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317570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议论文阅读相关常识与答题技巧一、 知识储备:1.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2.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3.论证方式:立论、驳论.(议论文可由此标准分为立论文与驳论文二大类.)二、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1.论证方法的识别:事例(含概括事例)-举例论证引名言,讲道理-道理论证运用比喻证明观点-比喻论证把正反事实或道理进行对比-对比论证2.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句式:使用论证的方法论证了观点效果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

2、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

3、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格式: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激发读者阅读兴趣)3.分析论据的类型和作用:论据可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二种类型答题要点二个方面:(1)明确论据类型;(2)具体分析作用.这个题目就其实质是考查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无论是与分论点与中心论点的关系还是论据与论点的关系,都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所以,规范性答题格式如下:这是论据,在文中起着证明(论点,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补充论据作为一种新题型正在流行,做这种题目,注意以下二个方面:(1)

4、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2)补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数限制.当然,作为应考,可以准备“勤奋”、“处世”等常见主题的名人事例和名言.名言字数要少,事情要熟悉,不要为求新而准备那些较长名言或不熟悉的名人事例.4.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5.中心论点的识别:一看题目,二看首尾,三看是否是明晰的判断,四看是否统帅全文,四看论据证明的观点.怎样寻找和总结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呢,要主要看议论文的如下几个位置.看议论文的标题,寻

5、找或总结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的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看议论文的开头,寻找或总结中心论点.开宗明义、开门见山往往是议论文常用的写法,因许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都出现在开头部分.看议论文的结尾,寻找或总结中心论点.一些议论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后,至文末得出结论,该结论即文章的中心论点.分析议论文的论据,总结中心论点.一些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不是非常明显,需要分析文章所用的论据才能总结出来,这样的议论文要分析文章的论据是为了证明什么的,这“证明什么”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归纳综合分论点,总结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分解为好几个分论点,这就需要逐个对分论点进行分析,再综合归纳,总结出中心论点6.分析文章

6、的论证思路首先应该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做这个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开头的内容有:(1)提出中心论点;(2)引出论题;以上二个方面,要具体回答出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的具体方试,有的是通过名人名言、有的是通过名人佚事、有的是通过趣闻笑话等.结尾的内容:(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2)强调的中心论点;(3)发出的号召或希望人们;(4)补充论证了.(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做这个题目,就是把文章的引论、本论、

7、结论具体化地陈述出来.如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文,我们可以这样表述:首先引用法国思想家帕斯卡的名言“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芦苇”提出中心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然后举阿基米德、王尔德事例证明了“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最后举一个火车上读书的少女为例向人们发出“人应该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的劝勉.7.议论文题目分析:(1)作用分析:点明论点;交待论题;点明议论由头.(2)方法:主谓短语和动宾短语一般是论点,如:珍惜,学会,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并列短语一般论述事物之间的关系,如想和做,成与败题目中有谈、论、说、议的一般是论题.(3)效果分析:点明了文章论述的内容,明确了文章论点;运用比喻,

8、生动形象的提出了论点等.8.议论文开头的作用: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针对现实中某种现象(或事例或观点)进行分析,然后提出论点(或提出论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引用名言提出论点或论题,同时,名言又是证明论点的论据.由某个故事或事例引出论点或论题,同时,故事和事例又是证明论点的论据.摆出错误的论点和论据,为下文的批驳树立靶子.用生动的比喻或故事(如寓言)引出论点,既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便于读者接受.9.议论文结尾的作用:(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2)强调的中心论点;(3)发出的号召或希望人们;(4)补充论证了.(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5)总结全文,得出中心论点

9、(6)提出问题,发人深思,其发人去关注或思考某个问题10.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固定,只有二个角度:(1)语言特点;简明平实、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等(2)语体特点.语体特点,就是抓住逻辑严密四个字做文章就可以了.一个应特别注意的事项就是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常用句式:这个词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11.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多,如修辞手法、论证方法、写作手法等(1)修辞:比喻:把比作,形象生动,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有力的论述了的论点,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排比,增强了文章论证

10、的气势,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引用,引用古诗文,使文章富有文采,同时有力证明了论点.引用名言,有力证明了论点.反问:增强语气,发人深思设问:启发读者思考,强调某种观点(2)论证方法:参考论证方法的作用谈.(3)写作手法比较固定,常见的就是: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相结合(夹叙夹议);以论证方法为主.针对生活中的进行分析,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等.同样,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12.文段结构作用:(1)引出下(全)文;(2)总结前(全)文;(3)承上启下.作为议论文段的作用,必须结合文体特征具体加答.如开头段作用往往起着引出中心论点(论题),那么,我们

11、可以参考下面的二个具体答题规范格式的例子使用或变通使用:开头通过写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开头通过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开头通过引用名人趣事(或的奇闻趣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也起到吸引读者下读的作用,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结尾段的作用,请参照8:“结尾的作用”回答.13.启发思考类题目:观点必须符合主流思想意识;把文章中心换个角度阐述一下即可.注意联系实际题必须联系实际.2013年中考议论文阅读实题演练1.【江苏省徐州市】(二)阅读下面一篇议论文,完成1316题.(13分)读书不妨多一些“慢阅读”耿银平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让读书活动成为更

12、多人的精神爱好,品味到读书的快乐和雅趣,不妨多一些“慢阅读”的意识.所谓“慢阅读”,是指虽然当下进入了“加急时代”、“超音速发展时代”,读书,却仍需要优哉游哉的慢节奏、慢速度以及慢情调.因为只有在“慢”中,与生俱来的机智情趣,才能和书香琴韵达成自然衔接,读书应该完成的精神活动,“体验”、“思考”、“质疑”、“沉淀”才能完成得从容不迫、饱满自在.最重要的是,只有“慢”,兼收并蓄才能得到充分实现,让厚重书香成为人格发展的重要构成.人因为爱书,所以智慧不断提高,书因为有了人的青睐赏爱,而陡增诸多妙趣.其实,从思维发展规律方面认识慢阅读,也是很有科学性的.思维是活生生的精神活动,是一种灵感的产物,所以

13、,就需要给予它足够的时间积蓄、思考余地和宽松环境.遗憾的是,电子阅读提高了阅读效率,也陷入了不少误区.其一,读书速成化,不论看什么书籍,都喜欢速战速决,蜻蜓点水,错过了“品味”的好时机.其二,就是俗浅化,满足于走马观花,比如很多人热衷于读图和漫画,宁愿让幽默化的图画牵着“思维鼻子”,也不愿主动探究、提出质疑和深度思考.其三,就是功利化.对有用的图书非常着迷,而对于那些所谓的名著和闲书置之不理,正如读书推广大使白岩松所言,“走到新华书店,全是一些有用的书,考试类的健康类的工具书啊.这个社会都在倡导有用,什么叫有用呢?跟钱、权、名利有关,就有用!”上述读书看似有成就,轰轰烈烈,其实不然.因为思考不

14、够深入,印象不够深刻,往往会成为“速朽”,陷入“快速、快感、快扔”的读书模式中.这种阅读倾向更容易让人们的精神气质变得非常浮躁和极端功利化,而将最应该坚守的情趣、品格和高尚人格忘掉一边;干什么事情都喜欢急于求成,不愿意等待和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很多中学生“无心读名著”,不正是这种浮躁心态的表现吗?因此,更多人读书的时候,应该慢阅读.注重心灵和图书的微妙互动,多培养恬淡闲适、从容独立、质疑探索、自由发展的读书性格,从高品质文字中寻觅乐趣和意义,真正闻得到书香,为自己带来更多的精神愉悦、发展进步!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4月24日,略有改动)13、“慢阅读”中的“慢”在文中具体指什么?(2分)答: _ 14、第节从读书的目的方面告诉我们为什么要“慢阅读”,请你分条加以概括.(4分)答: _ _ 15、文中到节从哪两个反面对电子阅读进行了分析?论述的角度与前文相比有什么不同?(4分)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