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92624277 上传时间:2019-07-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福建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福建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福建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福建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莆田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质量检查试卷语 文命题人:高一语文备课组 审核人:注意:本试卷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22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如今,一个尚未来得及收入汉语大辞典的新词儿“自媒体”大热,由此产生一大批“自媒体人”。在中国古代,尽管没有自媒体一说,但以类似手段谋生的人并不鲜见。在汉代,宫廷文学侍从官得到重视,朝廷往往向民间征招“笔杆子”,优秀的还给官当。贾谊、司马相如、杨雄、东方朔、枚皋、张衡、蔡邕这些汉代词赋名家,当初都是这样的“笔

2、杆子”。可是,古代既没有稿费制,更无广告分成一说,玩自媒体靠什么获取报酬?靠“打赏”。成语“一字千金”便因打赏而来。首开打赏先河的是汉代,如汉代四川才子王褒便屡被打赏。据汉书王褒传,王褒文章文采飞扬,汉宣帝刘询听说后,将他征召入京,常将他和张子侨俩带在身边,“所幸宫馆,辄为歌颂”。但文章并不是白写的,汉宣帝会根据文章的质量进行打赏,即所谓“第其高下,以差赐帛。” 唐代时,现代很流行的稿费制已出现,在打赏外,自媒体人又多了一条创收的渠道。稿费在古代通称“润笔”。在唐朝,不少文人已能获得很高的润笔。如当时文化名人韩愈、李邕等通过为人撰写碑文便可拿到巨额稿费。尤其是韩愈,他最擅长写墓志、碑文,高的话

3、一篇碑文就能拿到“(黄)金数斤”,时人曾讥之为“谀墓金”。看来,为了拿到润笔,韩愈在志文中未少用阿谀奉承之词。其实,“谀墓受金”韩愈并非第一人,这一词最早使用在东汉末文人蔡邕的身上,由此可见,润笔早在汉代即已存在。“写软文”被一些现代媒体人视为一种心照不宣的创收手段,殊不知古代文人早就开始玩这一套了,到明清时手法已颇老到。 所谓“软文”,就是根据对方需要而创作、发布的形象宣传、广告、美言性质的文章。古代最早最出名的一篇“软文”,是出自汉代才子司马相如之手的长门赋。司马相如本人也没有回避此事,他在序中如实交代:“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

4、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这就是后世文人津津乐道的“千金买赋”的故事。 古代文人创收的花样还有很多,除了传统的打赏、稿费,还可以直接“卖文”、代人“捉刀”、“卖版权”等等。(摘编自倪方六古人如何玩“自媒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我国古代无自媒体一说,但以类似手段谋生的人并不鲜见,如王褒、司马相如等。B古人玩自媒体靠“打赏”获得酬劳,成语“一字千金”便因汉宣帝赏赐王褒而来。C唐代已很流行稿费制,这样,在打赏外,自媒体人又多了“润笔”这条创收渠道。D人们津津乐道的“千金买赋”的故事,说明古代文人“写软

5、文”都是心照不宣的。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以“打赏”“润笔”“写软文”等为例,介绍了古人玩“自媒体”获取报酬的方法。B“谀墓受金”一词最早用在东汉蔡邕身上,为汉代已存在润笔的观点提供了例证。C唐朝韩愈、李邕等通过为人撰写碑文拿到巨额稿费一例,证明古代文人润笔很高。D司马相如在长门赋序中的如实交代,证明了作品是根据陈皇后的需要创作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汉代的一些词赋名家如贾谊、杨雄、张衡等都是朝廷从民间征招上来的“笔杆子”。B如果不是为了拿到高额润笔,韩愈在墓志、碑文中就不会用那么多阿谀奉承之词。C汉宣帝“第其高下,以

6、差赐帛”,才子王褒、张子侨便因其文章文采飞扬屡被打赏。D古代文人有时还直接“卖文”、代人“捉刀”、“卖版权”,这也是他们的创收渠道。(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鱼钓 郑武文王铮担任住建局长的时候,已经有两任局长从这个职位上落马了。王铮已经58岁了,再干两年,就安全到站,光荣退休。王铮每天如履薄冰,小心翼翼。他定下规矩:无论是谁,都不能到他家里谈公事。双休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熟人骚扰,带一个只有老婆知道号码的手机,自己开车到几十里外的水库去钓鱼。水库里钓鱼的人不少,都互不相识。王铮钓得安然自在。水库很大,库底自然卧了不少大鱼。有一天王铮运气特好,竟然钓

7、到了一条足有几十斤的大鱼,王铮一抬没抬起鱼竿来,又抬还不行,只好带着鱼竿沿岸溜鱼,三溜两溜,脚下一绊,竟被鱼拖进了浅水里。王铮赶紧爬起来,旁边一个钓鱼的老头也过来帮忙。王铮解嘲地说:“呵呵,我钓鱼竟然被鱼钓了。”初春的天气,风还刺骨。老头忙说:“我家就在附近,先到我家换身衣服吧。”王铮开始还推托,禁不住老头一个劲劝说。又一想,不过是一个农家老头,又实在冷,就去了。老头就住在旁边的村子里。老头先拿出自己的衣服给王铮换上,又吩咐老伴把湿衣服烤上。然后拿出一瓶酒,二人推杯换盏,相谈甚欢。当然王铮没说他是干啥的,老头也不问。又一个周末,王铮钓够了鱼,就直接去了老头家。不能白吃人家的不是?王铮带了现成的

8、食品和酒。老头也不推辞,又拉起了家常。一来二往,二人就成了好朋友。有一天喝酒正欢,老头拿出一幅画,说是祖上留下的,让王铮鉴定一下。王铮一看,是一幅秋钓图,画着一个老头在湖边钓鱼,岸上菊黄竹疏,秋风瑟瑟。立意很好,画工也好。只是落款不甚明确。王铮对画本无研究,只是看着顺眼,就连声说:“好,好”老头说:“一张破画子,这么旧了,咱庄户人没用,送给你当个玩意吧。”王铮说:“那不行,说不定挺值钱呢,你先去鉴定一下。”老头说:“鉴定啥,以前就在屋里挂着的,脏成这样了。”王铮一看,不好再推辞,就收下了。回去以后很喜欢,经常拿出来看,后来就直接挂办公室了。后来一段时间,市里要建一个国际会展中心,王铮忙得没时间

9、去钓鱼了。投标那天,办公室进来一个四十来岁中年人。进来就打招呼:“王叔,你好,我是赵强,还认识我吗?”王铮一怔,看着有点面熟,没想起来。赵强一指王铮后面的画,说:“我住在水库边,您跟我爸是好朋友。”王铮的心里就有些不快,说:“你也来投标吗?”赵强说:“是啊,我也干工程。”王铮说:“那下午投标吧,同等条件下我帮你。”赵强说:“谢谢叔,中午一块出去吃饭吧?”王铮说:“那不行,我们有纪律。”赵强就没说什么,出去了。下午投标,赵强中标。王铮也和三个副局长开了碰头会,三个副局意见难得统一,一致拍板让赵强干。王铮总感觉有点不对劲,可也没说什么。过了一段时间,还真出事了。赵强潜逃,三个副局长被双规,王铮党内

10、记过一次。在反贪局,副局长们感到很冤枉,说:“王铮拿了一个郑板桥的秋钓图,价值数百万,为何只记了个过?”反贪局长拿出一幅画,说:“你们说的是这幅吗?王铮拿画以后,做了鉴定。发现是真画,就到反贪局备了案。如果没事,那是正常赠与,退休后还给人家;如果相求,此是贿赂,就交到局里。因为他太喜欢那幅画了,就又求人临摹一幅挂在办公室里”此时的王铮正坐在他的老板桌后面,副局们的落马让他脊背一阵阵发凉。到周末,王铮又去钓鱼,秋风起了,落叶萧萧,到处一片凄肃景象。他感觉自己很像秋钓图里的老叟。鱼漂动了,提上来却没鱼,只是鱼食没了。如此几次,令王铮气恼不已。想一想又笑了,不是吗,人在钓鱼的时候,鱼也在钓人。4.

1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铮因贪钓大鱼而被鱼拉下水的故事情节,既照应了题目,又自然引出“老头”。而这“老头”,正是一条伺机钓王铮下水的“大鱼”。情节设计巧妙自然,颇具匠心。B这篇小说不仅用景物描写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而且还灵活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描写来正面塑造主人公王铮的形象,使主人公形象有血有肉,性格鲜明。C王铮因喜欢钓鱼而收了秋钓图,又因怕出事而上交给反贪局,还叫人临摹了一幅挂于办公室内,却让几位副局长误会并受贿落马。这说明他廉洁奉公,深谙做官防“钓”之道。 D文末写“他感觉自己很像秋钓图里的老叟”,一是因为当时秋风阵阵,落叶萧萧,一叟

12、一竿,独钓寒池,暗合秋钓图的意境;二是因为差点落马的他感受到了画中钓叟远离世俗,超然物外的不易与孤独,揭示了主旨。5. 王铮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6本篇小说以“鱼钓”为题,你认为这个题目好在哪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52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小题。曾鲁,字得之,新淦人。年七岁,能暗诵五经,一字不遗。稍长,博通古今。凡数千年国体、人才、制度沿革,无不能言者。以文学闻于时。元至正中,鲁帅里中豪,集少壮保乡曲。数具牛酒,为开陈顺逆。众皆遵约束,无敢为非议者。人号其里曰君子乡。洪武初,修元史,召

13、鲁为总裁官。史成,赐金帛,以鲁居首。乞还山,会编类礼书,复留之。时议礼者蜂起。鲁众中扬言曰:“某礼宜据某说则是,从某说则非。”有辨诘者必历举传记以告寻授礼部主事开平王常遇春薨高丽遣使来祭鲁索其文视之外袭金龙黄帕文不署洪武年号。鲁让曰:“袭帕误耳,纳贡称籓而不奉正朔,于义何居?”使者谢过,即令易去。安南陈叔明篡立,惧讨,遣使入贡以觇朝廷意。主客曹已受其表,鲁取副封视之,白尚书诘使者曰:“前王日熞,今何骤更名?”使者不敢讳,具言其实。帝曰:“岛夷乃狡狯如此耶!”却其贡。由是器重鲁。五年二月,帝问丞相:“鲁何官?”对曰:“主事耳。”即日超六阶,拜中顺大夫、礼部侍郎。鲁以“顺”字犯其父讳辞,就朝请下阶

14、。吏部持典制,不之许。戍将捕获倭人,帝命归之。儒臣草诏,上阅鲁稿大悦曰:“顷陶凯文已起人意,鲁复如此,文运其昌乎!”未几,命主京畿乡试。甘露降钟山,群臣以诗赋献,帝独褒鲁。是年十二月,引疾归,道卒。淳安徐尊生尝曰:“南京有博学士二人,以笔为舌者宋景濂,以舌为笔者曾得之也。”鲁属文不留稿,其徒间有所辑录,亦未成书云。 (选自明史列传第二十四)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有辨诘者/必历举传记以告/寻授礼部主事/开平王常遇春薨/高丽遣使来祭/鲁索其文视之/外袭金龙黄帕/文不署洪武年号B. 有辨诘者必历/举传记以告/寻授礼部主事/开平王常遇春薨/高丽遣使来祭/鲁索其文

15、视之外/袭金龙黄帕/文不署洪武年号C有辨诘者/必历举传记以告/寻授礼部主事/开平王常遇春薨/高丽遣使来祭鲁/索其文视之/外袭金龙黄帕/文不署洪武年号D有辨诘者必历/举传记以告/寻授礼部主事/开平王常遇春薨/高丽遣使来祭/鲁索其文视之/外袭金龙黄帕/文不署洪武年号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五经: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合称。汉武帝设五经博士教授弟子,儒教国家化由此开始。B.礼:含义丰富,主要有三,一指礼制,指全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伦理秩序;二指礼仪,指具体的礼节仪式;三指礼貌,指个人在待人接物时所表现出来的道德修养。C.洪武:明朝第一个年号,当时在位皇帝为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在击破各路起义军后,于应天府称帝,定都北京,国号大明,年号洪武。D.京畿:本意即“位于国之中央的都城”,后来指京城及其周边地区。从周代开始,把王城周围千里的地域称为“王畿”。唐时有京畿道,宋时有京畿路。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曾鲁记忆超群,博古通今。他少时就能一字不漏的背诵五经,并通晓漫长历史中国家体制、人才、制度沿革等知识,其文章才学颇为闻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