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大丰市新丰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92715316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37.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大丰市新丰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大丰市新丰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大丰市新丰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大丰市新丰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省大丰市新丰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大丰市新丰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大丰市新丰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丰区新丰中学大丰区新丰中学 2018-2019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语文试题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1515 分)分)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3 分)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_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 _,随时随地地想到它。海天茫茫,风尘碌碌,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 _地惦念它。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 A. 朝思暮想 触景生情 身不由己 B. 魂牵梦萦 触景生情 情不自禁 C. 朝思暮想 感同身受 情不自禁 D. 魂牵梦萦

2、感同身受 身不由己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3 分) A新世纪以来,国内出版业遭受了以互联网技术、移动技术、数字化阅读技术为代表的 信息技术,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博弈局面,传媒结构发生了微妙变化。 B现在,阳光、风、生物等新能源崭露头角,就像当年法拉第手中的磁铁和线圈,除了 亟盼世人支持外,还亟盼社会理解、亟盼法律保护。 C几年来,地震灾区人民创造了抗震救灾史上的空前奇迹,奏响了惊天动地、气势磅礴 的时代壮歌,铸就了自强拼搏、敢于胜利的历史丰碑。 D信息数字化对个人生活发生了十分直接的影响,如果名字里用了一个计算机字库里没 有的字,那么报名、取钱、贷款、登机都难以办成。 3.下

3、列诗句涉及我国传统节日,诗句与节日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 ) (3 分)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A.中秋 除夕 端午 元宵 B.中秋 元宵 重阳 七夕 C.重阳 七夕 端午 元宵 D.重阳 除夕 元宵 中秋 4填入下面唐诗划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是一项( ) (3 分) 寒窗灯尽月斜晖,佩马朝天独掩扉。 ,白云空长越山薇。 病中送客难为别,梦里还家不当归。惟有寄书书未得,卧闻燕雁向南飞。 A

4、细水浮花归别浦B淡烟浮照明星楼 C清露已凋秦塞柳D绣户夜攒红烛市 5.下列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体系有体系的弊病,就是为了成为体系硬要撑起一个庞大的逻辑框架,万一某一处站不 住脚,整个逻辑框架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全部坍塌。 。 终于在大一统的秦帝国即将出现的前夜,出现了一部包罗万象、体系基本成形的著作, 这就是吕氏春秋,它仿佛预言了大帝国的诞生。 这一点很有用,因为人们读智者格言、哲人妙语,只能领悟到智慧的快乐,却很难得 到明确而系统的知识,也无法把它运用于实践。 可是有了体系,却可以把握眼前这个世界的秩序,使人们树立“我了解这一切”的自 信心,也使人们得到解决任何问题

5、的形式与手段。 所以当先秦思想家的思想日益成熟,便逐渐出现了体系的雏型,如管子、荀子 、韩非子等就较早期著作系统得多、整齐得多。 不过体系也有体系的好处,就是它明确而清晰地表达一种对自然、社会、人的整体看 法。 A B C D 二、文言文阅读(二、文言文阅读(1818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 仲氏文集序 欧阳修 呜呼!语称君子知命。所谓命,其果可知乎?贵贱穷亨,用舍进退,得失成败,其有 幸有不幸,或当然而不然,而皆不知其所以然者,则推之于天,曰有命。夫君子所谓知命 者,知此而已。盖小人知在我,故常无所不为;君子知有命,故能无所屈。凡士之有材而 不用于世,有善而不知于人,至

6、于老死困穷而不悔者,皆推之有命,而不求苟合者也。 余读仲君之文,而想见其人也。君讳讷,字朴翁。其气刚,其学古,其材敏。其为文 抑扬感激,劲正豪迈,似其为人。少举进士,官至尚书屯田员外郎而止。君生于有宋百年 全盛之际,儒学文章之士得用之时,宜其驰骋上下,发挥其所畜,振耀于当世。而独韬藏 抑郁、久伏而不显者,盖其不苟屈以合世,故世亦莫之知也,岂非知命之君子欤!余谓君 非徒知命而不苟屈,亦自负其所有者,谓虽抑于一时,必将伸于后世而不可掩也。 君之既殁,富春孙莘老状其行以告于史,临川王介甫铭之石以藏诸幽,而余又序其集 以行于世。然则君之不苟屈于一时,而有待于后世者,其不在吾三人者邪?噫!余虽老且 病,

7、而言不文,其可不勉!观文殿学士刑部尚书知亳州庐陵欧阳修序。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至于老死困穷而不悔者 困穷:贫穷 B其为文抑扬感激 感激:感动 C而独韬藏抑郁 抑郁:忧郁 D亦自负其所有者 自负:自恃 7下列“而”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例句:其有幸有不幸,或当然而不然 A凡士之有材而不用于世,有善而不知于人 B余读仲君之文,而想见其人也 C少举进士,官至尚书屯田员外郎而止 D谓虽抑于一时,必将伸于后世而不可掩也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 (1)宜其驰骋上下,发挥其所畜,振耀于当世。 (4 分) (2)临川

8、王介甫铭之石以藏诸幽,而余又序其集以行于世。 (4 分) 9结合全文,概括仲氏“伸于后世”的原因。 (4 分) 三、古诗词鉴赏(三、古诗词鉴赏(1111 分)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0-11 题。 和邵尧夫安乐窝中职事吟 司马光 灵台无事日休休,安乐由来不外求。 细雨寒风宜独坐,暖天佳景即间游。 松篁亦足开青眼,桃李何妨插白头。 我以著书为职业,为君偷暇上高楼。 邵尧夫:邵雍(1011-1077 年),北宋理学家,自号安乐先生,司马光退居洛阳时与其 成了莫逆之交。职事:职事官,宋沿唐制,官员之有执掌者称职事官,此处为戏称。灵 台:心。休休:乐道之心。语出诗经:“良士休休” 10.这首诗

9、刻画了邵尧夫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概括(6 分) 11.分析尾联蕴含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5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四、名句名篇默写(8 8 分)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此人皆意有所郁结, ,故述往事, 。(报任安 书)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陈情表) (3)青山隔送行, , 。(长亭送别) (4)鹏之徙于南冥也, ,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 遥游) 五、现代文阅读(一)五、现代文阅读(一)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 13-16 题。(20 分) 牡丹的拒绝 张抗抗 欧阳修曾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 传说中的牡丹,是被武则天

10、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贬去洛阳的。却不料洛阳的水土最适 合牡丹的生长。于是洛阳人种牡丹蔚然成风,渐盛于唐,极盛于宋。每年阳历四月中旬春 色融融的日子,街巷园林千株万株牡丹竞放,花团锦簇香云缭绕好一座五彩缤纷的牡 丹城。 所以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去看的。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看过牡丹。况且洛阳 牡丹还有那么点来历,它因被贬而增值而名声大噪,是否因此勾起人的好奇也未可知。 这一年已是洛阳的第九届牡丹花会。这一年的春却来得迟迟。 连日浓云阴雨,四月的洛阳城冷风飕飕。 街上挤满了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赶来的看花人。看花人踩着年年应准的花期。 明明是梧桐发叶,柳枝滴翠,桃花梨花姹紫嫣红,海棠更已落英纷纷可洛阳人

11、说 春尚不曾到来;看花人说,牡丹城好安静。 一个又冷又静的洛阳,让你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你悄悄闭上眼睛不忍寻觅。你深 呼吸掩藏好了最后的侥幸,姗姗步入王城公园。你相信牡丹生性喜欢热闹,你知道牡丹不 像幽兰习惯寂寞,你甚至怀着自私的企图,愿牡丹接受这提前的参拜和瞻仰。 然而,枝繁叶茂的满园绿色,却仅有零零落落的几处浅红、几点粉白。一丛丛半人高 的牡丹枝株之上,昂然挺起千头万头硕大饱满的牡丹花苞,个个形同仙桃,却是朱唇紧闭, 皓齿轻咬,薄薄的花瓣层层相裹,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偌大的一个牡 丹 王国,竟然是一片黯淡萧瑟的灰绿 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

12、。 惊愕伴随着失望和疑虑你不知道牡丹为什么要拒绝,拒绝本该属于它的荣誉和赞 颂? 于是看花人说这个洛阳牡丹真是徒有虚名;于是洛阳人摇头说其实洛阳牡丹从未如今 年这样失约,这个春实在太冷,寒流接着寒流,怎么能怪牡丹?当年武则天皇帝令百花连夜 速发以待她明朝游玩上苑,百花慑于皇威纷纷开放,惟独牡丹不从,宁可发配洛阳。如今 怎 么就能让牡丹轻易改了性子? 于是你面对绿色的牡丹园,只能竭尽你想象的空间。想象它在阳光与温暖中火热的激 情;想象它在春晖里的辉煌与灿烂牡丹开花时犹如解冻的大江,一夜间千朵万朵纵情 怒放,排山倒海惊天动地。那般恣意那般宏伟,那般壮丽那般浩荡。它积蓄了整整一年的 精气,都在这短短

13、几天中轰轰烈烈地迸发出来。它不开则已,一开则倾其所有挥洒净尽, 终要开得一个倾国倾球,国色天香。 你也许在梦中曾亲吻过那些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花瓣,而此刻你须在想象中创造姚黄魏 紫豆绿墨撒金白雪塔铜雀春锦帐芙蓉烟绒紫首案红火炼金丹想象花开时节洛阳城上空 被牡丹映照的五彩祥云;想象微风夜露中颤动的牡丹花香;想象被花气濡染的树和房屋; 想象洛阳城延续了一千多年的“花开花落二十日,满城人人皆若狂”之盛况。想象给予你 失望的纪念,给予你来年的安慰与希望。牡丹为自己营造了神秘与完美恰恰在没有牡 丹的日 子里,你探访了窥视了牡丹的个性。 其实你在很久以前并不喜欢牡丹。因为它总被人作为富贵膜拜。后来你目睹了一次

14、牡 丹的落花,你相信所有的人都会为之感动:一阵清风徐来,娇艳鲜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 整朵地坠落,铺散一地绚丽的花瓣。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一只奉上祭坛的大 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 于泥土,它跨越萎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 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 所以在这阴冷的四月里,奇迹不会发生。任凭游人扫兴和诅咒,牡丹依然安之若素。 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它有权利为自己选择每年 一 度的盛大节日。它为什么不拒绝寒冷?! 天南海北的看花人,依然络绎不绝地涌入洛

15、阳城。人们不会因牡丹的拒绝而拒绝它的 美。如果它再被贬谪十次,也许它就会繁衍出十个洛阳牡丹城。 于是你在无言的遗憾中感悟到,富贵与高贵只是一字之差。同人一样,花儿也是有灵 性、有品位之高低的。品位这东西为气为魂为筋骨为神韵只可意会。你叹服牡丹卓尔不群 之姿,方知“品位”是多么容易被世人忽略或漠视的美。 13本文以诗句和传说开头,这对全文表达有何作用?。(4 分) 14全文大量采用第二人称叙述,这有何好处?(4 分) 15该如何理解“富贵与高贵只是一字之差”?(6 分) 16说说标题“牡丹的拒绝”在文中的含义。(6 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六、现代文阅读(二) (1818 分)分) 阅读下面的论述类文本,回答第 17-19 题 谈情与理 朱光潜 迷信理智的人不特假定理智能支配生活,而且假定理智的生活是尽善尽美的。第一 个假定,是与现代哲学和心理学相矛盾的。现在我们来研究第二个假定。 理智的生活是很狭隘的。如果纯任理智,则艺术对于生活无意义,因为离开情感, 音乐只是空气的震动,图画只是涂着颜色的纸,文学只是联串起来的字。如果纯任理智, 则爱对于人生也无意义,因为离开情感,男女的结合只是为着生殖。理智的生活是很冷酷 的,很刻薄寡恩的。理智指示我们应该做的事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