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课件张红智模块10模块10 宏观经济政策11.16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2402986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PPT 页数:99 大小:2.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基础课件张红智模块10模块10 宏观经济政策11.16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经济学基础课件张红智模块10模块10 宏观经济政策11.16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经济学基础课件张红智模块10模块10 宏观经济政策11.16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经济学基础课件张红智模块10模块10 宏观经济政策11.16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经济学基础课件张红智模块10模块10 宏观经济政策11.16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基础课件张红智模块10模块10 宏观经济政策11.1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基础课件张红智模块10模块10 宏观经济政策11.16(9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块十 宏观经济政策,【学习目标】,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使学生能了解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能够用简单的经济学原理解释各种基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故事导入】,国会山保姆合作社: 简单地印制钞票就可以治疗衰退,单元一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情景教学】,视频“财政政策” 视频“货币政策”,【故事导入】,自由主义学说与凯恩斯主义学说,【经济学原理】,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一般包括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 1. 四大目标,【经济学原理】,充分就业 通常反映的是包含劳动在内的一切生产要素都能以愿意接受的价格参与生产活动的状态,通常以失业率的高低作为衡量

2、充分就业与否的指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完全就业是不可能的,因为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总是存在。,【经济学原理】,价格稳定 是指社会的总价格水平呈现相对稳定状态,通常用价格指数来表示。 价格指数是表示若干种商品价格水平的指数,根据所计算商品范围的差别,可以分为消费物价指数(CPI)、批发物价指数(PPI)和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数(GDP Deflator)。,【经济学原理】,消费物价指数又叫零售物价指数,是衡量不同时期居民个人消费商品和劳务价格变化的指标; 批发物价指数,是衡量不同时期资本品和消费品批发价格变化的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数,是衡量所有商品和劳务价格变化的指标。,【经济学原理】,价

3、格稳定并非各种商品的价格固定不变,因为适度的通货膨胀通常认为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学原理】,经济增长 指一定时期内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即在一个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或者人均收入的增长,它要求维持一个较高的经济增长率的同时,还要培育经济持续增长的能力。,【经济学原理】,一般认为,经济增长与就业目标一致。由于人口的自然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一个国家如果不能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就无法实现充分就业。,【经济学原理】,国际收支平衡 指一国净出口与净资本进出相等而形成的平衡。,【经济学原理】,2.各目标之间的矛盾 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 要实现充分就业,就必须运用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这又会引起

4、通货膨胀。,【经济学原理】,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会引起资本对劳动的替代,相对缩小对劳动的需求,造成失业。,【经济学原理】,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 充分就业引起国民收入增加,在边际进口倾向既定时,会引起进口增加,从而使国际收支状况恶化。,【经济学原理】,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 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通货膨胀是难以避免的。,【经济学原理】,3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 各目标之间的矛盾,要求政策制定者或者确定重点目标,或者对这些政策目标进行协调。 不同政策制定者、不同的政治经济环境、不同经济流派都会导致选择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学原理】,二、宏观经济政策的诞生与发展 1.19世纪30年

5、代二战前:宏观经济政策试验阶段 30年代的大危机使各国政府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代表作: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1936)。 实验典范:罗斯福新政。,【经济学原理】,2.二战后19世纪70年代前:宏观经济政策发展的新时期 代表作:英国政府,就业政策白皮书(1944) ;美国政府,就业法 (1946 )。 该时期,国家全面而系统干预经济,宏观经济政策以凯恩斯主义为基础,主要政策工具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经济学原理】,319世纪70年代后:自由放任思潮复兴 19世纪70年代“滞胀”的出现,使自由放任思潮复兴。该思潮主张减少国家干预,加强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使经济政策的自由化和多样化成

6、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发展。 但是美国克林顿政府又强调国家干预,小布什政府也从未放弃对经济的干预政策。,【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政策从诞生到现在,经历了由近乎完全不干预到近乎全面干预,再到有侧重的干预的过程。 现在的宏观经济成为一种混合经济,其基础是利用市场机制来调节经济,但是政府的宏观调控已成为市场调节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补充。,【经济学原理】,三、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学原理】,1.财政政策的构成 财政政策通常由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两部分构成。,【经济学原理】,财政收

7、入 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主要税收和公债。 税收此处可以看作一般税收、政府罚没资产以及政府参与具体经济活动收益的统称,其中一般税收占有最主要的地位。,【经济学原理】,在政府的经济活动中,收入有可能小于支出,于是就会产生公债。公债也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学原理】,财政支出 包括政府购买、政府投资和政府转移支付三部分。 政府购买指各级政府购买劳务和物品的支出。,【经济学原理】,政府投资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只包括公共工程投资和国家特殊重大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但是在我国,政府投资的领域要宽泛的多。 转移支付是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失业救济金、农业补贴及退伍军人津贴等方

8、面的支出。,【经济学原理】,2.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Discretionary Fiscal Policy)又称为斟酌使用或权衡性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经济运行的状况逆经济波动方向所采取的变动财政收入支出水平的政策。,【经济学原理】,经济萧条时 ADAS,经济中存在失业。 此时,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与减少税收,以实现充分就业。,【经济学原理】,经济繁荣时 ADAS,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 此时,应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包括减少政府支出与增加税收,以实现物价稳定。,【经济学原理】,3.财政政策中的内在稳定器 财政政策中的某些政策具有自动调节社会总需求,使经济稳定

9、的机制和作用,因此这些政策工具被称为财政政策中的内在稳定器(Built-in stabilizers),或者自动稳定器。 这些政策以政府税收与转移支付最为明显。,【经济学原理】,评价 这种内在稳定作用十分有限,它只能减轻萧条或通货膨胀的程度,但不能改变萧条或通货膨胀的总趋势;它只能对财政政策起到自动配合作用,而不能代替财政政策。,【经济学原理】,个人所得税与公司所得税 经济萧条时: 由于这些税有固定起征点,萧条时,收入减少,税收也就减少,从而抑制了消费和投资的减少,减轻了萧条的程度。,【经济学原理】,经济繁荣时 收入增加,税收增加,抑制了消费和投资的增加,有助于减轻因需求过大而造成的通货膨胀。

10、,【经济学原理】,转移支付 经济萧条时 由于失业人数和需要其他补助的人数增加,这类转移支付会自动增加,从而抑制了消费和投资的减少,减轻经济萧条程度;,【经济学原理】,经济繁荣时 失业人数和需要其他补助人数减少,转移支付减少,抑制了消费和投资的增加,有助于减轻由需求过大造成的通货膨胀。,【经济学原理】,4.赤字财政政策 含义 经济萧条时,为实现充分就业,就必须采用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的财政政策,因此就必然出现财政赤字。这使赤字财政成为财政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经济学原理】,关于赤字财政的可行性 国家为债务人,公众为债权人,由于两者根本利益一致,财政赤字即公众自己负债; 政权的稳定保证了债务的

11、偿还; 债务用于发展经济保证了债务的偿还。 以上就是“公债哲学”。,【经济学原理】,公债 政府实行赤字财政是通过发行公债进行的。公债由政府财政部发行,卖给央行,换取货币。央行购买的政府公债,可作为发行货币的基准金,也可在金融市场上卖出。,【经济学原理】,美国的赤字财政 战后美国的赤字财政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19世纪50年代开始采用“补偿性的财政政策”。自60年代后至今,赤字迅速增加,成为美国历届政府致力于解决的问题之一。,【经济学原理】,5.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含义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是指,政府开支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支出减少,以政府开支代替了私人开支。这样,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作用就被减弱。

12、,【经济学原理】,原因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存在的重要原因就是政府支出引起利率上升,而利率上升会引起私人投资与消费减少。,Y2-Y1为挤出效应,【经济学原理】,财政支出在多大程度上挤占私人投资和消费,要看资源的利用情况。在长期内,经济已经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下,财政支出增加将完全挤占私人投资和消费,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明显。在短期内没有实现充分就业的经济中,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相对微弱。,【经济学原理】,四、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的供给和需求,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宏观经济运行的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学原理】,1

13、.货币政策基础知识 银行体系 银行体系主要是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构成的,另外还有保险公司、信用协会以及各种基金等其他金融中介机构。,【经济学原理】,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是一个国家最高的金融管理机关。它一般相对独立于其他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统筹管理全国金融活动,实施货币政策以影响经济。,【经济学原理】,美国央行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 英国央行是英格兰银行 中国央行是中国人民银行 欧元区央行是位于德国法兰克福的欧洲中央银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英格兰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欧洲中央银行,【经济学原理】,中央银行基本职能: 第一,发行货币。 第二,担任中央政府和商业银行的银行。 第三,执行国家货币政策管理功能

14、。,【经济学原理】,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是指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和办理结算为其基本业务的银行。,【经济学原理】,金融市场(Financial Market) 是指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双方通过作用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市场,是实现货币借贷和资金融通、办理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交易活动的市场。 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进和卖出政府债券的公开市场业务行为是实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功能的重要工具。,【经济学原理】,金融市场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两大类。 货币市场是融通短期资金的市场,资本市场是融通长期资金的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又可分为若干子市场。,【经济学原理】,货币市场 包括金融同业拆借市场、回购

15、协议市场、商业票据市场、银行承兑汇票市场、短期政府债券市场、大面额可转让存单市场等。,【经济学原理】,资本市场 包括中长期信贷市场和证券市场。 中长期信贷市场是金融机构与工商企业之间的贷款市场; 证券市场是通过证券的发行与交易进行融资的市场,包括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基金市场、保险市场、融资租赁市场等。,【经济学原理】,金融市场的形态有两种: 一种是有形市场,另一种是无形市场。,上海证券交易所,巴黎证券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东京证券交易所,【经济学原理】,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 含义 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Money Creation)机制是指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的基础上发放贷款,在支票的流通和转账结

16、算基础上,贷款可以转化为存款,在存款不提取的情况下,就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最后,整个银行体系可以形成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经济学原理】,条件 商业银行货币创造条件是可经营存款业务和贷款业务,在这两种业务的不断循环进行下才能够进行货币创造。,【经济学原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equired Reserves Rate) 是中央银行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商业银行在所吸收存款中必须保留的准备金的比例。,【经济学原理】,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商业银行体系创造货币的机制实现的。,【经济学原理】,实例 政府用直升飞机撒下1000镑现钞,再假设拾到钞票的公众都把钞票存入某一银行。 由于基础货币的增加(现钞为基础货币),某一银行得到新增原始存款1000镑,假设法定准备率为10%,该银行发放900镑新贷款。借款人把得到的贷款再存入第二家银行,该银行便得到新增存款900镑。假设第二家银行按10%的法定准备率,发放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