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优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_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825071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4.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优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_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高优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_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高优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_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高优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_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高优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_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优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_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优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_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件 新人教版(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知识梳理,考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考点解读:1.能够判读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关系图,分析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2.能够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某一要素的变化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3-,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整体性的概念: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2.自然地理环境的构成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 3.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途径: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4-,知识

2、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5-,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含义: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2.意义:保证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3.表现。,-6-,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7-,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8-,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9-,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10-,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2014全国卷)下图示意科隆群岛(

3、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 群岛( B ) A.地处赤道附近 B.远离大陆 C.构造运动强烈 D.地形复杂 (2)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鼠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C) A.气温日较差大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D.气候垂直差异显著,-11-,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推理分析: 1.信息提取 “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说明环境受外界影响较小;耐寒和喜暖的动物的共同家园说明适合该地生存的生物及该地的环境特征。,2.迁移应用 第(1)题,运用自然地理环

4、境整体性原理分析。特有动物种属的形成主要与该岛远离大陆,地理环境相对孤立有关。 第(2)题,运用自然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分析。赤道地区分布喜暖的动物,企鹅的到来主要与该岛受到秘鲁寒流的影响有关。,-12-,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2016北京东城期末)下图为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3题。,1.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是( ) A. B. C. D. 2.湖泊演变为陆地过程中的主导因 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水文 D.生物 3.图示演变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区域性 B.整体性 C.差异性 D.开放性,答案,解析,-13-,能力突

5、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知识梳理,考点二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考点解读:1.能够判读自然带水平分布示意图,确定自然带的分异规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能够判读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分析垂直自然带和雪线的变化及成因。 3.能够判读区域自然带分布图,确定自然带的非地带性表现及影响因素。,-14-,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一、陆地自然带 1.成因: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互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形成与之相对应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 2.特点: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15-,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16-,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

6、,温馨提示 自然带的分布并不完全与气候类型吻合 (1)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如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2)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唯一,如温带大 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主要为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 (3)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不是热带沙漠带,而 是热带荒漠带。,-17-,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一、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与分析思路 1.判断方法 主要看自然带的延伸方向和更替方向。一般来说,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的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如图1),这种分异较明显的大洲是亚洲;南北方向延伸、东西方向更替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

7、地域分异(如图2),如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自然带的变化。,-18-,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2.分析思路 地域分异规律的直接反映是自然带分布,自然带的标志是植被,而植被类型与分布的最重要影响因素是气候,因此自然带的分布和变化与气候类型密切相关。但是,自然带的分布并不完全与气候类型相吻合,因为自然带是气候、地貌、水文、生物和土壤等多种要素共同作用形成的。,-19-,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20-,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21-,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二、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分析方法 1.分析自然带的垂直变化。山地垂

8、直地域分异是山麓到山顶水分和热量状况的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山麓到山顶水热的变化与从低纬到高纬的变化类似,但并不完全一致。如乞力马扎罗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22-,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2.分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23-,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3.分析同一自然带分布海拔的差异。影响因素有三个:(1)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分布海拔高,纬度高,分布海拔低;(2)坡向:同一山体,一般阳坡高,阴坡低;(3)降水:一般背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高,迎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如下图

9、)。,-24-,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三、雪线高低的判断方法 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其高度主要取决于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条件。山地雪线高低的判断方法如下。 1.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一般来说低纬地区气温高,雪线高,高纬地区气温低,雪线低;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雪线上升;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雪面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上升,导致冰雪融化,雪线上升。 2.雪线高度与降水量呈负相关。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山地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沙漠化导致气候变干,降水减少,使局部地区雪线有所上升。 3.地形对雪线高度的影响:表现在坡向和坡度两方面,

10、坡度越大,积雪越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阳坡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较多,气温偏高,雪线高,阴坡雪线较低。,-25-,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4.同一山地不同坡向的雪线高低主要看气候和地形两方面。如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因此雪线高度由降水量大小决定,南坡比北坡低。 5.全球山地雪线的纬度变化:受降水和气温两方面影响,全球山地雪线由副热带地区向南北两侧递减。向低纬度地区递减是因为赤道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降水增多,向高纬度地区递减是因为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如下图所示。,-26-,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四、非

11、地带性现象的分析方法 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非地带性地理景观和自然带。常见的非地带性现象及其成因可以归纳为“缺失”“改变”“约束”“块状”四方面。 1.缺失:受海陆分布的影响,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自然带。如南半球大陆上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2.改变: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某些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发生了变化。如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为热带雨林带,而西部是热带草原带;东非高原形成热带草原带;南美洲南段安第斯山脉以东的温带荒漠带等。 3.约束:自然带的分布范围受到约束。如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的自然带分布范围很窄,呈条状,就是由于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作用。,-27-

12、,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4.块状:位于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中的绿洲是受高山地形和土壤、水分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如我国新疆的天山和昆仑山山麓的绿洲是高山冰雪融水在山麓冲积扇下埋藏或出露地表而形成的。,-28-,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A)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 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

13、C) A.海拔高 B.种源丰富 C.火山灰深厚 D.光照充足,-29-,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推理分析: 1.信息提取 “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会带来肥沃的火山灰;“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说明该岛与同纬度大陆同属于一种气候类型,在地形、气候上没有太大差异。,2.迁移应用 第(1)题,运用自然带的水平分异规律分析。该地位于6S7S之间热带海洋中的岛屿,应为热带雨林带。第(2)题,运用非地带性因素分析。热量和降水条件与同纬度大陆同植被类型区相似,不属于独特条件。火山喷发带来的火山灰比较肥沃,会促进植被的恢复。,-30-,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1.(2

14、015天津卷)结合下图判断,在澳大利亚,基本符合地带性分布规律的地理现象是( ),A.水系的分布特征 B.地形的东西差异 C.热带荒漠的分布 D.矿产的分布特点,答案,解析,-31-,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2015四川广安三模)年平均气温0 以下地区有常年积雪分布,常年积雪下限称为雪线,雪线高度与气温和降水相关。下图是北半球某山地南坡和北坡年平均气温随海拔变化情况。读图,完成第23题。,2.甲坡的雪线高度约为( ) A.3 100 m B.3 300 m C.3 700 m D.3 900 m,答案,解析,3.关于同一山地自然带在甲坡和乙坡的 分布,正确的是( ) A.同一

15、自然带在甲坡分布的海拔上限高于乙坡,雪线高于乙坡 B.同一自然带在甲坡分布的海拔上限低于乙坡,雪线高于乙坡 C.同一自然带在甲坡分布的海拔上限低于乙坡,雪线低于乙坡 D.同一自然带在甲坡分布的海拔上限高于乙坡,雪线低于乙坡,-32-,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2015四川广安三模)年平均气温0 以下地区有常年积雪分布,常年积雪下限称为雪线,雪线高度与气温和降水相关。下图是北半球某山地南坡和北坡年平均气温随海拔变化情况。读图,完成第23题。,答案,解析,-33-,高考常考图示(五) 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的判读 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的判读主要抓基带、垂直带谱、同一植被带、雪线四个方

16、面的信息,从而判断山地所在的半球、纬度带及山地的坡向等特征。,-34-,1.判断南北半球 自然带基带高度阳坡高于阴坡,自然带的数目阳坡多于阴坡。北半球的山体,大多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若仅考虑阳坡与阴坡影响,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的高度高于北坡,则为北半球,反之为南半球;同一自然带,同一山体阳坡高于阴坡(如下图)。,-35-,2.判断山体纬度高低 不同纬度的山体,同一自然带纬度越低,分布海拔越高,纬度越高,分布海拔越低;同海拔的山地,从山麓到山顶垂直带谱越丰富,纬度越低,垂直带谱越简单,纬度越高(如下图)。,-36-,3.判断热量带 山麓的自然带(基带)反映山地所处的热量带和气候类型。如秦岭北坡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位于暖温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南坡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位于亚热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4.判断迎风、背风坡 迎风坡降水丰富,雪线的海拔较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的海拔较高。如珠穆朗玛峰南坡为迎风坡。,-37-,对应训练 (2015山东卷)下图为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