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工艺项目化教程 课件 马金平 冯利任务6.2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2366724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PPS 页数:18 大小:1.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控加工工艺项目化教程 课件 马金平 冯利任务6.2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数控加工工艺项目化教程 课件 马金平 冯利任务6.2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数控加工工艺项目化教程 课件 马金平 冯利任务6.2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数控加工工艺项目化教程 课件 马金平 冯利任务6.2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数控加工工艺项目化教程 课件 马金平 冯利任务6.2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控加工工艺项目化教程 课件 马金平 冯利任务6.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加工工艺项目化教程 课件 马金平 冯利任务6.2(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任务6.2拨杆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正德职业技术学院,数控加工工艺项目化教程,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能够正确进行异形类零件的工装设备的选择 能够灵活运用异形类零件的工艺分析方法设计合理的加工工艺。,拨动杆如图所示,零件材料为HT200,批量生产,设计该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任务引入,任务导入,任务导入,任务实施,任务实施,1零件图纸工艺分析,2机床选择,3加工工艺路线设计,4装夹方案及夹具选择,5、数控加工工序卡和刀具卡的填写,1零件图纸工艺分析,(1)三组加工表面中每组的技术要求,任务实施,以尺寸16H7为主的加工表面,包括25h8外圆、端面以及与之相距740.3mm的孔10H7。其中16H7孔

2、中心与10H7孔中心的连线,是确定其他各表面方位的设计基准,以下简称为两孔中心连线。 表面粗糙度Ra6.3um平面M,以及平面M上的角度为130槽。 P、Q两平面及相应的2M8mm的螺纹孔。,1零件图纸工艺分析,任务实施,(2)三组加工表面之间主要的相互位置要求,第组加工表面垂直于第组加工表面,平面M是设计基准。 第组面上槽的位置公差为0.5mm。 第组上的P、Q两平面与第组的M面垂直 Q面上的螺孔M8mm的轴线与两孔中心线连线平行。 而平面P、Q的位置分别与M8mm的轴线垂直,任务实施,2机床选择,该零件加工表面较多,若用普通加工机床,则工序分散,工序数目多。采用加工中心可以将普通机床加工的

3、多个工序在一个工序内完成,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因此这里选用VC850A立式加工中心。,3加工工艺路线设计,(1)加工方案的确定,任务实施,零件的M面以及平面M上的角度为130槽:采用粗铣精铣即可达到要求; 16H7孔与10H7孔:选择钻孔扩孔铰孔可满足零件图纸技术要求; 2M8mm螺纹:中心孔螺纹底孔螺纹孔口倒角攻螺纹。,基准先行。,先面后孔。,(2)加工顺序的确定,(3)拟定工艺路线,任务实施,4装夹方案及夹具选择,任务实施,根据基准重合原则,应选设计基准为精基准,即以M平面和两孔为精基准。,根据粗基准选择应合理分配加工余量的原则,应选25mm外圆的毛坯面为粗基准(限制四个自由度

4、),以保证其加工余量均匀;选平面N为粗基准(限制一个自由度),以保证其有足够的余量;根据要保证零件上加工表面与不加工表面相互位置的原则,应选R14mm圆弧面为粗基准(限制一个自由度),以保证10mm孔轴线在R14mm圆心上,使R14mm处壁厚均匀。,5数控加工工序卡和刀具卡,(1)拨杆数控加工工序卡,任务实施,(2)拨杆数控加工刀具卡,任务实施,知识拓展,知识拓展:影响表面质量的因素及其改善措施,1)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及改善措施,(1)车削加工中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及改善措施,合理选择切削用量,选择适当的刀具材料和几何参数,改善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能,加注切削液,知识拓展,(2)磨削加工中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及改善措施,选择合适的砂轮参数,改善工件材料的磨削性能,选择合理的磨削用量,提高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减少工艺系统的振动都是降低表面粗糙度值的措施,知识拓展,2)影响表面物理性能的因素及改善措施,(1)影响表层金属冷作硬化的因素及改善措施,选择合适的刀具几何参数,选择合理的切削用量,改善被加工材料的性质,知识拓展,(2)产生残余应力的因素及改善措施,采用精密加工工艺,采用光整加工工艺,采用表面强化工艺,(3)影响表面层金相组织的变化的因素及改善措施,知识拓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