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基础知识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2363953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4.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游基础知识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导游基础知识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导游基础知识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导游基础知识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导游基础知识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游基础知识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游基础知识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吕琼艺,目标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中国古代建筑基础知识,同时能够把本章知识与历史、宗教等相关知识结合运用。 主要内容: 中国古代各类建筑概况,主要构成部分及主要特点,包括宫殿、坛庙、墓葬、城防建筑与著名的楼阁、古桥等。,第一节 中国古代建筑概述 第二节 中国的宫殿与礼制建筑 第三节 中国古代墓葬 第四节 中国古代城市和城防建筑 第五节 中国著名的古楼和古桥,第一节 中国古代建筑概述,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三、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构成部分,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一)雏形期(夏春秋) (二)发展期(战国南北朝) (三)成熟期(隋宋)

2、(四)总结期(元清),二、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1以木结构为其主要特点 2平面布局具有简明的组织规律 3优美的艺术造型 4装饰丰富多彩 5注意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三、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构成部分,(一)台基 1.定义 2.类型 普通台基 较高级台基 更高级台基(须弥座,又名金刚座) 最高级台基,(二)木头圆柱,在古建筑中,常用松木或楠木制成的圆柱形木头。置于石头(有的是铜器)为底的台上。多根木头圆柱,用于支撑屋面檩条,形成梁架。,(三)开间,四根木头圆柱围成的空间称为“间”。建筑的迎面间数称为“开间”,或称“面阔”。建筑的纵深间数称为“进深”。 皇帝上朝的地方,开间九间,进深五间,故后来用“九五”象

3、征帝王之尊。,(四)大梁,大梁,即横梁,架于木头圆柱上的一根最主要的木头,以形成屋脊。常用松木、楠木或杉木制成。,(五)斗拱,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的构件。方形木块叫斗,弓形短木叫拱,斜置长木叫昂,总称斗拱。 一般置于柱头和额枋、屋面之间,用来支撑荷载梁架、挑出屋檐,兼具装饰作用。由斗形木块、弓形短木、斜置长木组成,纵横交错层叠,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六)彩画,1)和玺彩画等级最高 中间的画面由各种不同的龙或凤的图案组成,间补以花卉图案;沥粉贴金,金碧辉煌,十分壮丽。 2)旋子彩画等级次于和玺彩画 画面用简化形式的涡卷瓣旋花,有时也可画龙凤,可以贴金粉,也可以不贴金粉。 3)

4、苏式彩画等级低于前两种 画面为山水、人物故事、花鸟鱼虫等。,(七)屋顶,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为级别最高,其次为单檐庑殿、单檐歇山顶。 1庑殿顶 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屋面稍有弧度,又称四阿顶。 2歇山顶 四面斜坡的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组成,所以又称九脊顶。,3悬山顶 屋面双坡,两侧伸出山墙之外。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又称挑山顶。 4硬山顶 屋面双坡,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于屋面。 5攒尖顶 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上为锥形的屋顶,没有正脊,有若干屋脊交于上端。一般亭、阁、塔常用此式屋顶。,6卷棚顶 屋面双坡,没有明 显的正脊,即前后

5、坡相接处不用脊而 砌成弧形曲面。 7盝顶 梁架结构多用四柱, 加上枋子抹角或扒梁, 形成四角或八角形屋面。顶部是在平顶的屋顶四周加上一圈外檐。,(八)雀替 (九)挂落 (十)天花 (十一)脊兽 (十二)山墙 (十三)雕饰,第二节 中国的宫殿与礼制建筑,一、宫殿 二、礼制建筑,一、宫殿,(一)宫殿的布局 1、严格的中轴对称 2、左祖右社(左庙右社) 所谓“左祖”,就是在宫殿左前方设祖庙,祖庙是帝王祭祀祖先的地方,因为是天子的祖庙,故称太庙;所谓“右社”,即在宫殿的右前方设社稷坛,社为土地,稷为粮食,社稷坛是帝王祭祀土地神、粮食神的地方。,3前朝后寝 定义:这是宫室(或称宫殿)自身的布局。 “前堂

6、后室”,即“前朝后寝”。所谓“前朝”,即为帝王上朝治政、举行大典之处;所谓“后寝”,即帝王与后妃们生活居住的地方。 4三朝五门,(二)宫殿外构件和陈设,1台 6嘉量 2阙 7吉祥缸 3华表 8鼎式香炉 4石狮 9铜龟、铜鹤 5日晷,(三)中国现存的古代皇宫,1北京故宫北京,始建于1406年 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构建筑群,为明清两代的皇宫。 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宫墙长达3400米,墙外环绕宽52米的护城河。 从整个建筑布局来看,故宫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朝和内廷,2沈阳故宫沈阳,是我国现存仅次于北京故宫的最完整的皇宫建筑; 沈阳故宫,现已辟为沈阳故宫博物

7、馆; 布局和建筑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大政殿; 第二部分是大内宫阙; 第三部分是戏台、嘉阴堂、文溯阁、仰熙斋等建筑。,二、礼制建筑,(一)礼制建筑类型 1祭祀祖先的宗庙 2祭拜天地的坛庙,(二)著名的礼制建筑简介,1北京太庙 2北京社稷坛 3天坛 4地坛 5曲阜孔庙及孔府,第三节 中国古代墓葬,一、中国古代墓葬的产生和发展 二、中国现存的著名古代陵墓,一、中国古代墓葬的产生和发展,(一)封土的沿革 周代出现“封土为坟”的做法。 根据周礼春官记载,“以爵为封丘之度”,即按照官吏级别大小以决定封土的大小,当然天子、诸侯死了以后,其陵墓封土无疑是最大的。,1、秦汉两代的“方上” 2唐代改为“以山为

8、陵” 3宋代的“方上” 4明清两代的“宝城宝顶”形式,(二)陵园的建筑布局,帝王陵的地面建筑主要有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祭祀建筑区: 用来供祭祖之用; 主要建筑物是祭殿明代帝王陵园的祭祖建筑区由陵恩殿、配殿、廊庑、祭坛、朝房、值房等建筑组成。,第二部分为神道: 是通向祭殿和宝城的导引大道; 唐以前,神道并不长,在道旁置少数石刻,墓道的入口设阈门; 唐朝,陵前的神道石刻有了很大发展,大型的“石像生”仪仗队石刻已经形成。如唐乾陵; 明清时期,帝陵王神道发展到了高峰; 明十三陵的神道全长7公里,清东陵的神道长达5公里。,第三部分为护陵监: 护陵监是专门保护和管理陵园的机构。为了防止被盗掘和破坏,每个

9、皇帝的陵都有护陵监。 监的外面有城墙围绕,里面有衙署、市衙、住宅等建筑。,(三)墓室结构,1土穴墓 原始社会早期,墓穴形式很简单。 2木椁墓 用木材筑成椁室。 椁是盛放棺木的“宫室”,即棺外的套棺,形同大套箱,在椁内分成数格,正中放棺,两旁和上下围绕着几个方格,称之为厢,分别安放随葬品.,3砖石墓,从汉代开始,普遍采用砖石筑墓室 墓室的结构和布局,也是仿照现实生活中的住宅。 从汉到隋、唐、宋、元、明、清各代,砖石砌筑的墓室和地宫一直在不断发展。最著名的地下宫殿,即明代万历皇帝的定陵。,(四)随葬品,原始社会 早期:陶器皿、石制和骨制的工具、装饰品等。 晚期:出现了贫富分化的现象。 如在大汶口文

10、化晚期10号墓中, 有结构复杂的葬具,死者佩带精致的玉石饰物,随葬玉铲、象牙器和近百件精美的陶器。,二、中国现存的著名古代陵墓,(一)秦始皇陵 中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墓,世界上最大陵墓; 公元前246年营建,历时36年修成; 形状:坟丘呈覆斗形。,(二)汉茂陵,因茂陵在西汉时属槐里县茂乡,故名之; 特点:西汉帝王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 时间:始建于公元前137年,历时53年; 茂陵周围还有霍去病、卫青等20余个陪葬墓。在茂陵陈列有16块珍贵西汉石雕,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文物中的瑰宝。,(三)唐乾陵,时间:684年 特点:依山为陵,是唐代十八陵中保存的最完整的一座。 “无字碑”很著名,据

11、说武则天“功高业大”,难以用文字表达;一说武则天认为自己功过是非应让后人评价,所以无字。有当时曾参加高宗葬礼的少数民族首领和外国使臣的石刻像61尊,背上刻有国名、官职和姓名,因年久风化,大部分已经剥蚀不表。,(四)西夏王陵,位于宁夏银川市西约25公里处的贺兰山东麓。为西夏王朝历代帝王陵墓的所在地。陵区范围纵10千米、横4千米。内有8座陵园、70多座陪葬墓。,(五)北宋陵,北宋七个皇帝葬于此,共七帝八陵(包括赵匡胤父亲赵宏殷墓),河南巩义市,巩义北宋永定陵全景,(六)成吉思汗陵,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原在今达拉特旗,清初南迁至此,世代传为成吉思汗陵。,(七)明十三陵,位于北京昌平县北天

12、寿山南麓,陵区方圆40平方千米,环葬着明代的十三位皇帝。2003年作为明清皇陵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长陵为朱棣之陵墓,位居陵区正中,东侧是景陵、永陵、德陵;西侧是献陵、庆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西南有定陵、昭陵、悼陵。各陵共设一个神道与牌坊、石像生等,整体布局由神道和陵园两部分组成。,(八)清陵,永陵辽宁新宾 清太祖福陵、太宗昭陵沈阳附近 清东陵位于河北遵化,包括孝陵、景陵、裕陵、定陵、惠陵及诸后妃只陵; 清西陵位于河北易县,有秦陵、昌陵、慕陵、崇陵及诸后妃只陵。,第四节 中国古代城市和城防建筑,一、中国古代城市的规划 二、古代城防建筑和古城 三、古长城建筑,一、中国古代城市的规划

13、,(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简况 (二)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特点 1按照一定的制度进行规划和建筑。 2重视城市的选址。 3以方格网街道系统为主,区划整齐。 4采用中轴线对称的平面布局。 5重视水源的利用和城市的绿化,引水入城,种植花木。,二、古代城防建筑和古城,(一)明南京城墙 (二)西安城墙 (三)平遥古城 (四)丽江古城,三、古长城建筑,(一)长城概述 (二)长城的基本结构 长城的构造,主要有城墙、敌台、关隘、烽火台等。,长城主要结构,(三)秦、汉、明长城简况,1秦长城 2汉长城 3明长城,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贵族的南侵,于公元前214年 将秦、赵、燕长城连接起来,西起临洮,北

14、傍阴山,东至辽东,俗称 “万里长城”。,1秦长城,汉长城东起辽东,西迄莆昌海(亦名盐泽,即今罗布泊),长10000公里,是汉武帝在三次征服匈奴的基础上修筑而成的,规模最大,不仅抵御了匈奴南下,而且保护了通往西域的陆上交通丝绸之路。,2汉长城,3明长城,明代为了防御鞑靼、瓦刺族的侵扰,曾多次修筑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全长7000公里以上。在长城沿线保存了许多雄关隘口。1987年长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的明长城,(四)长城的著名城段及关隘,1著名城段 (1)八达岭长城 (2)金山岭长城,我国明长城中保存最完整、最具有代表性的段落之一。因地势险要,历代都设重兵把守。,

15、(1)八达岭长城,盘桓在河北滦平县的大小金山岭上。明代初年徐达督修长城。1567年,戚继光镇守北疆,继续兴建众多敌楼和战台,使之成为万里长城上构筑最复杂、楼台最密集的一段。,(2)金山岭长城,著名关隘,(1)山海关 (2)居庸关 (3)嘉峪关,(1)山海关,万里长城第一关。其北踞燕山,南抵渤海,位居东北、华北间的咽喉要冲,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山海关长城城墙,(2)居庸关,关城位于长达20公里的深谷之中,是北京西北的门户。明代在关城设卫所,驻重兵把守,并统辖附近长城沿线的守军。,(3)嘉峪关,明代万里长城西端的终点、丝绸之路的交通咽喉,有“河西第一隘口”之誉,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

16、第五节 中国著名的古楼和古桥,一、中国著名的古楼 二、中国著名的古桥,一、中国著名的古楼,(一)楼阁概述 (二)我国著名古楼的简介,(二)我国著名古楼的简介,1黄鹤楼 2岳阳楼 3滕王阁 4蓬莱阁 5独乐寺观音阁 6天一阁,1黄鹤楼,唐代黄鹤楼“高耸巍峨”,极为雄伟;今天重建的黄鹤楼,总高 5l4米,高 5层,体量之大超过了历代旧楼。新楼层面全部采用黄瓦,是为了附会“黄鹤之意”。新楼五层大厅分别设计了五个主题:一楼表现“神话”;二楼表现“历史”;三楼表现“人文”;四楼表现“传统”;五楼表现“哲理”。,2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古城上。范仲淹名传千古的岳阳楼记,词采飞动,议论纵横,不仅写出了朝晖夕阳、气象万千的巴陵胜状,而且写出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风貌。 滕子京请大书法家苏舜钦写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