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概论简答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841844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科学概论简答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地球科学概论简答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地球科学概论简答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地球科学概论简答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地球科学概论简答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球科学概论简答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科学概论简答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球科学的研究意义?理论意义:地球科学承担着揭示整个地球的形成、演变规律的科学使命。它的研究对人类正确地认识自然界、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起着重要作用,对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当代自然科学的一些重大基本理论问题,如天体的起源、生命的起源等问题的最后解决也都离不开地球科学的研究。实际意义和应用意义:(1)地球科学在寻找、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中起着巨大作用。(2)地球科学在指导人类如何适应、保护、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以及同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学习和研究地球科学的主要目的和意义?目的是揭示自然界奥秘与规律,同时也为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如何利用、适应和改造自然提供科学的方

2、法论。理论意义:地球科学承担着揭示整个地球的形成、演变规律的科学使命。它的研究对人类正确地认识自然界、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起着重要作用,对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当代自然科学的一些重大基本理论问题,如天体的起源、生命的起源等问题的最后解决也都离不开地球科学的研究。实际意义和应用意义:(1)地球科学在寻找、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中起着巨大作用。(2)地球科学在指导人类如何适应、保护、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以及同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地球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目的是什么?主要研究对象是固体地球。目的是揭示自然界奥秘与规律,同时也为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如何利用、适应和改造自然提

3、供科学的方法论。地球外部由哪三大圈层组成?其间相互作用会对固体地球产生何种影响?(08、10)大气圈:是因地球引力而聚集在地表周围的气体圈层,是地球最外部的一个圈层。大气是人类和生物赖以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也是使地表保持恒温和水分的保护层,同时也是促进地表形态变化的重要动力和媒介。水圈:是指由地球表层水体所构成的连续圈层。水是组成自然界最重要的物质之一,是一切生物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对地球表层环境的形成和改造起到重要的作用。生物圈:是指地球表层由生物及其生命活动的地带所构成的连续圈层,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同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表层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交错分布,它

4、们之间没有一条绝然的分界线。生物圈所包括的范围是以生物存在和生命活动为标准的,从现在研究现状来看,从地表以下3km 到地表以上10 多公里的高空以及深海的海底都属于生物圈的范围,但是生物圈中的90以上的生物都活动在地表到200m高空以及从水面到水下200m 的水域空间内,所以这部分是生物圈的主体。生物圈中的生物分布极不平衡,受太阳辐射量、气候、地形、地质、大气环境、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例如,在沙漠、两极地区的生物数量、种类都很少,而在气候炎热、湿润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不仅生物种类繁多,而且生物量也很大。地质年代表中,自老而新包括哪五个代,最古老的代始于距今多少亿年?(10) 自老而新包括:太古

5、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最古老的为太古代,距今25亿年。何谓地质作用?包括哪些成因类型?(09)地质学把自然界引起地壳或岩石圈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及地表形态等不断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称为地质作用。地质作用可根据能量来源和发生部位分为表层地质作用和内部地质作用两大类。表层地质作用是指主要由地球外部的能源引起的、发生在地球表层的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内部地质作用是指主要由地球内部能源引起的地质作用。内部地质作用主要包括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构造运动。简述相对地质年代表确定的基本原理,并对地史进行划分(到“纪”) (07)相对地质年代的的确定方法通

6、常依靠地层层序律、化石层序律和地质体之间的切割律三条准则。地层层序律:地层形成时的原始产状一般是水平的或近于水平的,并且总是先形成的老地层在下面,后形成的新地层盖在上面,这种正常的地层叠置关系称为地层层序律。化石层序律: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具有不同的古生物化石组合,相同时代的地层中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古生物化石组合;古生物化石组合的形态、结构愈简单,则地层的时代愈老,反之则愈新。地质体之间的切割律:以上两条主要适用沉积岩或层状岩石,呈块状的岩浆岩或变质岩由于与层状岩石及他们相互之间存在相互穿插、切割的关系,因此它们的新老关系可依靠地质体之间的切割律判定,即较新的地质体总是切割或穿插较老的地质体。地史从

7、老到新分为:发育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山岳冰川地貌、沙漠地貌和黄土地貌级其沉积物是何种地质作用所为?影响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0)山岳冰川地貌及其沉积物是冰川的地质作用形成的,沙漠地貌和黄土地貌及其沉积物是风的地质作用形成的。影响的主要因素从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来分析。风的地质作用主要因素:剥蚀阶段主要为风速,地面性质;搬运阶段主要为搬运物的颗粒大小、比重、形状以及地面状况;沉积阶段主要为气候分带的影响。冰川的地质作用主要因素:剥蚀阶段主要为岩石的性质、冰层的厚度;搬运阶段主要为冰川类型、流动速度、冰冻风化作用的强弱等;沉积阶段主要受气候变化影响。简述风化作用概念、分类及其主要方式。 (0

8、7)风化作用是指在地表或近地表的条件下,由于气温、大气、水及生物等因素的影响,使地壳或岩石圈的矿物、岩石在原地发生分解和破坏的过程。风化作用可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物理风化常有以下几种方式:温差风化、冰劈作用、盐类的结晶与潮解、层裂或卸载作用。化学风化作用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溶解作用、氧化作用、水解和碳酸盐化作用。以浅海为例,说明其主要沉积类型。(09)浅海是海岸以外较平坦的浅水海域。1浅海的碎屑沉积。近岸带颗粒粗以砂砾质沉积为主。远岸带粒度细,以粉砂和泥质为主。2浅海的化学沉积。主要有碳酸盐沉积、硅质沉积、Al,Fe,Mn及海绿石沉积、磷质沉积。碳:其在浅海化学沉积物

9、中占比重最大,主要由温度升高或压力降低,引起海水中CO2含量减少,重碳酸钙过饱和形成碳酸钙沉淀。形成:鲕状沉积物鲕状灰岩竹叶状灰岩硅:分两部分,一部分硅质来自大陆,以溶解硅和悬浮硅形式搬运;另一部分来自海底火山作用、海水溶解作用、生物活动。进入海洋后在温度较低偏碱性的环境中逐步沉淀为蛋白石,脱水至燧石。Al:Al,Fe,Mn以交替状态自大陆入海,在近岸带遇电解质凝聚沉淀。海绿石为绿色粘土矿物,为海水中Si,Al,Fe的胶体吸附钾离子形成磷:主要以HPO42-形式存在,富含磷质的海水随上升洋流至浅海区后,因压力减小温度升高,CO2含量减少,沉淀为胶磷石。3浅海的生物沉积。浅海带的底栖生物死亡后与

10、灰泥混杂沉积形成的生物碎屑岩。还有珊瑚等生物礁。简述地震的成因类型,世界地震带的分布及其成因。(07)根据地震的形成原因,可把地震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诱发地震等。环太平洋地震带 这是一条地震活动最强的地震带,全球约80的浅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以及几乎全部深源地震都发生在这个地震带内。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分布与环太平洋板块俯冲带相一致,贝尼奥夫带与向下俯冲的板片相一致。阿尔卑斯(地中海)-喜马拉雅-印度尼西亚地震带 该带为世界上第二大地震带,地震释放总能量约占全球的22。这个带的分布与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和印度板块的碰撞边界(印度尼西亚处为俯冲边界)相一致。板块碰撞造成了比较宽的岩石强

11、烈变形带,因而形成了较强、较宽的地震活动带。大洋中脊及大陆裂谷地震带 该带主要沿大洋中脊的中央裂谷附近及转换断层分布,该带的地震活动主要与分离型板块边界及一些转换断层有关。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反映了怎样的构造事件?用图简示之。 (09)角度不整合这种接触关系的特征是: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不一致以一定的角度相交;两套地层的时代不连续,两者之间有代表长期风化剥蚀与沉积间断的剥蚀面存在。角度不整合的形成过程为: 在地壳稳定下降或升降运动不显著的情况下,在沉积盆地中形成一定厚度的原始水平沉积岩层; 地壳发生水平挤压运动,使岩层产生褶皱、断裂等变形,岩层伴随着水平方向上缩短的同时,在垂直方向上则不断上升,

12、并到达陆上的一定高度或成为山地,在此过程中还可能伴有岩浆作用与变质作用发生; 在陆上环境下,变形的地层遭受长期的风化剥蚀,形成凹凸不平的剥蚀面,同时在剥蚀面上形成古风化壳、残积矿产等; 地壳重新下降到水下沉积环境,在剥蚀面上又形成了新的原始水平沉积岩层(其底部常有底砾岩),新形成的地层与不整合面大致平行,但与不整合面以下的地层以一定的角度相交。所以,角度不整合反映了一次显著的水平挤压运动及伴随的升降运动。论述地壳中沉积岩层形成的主要阶段。(09)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五个个阶段。1、风化作用是指在地表或近地表环境下,由于气温、大气、水及生物等因素作用,使地壳或岩石圈的

13、岩石、矿物在原地遭受分解和破坏的地质作用。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变得松软,为剥蚀作用创造条件,是表层作用的前导。2、剥蚀作用是指各种地质营力(如风、水、冰川等)在其运动过程中对地表岩石产生破坏并将破坏物剥离原地的作用。剥蚀作用不断破坏和剥离地表物质,使地表形态发生改变,形成新的地形。3、搬运作用是指经风化作用、剥蚀作用剥离下来的产物,随运动介质从一地搬运到另一地的作用。搬运作用与剥蚀作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质剥离原地的同时也是其进入搬运状态的时刻。4、沉积作用是指各种营力搬运的物质,在介质动能减小或物化条件发生改变以及生物作用下,在新的场所堆积下来的作用。5、成岩作用是指使松散沉积物固结形成沉积

14、岩的作用。经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在适当的条件下(如埋藏一定的深度),在胶结、压实和重结晶的作用下,它们就可固结成岩石。相对地质年代表与同位素测年有何不同,确定相对地质年代的主要准则是哪几种?(09)相对地质年代是指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同位素地质年龄是指各地质事件发生的距今年龄,由于主要是运用同位素技术。确定相对地质年代的主要准则是:地层层序律、化石层序律、地质体之间的切割律。地层层序律:地层形成时的原始产状一般是水平的或近于水平的,并且总是先形成的老地层在下面,后形成的新地层盖在上面,这种正常的地层叠置关系称为地层层序律。化石层序律: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具有不同的古生物化石组合,相同时代的

15、地层中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古生物化石组合;古生物化石组合的形态、结构愈简单,则地层的时代愈老,反之则愈新。地质体之间的切割律:较新的地质体总是切割或穿插较老的地质体,或者说切割者新、被切割者老。简述海洋环境分带、以及各带的地质作用特点。(07)海洋主要分为滨海、浅海、半深海和深海。滨海:滨海是海陆交互地带,其范围是最低的低潮线与最高的高潮线之间的海岸地带。滨海区当潮汐、波浪和沿岸流的搬运动力变小时,就产生机械沉积。滨海区由于潮汐、波浪的作用还可带来较多的生物碎屑,形成一定的生物沉积。浅海: 浅海是海岸以外较平坦的浅水海域,其水深自低潮线以下至水深200m之间。主要发育:碎屑沉积,化学沉积,碳酸盐沉积,硅质沉积、铝、铁、锰及海绿石沉积、磷质沉积、生物沉积。半深海:半深海是从浅海向广阔深海的过渡地带,水深一般位于2002000m 之间,半深海及深海离大陆较远,一般来说,粗粒物质很难到达这里,只有浊流、冰川和风以及火山作用,能产生较粗的物质沉积。深海:深海是水深大于2000m 的广大海域,其海底地形主要包括大陆基、大洋盆地及海沟等。深海是海洋的主体,但沉积速度较低。化学沉积作用形成了锰结核、多金属软泥等。何谓构造运动?发生在第三纪以及其后的构造运动以我国何山系命名,该运动在中国区域环境演化中影响如何? (08、10)试对岩浆岩按成分、产状分类,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