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用的基本形式及其秩序的维护

上传人:luobi****88888 文档编号:92825833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4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信用的基本形式及其秩序的维护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现代信用的基本形式及其秩序的维护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现代信用的基本形式及其秩序的维护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现代信用的基本形式及其秩序的维护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现代信用的基本形式及其秩序的维护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信用的基本形式及其秩序的维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信用的基本形式及其秩序的维护(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资料来源,金 融 学,第一篇 基础知识篇,第一篇 范 畴,第二章 信 用,第二章 目录,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现代信用的基础 第三节 信用的基本形式 第四节 信用秩序的维护,第二章 信 用,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一、什么是信用,(一)信用的概念 1.信用的含义 经济意义上讲,信用是一种以借贷为特征,以还本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体现一定的债权债务关系。包括商品的赊欠买卖与货币的借贷。 信用的本质是债权、债务关系。,一、什么是信用,2.信用的道德范畴与经济范畴及其相互联系。 诚信、守信允诺并兑现承担的义务(债的概念)。 相互联系:道德范畴的信用是经济范畴的信用广泛存在的前提和基

2、础,经济范畴的信用是道德范畴的信用在经济金融领域的特殊体现;经济范畴的信用记录可在一定程度反映道德范畴的信用状况,而道德范畴的信用状况又会进一步影响未来债权债务(信用)关系的确立。,一、什么是信用,(二)信用的特征 1.标示性 2.可流通性 3.时间间隔性 4.收益性 5.风险性,一、什么是信用,(三)信用的作用(自学) 1.筹措发展资金 2.加速资本集中 3.节约流通费用 4.提高资金效率 5.调节宏观经济 6.促进消费效用的提高,二、信用的产生与发展,(一)信用的产生 社会分工 私有制 从逻辑上讲,私有财产的出现是借贷关系(信用)存在的前提条件。,经济学的信用活动以清晰界定的排他性产权安排

3、为前提, 信用关系实质上是一种产权关系。,产权是以财产所有权为主体的一系列财产权利的总和, 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等权利。 产权是一组激励和约束人的行为的权利束; 产权是一组人与人之间的合约关系 根据信贷说,信用产生于交易。交换实质不是物品、服务的交换, 而是一种权利的交换。交易的前提是交易双方对其拥有的商品有排他性的独占权。 一个界定清晰、安排合理、保护有力的产权, 能帮助人们形成与其他人进行交易的合理预期,是信用关系健康发展的经济基础。,二、信用的产生与发展,(二)信用的发展 1.高利贷信用阶段。 2.资本主义信用阶段 3.社会主义信用阶段,高利贷信用,(1)高利贷信用是以高额利息为基

4、本特征的借贷活动,是生息资本最古老的形式。 现今,在最发达的国度中也并未销声匿迹。 在现代经济中,银行体系的利率是标准;极大地高于银行体系水平的借贷,通常视为具有高利贷性质的借贷。,高利贷信用,(2)高利贷具有三个突出的特征: 利率极高 非生产性 保守性,高利贷信用,(3)高利贷产生的条件(关注知识点) 借贷资金的供求状况。 贷者的垄断地位。 风险补偿的观点。,畸高利率存在的条件,1. 就借者说,关系身家性命,无讨价还价的余地(为挥霍,也不怕利率高); 2. 贷者不是慈善家,是追逐回报的经济人: 向这方面贷放的货币有限,奇货可居; 极高风险的补偿,对高利贷的态度,1. 西方历史上的主流:道德上

5、视之为罪恶;政策上的取缔。 2. 中国历史上的主流:谴责贷者;救助借者;但是却没有从根本上反对借贷。,我国的民间借贷 (关注知识点),1. 当前的民间借贷是否是高利贷? 2. 当现代的信用体系尚不足以满足经济生活中的借贷需求时,民间借贷的存在不可避免; 3. 应取的对策。,民间借贷与高利贷,1:民间借贷利息率不可高于上限,4倍以内合法; 2:利息不得计入本金计算复利,超出部分的利息和复利不受法律保护; 3:属于直接融资,不存在第三方经手。,三、信用与金融,信用与金融是与商品货币经济紧密相联的两个经济范畴。信用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金融则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信用经济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货币借贷已

6、成为信用的主要形式的条件下诞生的。,三、信用与金融,实物借贷向货币借贷的发展:背后的动力机制分析(成本+效率),也引出了货币本身应具有的特性要求,以及对后金本位时代货币体系的思考。 货币战争热销带来的思考。 货币体系本身带来了风险,然后我们来管理风险,众多衍生品在管理风险的同时又在大量制造风险。 价格、利率、汇率的剧烈波动本身可能更多地与货币体系的缺陷有关,三、信用与金融,金融是指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金融资产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其相联系的一切经济关系的总和。 金融的内容包括金融关系、金融活动、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等一切与金融资产、信用相关的经济关系和活动,三、信用与金融,金融与信用的区别概

7、念的内涵: 信用包括所有的信用活动,凡是有债权债务关系的经济活动都应当纳入信用的范围,信用既包括实物信用又包括货币信用;金融则专指货币融通和资金运动,在内涵上包括货币信用和股票融资等,而不包括实物信用。 信用与金融的同一性: 信用活动即是资金融通,金融活动中包括信用关系,因为实物信用越来越少,已经微不足道,第二章 信 用,第二节 现代信用的基础,一、信用经济,1.信用关系无处不在 2.信用规模呈现不断扩张趋势 3.信用结构(市场、机构、工具) 日趋复杂化,债权债务关系覆盖整个经济生活,1. 在商品货币关系下,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都时时伴随着货币的收收支支: 收大于支盈余;收不抵支赤字。 2.

8、 任何货币盈余或货币赤字,都同时意味着相应金额的债权、债务关系的存在。,二、盈余与赤字、债权与债务,现代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盈余(Surplus)单位和赤字(Deficit)单位的存在是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 资金在有偿的原则下从盈余部门向赤字部门流动,就形成了借贷行为,这便在资金盈余部门和赤字部门之间形成了债权债务关系 。这样消除货币资金分布上的非均衡性,最终满足盈余部门和赤字部门双方的需要。,三、信用关系中的主体,(一)信用关系中的个人 1. 把所有的个人作为一个整体,几乎在任何国家中,通常是大多数年份盈余,从而是货币的主要贷出者。 2. 个人货币收入与个人可支配货币收入。 3. 可支配货币收入分

9、割为消费与储蓄的规律: “预算约束”与“跨时预算约束”。,三、信用关系中的主体,(二)信用关系中的其他经济行为主体 1. 信用关系中的企业:资金融入者; 2. 信用关系中的政府:一般是货币资金的需求者; 3. 国外部门盈余赤字互见; 4.信用关系中的金融机构:作为媒介的,它们有自身的经营收支,或盈余、或赤字。但作为金融媒介,它们还有资金聚集和运用的债权债务对比;这是调剂资金功能的反映。,部门的划分及其一般的盈余/赤字规律,将具有相同经济活动性质的经济行为主体分别归类,划为部门;一般划为 5 部门: 个人部门盈余; 企业部门赤字; 政府部门多为赤字; 国外部门盈余赤字互见; 金融部门调剂盈余赤字

10、。,资金流量分析,1. 从货币收支的盈余或赤字的角度建立分部门的数量模型,并据以进行统计分析。 2. 模型依据的恒等式: Y = C + I + XM,3. 资金流量模型:,第二章 信 用,第三节 信用的形式,应重点关注的核心知识点,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 商业信用的缺陷和银行信用的优势。 银行信用是否可以替代商业信用? (带着这两个问题去学习),应重点关注的核心知识点,融资方式: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判定依据 资金最终出让方和最终使用者之间的关系。 是否存在中介不是决定性的判定依据,中介所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 要看金融工具的特性是否发生了变化。 资金融通过程示意图(下页)。,应重点关注的核心知识点

11、,如何理解现代信用经济中的“债台高筑”? 各国政府通过国债发行事实上已经“债台高筑”。,应重点关注的核心知识点,消费信用 消费信用与生命周期内的财务安排 消费信用与宏观经济管理 消费信用的适度性问题:向美国老太太学习,但别成了房奴。 消费信用发展可能是高储蓄率国家降低居民部门储蓄率的一种有效途径。 这也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源问题相关。 关于住房信贷和助学贷款问题。 信用卡的发展与消费信用的普及。,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之间在商品交易过程中以赊销、分期付款、预付定金等形式提供的信用。 1. 典型的商业信用,是作为卖主的企业以赊销方式对作为买主的企业所提供的信用。 2.特点:同特定的商品销售紧密结合,

12、是一种有力的促销手段 在商业信用中包括两个同时发生的经济行为:买卖和借贷。 3. 交易,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联系形式;与交易相伴而生的商业信用,必然是基本的信用形式。,银行信用、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各种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以存放款等业务形式提供的货币形态的信用。 1. 由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作为媒介的信用;借贷的对象,直接就是处于货币形态的资本。 2. 商业信用的发展日益依赖于银行信用。而商业票据贴现和抵押贷款,则是银行发展过程中首先扩展的主要业务。,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1. 间接融资:在银行信用中,银行是货币资金所有者的债务人;是货币资金需求者的债权人;货币资金的所有者同货币资金需求者不发生直接

13、的债权债务关系。 2. 直接融资:是指在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发展到一定水平时通过发行有价证券取得货币资金的融资。,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国家信用,国家及其附属机构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依据信用原则向社会公众和国外政府举债或向债务国放债的信用。 1. 国家从国内以借入方式筹款是内债;从国外以借入方式筹款是外债。 2. 在国家信用中,中国的统治者对百姓特别是对农耕贷放,是持续几千年的国家理财政策,极具特点。 3. 在现代经济中,要求“既无内债,又无外债”,是不符合生活实际的观点。 4. 国债的规模允许有多大,这是一个需要专门讨论的问题。,国家信用,政府证券的流动性好、风险低。 种类: 国库券(treas

14、ury bond):期限1年内政府债券 国债券:期限1-10年政府债券 公债券(public bond):期限10年以上政府债券 政府机构债券 地方政府债券,欧债危机,什么是欧债危机 欧债危机的近况 欧债危机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 欧债危机能否解决,消费信用,为消费者提供的,用于满足其消费需求的信用。 1. 现代的消费信用是与商品,特别是住房和耐用消费品的销售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 放在现代经济背景上考察,消费信用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 如果消费需求过高,生产扩张能力有限,则会加剧市场供求紧张,促成虚假繁荣。 3. 现代经济的发展,不能没有消费信用。,国际信用,国与国之间的企业、经济组织、金融机构

15、及国际经济组织相互提供的与国际贸易密切联系的信用。 国际信用的形式 1. 国外商业性借贷。如:出口信贷、银行贷款、债券发行、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国际租赁等 2. 国外直接投资: 国外的直接投资,不完全等同于简单借贷,但投资一旦跨出国界,立即构成国与国之间债权债务总体的一部分。,资本输出与国际资本流动,1. 资本输出的理论,概括了到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扩张的史实。 但已不能简单用来论证改变了的国际关系格局。 2. 国际资本流动,是一个中性的概念,但反映着更为复杂国际经济联系。 贫富、强弱、控制与反控制依然是客观存在。,国际信用,我国对国际信用的利用,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是现代经济

16、生活中大中型企业的主导组织形式,其特征: 公司的资本通过发行股票方式筹集; 股票是公司的所有权证,持有人为股东,股东对公司只负“有限”责任; 股东不能退股,但可以出售、转让; 股东有投票权;但大量小股东,所以买股票,勿宁说是选择一种保存自己财富的形式; 经营由专门的经理人员进行,股份有限公司,2. 信用关系的普遍发展是股份有限公司存在的前提条件: 货币资金的借贷市场极大的拓展,使股票的发行和转让成为可能; 投资而只负有限责任的创意,是“投资”准则与“借贷”准则融合的产物。,第二章 信 用,第四节 信用秩序的维护,一、信用与市场经济,现代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信用经济 信用是维系市场交易的基本链条 信用能够实现交易成本的最低化 信用交易能够不断实现市场的扩展 信用关系最终反映市场的发育程度,守信与失信,1. 作为借贷行为的信用,包含守信与失信两个侧面;它们总是相互伴随而存在。 2. 失信并不等于蓄意赖账;除去赖账,还有种种原因都有可能导致失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