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期末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314362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518.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期末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期末试卷(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其中处代表的相关历史事件 是( ) A隋朝建立 B隋灭陈,完成统一 C隋炀帝登基 D开凿大运河 2新全球史中写道:“尽管此项工程耗资巨大,但是隋炀帝 的投资千年来一直都有回报。它将中国南部与北部的经济融为一体,由 此为政治和文化的统一建立了经济基础。”“此项工程”指的是( ) A都江堰 B大运河 C 长城 D 北京城 3某同学赋词临江仙:“水比黎庶君比舟,贞观治,一新秋。月 碎重圆星再聚,勤政真盛世,英名万代流。”他称赞的是哪位皇帝(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4

2、.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 出路则在科技创新,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 A B C D 5如表所示,反映的史实是( )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唐朝灭亡 D黄巾 起义 6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 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宋太祖的( ) A 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 D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 7对1005年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和1141年宋金之间的和议归纳比 较后,你认为它们产生的相同影响是下列哪一项( ) A促进了黄河流域的开发

3、B维持了相当一段时期的和平 C减轻了中原人民的负担 D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8“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司马光后来“臣之精 力,尽于此书”,此书是( ) A、史记 B、资治通鉴 C、 宋书 D、二十四史 9“朝廷实仰东南财富”;“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 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10它传入欧洲后,引起了军事上的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 溃。“它”指( ) A指南针 B造纸术 C印刷术 D火药 11、“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生产技术 曾在“中国世纪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

4、该书是( ) .齐民要术.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徐霞客游记 12.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单 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 .特务统治的强化 .思想控制的加强 .文化专制的强化 .专制集权的加强 13.人们常用“比黄连还苦,比窦娥还冤”这句话形容一个人含冤命 苦,你知道窦娥这个艺术形象是谁塑造的吗?( ) A苏轼 B辛弃疾 C黄庭坚 D关汉卿 14. 小强想写关于南宋内容的论文,下面哪个论文题目不能用?( ) A澶渊之盟 B郾城大战 C繁华临安 D纸币的使用 15.下列从隋至清朝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隋唐辽宋夏金五代十国元明清 B隋辽宋夏金唐五代十国元明清

5、 C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 D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明元清 16下列关于四大名著的形容对应不准确的是( ) A三国演义斗智斗勇,战争风云 B.水浒传英雄好汉,逼上梁山 C西游记真实再现,社会生活 D.红楼梦爱情悲剧,鞭挞礼教。 17.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两项都属于同一个领域的一组是( ) A、千金方和本草纲目 B、水经注和农政全书 C、缀术和天工开物 D、齐民要术和本草纲目 18.“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帖骄傲” 、“让我来调个偏方专治你媚 外的内伤”这是周杰伦弹唱的中国风系列歌曲本草纲目中的歌词。 下列对于本草纲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B、是明朝医药学家

6、李时珍写的 C、曾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D、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9、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 臣”指( ) A、赵高 B、杨国忠 C、秦桧 D、李林甫 20.诗歌是生动鲜活的历史,它向人们描绘了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沧 桑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 哉!”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 平” A. B. C. D. 二、判断题(对的选A,错的选B,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 分) 21、唐

7、朝的著名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 22、唐玄宗被北方各族尊称为“天可汗”。 23、10世纪初,契丹的杰出首领阿骨打,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 24、唐玄宗时,玄奘东渡日本,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文化。 25、西夏政权是党项族首领忽必烈建立的。 26、宋朝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宣政院。 27、明朝是被清朝灭亡的。 28、明清时期最有名的商帮是晋商和徽商。 29、宋代的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代表人物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等。 30、成书于元末明初的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 长篇小说,作者是施耐庵。 三、材料解析题(共50分) 31.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

8、济 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从 政治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3分) 材料二 (2)图一“铜版”反映的是中国古代 四大发明中的哪几项发明?图二“交 子”是世界上最早的什么货币?清明 上河图是一幅全景式的宋朝社会风俗 画卷,请说出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 所的名称 (3分) 材料三 1757年,清朝乾隆皇帝诏告天下,规定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 商,封闭其它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 和对外贸易 (3)材料三表明清朝统治者实行怎样的

9、对外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社 会经济产生的影响是什么?(4分) 32.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 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旨在促进各国之间的交 流与合作,推动建立公正的国际新秩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 分) 材料一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材料二 故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 特征,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 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限 制贸易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很大 的消极作用,它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 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使中国失去对外贸 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 限,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

10、国与世界的距离 - 中国历史十五进 材料三 为了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 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 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城大合作 -习近平在哈 萨克斯坦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2013年9月7日) 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我们将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高 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合作架构 -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2015年11月18 日) (1)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对外交流路线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唐朝对外交流频繁的主要原因(3分) (2)据材料二,指出清朝采取的

11、对外政策,材料二认为该政策产生了 怎样的影响?(5分) (3)据材料三,指出“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 体现了哪些文化认同精神综合上述材料,概括 中国从古至今对外交往的主要趋势(4分) 33.看图回答问题(10分) (1)知道这是哪个朝代的疆域图吗?你判断的 依据是什么?(2分) (2)它是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在这个民族发展的历史上,有两位杰 出人物,他们是谁?他们各自的历史功绩是什么?(4分) (3)这个王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贡献?(2分) 34.阅读下列材料:(8分) 材料一:(唐太宗的话)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 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

12、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唐太宗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 惧! 材料三:(唐太宗对大臣的训示)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 卿等长守富贵。 以上摘自 贞观政要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否 关系?理由何在?(3分) (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 在?(4分) (3).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1分) 12345678910 BBBDADBBCD 11121314151617181920 CDDACCADCB 35.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尽道隋

13、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利也博哉。”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河”是指什么?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 的?(4分) (2)此河开通有什么目的? (2分) (3)材料二中的“涿郡”、“江都”分别是指现在的什么地方?(4分)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答案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二、判断题(你认 为对的打,错 的打。本大题 10小题,共10分)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三、材料分析题。(共50分) 31、(1)经济重心南移(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南方

14、相对稳 定(3分) (2)印刷术,纸币,瓦子(3分) (3)闭关锁国,造成中国近代经济落后(4分) 32、(1)特点:交流路线海陆并举(范围广),(丝绸之路)海外贸 易繁荣原因:手工业发达和商业繁荣,政府开放的贸易政策(3 分) (2)政策:闭关锁国(限制贸易),影响: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 动权和机遇,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5分) (3)精神:和平交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趋势:由开放走向封 闭,再从封闭到全方位、深层次开放(4分) 33、元朝。判断依据:元朝始有行省制度。从元朝开始西藏成为我国 正式行政区,受行政院管辖。大都为元朝都城。元朝统一全国,疆域空 前辽阔。(2分) 蒙古族。成吉思

15、汗:统一蒙古,建立蒙古国。忽必烈:建立元朝,定 都大都,统一全国。(4分) 统一全国,疆域比历史上任何朝代都辽阔;设立行省制度,对内地和 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大大促进了民族融合的发展;开凿运河,开辟海 运,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中外交往频繁。(2分) 34、(1).有关系。唐太宗正是吸取隋亡的教训,励精图治,才出现了 贞观之治的局面。(3分) (2)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意在告诫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人民,以 维护自己的统治。(4分) (3)维护封建统治。(维护地主阶级利益或维护统治阶级利益)(1 分) 35.(1)大运河;隋炀帝(4分) (2)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2分) (3)北京和扬州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