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主板固定板塑包铁热流道模具设计开题报告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682695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机主板固定板塑包铁热流道模具设计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手机主板固定板塑包铁热流道模具设计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手机主板固定板塑包铁热流道模具设计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手机主板固定板塑包铁热流道模具设计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手机主板固定板塑包铁热流道模具设计开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手机主板固定板塑包铁热流道模具设计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机主板固定板塑包铁热流道模具设计开题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手机主板固定板塑包铁热流道模具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NX智能手机主板固定板塑包铁热流道模具设计1 开题依据1.1课题而在中国,这一技术的真正推广不过是近几年发生的事情。随着一些欧美公司到中国来采购模具,带动了热流道技术在中国的逐渐推广。热流道技术在中国的普及率之所以不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大部分客户对这一技术仍持有观望态度。模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使用热流道不仅能使产品更加美观,原材料得到节约,生产效率更高,而且还可以使模具的使用寿命至少提高5倍。随着热流道技术的日渐推广应用,热流道模具在塑料模具中的比重将逐步提高。采用热流道技术可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并能大幅度节约原材料,这项技术的应用

2、在国外发展很快,已达市场的80以上。大陆热流道模具也有制造,但不足市场15;目前国际能源日益紧张,经济的热流道模具前景将十分广阔。随着国内外技术的不断改进,热流道模具成本合理、使用高效,经济效益明显增加,已再一次掀起了推广热流道技术的新高潮。为了适应国际国内发展形势,响应有效利用资源、节约能源、提倡环保之国际号召,热流道模具的潜在市场将非常广大。233 方案论证3.1 塑件结构特点本课题为智能手机主板固定板塑包铁热流道模具设计,结构复杂,内有嵌件,外表面为凹槽环绕结构,表面凹凸不平,且有钩状特征。由于是手机固定板,故要求配合精度高,表面质量要求较高,尺寸精度取MT2级,表面粗糙度Ra为0.8m

3、。本次设计的是手机固定板,如图3.1所示(其中,绿色部分为PC材料注塑,灰色部分为铁块):源自六维论文,网.加7位QQ3249114图3.1 手机固定板3.2 塑件材料聚碳酸酯(简称PC)是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基的高分子聚合物。由于脂肪族和脂肪族-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机械性能较低,从而限制了其在工程塑料方面的应用。目前仅有芳香族聚碳酸酯获得了工业化生产。由于聚碳酸酯结构上的特殊性,现已成为五大工程塑料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通用工程塑料。3.2.1 PC化学性质PC是玻璃态的几乎无色的无定形聚合物,有很好的光学性。PC高分子量树脂有很高的韧性,未填充牌号的热变形温度大概是130C ,玻璃纤维增强后可使这个数

4、值增长10C。PC的弯曲值可以达到至少2400MPa以上。和其他树脂相同,PC容易受某些其他有机溶剂的侵蚀。论文网PC不易水解,但是不可以用于重复经受高压蒸汽的制品。PC材料具有阻燃性且耐磨。3.2.2 PC物理性质聚碳酸酯耐热性好,抗冲击性强,无色且透明,在普通使用的温度之内都能表现出较好的机械性能。聚碳酸酯的耐磨性差。3.2.3 PC材料的应用聚碳酸酯已经推出了光盘、办公设备、包装、轿车、医药、照明、薄膜等多种产品各自专用的品级牌号,其应用研发是向专用化、高复合、系列化、高性能方面发展。聚碳酸酯是优良的E(120)级绝缘材料,用于制造绝缘接插件、线圈框架、管座、绝缘套管、电话机壳体及零件、

5、矿灯的电池壳等。也可用于制作尺寸精度很高的零件,如光盘、电话、电子计算机、视频录象机、电话交换器、信号继电器等通讯器材。聚碳酸酯薄摸还被广泛用作电容器、绝缘皮包、录音带、彩色录象磁带等。133.4 注射成型工艺参数聚碳酸酯的性能与注射成型参数见表3.1与表3.214:表3.1 聚碳酸酯的性能热扩散率拉伸模量2.12.13比热容1.716 泊松比 0.42热导率0.193 成形收缩0.50.7密度1200表3.2 注射成型工艺条件注塑机类型 螺杆式 螺杆转速/r*min-1 2040喷嘴 形式 直通式 机筒温度/ 前段 240280 温度/ 230250 中段 260290模具温度/ 90110

6、 后段 240270注塑压力/MPa 80130 保压力/MPa 4050注射时间/s 05 保压时间/s 2080冷却时间/s 2050 成型周期/s 501303.5 设计方案拟定3.5.1 模具结构设计方案一:三板模模具结构,如图3.2:图3.2 三板模具结构方案二:热流道二板模模具结构,如图3.3:图3.3 热流道二板模具结构由于二板模比三板模加工方便,且由于热流道无冷凝料或很小的冷料柄,基本上无冷流道浇口料不用回收,可大大的节约成本并节省塑料原料。此外,与双分型面的三板模相比,热流道系统内的塑料溶体温度不易下降,保持恒湿,不需要像冷流道模具,以提高注射温度来补偿塑料溶体温度的下降,所

7、以热流道内的塑料溶体更易流动,对于大型,薄壁,难以加工的塑料产品更易成型,脱模后产品残余应力低,产品变形小,提高产品质量。热流道系统可按流变学原理人工平衡,通过温度控制和可控喷嘴实现充模平衡,自然平衡的效果也很好,对浇口的精确控制,保证多腔成型的一致性,提高了塑件的精度。 源自六维论文,网.加7位QQ3249114该塑件为扁平零件,故更适用于热流道二板模模具结构15。3.5.2 分型面设计方案一:从A-A处分模,如图3.4:图3.4 分型面一方案一:从B-B处分模,如图3.5:图3.5 分型面二由于四周有凹槽,采用侧抽机构,故分型面A-A、B-B都可取。但B-B分型面通过制件最大外形轮廓线。在

8、开模时,模具从B-B处分模,动定模分离,产品留在动模处,推出装置设置方便。此外,考虑到有侧向分型抽芯机构的模具,采取动模边侧向分型抽芯,模具结构较简单,若设在定模边,则模具结构复杂。故相对于A-A分型面,B-B分型面更佳16。3.5.3 冷却系统设计方案一:采用直流式方案二:采用串联式方案三:采用并联式图3.6 冷却水道设计方式直流式冷却水路具有流动有力的优点,进出口水温温度变化小的优点。串联冷却水路具有流动有力的优点,但随着型芯数目增加,温度变化大及较高压降。并联冷却水路随温度梯度变化不大,但流动不够有力,其结果会导致对不同型芯冷却效果不均匀,因此,两种冷却水路的排列方式仅适用型芯数目不多的

9、模具。但没有统一的流动率,易于堵塞。该塑件长宽比例相差较大,表面较平整,肉厚均一,故采用串联式冷却水路。3.5.4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设计由于塑件四周均有凹槽环绕(图3.7),故四周都采用侧抽。且在底部有两个钩子特征(图3.8),该特征位于中部又与嵌件铁块干涉,故不宜与侧抽合并,采用斜侧抽滑块。图3.7 侧抽滑块 图3.8 斜侧抽滑块3.5.5 合模导向机构和脱模机构设计导柱导向机构是最常用的导向机构。导柱导套已标准化,可节省大量的人力与财力。推杆是推出机构中最简单最常用的一种形式。由于推杆已标准化、加工简单、安装方便、维修容易、使用寿命长、脱模效果好。故选择推杆脱模机构。4 毕业设计(论文)

10、内容4.1 基本内容1、了解PC的特性及成型工艺;2、查找相关资料对该课题进行相关了解;3、产品结构分析,产品结构工艺性能分析,确定注塑工艺参数,制定模具总体方案;4、模具CAD设计:分型面选择;模芯、镶块及型芯设计;浇注系统设计;冷却系统设计;模架及附件设计;推出机构选择;标准件的选择;5、设计主要零件的结构和成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6、对设计过程中的设计思路、方案的分析及必要的设计计算、校核要有具体的文字(或配图)说明和演算公式和结论,完成毕业设计说明书的撰写。4.2 重点内容1、合理的分型面选择;2、滑块的合理设计以及滑块类型的合理选择;3、热流道系统的设计及热射嘴的选用;4、灵活的推出

11、机构系统;5、零件加工工艺选择。4.3 难点内容1、合理设计滑块及推出机构;2、热流道系统的设计;3、零件加工工艺选择需要一定的相关知识;4、模具零件相关尺寸选择需对行业要求了解充分;5、关于模具结构的优化设计了解不充分。5 工作进度安排3.24之前:根据设计课题要求,分析塑件技术要求,测绘并完善塑件零件图;查阅中、外文文献资料;拟定塑件注射成型工艺及模具结构设计方案,并进行方案分析、比较,确定设计方案;撰写开题报告;与指导教师进行开题交流,填写开题交流讨论记录表,上传提交开题报告、开题交流讨论记录表等初期检查资料。 源自六维论文,网.加7位QQ32491143.244.18:进行模具结构设计

12、,绘制模具结构装配草图,并进行有关工程计算校核;绘制模具结构装配图;完成外文文献的翻译;填写并上传毕业设计中期自检表、模具结构装配图、外文文献的译文及原文等中期检查资料。4.215.14:绘制模具成型零件及非标准零件的零件图;拟定主要成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5.155.23: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完成毕业设计全部内容。上传全部毕业设计资料(电子版)。5.265.30:接受指导教师的审核、评阅,修改、完善毕业设计。重新上传全部毕业设计资料。6.026.06:根据评阅教师的审核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毕业设计;重新上传全部毕业设计资料;打印设计图纸和说明书等;准备毕业设计答辩。6.096.13:参加毕业设计答辩;上传并提交最终修改好的毕业设计全部资料(电子版和纸质版)及光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