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二学期语文试卷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259634 上传时间:2017-10-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第二学期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第二学期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第二学期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第二学期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第二学期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第二学期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第二学期语文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下册质量检测一 基础知识部分(75 分)一、积累与运用(31 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苛求 k 吝惜 ln 诬陷 w 反馈 kuB.装潢 hung 揩净 ji 怅然 chng 谦卑 biC.摄取 sh 反刍 ch 发酵 jio 砥砺 lD.豁免 hu 标签 qin 谦逊 xn 舆论 y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划出来并在改正。(2 分)不正之风 想方设法 叹为观止 无所顾记( )( )融为一体 接然不同 乐此不疲 永保青春( )( )3、在下列文句的空缺出填入词语最恰当的是 ( )( 2 分 )读者在阅读文章时,他们最为关注的是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当

2、他们的亲身体验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_ 时,就可能_ 其对生活的思考和分析。A 碰撞 诱发 B 碰撞 导致C 冲突 导致 D 冲突 诱发4、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判断有错的一项是 ( )( 2 分 )(A)今年收成不好,地里仅长了几颗粮食。 (夸张)(B)那么,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反问)(C)孩子们像盛开的花朵。 (比喻)(D)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拟人)了。5、下列搭配不当的一组是( )(2 分)A、滁州西涧-刘长卿唐朝诗人 B、保修-星新一日本小说家C、与朱元思书-吴均-南朝梁文学家 D、黄山记-许迟-当代诗人6、同义词可从:A.范围大小 B.语义轻重 C.感情色彩 D.语体色彩

3、等方面进行辨析,指出下列四组词应从哪方面辨析。(2 分) 鼓励 鼓动 怂恿 ( ) 词儿 词语 词汇 () 土豆 山药蛋 马铃薯 ( ) 功劳 功绩 功勋 ()7、给“耑”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形声字,填在句中的横线上,每空填一个。 (4 分)李大嫂( )( )不安地望着床上发烧的儿子。窗外( )雪纷纷扬扬地下着,水流( )急的大河失去了往日的威风。李大嫂( )着粗气闯进屋内,( )起茶杯,喝了几口水,把钱包( )在怀里,抱起儿子,一脚( )开门,就又冲进大雪中。8、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完成题目。(4 分)市场上,两个商贩竞相吆喝,招揽生意。买萝卜的吆喝道:“快来买,梨样甜!”卖梨的也吆喝道:“

4、不买白不买,萝卜样的价!”人们听了都捧腹大笑。( 1) 卖 梨 小 贩 的 意 思 是 是 : _ ( 2)卖萝卜小贩的话的意思是 : _9、古诗词理解默写(11 分)()杜甫望岳一诗中描写泰山神奇秀美、雄伟高峻的句子是 _,_;表现其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两句诗是:_ ,_ .(2)饮酒中表达诗人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思想情趣的名句是_,_ 。(3)贾岛和韩愈曾经有一段以文会友的佳话,流传下来的名句是_ ,_.流传下来的一个词语是 _ 。(4)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的诗句_ ,_. 描写了山村优美的景色。二、阅读理解(一)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

5、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_,_。”10、本文的作者是_(填朝代)的_ ,选自_ 。(3 分)11、 按课文内容填写文中空白处:_。(2 分)12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6 分)、沿泝阻绝: 、不以疾也:、属引凄异: 、夏水襄陵:、清荣峻茂: 、虽乘奔御风:13、翻译下列句子。(4 分),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或王命急宣,

6、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14、用横线在文中划出表现三峡秋天景色的句子,它着力渲染了_ _。(3 分)(二) 儿童不宜过顺境古人云:“儿童不家过顺境” ;今人说:“ 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这都是说,只有让孩子从小受点苦,过点逆境,在风风雨雨中磨练自己,增长才干,长大后才能适应社会生活,有所作为。因此,球王贝利把自己从小生活在贫民窟里,说成是一种“幸运”;世界著名作家海明威认为,不愉快的童年,是一个作家最好的早期训练。让孩子从小吃点苦,这话说起来容易,有些人却难以做到,常言道,可怜天下父母心。现在有不少做父母的,宁肯自己多吃苦多受累,处处做“爱的奉献”,也舍不得让孩子干一点活,吃半点苦,对

7、孩子有求必应,极力使孩子生活在安乐窝里,生活在顺境之中,细想想,这样的父母心,诚然“可怜” ,却不可取,因为它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教育家马卡连科说过:“父母对自己的子女爱得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是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这话说得真好。自古以来,凡是日后有出息孩子,大多从小吃过苦。现在有些孩子,由于父母的溺爱,小小年纪就大手大脚,花钱似流水,只知道吃喝玩乐;唯我独尊,骄娇二气十足,成了家中的“小皇帝”。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岂能有出息?我们每个做父母的,要想使自己的孩子以后成为社会上的栋梁,就应该牢记“育儿不费难,常带三分饥与寒”这句民谚,就应该有意为孩子制造点“

8、逆境”,让他们吃点苦,在艰苦的生活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父母这样做,才是真正爱孩子。15、本文提出的论点是: (2 分)答: 16、举贝利、海明威成功的例子作用是:(3 分) 答:17、民谚“育儿不费难,常带三分饥与寒”是什么意思?(2 分) 答: 18、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中描述的“爱”与“ 溺爱”。(2 分) 答: 19、如何理解“凡是日后有出息的孩子,大多从小吃过苦”的含义? (2 分)答:20、贝利、海明威的“贫民窟”或“ 不愉快的童年”过去了,今天,还要人为制造“不愉快” 吗? (3 分)答: (三)习惯于失去周国平一般来说,人的天性是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的。我们比较容易把得到

9、看作是应该的,正常的,把失去看作是不应该的,不正常的。所以,每有失去,仍不免感到委屈。所失愈多愈大,就愈委屈。我们暗暗下决心要重新得到,以补偿所失。在我们心中的蓝图上,人生之路仿佛是由一系列的获得勾画出来的,而失去则是必须涂抹掉的笔误。总之,不管失去是一种多么频繁的现象,我们对它反正不习惯。道理本来很简单:失去当然也是人生的正常现象。整个人生是一个不断地得而复失的过程,就其最终结果看,失去反比得到更为本质。我们迟早要失去人生最宝贵的赠礼生命,随之也就失去了在人生过程中得到的一切。有些失去看似偶然,例如天灾人祸造成的意外损失,但也是无所不包的人生的题中应有之义。 “人有旦夕祸福” ,既然生而为人

10、,就得有承受旦夕祸福的精神准备和勇气。至于在社会上的挫折和失利,更是人生在世的寻常遭际了。由此可见,不习惯于失去,至少表明对人生尚欠觉悟。一个只求得到不肯失去的人,表明上似乎富于进取心,实际上是脆弱的,很容易在遭到重大失去之后一蹶不振。东西方宗教都有布施一说。照我的理解,布施的本义是教人去除贪鄙之心。由不执著于财物,进而不执著于一切身外之物,乃至于这尘世的生命。如此才可明白,佛教何以把布施列为“六度”之首,即从迷惑的此岸渡向觉悟的彼岸的第一座桥梁。俗众借布施积善图报,寺庙靠布施敛财致富,实在是小和尚念歪了老祖宗的经。我始终把佛教看作古今中外最透彻的人生哲学,对它后来不伦不类的演变不以为然。佛教

11、主张“无我” ,既然“我”不存在,也就不存在“我的”这回事了。无物属于自己,连自己也不属于自己,何况财物。明乎此理,人还会有什么得失之患呢?当然,佛教毕竟是一种太悲观的哲学,不宜提倡。只是对于入世太深的人,它倒是一贴必要的清醒剂。我们在社会上尽可以积极进取,但是,内心的深处一定要为自己保留一份超脱。有了这一份超脱,我们就能更加从容地品尝人生的各种滋味,其中也包括失去的滋味。我失去了的东西,不能再得到了。我还能得到一些东西,但迟早还会失去。我最后注定要无可救药的失去我自己。既然如此,我为什么害要看重得与失呢?到手的一切,连同我的生命,我都可以拿他们来做实验,至多不过是早一点失去罢了。我们总是以为

12、,已经到手的东西便是属于自己的,一旦失去,就觉得蒙受了损失。其实,一切皆变,没有一样东西能真正占有。得到了一切的人,死时又叫出一切。不如在一生中不断地得而复失,习以为常,也许能更为从容的面对死亡。大损失在人生中的教化作用:使人对小损失不再计较。对于一颗有接受力的心灵来说,没有一样东西会真正失去。(摘自做人与处世2005 年第 12 期)21、作者认为“不习惯于失去,至少表明对人生尚欠觉悟” ,这种对人生的觉悟指的是什么?(3 分)22、文章最后说“对于一颗有接受力的心灵来说,没有一样东西会真正失去” 。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3 分)23.假如你要和周国平先生对话,针对“习惯于失去”这一观点进

13、行辩论,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并请写出你对所提问题的看法。 (4 分)问题:你的看法: 24.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作者认为,富有进取心的人实际上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在遭受重大失去之后一蹶不振。B.文章第一段,从“人的天性是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的”入手,提出问题,下文采用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等方法论证了“要习惯于失去”这一中心论点。C.作者反复强调得到的东西迟早会失去,人注定要无可挽救地失去自己,文字中流露出宿命和消极悲观的情绪。D.文章启示我们要正确地面对失去,习惯失去,使自己避免遭受失去的打击,这样,我们就能在不断的得而复失中更加从容地品尝人生的滋味。三、作文(45 分)在生活中,人人都在盼望着。小学时盼望上中学,中学时盼望上大学,大学时盼望在你十多年的人生旅程中,你曾有过怎样的盼望呢?在你对未来的畅想中,你又有哪些盼望呢?请以“盼望”为题这一篇文章。注意:这个题目的范围是很宽泛的,可回忆,可畅想等;具体的写法和角度也可以多种多样。可记叙,可抒情,可议论等;但内容要具体,不可空泛;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