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哨点监测分析 .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602613 上传时间:2019-07-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哨点监测分析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哨点监测分析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哨点监测分析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哨点监测分析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哨点监测分析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哨点监测分析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哨点监测分析 .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哨点监测分析 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哨点监测分析【摘要】目的了解池州市性病门诊就诊者艾滋病相关知识、高危行为、艾滋病和梅毒感染状况,为艾滋病性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XX20XX年47月在性病门诊就诊的15岁以上男性就诊者开展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进行HIV抗体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共调查800人,20XX20XX年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分别为6625%(265/400)、5975%(239/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625,P005)。有关单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不同年龄男性就诊者知晓、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不同年龄组中以2140岁的就诊者知晓率最高。安全套宣传

2、发放或艾滋病咨询检测情况及同伴教育的服务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最近三个月与服务工作者发生过性行为的人群中,在婚比例最高,接受安全套宣传发放或艾滋病咨询检测服务比例较低。检测HIV抗体均为阴性,20XX20XX年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50%、125%。结论男性就诊者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高危行为发生率高,接受服务比例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较高。【关键词】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哨点监测性病门诊就诊者是艾滋病性病流行和传播的高危人群之一,加强高危性行为人群的监测和干预力度,有助于艾滋病的控制1。我国艾滋病疫情以性传播途经为主,20XX年全国新发HIV感染者/AIDS病人中,664%经

3、异性传播,258%经同性传播2。在性病门诊中开展艾滋病哨点监测,对发现判断艾滋病流行形势有重要意义。为了解池州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相关知识、高危行为、艾滋病和梅毒感染状况,收集20XX20XX年47月在池州市人民医院和池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门诊就诊的15岁以上男性就诊者相关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1对象20XX20XX年47月在池州市人民医院和池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门诊就诊的15岁以上男性就诊者,共800人。12内容和方法根据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由经过培训的池州市人民医院和池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门诊接诊医生对15岁以上男性就诊者采用国家统一的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监

4、测对象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知晓率=答对6题及以上的人数/8道题全部回答的人数100%)、高危行为状况、性病患病情况、预防艾滋病服务接受情况等信息,并采集血样检测HIV抗体、梅毒抗体。HIV抗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两次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均阳性则判定为HIV抗体阳性,梅毒抗体检测初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确认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凝集实验,两次检测均阳性则判定为梅毒抗体阳性。21一般人口学特征共监测两家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800人。2140岁男性比例最高。婚姻状况均以在婚为主,户籍均以本省为主,民族全部为汉族。见表1。22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20XX20XX年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分别为

5、6625%(265/400)5975%(239/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625,P005)。其中“一个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不能从外表看出来、“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一起吃饭不会感染艾滋病”这三道题的准确率20XX年均低于20XX年,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会得艾滋病”、“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有可能得艾滋病”这两道题的准确率最高。“正确使用安全套可减少艾滋病传播”、“只与一个性伴发生性行为可减少艾滋病的传播”这两道题的准确率最低。见表2。不同年龄组中以2140岁的就诊者知晓率最高,20XX年和20XX年的知晓率分别为7257%

6、和6654%。见表3。23高危行为发生情况和性病患病情况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最近三个月与服务工作者发生过性行为的发生率,20XX年和20XX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P),其他高危行为两年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最近一年性病患病率20XX年与20XX年分别为%(49/400)、%(48/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P)。24预防艾滋病服务接受情况男性就诊者最近一年预防艾滋病服务接受情况见表4。两年接受安全套宣传发放或艾滋病咨询检测及同伴教育的服务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5HIV和梅毒检测情况800例就诊者中,HIV抗体均为阴性。20XX年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6/400),20XX

7、年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5/400),两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P)。20XX20XX年性病门诊15岁以上男性就诊者中,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分别为6625%(265/400)、5975%(239/400),低于20XX20XX年丁心平等报道的阜阳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知晓率7225%3。单项知识知晓存在较大差异,与舒仁平等的报道一致4。从监测结果可知,20XX年有三项知识的知晓程度明显低于20XX年,对艾滋病经性传播途径的认知程度两年都很低,提示健康教育工作存在薄弱点。为此,需持之以恒地加大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普及力度,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人们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认知程度。男性性病

8、就诊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掌握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艾滋病宣传干预措施落实效果情况及男性性活跃人群的艾滋病危险因素5。20XX20XX年不同年龄组的男性就诊者知识知晓率均存在较大差异,与孙永合等的报道一致6。两年中均以2140岁的男性就诊者知晓率最高。最近三个月与服务工作者发生过性行为的发生率20XX年和20XX年分别为5378%(121/225)和6043%(139/230),与临时性伴的发生率分别为3966%(92/232)和4105%(94/229),结果提示这部分就诊者存在知识知晓与行为分离的现象。性病门诊是艾滋病性病患者就诊相对集中场所,性病门诊就诊者又存在着知识和高危行为的分离现象,

9、因此需加强对性病门诊就诊者的监测,针对性地开展行为干预,通过性病门诊医生对就诊者提供安全套相关认知和行为技能技巧,减少知行分离,促进艾滋病防治知、信、行的提高,减少艾滋病性病的传播7,可有效降低HIV在高危人群中的蔓延8。监测资料显示,20XX20XX年男性就诊者最近三个月与服务工作者发生过性行为以在婚的人群比例最大,这不仅会面临自身感染性病、艾滋病的高度危险性,也极易通过性传播途径增加就诊者配偶感染性病、艾滋病的机会9。加强艾滋病服务的可及性和有效性尤其重要。要结合暗娼哨点监测项目,加强对暗娼人群的干预力度,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减少艾滋病性病的传播和流行,促使高危性行为人群自愿主动的参与艾滋病咨询检测服务,尽早发现艾滋病梅毒感染者。另外,800名男性就诊者,HIV抗体均为阴性,20XX20XX年梅毒抗体阳性检测率分别为150%、125%。梅毒传播途径与艾滋病基本一致,梅毒螺旋体感染与艾滋病病毒感染具有相互促进、彼此协同的关系10。资料显示,梅毒阳性的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感染HIV的风险,是梅毒阴性者的1204倍11。性病的不规范治疗容易造成反复和继续传播,也增加艾滋病感染的危险12。规范性病门诊的诊疗,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从而促进该人群主动、及时就医,以降低感染艾滋病的风险。、何蓉 盛志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