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堂笔记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2401017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堂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堂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堂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堂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堂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堂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堂笔记(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堂笔记2010年9月16日星期四浮光掠影地泛读没有意义,选以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马恩合著)精读,人手一册。新版的马恩选集第一卷阅读经典著作,总结学术成果,开创未来学术走向。逐句逐段地读经典。这三本书在现代科学学术史上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经哲手稿上世纪20年代被公布于众,引发学术界地震,发现了全新的马克思和青年老年马克思的争议。青年:人道主义,老年:列宁斯大林式的。提纲是马克思告别费尔巴哈,创立自己哲学,包含天才世界观萌芽的著作。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创立,是现代哲学科学发展史的重大事件。马克思主义不是宗教,代表了现代学术

2、的重要走向,哈贝马斯说是“从意识哲学走向社会哲学”,走出形而上学,走向社会历史哲学,是现代社会(历史)理论的诞生。贝克、丹尼尔贝尔等社会理论学者很难被界定到某一学科里面,现代社会高度的相关性和哲理性决定了这一点,尽管它同时也高度分化,只是在分化上的一种有机结合。进入文本,进入学术研究,首先要对什么是学术、什么是学问有一个基本了解。研究生是做研究的学徒,了解什么是学问,为将来做学问打下基础。不管来之前抱着什么目的,不管三年后有怎样的职业选择,三年内都应该好好学习,尤其是这些基础性的东西,会让自己对工作有深入的理念。第一讲:为学一、学术与学问学问是系统的知识,是学术研究的结果,来自于生活中的学和问

3、,不仅要学,还要带着自己的问题。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句话体现了中国学问的特点是侧重于实践理性,中国完全为学术而学术的学者比较少。做学问往往怀有揭示社会和改造社会的目的,要学以致用,最终目的是个人适用,同时对社会有好处。前半句话还包含更多的真理,将书本上的知识学通了可以对社会现象作出比较正确的解释。学问是系统的知识,这不同于。若还处于愤青的阶段,那对社会现象的评论就不是真理,而是带有情绪的意见。通过学习,掌握系统的知识,就可以对事情作出合乎本来面目的理解。后半句话则值得批判。比较接近现代学术本质的观点:梁启超: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真理。通过对对象世界的深入观察,而发现其中的本质规

4、律结构,形成真理性的认识。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也。梁的观点说明学术是由原理和技术性的方法构成的。学是基本理论,术是比较基本的方法。严复:学者考自然之理,立必然之例(公理,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术者,据既知之理,求可致之功。学主知,术主行。两位先生都受西方学术影响,学为体,术为用。两者是本体(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方法和应用方法)的关系。要了解学术与学问的概念,可引申至无字之书与有字之书。无字之书是生活,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没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可能有很多知识,是从自己和别人的经验中学习而来,从身心处事中来,如生产(人与自然)交往(人与人)娱乐反思(人与自身)。这意味着我们与周围社会

5、感应于外而发于内,不断地接受外界刺激,而且内外互通,由外而内,情动于中而发于外,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感觉观察验证,有了对外界世界的相信、关心、谋划。收到了学校给自身的刺激,内心就会有感受,有体悟,然后有了三年的计划,并通过言谈和行为表达出来,通过回忆实现在空间上由内到外和由内到外的转化、在时间上由过去到未来的转化,有了期待,并进一步表现为理解、评价和表达。要学好某一类学问,就要同情地理解。理解不同于说明,学习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恻隐之心,要有同情的理解,通过自己的感受意识到别人的甚至是古人的感受。理解只是知晓事情的来龙去脉,评价则要给出一个态度,是接受还是反对。理解需要进入文本,进入历史,同时还要

6、评价,这就涉及到价值。学习哲学社会科学要理解和处理的一个基本关系是事实和价值的关系。自然科学不需要价值。哲学社会科学首先需要进行事实描述,然后进行价值评价,这就需要一个预设的目的、尺度、立场,这三者不同,评价就不同。最后将自己的见解表达出来。这就是学问产生的过程。学问产生于各种各样的生活过程中。分析认知理解评价后,将想法上升成合理的概念,就从无字之书变成了有字之书。研究生阶段主要学习有字之书,同时要不断参照无字之书,而不能将其彻底摒弃掉。学习自然科学,要将原有的偏见和想法完全摒弃。学习人文社会科学,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与文本中的内容进行交流对话,不要完全反对,也不要完全肯定

7、。寻找共同点,寻找相同之处,进而进入文本,进入文本之后的无字之书。任何有字之书都来自无字之书,同时是对它的批判性反思和可能性展开。马克思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自我对象化”简单地讲就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的外化,将我们的文化创造活动表达出来,这是自我对象化的重要形式。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保证了知识传播的一致性。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书面语言是最为典型的符号。什么是符号?从两方面来理解一个概念:概念的外延形式,概念的内涵内容。联想到生活的经验才能对概念有深入理解。语言、货币、广告、制服甚至人也是符号,在某个特定的情形下是,例如一个中国人到了国外,外国人就要通过这个人来了解整个中华民族。符号是一个不同

8、于其自身性质和意义的表征。若一个事物仅仅通过自身的性质来产生意义,那它不是符号。饿了吃面包吃的不是符号,通过面包了解西方饮食文化,面包就成了符号。整个社会科学都是通过符号表达的。符号是文化的细胞,正如商品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目标。马克思对现代市场经济的了解是通过对商品的分析。我们要了解文化,就需要了解其最基本的符号。广义的符号式仪式,仪式是流动化的一组符号,如看升旗,是看一块红布冉冉升起,但那不只是一块红布,那是一个最富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它代表林领土、主权等等一系列内容。要恢复和发扬光大我们的文明,很大程度上是要恢复过去的仪式。本科学的是可分割的知识,硕士学的是不可分割的道理,需要老师连贯地降下来

9、。二、关于文化与教化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说。文化不仅是我们的工具,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构成了我们人的本质。文化具有双重属性,工具性和本体性。文化是工具,同时又深入到我们的血液中,人成为万物灵长,靠的就是文化。卢梭将人性分为第一天性(与生俱来的生物性,如恋生畏死,趋利避害,是生理遗传)和第二天性(不是与生俱来的,后天生活学习中获得的,是获得性的人性,其直接构成就是文化,文化是社会遗传,尤其是教育教化,孔子将王官之学变成平民教育,有教无类。)一万年前的老虎和现在的老虎差别不大,而人类则变化很大。人类的文化会不断积累,大学里做的就是人类文明的经验、知识、智慧的创造。所以人生就有了立德、立功、立言

10、的三不朽事业,从事的是对整个民族的未来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人的自然生命有朽,独立于个体生命之外又存在于主体之间的文化生命的产生。文化可能是个人创造的,但一旦创造出来就成了公共财富,在个体之间交流,所以我们就不采取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了,而是在主体之间的关系,这样就走出了主客之间的二元划分,而是双重主体。赋义赋予对象以意义,一个对象没有某种意义,不代表更大的事物,例如我们的民族赋予一块红布以国旗的意义。文化的创造,首先是赋义活动。释义解释其意义。解释是非常重要的。解释权很大程度上被国家垄断,孔子作为民间的思想者来解释经典,打破了政府的垄断,后来汉代独尊儒术,又将其垄断。这种风气一直持续到现在。文化

11、是人应对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中所形成的特定的生活生产方式,反过来我们又被文化所规范和塑造,教育是让人成人成己的过程。一个动物不存在出生后要成为那个动物的问题,而人就有做人的问题,因为人一出生是一个自然人,而要成为社会特定角色的承担者,就必须受教育。人是具有两重性的生物,在西方甚至发展成为对立的概念,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文化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既要顺着人的本能体验,又要逆着人的本能体验,是一个即顺又逆的体验过程。梁漱溟特别强调文化的逆躯壳起念,文化是高于我们本能的东西,如道德、宗教、法律,都是用来对付人自己的,产生这些对付自己的东西,不是完全否定我们自己,也不是完全逆着我们自己,而是惩恶扬善,扬

12、和抑,顺和逆。我们现在出现了很多价值中性化的趋势,不善不恶,不好不坏,甚至不男不女。中性化是必然的趋势,是有正面意义的,是对极端化、二元化的扬弃。但是人的两重性本身是无法消除的,中性化的只是人的价值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不代表人类社会就没有善恶好坏男女之分了。问题: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的文化作比较。为何中国突出的是道德文化的第二天性,现在很多好的东西却萎缩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对善恶做极端化的理解。因为太过极端的划分反而就会对第一天性进行简单的否定,如宋明理学以理杀人。爱美之心也是第一天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支持这一点,此外还有人追求健康。人的一生很大程度上需要自我激励,我们的精神和肉体

13、之间有三重关系,第一重是简单顺应,导致好逸恶劳,放浪形骸,生命力萎缩,第二重不断激励提升甚至否定自己的肉体,如冬跑冬泳,虽然现在吃苦,将来才有大的发展,甘蔗没有两头甜。讲哲学,要将这么课三、哲学哲学是求道之学。道可道,非常道。这是我们学习哲学追求道的一个矛盾和悖论,不可道也要道。人首先要说很多话,最后再保持沉默。学哲学就想搬着梯子上房,得意忘言。司马迁讲他写史记不单纯是为了做史学家,而是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道在我们生活中要在一定程度上去把握和进入它。为学为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峰回路转,发生质的飞跃,无为而无不为。为学,是了解世界的方方面面,而为道是为了把握世界的

14、方方面面的精华,将多转化为少,将复杂变为简单,将多变一,有多的地方就有一,有一的地方就有多。要了解一的内涵,就要从一走向多。掌握了哲学的意义和科学的内涵。宇宙的终极奥秘就是天道、人道,简直不能向它提问题。西方称之为本源、主体,道广大无边,看不见摸不着,又可以化为肉身。上帝是道,肉身是耶稣,引申出圣父圣子圣灵的三位一体。道家所说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佛家讲自性若迷,一旦开悟,众生是佛。哲学是一个圆圈,圆上任何一点都既是起点又是终点。勤与思考不一定善于思考,因为没有掌握一套学理。对于思考惰性大的人,要不断学习 ,提高自己的第二天性。不奋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得三隅反。青年人天生就是理想者。第二

15、讲:现代性与马克思主义的互释。我们在今天如何我们认为马克思是现代的思想家。前现代的思想家如苏格拉底、老庄。后现代思想家如德里达、罗蒂等等,对现代性持批判和消解的态度。现代是什么?现代社会越来越五光十色、变动不居。科学技术、民主科学、生光化电带来的,更高更快更强。现代社会更大程度上是通过理性来推动和释放人的生命力,而这种生命力现在越来越表现为人的欲望,这可以说是现代社会的本质的东西。边推进四个现代化边反对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当时我们对现代社会的理解基本上停留在器物层面,没有到达制度层面,更没有到达意识层面。现在我们的政治制度基本上是现代的。这样的深化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三个运动推动的,具有现代意义的第

16、一个运动时洋务运动,是外在的、皮毛的,因为中体西用,张之洞的劝学篇。第二个运动戊戌变法,明年是一百周年,其实他是戊戌变法的一个结果。戊戌变法就是制度改革,变君主制为君主立宪制,虚君共和。走的跟快,革命掉了君,直接共和。但有共和之名没有共和之实,君主文化的深厚土壤存在于中国人头脑深处,于是又有了五四运动来进行意识改造。但这样又引发了过度的结构,新儒家甚至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花果飘零,中国人像无根的浮萍,被时事所推。中西文化一交锋立刻显出所谓的优劣,于是五四运动是一个彻底的新文化运动,重塑中国的传统文化。八十年代初重新经历了这三次活动,补上管理这一课,但似乎也不是太成功。某年一个武汉大工厂引进洋厂长的案例。于是又有了观念上的变革。现在又在重演,一些有来头的人反对普世价值。在中国做学问不容易,做假学问很容易,山寨文化盛行,外国人会觉得中国就是个暴发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