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教学论文的-开题报告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2315316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朗读教学论文的-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朗读教学论文的-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朗读教学论文的-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朗读教学论文的-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朗读教学论文的-开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朗读教学论文的-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朗读教学论文的-开题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名称小学中段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评价标准的研究学 院师范学院专业/班级语文教育/ 学生姓名联系电话指导教师单位/职称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一)研究背景大多数人认为,语文二字中的语字可以解释为语言,也就是说,语文这门学科,是一门有关于语言艺术的学科。提到语言,一定能联想到说这个字,而这个字在语文课堂中的体现,就是读。或许可以换一个更好听的名词,那就是朗读,正确的朗读指导可以加快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而教师对学生朗读上的指导,则是体现在朗读评价之上。而同一堂阅读课上的朗读评价标准却是大有不同的,在此之前,必须先分清阅读教学中的阅读层次。所谓阅读层次则是将阅读的内容由浅至深进行分层,以助

2、于学生学习,其大体分为:基础阅读、框架阅读、咀嚼阅读、延伸阅读。其中基础教学指的是字词教学;框架阅读就是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这是落实新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整体把握的能力”的一个重要训练的内容;咀嚼阅读是教师抓住课文的重点、难点,以问题为引导,以文本语言为抓手,以理解、品味、积累、运用语言为目的的阅读;延伸阅读是承接课堂阅读学习的活动,让学生把阅读延伸到下一节课或课后。 这样的四个层次构成了阅读教学,其中与朗读息息相关的便是基础阅读、框架阅读、咀嚼阅读。而这三个层次对朗读的要求也是各有不同,基础阅读是强调的是字词,因此它的评价也离不开字词,例如字词标准,声音响亮,

3、就是在这一层该出现的评价。当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时,则是在课文朗读是否流畅等方面进行评价,至于咀嚼阅读则是要读出了课文的感情,带着某一种具体的情感进行朗读,此时的评价应是从情感角度出发。但是在现今的阅读教学中,经常回出现在基础阅读时,教师便会要求学生带着感情朗读但是读后的评价却是围绕着字词,或是在咀嚼阅读时让学生带着某种感情读,可评价学生的朗读时用的却是声音响亮,某个字读得很到位等评价语,导致课堂上的阅读的层次混乱,从而使学生的朗读一直停留在原地。理性客观地去审视现今的朗读评价,会发现朗读与阅读层次并未唇齿相依。很多课堂的朗读评价偏离了阅读轨道,游离在阅读之外。鉴于上述思考,我提出了小学中段语文阅

4、读教学中朗读评价标准的研究这一课题研究。(二)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从理论意义来说,朗读,作为一种最基本的教学手段,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它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课文内容,领会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论哪个年级,不论哪种版本的教材,每一篇课文后面的第一项练习就是朗读课文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朗读评价与朗读能力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朗读评价的标准体现出朗读的目标,朗读评价的目标则是用来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当学生的朗读能力到达一定的程度,他的阅读能力自然而然也会更上一层楼,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因此只有准确的朗读评

5、价,才能使学生的朗读能力更进一步,使学生对阅读的理解更加深入。2实践意义从实践意义上来说,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学生发展性评价,旨在促进学生达到学习目标,其主要功能不在于甄别和选拔,而在于检测和激励。对刚过渡到小学中段的级学生来说,朗读可以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字、词、句子,有助于他们在流畅的声音里,培养和感知语言的美感,而正确的评价则是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获得这些能力,使他们在朗读的同时保持对语文的热情,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与文本理解能力。然朗读带给孩子的益处有些是显而易见的,但有一些或许是暂时看不见的,可却能使孩子终身受益。3自我意义从自我意义上来说,小学中段阅读教学中朗读评价标准的研究也有利于我们

6、师范生的专业成长。朗读评价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朗读,并对其进行改进从中进步。朗读评价的正确性不仅直接影响到学生朗读能力的发展,也影响着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甚至是对文字的理解。于师范生本身而言,朗读评价是语文课堂上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的引导作用集体现在评价语上,只有明白朗读评价的标准才能正确引领学生走进更深一层的语文课堂。 以上观点正是我选择此课题的意义所在。二、课题研究综述(一)朗读评价的重要性阅读教学,是为了着重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而进行的一系列语文训练。无论从我国语言文字的基本特性和语文教学的根本宗旨方面看,还是从阅读教学论和阅读认知心理方

7、面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灵魂都因该是一个“读”字。“读”是培养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重要的途径。忽略“读”或是“读”不到位,学生语感的培养和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读”的形式有很多,而朗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则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正确、有效的进行朗读训练是极其重要的,而朗读评价也是不可或缺的。(二)朗读评价的层次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

8、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语感的培养、情感的熏陶是循序渐进的,是层层深入的。在初读课文的时候,就是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要求学生达到“五个不”的要求,即读书时不错字、不漏字、不添字、不读颠倒词句、不读破句子。故而朗读的评价也是从这五个方面进行考虑。在熟读课文之后,学生还没有真正走近或走进文本,学生还是学生,文本还是文本。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由低到高、理解、感悟文章内容的多层次朗读,这一环节称之为精读课文。其中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理解性地读,另一个是品味性地读。理解性的读是朗读训练的关键,故此,教师要带领学生抓住语句、文字,品味重点语句,这样才能领会文章的内涵。品味性的读不仅读出感情,还要读出

9、意境,使听者如临其境。如何做到品味性的读呢?只有在真正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同作者产生共鸣,有了独特的感受,再以个性朗读表现出来才能做到真正的情感朗读。所以此时此刻的朗读评价,应是在具体的情景下,用具体的情感进行朗读评价。(三)小学中段朗读评价标准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小学中段朗读评价制定如下标准:评分项目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二星级一星级正确程度普通话标准,发音正确。普通话较标准,发音比较正确,错字、添字、漏字在3个以内。普通话基本标准,发音基本正确,错字、添字、漏字在4个以上6个以内。普通话很不标准,错字、添字、漏字在7个以上,10个以内。普通话非常不标准,错字、添字、漏字超过10个。流利

10、程度朗读流利,不唱读,不回读,标点停顿和句中停顿恰当。 朗读流利,不唱读,回读和不恰当停顿不超过3处。朗读基本流利,不唱读,回读和不恰当停顿在4处以上,6处以内。朗读不太流利,有唱读现象,回读和不恰当停顿在7处以上,10处以内。朗读结巴不流利,唱读,回读和不恰当停顿非常严重,已超过10处。感情表现能根据课文内容、情感需要确定朗读的速度和音调。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速度适中。基本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速度适中。感情平淡,语音、语调变化不明显。朗读没有感情,读书只有一个声调,读不出不同的语音、语速、语气的变化仪态举止仪态大方、自然,有自信。声音响亮,吐字清晰。仪态比较大方、自然,有自信。声音响亮,吐字

11、清晰。仪态比较大方、自然,声音还算响亮。仪态基本上自然,但不够自信,声音较小。仪态不自然,不自信,声音非常小,吐字不清晰。(四)朗读评价优化策略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朗读是文字的活态,是训练语感的途径,是学生表达的演练,是语言的积累。”好的朗读能起到以读促讲、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促悟等作用。而学生“读”的能力的提高,与教师的评价息息相关。我们应面向全体学生,没有“淘汰”的理念,努力历练好自己的朗读评价语,使它成为一根点石成金的食指,使自己成为一位朗读的“导师”。1.因材施“评”,发挥朗读评价语的针对性。这里的“材”不仅指不同学生的情况,包括学生年级差异、能力差异、性格差异等,还指不同类型的文

12、章以及教学的不同环节。2.雪中送炭,发挥朗读评价语的指导性。孔子说:“不悱不启,不愤不发。”当学生在朗读中存在问题时,教师要善于雪中送炭,给予学生可操作的指导性评价。3.真诚赏识,发挥朗读评价语的鼓励性。孙双金老师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们要细心地发现学生朗读的优点和进步,评价时我们就应该用真诚的眼光看着学生,用准确的、适度夸张的鼓励性语言赞美学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积极、更自信地参与到朗读中来。4.灵活创新,发挥朗读评价语的多变性。“单调、重复是造成一个人疲劳,大脑皮层抑制的重要原因。”为了课堂朗读评价更有效,我们在课前一般都要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内容进行预设。但计划永远赶不上变

13、化,因此我们必须善于捕捉生成的契机,灵活使用评价语,做到语言丰富,形式多样。5.贴近生活,发挥朗读评价语的幽默性。贴近生活、幽默风趣的评价语言是调节师生情绪、打破课堂枯燥局面所不可缺少的有效方法之一。这样的评价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教育,获得知识。三、课题研究的内容本文将将结合文本的阅读的三个层次:基础阅读、框架阅读、咀嚼阅读,认清不同层次的朗读目标,配合实习所得案例及经验,对小学中段阅读教学中朗读评价标准展开研究。一、小学中段阅读教学中朗读评价标准的内涵1小学中段语文朗读特点2小学中段的阅读层次目标3小学中段的朗读标准的作用二、小学中段阅读教学中朗读评价标准的重要性1现存小学中段阅读教学

14、中朗读评价的问题2分析小学中段阅读教学中朗读评价的问题成因3正确评价朗读的重要性三、不同层次的朗读评价标准1基础阅读,字词朗读评价标准2框架阅读,课文朗读评价标准3咀嚼阅读,感情朗读评价标准四、已具备的条件1在校期间我们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基础;2去图书馆里借阅了相关阅读教学、朗读评价的资料,进行了阅读并做了相关摘记;3上网查阅了大量关于阅读教学中朗读评价标准的资料,对于一些相关资料进行了收藏和分析,为论文的写作奠定了理论基础;4在小学的两次实习经历也丰富了我的阅读教学经验。我教的是小学中、高段的阅读教学,但在实习过程中,我多次观察不同评价对学生朗读的影响,在课堂教提

15、高学生的朗读能力等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此外,认真地听取了指导教师的意见,观摩了不少同学的阅读教学过程中的朗读评价语,认真地做好教学笔记。因此,在实习期间,收集了不少的论文资料,为我的论文写作积累了素材。五、实施的思路与方案第一阶段:选题。根据指导老师的意见以及自己所学的专业,我确定了小学中段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评价标准的研究的论题第二阶段:列论文提纲。确定论文要从哪几个大点来写,大点中又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第三阶段:通过网络、书本等查阅并收集相关资料。选择与阅读教学中朗读朗读评价标准的有关资料,如阅读教学的层次,朗读的层次等,从多方面收集资料。通过实习有意识地收集于朗读评价的教学案例。第四阶段:整理资料。对于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归纳。第五阶段:写论文。根据收集的资料和提纲写论文,完成论文初稿。第六阶段:修改论文。根据指导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完成论文修改。第七阶段:定稿,全面检查,准备答辩。六、预期目标1通过此次课题的研究,想使阅读课堂上的朗读评价更加规范,更能帮助学生培养语感与狼毒能力,能激发学生学习朗读的兴趣,找寻有效的激发学生朗读的评价。2通过此次课题的研究,我将创设生活化情境,为学生的朗读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启迪学生思维,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阅读课上朗读的难点和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