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通论教学课件ppt作者 南志刚 赵树功文学通论第2章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2409854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通论教学课件ppt作者 南志刚 赵树功文学通论第2章 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文学通论教学课件ppt作者 南志刚 赵树功文学通论第2章 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文学通论教学课件ppt作者 南志刚 赵树功文学通论第2章 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文学通论教学课件ppt作者 南志刚 赵树功文学通论第2章 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文学通论教学课件ppt作者 南志刚 赵树功文学通论第2章 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学通论教学课件ppt作者 南志刚 赵树功文学通论第2章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通论教学课件ppt作者 南志刚 赵树功文学通论第2章 (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劝惩教化:儒家文学功用,文学的劝惩教化功能,劝惩即“劝善惩恶”,“劝”即劝善,“惩”即惩恶 最早明确提出文学劝惩概念的是东汉杰出的思想家王充,王充论衡佚文篇载:“天文人文,文岂徒调墨弄笔为美丽之观哉?载人之行,传人之名也。善人愿载,思勉为善;邪人恶载,力自禁裁。然则文人之笔,劝善惩恶也。”,思想家王充,王充(27约97),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今属浙江),他的祖先从魏郡元城迁徙到会稽。论衡是其代表作,也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无神论著作。,儒家诗论中的“美刺”说,“美”即歌颂,“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刺”即讽刺, “下以风刺上”。 古代统治者在提倡美诗的同时,认识到刺诗

2、也是帮助他们“观风俗,知得失”的一个重要方面, “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毛诗序)。,汉代美刺论诗,班固: “(司马)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要其归,引之于节俭。此亦诗之风谏何异?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讽一,犹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戏乎?”,大赋是汉赋的典型形式。大赋在形式上篇幅较长,结构宏大,多采用主客问答的结构形式,一般由小序、正文、结尾三部分组成,韵文与散文相间,散文的成份较多;在内容上以写物为主,以“润色鸿业”(班固两都赋序)为目的,兼有讽喻劝谏功能。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采用铺张扬厉的手法和博富绚丽的辞藻,对事物作穷形极貌的描写,显示了绵密细致、富

3、丽堂皇的风格特征。枚乘的七发标志汉大赋的正式形成。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是最典型的作品。,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巴郡安汉县(今四川省南充市)人,一说蜀郡(今四川成都)人。西汉大辞赋家。 司马相如是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是西汉盛世汉武帝时期伟大的文学家、杰出的政治家。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病免。工辞赋,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 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教化与讽谏的文学传统,乐府起于秦汉,汉代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富有现实主义精神。 建安时代,曹操等人继承汉乐府民歌传统,借古题写时事,其后诗人多有这种创作形式,入唐后,杜

4、甫等人创作“因事立题,即事名篇”新乐府,更直接启示了中唐时代的新乐府运动。,唐宪宗元和初年,白居易开始有计划有目地大量创作新乐府诗歌,他不仅创作了新乐府、秦中吟等一系列讽谕诗,还在理论上阐扬了讽谕说。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是一部关于唐代的史诗,前面几首着重歌颂唐太宗的功业,并且陈述太宗言行,欲以唐太宗为典范垂诫后世。,劝惩与“文以载道”,“文以载道”的艺术命题是宋代古文家周敦颐提出来的。他在周子通书文辞中说:“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涂饰也。况虚车乎?文辞,艺也;道德,实也。美则爱,爱则传焉。贤者得以学而至之,是为教。故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然不贤者。虽父兄临之,师保勉之,不学也;强之,不

5、从也。不知务道德而第以文辞为能者,艺焉而已。” “道”,是指儒家的传统伦理道德。写作文章的目的,就是要宣扬儒家的仁义道德和伦理纲常,为封建统治的政治教化服务;评价文章好坏的首要标准是其内容的贤与不贤,如果仅仅是文辞漂亮,却没有道德内容,这样的文章是不会广为流传的。,儒家文学思想中的劝惩观念,毛诗序云:“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用诗来进行道德教化,使父子兄弟关系融洽,夫妇关系和谐,人与人的关系淳朴仁厚,从而使整个社会和谐发展。,文心雕龙有“原道”、“征圣”、“宗经”三篇,为统摄全书的理论纲领。 “原道”中的“道”当指儒道、“征圣”中

6、的“圣”当指儒家圣人孔孟、“宗经”中的“经”当指儒家经典。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将孔子弟子中的贤德之士分为四类,即:德行、政事、言语、文学。世说新语全书分三十六门,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置于全书之首,体现了其儒家思想的文艺观。,佛教文学思想中的劝惩观念,方立天指出:“佛教伦理以去恶从善为标榜。”佛教的因果报应、生死轮回思想几乎与儒教的忠孝节义一样深入人心。因果报应之说,足以警戒下愚,使回心向善,于世不为无补。,清人刘廷玑论及金瓶梅时,将佛教的因果报应与小说的劝善惩恶说联系在一起,他认为: 若深切人情世务,无如金瓶梅,真称奇书。欲要止淫,以淫说法,欲要破迷,引迷入悟。其中家常日用,

7、应酬世务,奸诈贪狡,诸恶皆作,果报昭然,而文心细如牛毛茧丝。彭城张竹坡为之先总大纲,次则逐卷逐段分注批点,可以继武圣叹,是惩是劝,一目了然。,道教文学思想中的劝惩观念,儒教尽管被神圣化,但几乎不能视为宗教,佛教源自天竺,是舶来品,只有道教是土生土长的宗教,鲁迅甚至认为中国文化的根底全在道教。道教伦理也是劝善惩恶的,这在道教文学中表现十分明显。如“长生之本,为善为基”(茸城集仙录卷一),“若能行善无恶,功德备足者,可以白日升天,尸解成仙”(太上妙始经),柳毅传具有明显的劝惩意义,主人公柳毅具有威武不屈、施恩不图报的美德,最终善有善报,得道成仙,而为恶的泾川小龙被钱塘君吞噬。小说中的人物皆系出道教

8、神仙谱系,是典型的道教文学。道教追求的是长生不死,羽化登仙,柳毅与泾川小龙的结局反映了道教“入善为生,为恶为死”(太上老君戒经)的信念。,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关雎是诗经周南国风的第一首民歌,也是诗经的第一首诗,写一位痴情少年在一个鸟语花香的河中小洲上,遇上了一位美丽的采荇女,一见钟情,朝思暮想。,毛诗序:“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风,教也,

9、风以动之,教以化之”。又说:“ 是以关雎乐得淑女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是关雎之义也。” 孔颖达毛诗正义:“关雎麟趾之话,是王者之风,文王之所教民也。” 宋代朱熹认为诗中的君子指的是周文王,淑女指文王之妃太姒为处子之时。 他们认为该诗反映的是儒家处理夫妇关系的审美趣味和道德标准,关雎从一首爱情恋歌演变为儒家的的教科书。,井底引银瓶(白居易),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 石上磨玉簮,玉簮欲成中央折。 瓶沉簮折知奈何?似妾今朝与君别。 忆昔在家为女时,人言举动有殊姿。 婵娟两鬓秋蝉翼,宛转双蛾远山色。 笑随戏伴后园中,此时与君未相识。 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

10、杨。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知君断肠共君语,君指南山松柏树。 感君松柏化为心,谙合双鬟逐君去。 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频有言: 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苹蘩。 终知君家不可住,其奈出门无去处。 岂无父母在高堂?亦有亲情满故乡。 潜来更不通消息,今日悲羞归不得。 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 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该诗是一首遭封建礼教欺压迫害的女子的怨歌,首三句以两个比喻标明了了全诗意旨,瓶沉簪折正是弃妇命运的写照。次三句描述该女子年轻时的殊姿,再下写女主人公立于墙头与男主人公一见钟情并决定以身相许,决然私奔的过程。 元人白朴在前贤时彦的基础上创造了墙头马上这部具有浓厚色

11、彩的爱情戏,大大扩大了该诗的影响。1963年,昆剧大师俞振飞、言慧珠伉俪将该剧拍成电影,使得井底引银瓶这首古老诗歌在现代舞台上重新闪烁光芒。,言慧珠、俞振飞墙头马上,拗相公饮恨半山堂(警世通言),不几日,(王安石)疾革,发谵语,将手批颊,自骂道:“王某上负天子,下负百姓,罪不容诛。九泉之下,何面目见唐子方诸公乎?”一连骂了三日,呕血数升而死。那唐子方名介,乃是宋朝一个直臣,苦谏新法不便,安石不听,也是呕血而死的。一般样死,比王安石死得有名声。至今山间人家,尚有呼猪为拗柑公者。后人论宋朝元气,都为熙宁变法所坏,所以有靖康之祸。有诗为证:“熙宁新法谏书多,执拗行私奈尔何!不是此番元气耗,虏军岂得渡

12、黄河?”又有诗惜荆公之才:“好个聪明介甫翁,高才历任有清风。可怜覆谏因高位,只合终身翰苑中。”,对于熙宁变法,自南宋以降,绝大部分言论直诋王安石、吕惠卿等改革派为“小人”。 事实上,王安石晚年居于江宁,几乎与世无争,但仍被政敌所攻讦,说他恶有恶报。后儒往往也捏造了许多莫须有的罪名攻击王安石。本文载王安石爱子王雱病死及其一路见闻皆系后人捏造,其行径近于卑劣一路。文中唐子方反对变法,于熙宁二年四月与王安石廷争,不胜愤懑,疽发背而死。小说末尾将王安石之死与唐子方之死作对比,说明其间的因果关系,大有劝善惩恶之目的。,一、劝惩主题的衰落,1、多元的文学功用 孔子曾以“兴观群怨”来看待诗经的作用。其中涉及

13、文学的情感、认识和社会等多元功用。,2、文以载道与劝惩主题 强调文学的教化功能,进而要求文以载道,并形成文学中的劝惩主题。越是衰世,此类文学越是兴盛。,3、劝惩主题的式微 近代以降,人道取代纲常,原先用以劝惩的道德规范不再具有合法性。劝惩主题的文学逐渐式微。,二、现代语境中的劝惩意识,1、现代意识对“载道”的冲击,五四兴起的现代意识,崇尚个人的价值,重视文学的独立地位,这对专事劝惩的传统“载道”文学是一个冲击。,2、基于人道理想的劝惩意识,于是他想起在那高大石墙里面,那一日午后,那位多发妇人,罪犯的妇人的微笑来了!神秘的不可理解的微笑,或者果然是有魔力的,自那个微笑,在他脑中留下了印象之后,他

14、也有些变幻了。直到出了那个可怕的,如张开妖怪之口的铁门以后。他到了现在,居然成了个有些知识的工人。(王统照微笑),道德关乎善恶。文学中不加掩饰的道德倾向便会体现为某种劝惩意识。只不过它是以人道主义为其思想资源的。,三、呵,爱:人道危机中爱的呼唤,纪宇(1949-):当代诗人,山东青岛人。著有诗集金色的航线、五色草、风流歌等多种。,1、纪宇与他的呵,爱,呵,爱:作于上世纪80年代,是朗诵诗的经典之作。诗人有感于极端年代人道缺席而爱被污名的现实,以五节二百诗行为爱正名,并呼唤爱的回归。,当我看见冷酷的父亲挥动皮带 把刚刚八岁的亲生女打成痴呆; 有个街坊大娘却收留了弱女, 用爱的春风拂去了他心上的阴

15、霾 痛心又欣慰呵,焦灼又愤慨, 我呼唤爱的冲动便难以忍耐! 生活逼着我写下这个题目:爱!,提出爱的命题():从身边习见的现实入手,通过家庭人伦领域中爱的充盈与缺失加以对照。,2、爱:在再定义中呼唤,我爱在雨后稻田里擂鼓的青蛙, 我爱在月下花丛中弹琴的蟋蟀; 我爱婴儿落地是第一声生命的哭喊, 我爱少女初恋时第一朵心花的绽开。 我爱滑冰场上足的舞蹈,眼的神采, 我爱昆明湖中桨的低语,心得告白; 我爱电子琴奏起梦的旋律,力的节拍, 我爱美术馆展出真的追求,美的色彩。,爱的思辨与抒写():由对思辨之爱的表达转向对感性之爱的抒写,结尾处的吁求含有让爱重新回归人间的急切呼唤。,从什么时候起,船头开始向左歪

16、? 爱,竟然成为通向右的危险地带; ,又人造了一个苦海, 爱,第一个遭受了灭顶之灾! 爱被打倒了,恨就来作祟, 颠倒的乾坤便千奇百怪 给老师剪阴阳头,边骂边笑, 给校长挂黑牌子,连打加踹! 让儿子狠揍父亲,以显示背叛家庭, 逼妻子诬陷丈夫,来证明界限划开。,浩劫年代爱遭浩劫():仇恨以阶级的名义撕裂了人间的人伦与亲情;最后,诗人怀着对民族未来的忧思大声疾呼。,我曾经抄过一次家,夜半惊破老人梦, 将书橱乱翻,把鱼缸踢歪。 听精装的书籍在火蕞里呻吟痛苦, 看垂死的金鱼在地板上摇尾鼓腮。 追随恨的魔影,欠下爱的重债, 而今成为我无法解脱的悔恨和悲哀。 我多么想去向老人赔礼,甚至跪拜, 请求他宽恕我的狂热和轻率。,记忆中的爱之心旅():饱蘸着生命汁液和血泪的个人体验,是对爱的一次深沉而真切的叩问,富有鲜明的忏悔情怀和反思精神。,而今我向人们索取爱,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