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处理好与学生家长的关系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306096 上传时间:2019-07-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处理好与学生家长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怎样处理好与学生家长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怎样处理好与学生家长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处理好与学生家长的关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处理好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思想和行为,而对于对学生起主导教育的学校教育又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因此,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十分重要。一、 寻访家长要尊重,做到不伤感情。教师与家长要建立起良好关系,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尊重学生家长。尊重学生家长,要求教师对学生家长以礼相待,不能以为自己有较高的知识素养,以傲气十足的态度待学生家长。只要学生的成绩和表现稍有不好,就把家长召来训斥,把学生所引起的不良情绪统统向其家长发泄。教师可以向家长提出要求和建议,但这种要求决不是发号施令,决不能是命令式的首先,经常主动与家长联系,沟通情况,谋求

2、教育立场的一致。教师可以通过电话、qq等方式了解学生在家的思想动态、各方面表现,以及家长的要求和建议。其次,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教师要尊重学生家长,指出学生的过错与缺点必须注意讲究场合和方式,更不能做训斥、指责学生家长的话。要善于听取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当个别家长因为误解、偏见而对教师有埋怨时,教师应用自己的良好师德修养做好家长的工作。二、对家长多报“喜”少报“忧”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为了不让家人担忧,在外的游子往往对家人报喜不报忧。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来是希望学校把他们培养成有用之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都

3、想从老师嘴里听到自己孩子进步的好消息。教师能否迎合家长的心理,做到多报“喜”少报“忧”呢?平常我们听到最多的是:“哪个孩子不听话了,打个电话给家长说一下。”很少听到说:“哪个孩子有进步了,打个电话给家长说一下。”长此以往家长只要一听到是老师的电话,直接反映就是我的孩子在校不听话了。可我认为孩子不听话可以告知家长,但更多地要把学生的进步告知他的家长,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激励进步的方法,对家长来说也是最想听到的话,这样家长下次就希望老师多跟他联系。教师把家长召来,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要善于和学生家长一道实事求是地分析,共同研究方法,因此作为教师,不能训斥、指责家长,更不说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话。

4、否则会造成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隔阂甚至对立,还可能引起学生对家长或教师的不满,损坏教师的形象,降低教育效度。尊重别人是自尊的表现,也是得到别人尊重的前提,正如常言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再次,对家长的家庭教育进行指导。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女,在家受到父母及长辈的百般呵护,自我、骄横的性格给学校教育增加了难度,面对这种客观现实,教师有责任做好家长的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教师指导家长的教育工作要有耐心和信心,及时给家长提供学生在校的各种信息,和家长协商科学的教育方法,利用家长会等场合,交流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三、对待家长要一视同仁。 在班级中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状况各不相同,教师不能人为地把学生和家长分

5、成三六九等。尤其是对我们农村学校来说。现在班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农民工的孩子。教师在接待家长时绝不能带着世俗的功利色彩,以貌取人,以职取人,以财取人。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做到一碗水端平,绝不能偏袒其中一方,而怠慢另一方,否则很容易引导家长的不满。因此,作为教师应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与家长。反之,则会给学校、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给学生心灵造成极大的伤害,进而转对社会的失望,严重影响他们日后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班主任只有正确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同家长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才能赢得家长的尊重、理解和合作。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在学校和家庭间建立和谐、密切的联系,使教育形成“合力”和“向心力”。双方互通情报、互递信息、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共同完成好教育、培养学生的任务。所以,只要对家长多一份尊重和理解,就一定能与家长建立起和谐友好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