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第二版课件学习指导与习题训练教学ppt作者 梁前德10附录 国内生产总值统计 习题答案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2385479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第二版课件学习指导与习题训练教学ppt作者 梁前德10附录 国内生产总值统计 习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统计学第二版课件学习指导与习题训练教学ppt作者 梁前德10附录 国内生产总值统计 习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统计学第二版课件学习指导与习题训练教学ppt作者 梁前德10附录 国内生产总值统计 习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统计学第二版课件学习指导与习题训练教学ppt作者 梁前德10附录 国内生产总值统计 习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统计学第二版课件学习指导与习题训练教学ppt作者 梁前德10附录 国内生产总值统计 习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计学第二版课件学习指导与习题训练教学ppt作者 梁前德10附录 国内生产总值统计 习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第二版课件学习指导与习题训练教学ppt作者 梁前德10附录 国内生产总值统计 习题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录 国内生产总值统计 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用规范性的语言解释统计学中的名词。1.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2. 生产者价格:是生产者生产单位货物和服务向购买者出售时获得的价值。3. 常住单位:是指在一国的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4. 总产出: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既包括新增价值,也包括转移价值,它反映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总规模。5. 中间投入:是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的价值。6. 劳动者报酬:是指劳动者从事生产活动的的应得的全部报酬。7. 最终消费:

2、是指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从本国经济领土和国外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它不包括非常住单位在本国经济领土内的消费支出。8. 国民总收入:是指一国经济总体当期从国内生产和国外生产获得的生产性收入总量。9. 国民可支配总收入:是体现各部门参与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最终结果的总量,是机构单位当期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的最大数额。一国所有常住机构部门可支配收入的合计即为国民可支配总收入。二、填空题根据下面提示的内容,将准确的名词、词组或短语填入相应的空格之中。1. 萨谬尔森2. 购买者价格3. 运输、商业4. 社会总产品5. 最终产口6. 自有住房服务,有酬7. 增加价值8. 产品法、工厂

3、法、营业收入9. 常住单位10. 劳动者报酬、货币、实物11. 生产补贴12. 常住13. 最终使用14. 常住住户15. 公共服务、净16. 常住、固定资本、存货增加17. 性质、生产、收入18. 实际19. 初步核算、初步核实、最终核实20. 中国统计摘要三、单项选择从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1 C 2 D3 B4 D5 C6 B7 B8 D9 A10 B11 B12 A13 B14 B15 B四、多项选择从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正确的答案,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1 ABCD2 C3 D4 C5 BCD6 ABD7 AB8 AB9 A

4、BCD10 BC11 ABCD12 ABD13 C14 D15 C五、判断改错对下列命题进行判断,在正确命题的括号内打“”;在错误命题的括号内打“”,并在错误的地方下划一横线,将改正后的内容写入题下空白处。1.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一年内所有单位的总产值之和 。( )常住 增加值2. 建筑业属于第二产业。( )3. 中间投入包括固定资产。( )不包括4. 国民经济核算中生产与使用的范围应当一致。 ( )5. 盈利服务企业的总产出是其营业收入。( )6. 净出口 = 出口进口。( )7. 个人所得税属于生产税。( )不属于8. 国民经济核算中,货物和服务是可以储存的。( )货物可以储存,服务不能储

5、存9. 家庭教师、私人律师、私人医生属于服务的生产范围。( )10. 生产者价格不包括货物离开生产者后所发生的运输费用和商业费用。( )11. 虽然某国外H公司在我国开设了一个子企业,且从事经营活动一年以上,但该子企业仍不是我国的一个常住单位。( )是12. 国民经济核算中,餐饮业的总产出等于其营业收入。( )13. 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中间投入固定资产折旧。( )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折旧14. 生产税净额是对国家管理和公共事业的补偿。( )15. 资本形成的最终成果叫总投资额,资本形成的对象是金融资产。( ) 实物六、简答题根据题意,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回答问题。1. 三次产业如何划分?【答

6、题要点】第一产业为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为工业和建筑业,除第一、二产业外,其他为第三产业。2. 国内生产总值统计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答题要点】一是所有货物的生产,二是对外提供服务的生产和一部分自给服务的生产。3. 最终消费包括哪些内容?【答题要点】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4. 国民总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是什么关系?【答题要点】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应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国民总收入是一个收入指标,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生产指标。5. 为什么要采用不变价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答题要点】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由于存在价格变动因素影响,因此,即使生产实物量没有改变,但由于价格

7、变动,国内生产总值也会发生变动,而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目的是为了剔除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价格变动因素,以准确反映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量的实际变动。6. 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縮減法?【答题要点】利用产出价格指数来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对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影响的一种方法。7. 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外推法?【答题要点】利用总产出物量指数计算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8. 如何计算各产业(部门)对GDP的贡献率?【答题要点】某次产业(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该产业(部门)增加值增量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七、论述题根据题意回答要点,并适当从理论上进行阐述。1. 人们为什么重视国内生产总值这

8、一指标?【答题要点】因为国内生产总值不仅对政府决策部门制定相关的宏观调控政策提供依据,而且对专家学者研究经济增长问题、生产率问题,对企业预测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对一般公众了解将要面临的就业状况、收入水平的变化,都有重要意义,所以人们普遍重视国内生产总值这一指标。2. 用生产法核算总产出时,不同部门为什么采用不同的方法?【答题要点】因为各产业部门生产活动特点和生产组织的特点不同,因此,各部门核算总产出的方法也不相同。工业生产活动是以企业为单位组织的,各企业有较为完善的核算制度,因此,工业总出核算以工业企业总产出核算为基础,是各工业企业总产出之和,在每一个工业企业,总产出统计通常采用“工厂法”;

9、农林牧渔业的产品品种相对较少,且稳定,所以其产出通常采用“产品法”核算;建筑业产品是建筑安装生产单位的产出成果,其特点是位置固定,具有较强的个体性和独立性,因此在方法上,建筑业总产出核算是工厂法和产品法的结合;除工业、农业和建筑业以外的部门,属于服务部门,主要分为两大类:营利服务部门和非营利服务部门,对于营利服务部门,因为其营业收入能体现其服务价值,所以是以营业收入作为产出,对于非营利服务部门,由于其是以免费或以低于市场价格提供服务,所以其收入不能体现其服务价值,因此,通常是以提供服务所花费的总费用来估计总产出。3. 为什么要把居民虚拟消费支出计入国内生产总值之中?【答题要点】在计入国内生产总

10、值的居民消费中,既包括以货币形式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出,也包括以非货币形式获得的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出,而这些非货币形式的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出包括以实物报酬和实物转移的形式提供给劳动者的货物和服务,住户生产并由本住户消费的货物和服务等,这些并没有实际支付货币,需要进行虚拟计算。八、案例分析把学习过的统计学原理与教科书中的案例内容结合起来,讨论案例后提出的问题。案例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大需求走势分析(见梁前德主编的统计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问题1. 支出法GDP的构成项目有哪些?投资率、消费率和净出口率为什么要以GDP为基础进行计算?【答题要点】支出法GDP的构成项目

11、包括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和净出口。投资率、消费率和净出口率以GDP为基础进行计算,主要是为了分析这三者之间的结构性变化,以便与相关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问题2. 案例中是如何分析投资、消费和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请你根据我国2007年GDP数据进行具体分析。【答题要点】案例中在分析投资、消费和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时,运用了静态分析指标(主要是“比重”)、动态分析方法(主要是“增长率”)和相关分析法(主要是“相关系数”);从整体、分阶段、与国外对比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对2007年GDP的具体分析:我国2007年支出法GDP 263242.5亿元,其中,最终消费支出128444.6亿

12、元,资本形成总额111417.4亿元,货物与服务净出口23380.5亿元;投资率42.3%,消费率48.8%;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 贡献率指三大需求增量与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之比。39.4%、拉动经济 拉动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与三大需求贡献率的乘积。增长4.7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40.9%、拉动经济增长4.9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19.7%、拉动经济增长2.3个百分点。就三大需求构成而言,消费率大于投资率;就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而言,资本形成总额大于最终消费支出。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的投资率明显偏高,消费率明显偏低。问题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投资和消费与国外比较有

13、何不同?这些特点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利弊如何?【答题要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投资和消费与国外比较总的来说是“投资率明显偏高、消费率明显偏低”,“ 投资贡献率高于国外、消费贡献率低于国外”,“外贸依存度上升较快、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些特点对我国经社会济地发展有利有弊。在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它将会起到积极作用,加速技术进步的速度,缩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促进我国快速发展;在保护民生、改善人们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可能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九、能力训练根据提供的训练资料和相应的训练要求,用已经学过的统计学基本原理和统计方法,分析一些具体的社会经济问题,以加深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统计的意义,

14、掌握国内生产总值与其相关现象之间的分析方法。训练目标1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解答】【训练资料1】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消耗GDP=766.2(1-34.29%)+2392.4 (1-69.53%)+304.3 (1-71.47%)+153.5(1-40.20%)+171.39(1-58.58%)+433.55(1-37.41%)=1785.52(亿元)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劳动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GDP=866.89+459.26+196.17=1522.32(亿元)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净出口GDP=492.04+381.20+192.64

15、+333.76+22.3+111.89+71.20+48.33=1653.36(亿元)【解答】【训练资料2】地区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消耗=8673-4124=4549(亿元)地区生产净值=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折旧=4549-259=4290(亿元)货物和服务出口=地区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进口=4549-3658-898+86=79(亿元)【解答】【训练资料3】该地区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10125+3145+(2000-1800)=13470(亿元)中间消耗=地区总产出地区生产总值=21302-13470=7832(亿元)营业盈余=地区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本消耗生产税净额=13470-6245-1789-(800-44)=4680(亿元)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