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胡伟光 张桂珍 主编第八章 晶体结构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245010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6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机化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胡伟光 张桂珍 主编第八章 晶体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无机化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胡伟光 张桂珍 主编第八章 晶体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无机化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胡伟光 张桂珍 主编第八章 晶体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无机化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胡伟光 张桂珍 主编第八章 晶体结构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无机化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胡伟光 张桂珍 主编第八章 晶体结构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机化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胡伟光 张桂珍 主编第八章 晶体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机化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胡伟光 张桂珍 主编第八章 晶体结构(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晶体结构,学习要求: 1.了解晶体的类型、特征、结构。 2.掌握离子晶体的特性,常见的离子晶体。 3.了解离子极化对物质性质的影响。,目录:,第一节 晶体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离子晶体 第三节 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 第四节 金属键及金属晶体 第五节 混合型晶体 第六节 离子极化,物质通常有三种聚集状态:气态、液态、固态 固态又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自然界中绝大多 数都是晶体,有极少数属非晶体。,第一节 晶体的基本概念,一、晶体与非晶体 晶 体 非 晶 体 1 规则的几何外形(如食盐) 无定形体(如沥青) 2 一定压力下,熔点一定(如冰) 无固定熔点(松香5070) 3 各向异性 各向同性

2、,晶体的特征:,晶体有一定规则的几何外形。不论在何种条件下结晶,所得的晶体表面夹角(晶角)是一定的。 晶体有一定的熔点。晶体在熔化时,在未熔化完之前,其体系温度不会上升。只有熔化后温度才上升。 晶体有各向异性。有些晶体,因在各个方向上排列的差异而导致各向异性 。各向异性只有在单晶中才能表现出来。,二、晶体的内部结构,1晶格(点阵) 构成晶体的质点以一定的规则排列在空间固定的点上,这些质点的空间排列称为晶格(或点阵)。 结晶学上,把晶体中的微粒抽象为几何点。这 些点称为晶格结点,这些点的总和称为晶格。,最常见的三种晶格:,最常见的为:简单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和体心 立方晶格。,2晶格结点:结晶

3、学上,把晶体中的微粒抽象为几何点。这些点称为晶格结点。 3晶胞:构成晶体的最小重复单位称为晶胞。即晶体中能 代表晶格特征的最小部分。 4*点阵形式(晶格类型)选讲 根据晶胞的特征,可以划分为七个晶系:立方晶系、四方晶 系六方晶系、菱形晶系、正交晶系、单斜晶系、三斜晶系, 包含14种晶格。 最常见的为简单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和体心立 方晶格三种。,第二节 离子晶体,一、离子晶体 晶格结点上交替排列着正、负离子,两者之间以离子键相结 合的晶体叫做离子晶体。 1.质点间作用力:离子键 2.性质 有较高的熔点和较大的硬度,但较脆,延展性差,多数溶 于极性溶剂,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晶格能 熔点

4、,硬度 如 r(Mg2+) r(Ca2+) MgO CaO 熔点 2800 2592 硬度 6.5 4.5,3离子晶体中没有独立的小分子,异号离子互相吸引,故用化学式表示晶体中正、负离子的比例。如NaCl 4常见的离子晶体结构(1:1型化合物的晶格类型) CsCl型 NaCl型 立方ZnS型 配位数 8:8 6:6 4:4,晶胞,晶体类型的描述,NaCl型:晶胞为面心立方;阴阳离子均构成面心立方且相互穿插而形成;每个阳离子周围紧密相邻有6个阴离子,每个阴离子周围也有6个阳离子,均形成正八面体;每个晶胞中有4个阳离子和4个阴离子,组成为1:1。 CsCl型:晶胞为体心立方;阴阳离子均构成空心立方

5、体,且相互成为对方立方体的体心;每个阳离子周围有8个阴离子,每个阴离子周围也有8个阳离子,均形成立方体;每个晶胞中有1个阴离子和1个阳离子,组成为1:1。 ZnS型:晶胞为立方晶胞;阴阳离子均构成面心立方且互相穿插而形成;每个阳离子周围有4个阴离子,每个阴离子周围也有4个阳离子,均形成正四面体;晶胞中有4个阳离子和4个阴离子,组成为1:1。,影响晶体配位数的因素,离子半径的相对大小 离子间的相互影响(指离子的极化、变形) 温度。温度升高,配位数降低。,第三节 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一、原子晶体:晶格结点上为原子,微粒间靠共价键相结合的晶体叫做原子晶体。 1.性质:结合力强,熔点高,硬度大,在固态

6、及 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有些是优良的半导体材 料),无延展性,不溶于常见的溶剂。 如 金刚石 C 石英SiO2等,2.特征 (1)原子晶体为巨型分子,基本微粒为原子, 用化学 式表示组成。只有平均每个原子的形成键数目超过两 个时才可能形成原子晶体。故在周期表中只能是: IIIA,IVA,IVB,VA,VB,VIA,VIB或至少有它们参与再与可成链 元素成键。 (2)质点间作用力:共价键 作用力的大小可由共价键的强弱来判断。共价键的强弱 由原子的成键半径,成键数目,成键轨道来判断。成键 半径越小越强,成键数目越多越强,成键轨道主量子数 越小越强。,二、分子晶体,分子晶体:晶格结点上为分子,微粒间

7、靠分子间结 合起来的晶体叫分子晶体。 1性质:结合力弱,熔点、沸点较低。 固态、液态时不导电,有些溶于水,发生电离,可导电。 一般,分子量大或分子极性大时,分子间力强,熔、 沸点高。,2.特征 (1)分子晶体的基本微粒为小分子,用分子式表示组成。大多为非金属间形成的小分子,平均每个原子形成键数目不多于两个。 (2)质点间作用力:分子间力、氢键 分子间作用力大小可由色散力、取向力和诱导 力来判断,但一般只要判断其色散力大小即可。 故一般由分子量的大小可大致判断分子间力的大 小 。,第四节 金属键及金属晶体,在一百多种化学元素中,金属元素约占80% 。它们都具有金属光泽、有很好的传热导电性,有延展

8、性,熔点较高金属的这些性质是它们内部结构的反映。金属元素很多,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简单金属,另一类为过渡金属,稀土和锕系金属。 简单金属主要指碱金属、碱土金属等。在这类金属中,元素的电负性较小,电离能也较小,最外层价电子容易脱离原子核的束缚,在金属中运动。这样原子实和价电子可截然分开。前者原子实对金属整体来说,它的影响是局域的,而后者价电子则是整体公有的。,这类金属用近自由电子模型,获得了与实验大致相符的结果。 另一类金属包括d壳层未填满的过渡金属、4f壳层未填满的稀土金属,5f壳层未填满的锕系金属,这些未填满的次层电子能级和外层S,P电子相近,这些d电子或f电子介于公有化与局域化状态之间

9、,所以要有特殊的理论处理。 贵金属介于两者之间,它们部分性能和简单金属相似,而另一部分性质与过渡金属相似。,1.金属键特征 金属键:依靠自由电子的运动,把金属原子或金属离 子结合在一起的化学键。 (1)金属键本质:静电引力 (2)金属晶体中的电子是自由的 金属晶体中的自由电子为整个金属中的离子和原子所 共有,无方向性和饱和性(改性共价键) (3)晶格结点上的微粒是金属原子或金属离子,微 粒间靠金属键结合的晶体叫金属晶体。,2金属晶体的性质,(1)金属光泽:自由电子吸光 辐射 光泽 (2)导电性:自由电子作定向运动 由于金属原子或离子的振动或离子对电子的吸引作用,阻碍了电子的运动,是金属具有电阻

10、,并且温度升高,电阻增大。 (3)导热性:自由电子运动时,与金属原子及金属离子不断碰撞,传递能量。 (4)延展性:原子或离子在发生相对位移时,金属键没有被破坏。 (5)熔点和硬度:金属键越强,金属的熔点越高,硬度越大。如:Cr 、 w金属的价电子数较多,原子半径较小,因此,有较高的熔点和较大的硬度。,第五节 混合型晶体,晶体内晶格结点间包括两种以上键型的为混合型晶 体或过渡型晶体,介与离子型晶体和分子型晶体之 间。【例】石墨:片层结构,(1)片层内为C C键,C均为sp2杂化。 (2)片层间存在类似于金属键的结构,非定域键,存在游离的电子,片层间存在范德华力。,石墨的用途,1.石墨是非金属,自

11、由电子的存在具有导电性 常用来作电极材料。 2.金属键的存在使石墨具有金属光泽具有良好导热性。 3.同层的碳原子间的共价键 石墨具有较高的熔点。 4.层与层间的较弱的范德华力使石墨易滑动,工业 上常作润滑剂及铅笔芯。,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第六节 离子极化,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相互靠近时,会发生相互 影响。 离子可作为异号离子的外电场使异号离子产生诱导 偶极,导致正、负离子的电子云发生重叠,使化学 键的性质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化合物的性质。,一、离子极化作用和变形性,1极化作用和变形性 离子的极化作用:是指离子使异号离子产生诱导偶极的作用。,离子极化示意图,(a)表示正离子对

12、负离子的极化作用,(b)表示负离子对正离子的极化作用,(c)表示正负离子 的相互极化作用,变形性:是指在异号离子的作用下,离子产生诱导偶极的作用,也称为该离子的可极化性。,2极化作用和变形性大小,(1)极化作用大小 一般地,正离子半径较小,以极化作用为主。正离子的电子构型相同时,电荷数越高、半径越小,离子的极化作用越强;电荷数相同,半径相近时,电子构型与极化作用的关系为: 182、18 917 8,(2) 变形性大小,一般地,负离子半径较大,以变形性为主。阴离子的电荷数越高、半径越大,变形性越大。复杂阴离子的变形性一般小于简单阴离子的变形性。 如:I- Br- Cl- F- (3)附加极化 具

13、有182、18电子构型的正离子除有极化作用外还有变形性,在负离子的作用下,正离子发生变形,使双方的诱导偶极进一步拉长,这部分增加的极化称为附加极化。附加极化的大小随离子半径的增大而增大。,二、离子极化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1离子极化对化学键的影响 离子相互极化的结果使键的离子性成分减少,键的共 价性成分增加即键的极性减弱。如AgI为共价分子。 2离子极化对晶体结构的影响 离子极化的结果使正负离子的电子云相互重叠,缩短 了正负离子的核间距,即改变了正、负离子的半径 比,使晶体结构发生变化。 一般地,随离子极化增强,晶体的配位数减小,晶型发生变化。,3离子极化对物质性质的影响,(1)分子的极性越强,溶解度越大。离子极化的结果导致键 的共价性成分增加,使化合物的极性减弱,从而使其在水中的 溶解度降低。如卤化银系列溶解度随离子极化的变化较典型。 如25时: AgF AgCl AgBr AgI 溶解度mol/L 0.15 210-4 2.910-5 2.710-7 想一想:有上述溶解度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结论:极化作用越强,化合物的溶解度越低。,(2)离子极化作用还可使物质的颜色加深极化作用越强,颜色越深。,化合物 ZnI2 CdI2 HgI2 颜 色 无色 红色 黄绿色 化合物 AgF AgCl AgBr AgI 颜 色 无色 白色 淡黄色 黄色,知识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