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质量分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308554 上传时间:2019-07-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质量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质量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质量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质量分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质量分析XXX(备注:本文是一份很规范的语文形成性测试的质量分析,可作范文使用)一、试卷结构及分值本次期末考试试卷分为四大板块,共21小题。其中“积累与运用”6个小题,分值24分;文言文阅读5个小题,分值11分;“现代文阅读”9个小题,赋分15分(其中课内阅读8分,课外阅读7分);作文分值50分;全卷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试题所涉及的内容范围为七下第四(除社戏、安塞腰鼓)、五、六单元、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前四篇课文及七下课后附录诗中的后五首。二、考试成绩班级最高分最低分优秀率及格率低分率6班88分60分46%100%无1班89分45分197%974%无三、卷面分析 第一

2、板块“积累运用”:本大题共赋分24分,积累部分试题难度不大,但6班默写退步蛮大,欣慰的是1班较期中有进步。见表格(默写部分)班级满分10分以下最低分平均分6班52人2人9分1149分1班60人3人9分1164分第2小题注音判断,考查的基本都是平时学习过程中特别注意的难读易错的字,失误的考生还挺多。两班平均分为1班1.76,6班为1.58,6班字音还需加强。第3小题考查的是字形,两班平均分为1班1.29,6班为1.40,平时教学我还需重视,需落实。第4小题为修改病句,1班平均分为1.16,6班为1.58,差距比较大,需查找原因,有针对性的多进行这方面的训练。第5小题考察的是语言运用,给新闻拟标题

3、,这种题型在八年级上第一篇课文新闻两则时着重讲解过,但情况不甚理想。1班满分(2分)34人,零分21人,6班满分37人,零分17人。第6小题综合性学习(戏曲知识)(见表格)得分6班1班4分(满分)31人34人3分32人31人12分13人11人第二板块“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配分11分。这个版块着重考查学生文言文情况。文章不难,都是平时课堂上讲过且反复练习过的,前三问得分较好。可见孩子们还是挺认真。第4问得分偏低,特别是1班,平均分才0.59,我百思不得其解,6班虽然也低,但平均分也有1.24,问题出在哪里?第三板块“现代文阅读”:课内现代文阅读题为安塞腰鼓,得分情况普遍偏低。1班3.1题满分(

4、2分)10人,零分37人,3.2题满分4人,零分32人,3.3题满分29人,零分15人,3.4题满分4人,零分13人;6班3.1题满分(2分)18人,零分20人,3.2题满分8人,零分28人,3.3题满分29人,零分15人,3.4题满分8人,零分14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这两个班的课内阅读都存在问题,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要严把阅读关。课外现代文阅读燕子是一篇散文。第2小题、5小题得分还不错,第1、3、4小题还需加油。第四版块“作文”:赋分50分。本大题是半命题作文,“沉醉于-的世界”,这个题目让考生还是有话可说,我们平常练的许多单元作文都可放进去,无论是从生活体验还是从写作领域的熟悉程度来看

5、,考生都是觉得简易而又亲切的,完全可以自由充分地发挥,像沉醉于书的世界,沉醉于亲情(父爱、母爱)的世界,沉醉于戏曲的世界等等。作文的得分(见表格)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不及格1班4517382516班453338.91无四、教学措施(一)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写字训练,特别是随着计算机辅助阅卷的开展,对学生的书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继续夯实基础知识。本阶段疏于对孩子们字音字形的把关,过于相信他们的自觉,导致字音字形这块得分率不是很高,今后需强调、需落实。综合性学习需稳打稳扎,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应引起孩子们思想上的重视,学习上的脚踏实地。(三)加强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分析本次孩子们的

6、考试情况,现代文的阅读简直揪疼了人的心,不明白怎么讲过的内容,掌握的情况如此不乐观呢?有些遗忘是一个原因,但深究,仔细想想,孩子们没有踏踏实实掌握是主要原因。课外现代文阅读比较简单,但孩子们的得分情况还是不尽如人意,其实只要学生认真阅读短文,是很容易找到答案的。像第一问就是从文章中直接找答案,扣住“春天的使者,劳动的使者”等字眼,但有多少孩子写幸福的使者啊,没有认真审题,认真阅读。另外答题习惯也不规范,条理不清晰,不完整,不会看分答题,看点答题。(四)继续一如既往加强作文教学。像学生积累古诗词,让古诗词给作文添彩;多读报纸,收看新闻联播,积累写作素材;摘抄;观察生活;阅读课外书籍,借鉴别人文章中的资料也是积累材料的好方法;而熟读课文,把课文中的某些内容信手拈来,有机地运用于作文当中,更不失为写好作文的一种巧妙手段。以上是我对本次期中考试的质量分析,如有不当之处,请给予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