3、 名词解释1. 环境质

6、量:环境质量是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一种本质属性,并能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描述的环境系统所处的状态。2. 环境质量标准:对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和因素作出的限制性规定。3. 环境质量评价: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环境质量进行说明、评定和预测,称为环境质量评价。 4. 环境影响评价: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5. 污染源:指能够产生环境污染物的场所、设备和装置。 6. 污染物因子:进入、作用于环境系统,产生污染或破坏的物质(能量)称为污染物因子。7. 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排放

7、标准是直接的执法标准,它规定了污染物排放的最高允许量。 8.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规划编制阶段,对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预防或者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过程。9.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对人类开发建设活动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和预测,并提出减少影响或改善生态环境的策略和措施。 10. 清洁生产评价:清洁生产评价指对拟建项目的清洁生产的水平进行预测与评价,得出清洁生产评价结论,并提出清洁生产方案和建议。11. 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分析项目对区域社会经济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提出防止或减少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利社会经济环境影响的途径或补偿措施。12. 环境

8、风险评价:指对某建设项目的兴建、运转,或是区域开发行动所引发的或面临的灾害(包括自然灾害)对人体健康、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系统等所造成的风险进行评估,并以此进行管理和决策的过程。8四、计算题1. 某厂有一台沸腾炉(烟气中烟尘占灰分量的50%),装有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为85%,用煤量5 t/h,煤的灰分为25%,煤含硫2%,求该锅炉的SO2、烟尘排放量各为多少?解:GSO2=52%80%2=160 kg/hG烟尘=525%50%(1-85%)=93.8 kg/h答:该锅炉的SO2排放量为每小时160千克、烟尘排放量为每小时93.8千克。2. 飞机发动机的声功率级可达165 dB,而人耳允许接受的

9、声压级应小于120 dB,问飞机起飞时人应至少离开跑道多少米?(提示:飞机在跑道上跑当作半自由场)解:20=165-20lgr-8解方程得r=71 m答:飞机起飞时人应至少离开跑道71米。3. 某造纸厂使用矩形排水渠排水,现测得水渠宽度0.6 m,水深0.7 m,平均流速0.12 m/s,COD浓度为145 mg/L,求该厂年排放COD总量。(提示:mg/L=g/m3)解:(1)求体积流量QQ=0.120.60.7360024365=1589414.4 m3/a(2)求该厂年排放COD总量M=cQ=1451589414.4=230465088 g=230 t答:该厂年排放COD总量230吨。4

10、. 某城市建有一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电站,年燃煤量为200万吨,煤的含硫量为1.08%,其中可燃硫占85%,全市居民约50万户,生活用煤量为每户每月200 kg,生活用煤含硫量为0.6%,其中可燃硫占70%,计算该城市每年的工业和生活产生的二氧化硫量。 解:G工业=2001041.08%85%2=36720 t G生活=501042000.6%70%122 =10080000 kg=10080 t 答:该城市每年的工业产生的二氧化硫量为36720吨,生活产生的二氧化硫量为10080吨。 5. 工人锅炉房排气口外2 m(r1)处噪声级为85 dB(A),厂界值要求标准为60 dB(A),则围墙应与

11、锅炉房最少踞离(r2)是多少米?(假设锅炉房排气口为自由场) 解:根据自由场噪声随距离的衰减公式有:85-60=20lg解方程得r2=35.56 m答:围墙应与锅炉房最少踞离35.56米。6. 某评价区欲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数据如下(日平均)CTSP=0.38 mg/m3,CSO2=0.2 mg/m3,CNOx=0.08 mg/m3,如果该评价区大气质量执行国家二级标准GB3095-1996,试用上海大气质量指数法评价其大气环境质量状况。(STSP=0.30 mg/m3,SSO2=0.15 mg/m3,SNOx=0.10 mg/m3;P 0.6清洁,0.6P1.0轻度污染,1.0P1.9

12、中度污染,1.9P2.8极重污染) 解:(1)先计算各污染因子的分指数:ITSP=0.38/0.3=1.267 ISO2=0.20/0.15=1.333 INOx=0.08/0.1=0.8(2)计算Imax与IavrImax=1.333Iavr=1/3(1.267+1.333+0.8)=1.133(3)用上海大气指数计算总指数I1对照污染级别表,该评价区属于中污染。答:用上海大气质量指数法评价,该评价区属于中污染。五、简答题1、 简述工业污染源的调查内容。答:工业污染源的调查内容有(1)生产和管理的调查:主要包括工厂概况、工艺、能源、原材料调、水源、生产布局、管理等的调查。(2)三废排放及治理

13、调查。(3)三废危害调查。(4)生产发展调查。2、环境标准在环境保护中起什么作用?答:(1)环境标准是制定环境规划和环境计划的主要依据。(2)环境标准是环境评价的准绳。进行环境质量评价需要依据环境标准作出定量化的比较和评价。(3)环境标准是环境管理的技术基础。如果没有各种环境标准,环境法规将难以具体执行。(4)环境标准是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颁布和实施环境标准可以促使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努力达到环境标准的要求。2. 为什么确定统一的土壤污染物卫生标准较为困难?答:目前要定量地评价土壤的质量,存在的困难主要有:(1)土壤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不像大气和水体那样直接

14、,土壤污染物必须通过食物链,主要是通过作物才能进入人体,且土壤和人体之间的物质平衡关系比较复杂。(2)另外,土壤有其固有的地域成因,均一性差,因此难以确定统一的土壤污染物卫生标准。3. 简述农业污染源的调查内容。答:农业污染源调查内容有(1)农药使用情况的调查。如农药使用的品种、数量、使用方法、有效成分含量(有机氯、有机磷、汞制剂、砷制剂)、使用剂量、时间、农作物品种、使用年限。(2)化肥使用情况的调查。化肥使用的品种、数量、使用方式、使用时间、每亩平均用量等。(3)农业废弃物的调查。水土流失情况调查;农作物秸秆、牲畜粪便、农用机油等。4. 与单项建设项目相比,区域开发建设有什么特点?答:区域

15、开发的特点是:(1)规模和占地虽有大小,但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人力和资源(包括各种环境资源和能源),并造成局部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巨大变化。(2)很强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区内要建设的工程类型和规模则是多种多样的,参与开发建设的有政府部门、各行各业的机构和企业,各个建设项目的施工与投产日期各不相同,其情况是十分复杂的。(3)开发行动的累积性,是由较短时段内在一个区域中集中多个性质不同、规模大的项目,这些项目之间的关系和出现的情况复杂,常常由于累积效应使环境后果比单个项目的加和影响要大。5. 为了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应遵循哪些基本原理?答:(1)保护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性,以达到保持生态系统环境功能的目的;(2)将经济社会与环境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复合系统,寻求相互间的协调;(3)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放在首要的和优先的位置上;(4)将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特别关注特殊性问题;(5)关注重大生境问题,例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6. 简述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的内容。 答:(1)生态因子现状评价:包括气候因子、水资源因子、土壤因子评价。(2)生物资源的现状评价:包括植物资源、动物资源、生物群落。(3)生态系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