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_3.2.3 硝酸 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课件 鲁科版必修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682461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_3.2.3 硝酸 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课件 鲁科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高中化学_3.2.3 硝酸 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课件 鲁科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高中化学_3.2.3 硝酸 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课件 鲁科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高中化学_3.2.3 硝酸 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课件 鲁科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高中化学_3.2.3 硝酸 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课件 鲁科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_3.2.3 硝酸 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课件 鲁科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_3.2.3 硝酸 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课件 鲁科版必修1(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时 硝酸 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自主阅读,自主检测,一、硝酸 1.物理性质 纯净的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熔点为-42 ,沸点为83 ,密度为1.5 gcm-3。通常市售硝酸中HNO3的质量分数为68%70%,密度约为1.42 gcm-3。HNO3的质量分数为95%以上的浓硝酸在空气中由于挥发出硝酸蒸气会产生发烟现象,通常叫作发烟硝酸。,自主阅读,自主检测,自主阅读,自主检测,(3)强氧化性。 3.用途 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炸药、染料、塑料和硝酸盐等。在实验室里,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自主阅读,自主检测,二、人类活动对自然界循环和环境的影响 1.含

2、氮物质的来源及其危害 2.减少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措施 (1)控制进入大气、陆地和海洋的有害物质的数量。 (2)增强生态系统对有害物质的吸收能力,如保护森林、植树造林等。,自主阅读,自主检测,1.有关硝酸化学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硝酸能与Na2CO3、Na2S、Na2SO3等盐反应,产生CO2、H2S和SO2 B.硝酸与FeO反应生成Fe(NO3)2和水,与Fe反应生成Fe(NO3)2和H2 C.浓硝酸、稀硝酸都只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D.浓硝酸因分解放出的NO2又溶解于硝酸而使之呈黄色 解析:HNO3具有强氧化性,与Na2S、Na2SO3反应生成Na2SO4,与FeO反应

3、生成Fe(NO3)3,与Fe反应不产生H2,故A、B项不正确;浓硝酸使紫色石蕊先变红后退色,C项不正确;HNO3不稳定,分解生成的NO2溶于浓硝酸而使之呈黄色,D项正确。 答案:D,自主阅读,自主检测,2.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 B.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槽车来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C.实验室不能用锌与稀硝酸反应制氢气,是因为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D.浓硝酸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硝酸的浓度降低,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 解析:常温下,浓硝酸可用铝槽车来贮存,是因为铝遇浓硝酸在常温下能发生钝化现象,钝化并不是不发生反应,而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4、时在铝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阻止了反应的继续进行。 答案:B,自主阅读,自主检测,3.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但这个家园在百年来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回答下列有关环境的问题: (1)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元素是 和 ,水体富营养化的后果是导致水生藻类“疯长”,并迅速覆盖在水面上,在海水中形成 现象,而这种现象在淡水湖泊中称为 。 (2)大气中的下列氧化物的存在既不能形成酸雨,也不能形成光化学污染的是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一氧化氮,自主阅读,自主检测,(3)目前,大城市内的光化学污染是大气主要污染形式之一,该污染的现象是形

5、成烟雾,故又叫光化学烟雾,形成光化学烟雾的过程属于 (填“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 (4)汽车尾气中氮的氧化物来源除因为燃油中含有氮元素(燃烧时,氮转化为氮的氧化物)外,还有一个原因。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个原因: 。,自主阅读,自主检测,解析:(1)水体中过量的氮、磷造成了水体的富营养化,温度适宜则会导致近海水域的赤潮现象,在江河湖泊等淡水中爆发性生长藻类则叫水华。 (2)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霜、雾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二氧化碳溶解于水,尽管也可以使水显酸性,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后pH不可能小于5.6,故二氧化碳不是酸雨形成的原因。 (3)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

6、氧化还原反应过程。 (4)机动车在工作时,其汽缸内的温度和压力非常高,故吸入其中的空气(氮气与氧气)会相互反应,生成氮的氧化物。,自主阅读,自主检测,答案:(1)氮 磷 赤潮 水华 (2)B (3)化学变化,情景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重难点一,重难点二,重难点一探究硝酸的氧化性 讨论探究 硝酸与铜反应时,硝酸体现了哪些性质? 探究提示:硝酸体现了氧化性和酸性。硝酸被还原成氮的氧化物体现了氧化性,与金属结合成硝酸盐体现了硝酸的酸性。,重难点一,重难点二,情景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硝酸无论浓稀均具有强氧化性,主要是由于硝酸中的+5价的氮元素具有很强的得电子能力。其主要表现为:能将大多数金属

7、(除Au、Pt之外)溶解、能与很多非金属反应以及与某些还原性化合物发生反应。 1.浓硝酸 (1)金属单质:浓硝酸与金属反应生成的气体主要是NO2。 与不活泼金属单质: 铁和铝常温下遇浓硝酸钝化,钝化是化学变化。,重难点一,重难点二,情景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2)非金属单质:浓硝酸在加热情况下能与非金属单质反应,本身被还原为NO2,非金属单质一般被氧化成氧化物或酸。,2.稀硝酸 稀硝酸常温下与绝大多数金属单质反应生成的气体主要是NO,但不产生氢气。 (1)稀硝酸与铜反应:,重难点一,重难点二,情景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重难点一,重难点二,情景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例题1导学号058

8、40155在浓硝酸中放入铜片: (1)开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铜有剩余,则反应将要结束时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待反应停止后,再加入少量25%的稀硫酸,这时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原因是 。 (4)若将12.8 g铜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铜消耗完时,共产生气体5.6 L(标准状况下)。则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重难点一,重难点二,情景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重难点一,重难点二,情景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重难点一,重难点二,情景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重难点一,重难点二,情景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成功体验1 奥运会金牌直径为70 mm,厚6 mm,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金牌成

9、分提出猜想:甲认为金牌是由纯金打造;乙认为金牌是由金银合金制成;丙认为金牌是由铜锌合金制成,为了验证他们的猜想,请你选择一种试剂来证明甲、乙、丙猜想的正误,这种试剂是( ) A.硫酸铜溶液 B.盐酸 C.硝酸银溶液 D.稀硝酸 解析:纯金不溶于稀硝酸;金银合金中银能溶于稀硝酸,并放出无色气体;铜锌合金中铜、锌均能溶于稀硝酸,放出无色气体,且溶液变为蓝色。 答案:D,重难点一,重难点二,情景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重难点二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方法,重难点一,重难点二,情景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重难点一,重难点二,情景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1.金属与HNO3反应的一般通式 2.有关HNO

10、3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常用计算方法 (1)原子守恒法。 HNO3与金属反应时,一部分HNO3起酸性作用,以 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一部分作为氧化剂转化为还原产物,这两部分中氮原子的总物质的量等于反应消耗的HNO3中氮原子的物质的量。,重难点一,重难点二,情景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2)电子得失守恒法。 HNO3中氮原子获得电子的总物质的量等于金属失去电子的总物质的量。 (3)离子方程式计算法。 金属与H2SO4、HNO3的混合酸反应时,由于硝酸盐中 在H2SO4提供H+的条件下能继续与金属反应,因此此类题目应结合离子方程式来计算,先做过量判断,然后根据完全反应的物质进行相关计算。,重难点一,

11、重难点二,情景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例题238.4 mg铜与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反应后,共收集到22.4 mL(标准状况)气体,反应消耗的HNO3物质的量可能是( ) A.1.010-3 mol B.1.610-3mol C.2.210-3mol D.2.410-3mol,重难点一,重难点二,情景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重难点一,重难点二,情景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重难点一,重难点二,情景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成功体验2 在100 mL混合液中,硝酸和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4 molL-1和0.1 molL-1,向该混合液中加入1.92 g铜粉,加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

12、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0.15 molL-1 B.0.225 molL-1 C.0.35 molL-1 D.0.45 molL-1,重难点一,重难点二,情景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1 2 3 4 5,1.“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下列环境问题与产生的主要原因不相符的是( ) “臭氧空洞”主要是大量使用氟氯代烃等引起的 “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NO2等引起的 “酸雨”主要是由空气中CO2浓度增大引起的 “白色污染”主要是由聚乙烯塑料等引起的 “厄尔尼诺”现象是由空气中CO2浓度增大引起的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空气中CO2浓度增大引起的 “赤潮”主要是由水体中P、N等元素过量

13、引起的 A. B. C. D.,1 2 3 4 5,解析:“臭氧空洞”主要是氟氯代烃引起,而NOx对“臭氧空洞”的形成也有一定作用;光化学烟雾主要是NOx引起的;“酸雨”的形成主要是SO2及NOx引起,故不正确;“白色污染”是指聚乙烯塑料引起的污染;空气中CO2浓度增大,引起“温室效应”,“厄尔尼诺”也是由此而起;“赤潮”“水华”则是水体中由N、P等营养元素的过量引起的,综上所述,正确答案为D。 答案:D,1 2 3 4 5,2.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 B.铜与HNO3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金属与HNO3反应一定不产生氢气 D.可用铁或铝制品盛装

14、浓硝酸,1 2 3 4 5,1 2 3 4 5,3.常温下能在浓硝酸中溶解的金属是( ) A.Al B.Ag C.Fe D.Au 解析:常温下,浓硝酸会使Fe、Al钝化而不溶解,金化学性质不活泼不与浓硝酸反应。 答案:B,1 2 3 4 5,4.一定量的浓硝酸与过量的铜粉反应,生成的氮的氧化物 ( ) A.只有NO B.只有NO2 C.是NO和NO2 D.无法确定 解析: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变为了稀硝酸,浓、稀硝酸的还原产物分别不同。 答案:C,1 2 3 4 5,5.将1.92 g铜片投入到一定量的浓硝酸中,当收集到1.12 L气体(已换算为标准状况)时,金属铜恰好全部溶解。则: (1)反应中消耗HNO3 mol,被还原的HNO3 mol,转移电子 mol; (2)确定所得气体的成分及体积(标准状况): 。,1 2 3 4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