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上册第一单元单元备课教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825062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一单元单元备课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一单元单元备课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一单元单元备课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一单元单元备课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一单元单元备课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政治上册第一单元单元备课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政治上册第一单元单元备课教案八上第1单元让爱驻我家本单元所需课时数5主要内容本单元分为两个专题课。第一课“相亲相爱一家人”,主要引导学生爱家庭、爱父母长辈,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第一个项目“家,温馨的港湾”,让学生通过体会父母对自己付出的辛劳,进而教育学生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孝敬父母和长辈。第二个项目“学会与父母沟通”,则从探讨影响自己与父母沟通的原因入手,帮助学生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方法技巧,其中仍渗透着孝敬父母、热爱父母的教育主题。第二课“我们共有一个家”,由爱家庭上升到爱国家,教育学生认同祖国文化,维护民族团结,继承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第一个项目“我爱你,中国”,激发学

2、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教育学生要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第二个项目“我们都是龙的传人”,由“炎黄子孙一脉相承”引出全世界华人同根同源,其中重点强调了台湾统一是大势所趋。最后全课落脚在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激发振兴中华、实现民族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也是全单元教育主题的升华。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父母为自己成长付出的辛劳,主动与父母沟通,能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和长辈。2、认同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3、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报效祖国的责任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能力:1、学会解决与父母之间的误会和矛盾,提高与父母平等沟通的能力。2、尊重不同

3、民族的传统和习惯,培养与其他民族成员友好交往的能力。知识:1、正确认识自己的“逆反心理”,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了解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3、初步认识民族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意义。重点难点关键1、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和长辈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许多学生恰恰缺乏孝心和孝行,需要大力引导和教育。“我爱你,中国”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热爱祖国是健全人格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也是当前加强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任务。2、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是本课教学的难点。由于

4、青少年的自我认识水平和自我控制能力不高,因而引导他们认识和克服自己的“逆反心理”,主动与父母平等沟通具有一定的困难。“我们都是龙的传人”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这部分教学内容在整合时涉及的内容多、跨度大、角度新,势必给教学实施带来一定的难度。第一单元单元备课单元教学总设计在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前提下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特别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活动体验。(2)关于“相亲相爱一家人”。“我有一个温馨的家”,通过学生的活动体验,感受家庭、父母在自己成长的重要意义;“不忘父母养育恩”,从认知、激情、导行三个层面来进行设计;关于“学会与父母沟通”。要突出思想品德课程的思想特点,注意把与父母的沟通和孝敬父母结合

5、起来,在解决沟通中渗透尊重父母、理解父母的思想教育,不能单纯理解为心理辅导或技巧方法问题。教学中通过问卷的形式归纳出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有针对性的分析并指出正确做法。(3)关于“我们共有一个家”。“我爱你,中国”第一层次“可爱的中国”安排学生课前收集、整理反映教学主题的相关资料,课堂展示,展示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第二层次“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先从具体的民族团结事例入手,再进一步拓展到全面的概括认识,其中也联系x疆暴乱分子的罪恶行径引导学生同民族分裂行为作斗争。“我们都是龙的传人”第一层次“炎黄子孙一脉相承”布置学生收集一脉相承的典型事迹,课堂展示,展示中体会天下华人是一家;第二层次“我与祖国共命运”,选取贴近学生、具有感染力的典型材料,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责任感、义务感。单元教学课时安排本单元共安排5课时:第一课:第一节“家,温馨的港湾”课时第二节“学会与父母沟通”课时第二课:第一节“我爱你,中国”课时第二节“我们都是龙的传人”课时复习1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