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世界区域地理全程教案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2522057 上传时间:2019-07-11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一轮复习世界区域地理全程教案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三一轮复习世界区域地理全程教案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三一轮复习世界区域地理全程教案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高三一轮复习世界区域地理全程教案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高三一轮复习世界区域地理全程教案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一轮复习世界区域地理全程教案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轮复习世界区域地理全程教案资料(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一轮复习专用 第二部分 世界区域地理第一部分:地球和地图、地球复习总要求: 1. 了解地球的一般情况,如形状、大小、质量等。 2. 熟练掌握地球上的经纬网,并会运用经纬线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 3. 掌握地球的自转运动、公转运动特点及其地理意义。 4. 熟练运用地球运动知识分析常见地理现象和事实。 5. 熟练掌握,并会正确推断时区、正午太阳高度角。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地球自转的结果 *地球形状的地理意义:(1) 地球上有昼夜之分(地球不透明,不发光) (2) 太阳辐射强度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减少-地球各纬度受热不均。 2、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

2、 赤道周长=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质量=60万亿亿吨-有足够的引力吸引住厚厚的大气层(20003000千米)二、地球仪地球仪是一个正圆的球体,是地球的模型。构成地球仪的要素有:1、地轴 地球自西向东地自转所围绕的一根假想的轴。2、南、北极 地轴同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其中对着北极星的一端是地球的北极,另一端是地球的南极。3、赤道 在地球仪上,同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赤道将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观察经纬网,分析比较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的区别:画辅助图:(1)经度(两面角)、纬度(线面角) ;(2)经线、纬线在侧视图、俯视图

3、中的形状;(3)从经度、纬度数值变化规律判断东经、西经、北纬、南纬。4、经线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5、本初子午线 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首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一条经线,定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6、经度 从0经线算起,向东、西各作180度,以东的180度属于东经,表示方法:“120E”读做“东经120度”;以西的180度属于西经,表示方法:“20W”读做“西经20度”。7、东、西半球 习惯上,自20W经线顺时针地(或自东向西地)到160E经线这部分叫做西半球。自20W经线逆时针地(或自西向东地)到160E经线,这部分叫做东半球。8、经线的特点 所有的经线

4、都相交于南北极点;所有的经线长度相等;两条相对应的经线构成一个经线圈,且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9、纬线 在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纬线长度不等。所有的纬线都自成一个圆圈,叫纬线圈。10、纬度 由赤道到北极和南极分别作90度,赤道以北是北纬,赤道以南是南纬。北纬90度就是北极,南纬90度就是南极。表示方法:“22N”读做“北纬20度”;“40S”读做“南纬40度”。赤道是周长最大的纬线圈,长度约4万公里。南、北极点是最短的纬线圈长度等于0。此外,人们根据纬度的不同,称030SN为低纬地区;3060SN为中纬地区;6090SN为高纬地区。11、经纬网 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交,就构

5、成经纬网。经纬网的用途: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地理坐标,即具体位置。如: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位于40N、116E的交点附近。确定两个地点的相对方向。如根据经纬网就可以看出拉萨城在南京城西边稍偏南一些。事实上,以上这些规定,大多是人为的制定,地球表面上根本就没有这些线和网。例题1、地球上某点,它的北侧是热带,南侧是温带,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该点是: A、23.50N,1600E B、23.50S,1600E C、23.50N,200W D、23.50S,200W例题2、某人从某地A出发,依次向南(B)、东(C)、北(D)、西(E)各行200千米,那么该人回到哪里?(考查了学生的方

6、向和对经纬线特点的掌握情况)提示:A地的位置有五种可能,(1)赤道 (2)北半球 (3)南半球 (4)北极点 (5)南极点各种位置情况下,经纬线的特点都不同,通过画图很容易能得出结论。三、地球上的时区和日界线地方时:经度不同,地方时也不同。每隔经度15度,时间相差1小时。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时间早。时区:国际上划分时区的方法。(图略)规律:A、全球共有24个时区,东西各12时区,东西十二时区合为一个时区。 B、每个时区都跨经度15度。 C、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度数=时区数15度 D、东边的时区比西边的时区时间早 E、算时区:经度数/150 (四舍五入)区时:每个时区共同使用的时间称为区时。区时都以

7、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北京时间: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但边远地区需调整作息时间)乌鲁木齐时间:新疆采用的东六区的区时。世界时:0度经线上的地方时。日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东十二时区比西十二时区早24小时,即早一天。但钟点相同。国际上规定以180经线作为日界线,但实际两者并不完全重合。中国跨五个时区:(东五-东九) (730E-1350E)例1、2000年文科综合测试第1第7题。(图略)例2、一艘航行于太平洋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越过了180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可能是( )A、12月29日12时5分 B、12月30日11时5

8、5分C、12月30日12时5分 D、12月31日12时5分例3、当全球日期属于同一日期时,北京时间为:( ) A、6时 B、8时 C、12时 D、20时例4、某地北为中纬度,南为低纬度,用的是“北京时间”,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 A、23026N,1200E B、300N,1150E C、23026S,1160E D、300N,1400E例5、从甲地(700N,800E)到乙地(700N,150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A、一直向正东方向走 B、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 C、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 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注:球面上两点间的最近距离是:以球心为球心

9、,以大圆半径为半径,经过两点的一段劣弧。)四、地球的运动(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一)自转运动: 1、方向、周期、速度:(1) 方向:三种方向在北极俯视地球,逆时针自西向东;在南极俯视地球,顺时针自西向东;侧视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2)周期:两个周期(恒星日和太阳日)扩展思维: A、当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公转为自西向东时:恒星日太阳日(23小时52分8秒)B、当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公转为自东向西时:恒星日太阳日C、当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公转为自东向西时:恒星日太阳日(24小时) 结论: 当自转与公转同向时,恒星日太阳日(恒星日永远是23小时56分4秒)。(3)速度:角速度:每小时转过的角度。

10、=3600/24小时 即150/小时 10/4分钟 南北极点除外处处都相等。线速度:每小时转过的弧长。 V= 2cos R(周长)/ 24小时(时间)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结论:南北两极,既无角速度,又无线速度。2、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 作图判断:侧视、俯视、立体图、各种变式图等。判断晨线和昏线。(图略)(2)产生地方时差 (3)产生偏向 作图分析:北半球、南半球、赤道地区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情况。(图略)*分析偏向对地理事物产生的影响:A. 影响大气环流和大气运动(举例说明:气旋与反气旋、大气环流) B. 影响大洋环流(举例:太平洋) C. 影响河流的冲刷、堆积 (4)影响地球形状:

11、三轴椭球体(二)地球公转1、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速度 (1)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个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2)公转轨道与速度 开普勒定律:等同的时间内所扫过的面积相等。特点:每年1月初过近日点,公转速度快,太阳照射南半球。 每年7月初过远日点,公转速度慢,太阳照射北半球。速度:平均角速度,约每日东进10 平均线速度,约30千米/秒影响:北半球夏半年的时间长于冬半年的时间。 北极点的极昼天数(186天)比南极点的极昼天数(179天)长7天。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启发思考:地球直立公转、倾斜公转、横卧公转时黄道平面、赤道平面的关系,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黄赤交角产生的原因:(1)地

12、球倾斜着围绕太阳公转,倾斜角度为66034。 (2)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以一年为周期)在各种图上会画出黄道、赤道,标出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移动路线。(图略)*训练1、快速、正确地说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 2、极圈纬度与黄赤交角的关系:900黄赤交角=极圈纬度 3、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4、想象思考:黄赤交角增大或减小时,太阳直射范围、极圈范围、五带范围等。 5、在各种变式图中,判读二分二至日。3、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1)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 (2)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 了解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 正

13、午太阳高度:在太阳直射点为900;在晨昏线上为00规律:随纬度变化规律:夏至日-H由北回归线向南北逐级递减。 冬至日-H由南回归线向南北逐级递减。 春秋分日- H由赤道向南北逐级递减。 随季节变化规律:每年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带H达最大。南回归线以南的纬度带H达最小值。每年冬至日,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带H达最小。南回归线以南的纬度带H达最大值。结论:H=900-(为某地的纬度,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当地夏半年取+,冬半年取-)例题1、计算南通310N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2、计算10月1日时,澳大利亚悉尼320S的正午太阳高度。 3、设M(纬度00,300E),N(23026S,300

14、E)两地正午太阳分别为Hm和Hn,判断下列四项中正确的是 ( )A、Hm和Hn不可能在同一天达到最小值 (夏至日时,同时达最小值) B、每年有某一时刻Hm=Hn (当太阳在11034S时) C、每年约有9个月HmHn (除太阳在11034S23026S移动时) D、任何时候都HmHn (当太阳在23026S时,Hn=900 Hm) (3)引起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时段分析:北半球日期太阳直射点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春分日秋分日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春分日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长,极昼范围扩大。夏至日北回归线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夏至日秋分日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短。秋分日春分日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秋分日冬至日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渐短,极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