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理论13课件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2522179 上传时间:2019-07-11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3.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播学理论13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传播学理论13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传播学理论13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传播学理论13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传播学理论13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播学理论13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学理论13课件(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传播学理论 第十三讲 现代社会中的大众媒介 密码:2010cbll,周裕琼 深圳大学传播系 每周四9:30-13:30学生接待,2,今日提要,上一讲回顾,报业的四种理论,作为权力代言的新闻媒介,媒介的四大功能:正功能VS反功能,李普曼的拟态环境说,p.286-296,讨论美国媒介中的新闻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 与第9讲第20页PPT中,Shoemaker所总结的 5种影响媒介内容的因素非常相关,略过不讲,说明:前面这多讲我们一直在讨论 媒介的效果,或人们对媒介的使用 这一讲,我们回到原点 关注媒介本身 讨论媒介在现代社会中的功能,媒介事件/media event,3,上一讲回顾,是何种

2、视角的转换带来了使用与满足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早期研究有哪些?,使用与满足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是不是更gelivable?,课堂讨论:微博的使用与满足?,使用与满足理论将人们的媒介需求分为哪几类?,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什么?有哪些基本假设?,你觉得使用与满足理论有道理吗?对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批评有哪些?,4,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一章,围绕着媒介的社会功能这个大命题 传播学界的耆老泰斗纷纷粉墨登场 或互相“吹捧”或互相“拆台” 提出了各自的见解,施拉姆,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李普曼,5,1956年美国新闻传播学界三大佬合著的报业的四种理论开创先河,6,威权理论之当今案例,新加

3、坡对媒介的掌控 对新闻内容进行严格审查 对电视接收装置进行严格控制 监督民众的互联网使用 引人争议的新加坡鞭刑 视频,7,威权理论之当今案例,伊斯兰国家 虽然允许民众上网 但却对网络使用 做出了许多严格的规定,8,自由权理论,个人权益高于一切,国家归根到底是为了保护个人权益 而个人权益中最重要的就是“第一权利” 因为人是具有理性的动物 拥有判断正误的能力 真理只有在各种意见展开“自由而公正” 的竞争中才能产生和发展,反对任何形式的新闻审查和媒介控制,随着报业并购与垄断的形成,自由权理论形同虚设 而维基解密事件则赤裸裸地表明,自由权理论只是皇帝新衣 视频,9,社会责任理论,媒介必须担负起社会责任

4、 除了告知、娱乐、销售的功能,还应提供一个公共交流讨论的平台 媒介应受到社群意见、消费者行动、媒介职业道德的控制 因频道资源有限,广电媒介还应受到政府机构的控制(FCC) Really?现实中的媒介是否不孚众望?,案例:2008年11月央视频繁曝光百度 传百度砸4000万赞助央视 2009年春晚,李彦宏频频露脸 网友调侃“李彦宏在春晚当日共露脸8次 计500万每次,好大的一张脸啊。”,10,苏维埃极权理论,媒介的主要目的在于 为苏维埃制度的成功和发展做出贡献 列宁在1905年提出了报刊的党性原则 苏联解体后,这个理论自然瓦解,但党性 与 人民性的关系 却仍然让我们纠结不已 郑州官员语出惊人 链

5、接: “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朝鲜仍然是极权理论的实践者:铿锵女主播,11,作为权力代言的新闻媒介,奥斯楚尔(1984)批评报业的四种理论是将东西方对立的冷战思维 完全独立的报业不可能存在 在任何体制中,大众媒介都是那些掌握经济政治社会权力的人们的代言人,12,媒介的四大功能:正功能 VS反功能,监视环境 surveillance:提供并告知新闻 预警性新闻、工具性新闻、宣扬规范,过分强调危险可能导致社会恐慌 麻醉作用:因吸收过量而无动于衷,联系 correlation:选择、解释、批评 强化社会规范,曝光异端、达成共识 赋予地位,塑造意见领袖 防止对社会稳定产生的威胁

6、监督并管理公共舆论 制约政府,保护人民,强化顺从,将刻板成见永久化 制造伪事件、造星 阻碍社会变革,阻止创新 维护专制 扩张权力,说明:媒介的四大功能由拉斯韦尔和赖特提出 拉扎斯菲尔德与默顿的媒介功能观可与之互为补充和对照(红色方框),13,媒介的四大功能:正功能 VS反功能,传承文化:教育 增加社会凝聚力,扩大社会共同经验基础 减少社会无序性,减少疏离感 继续社会化过程,进行社会整合,减少社会亚文化群体的多样性 丧失个性 促成标准化,阻碍多元文化,娱乐 个人休息调整、解压休闲 制造大众文化艺术和音乐 提高大众品味,鼓励逃避主义和享乐主义 败坏艺术 降低大众品味,阻碍艺术发展,14,媒介的四大

7、功能综合案例讨论,2010年2月江苏卫视的情感类访谈节目人间 采访凤姐,使之一夜成名 随后,众多媒体和网络跟风炒作,凤姐红遍全球 请问,媒介在凤姐事件中的正功能与负功能各有何体现?,15,李普曼的拟态环境说,政治专栏作家李普曼(1922)在经典著作舆论学中指出 我们不是凭借直接经验去认识客观环境 而是通过大众媒介提供的信息环境即“拟态环境”去把握它 拟态环境/伪环境 pseudoenvironment:“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The world outside,The picture in our head,我们通过拟态环境 反应的

8、媒介现实 形成脑中图景 再对外部世界作出反应,16,然而,媒介所创造的拟态环境未必真实,伪采访屡见不鲜 假新闻层出不穷 PS照片防不胜防 我们还能依赖媒介所创造的拟态环境 来对现实世界做出反应吗?,17,1992年戴杨与卡茨提出了“媒介事件”media event,媒介事件:“特殊的电视事件” 其特殊体现在它是观众对电视节日性的收看 而这些能被观众当作节日性收看的事件 正是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 主要为国家级的事件 媒介事件的3C类型 庆典Coronation:加冕、葬礼、九七回归、春晚 征服Conquest:阿波罗号登月、神五、神六 竞技Contest:奥运会、世界杯,思考与讨论:通过直播肯尼迪葬礼 电视实现了哪些功能?,18,1992年面对世界新格局和媒介新形势 他们用3D取代3C,提出了以下三类媒介事件,幻灭Disenchantment 倾轨Derailment 冲突Disruption,网络直播群体性事件,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