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项对点练40 传主类题目的2种题型(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143238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项对点练40 传主类题目的2种题型(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项对点练40 传主类题目的2种题型(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项对点练40 传主类题目的2种题型(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项对点练40 传主类题目的2种题型(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项对点练40 传主类题目的2种题型(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项对点练40 传主类题目的2种题型(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项对点练40 传主类题目的2种题型(含解析)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主类题目的2种题型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8分)王阳明的人生与学问吴光明宪宗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王阳明诞生于余姚一个官宦之家。幼名为“云”,五岁时改名“守仁”,盖取论语“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之意。阳明十二岁时,开始拜师读书。他经常捧书沉思,思考人生真谛。有一天,他突然问书塾老师:“何为(人生)第一等事?”老师回答说:“惟读书登第耳!”王阳明疑惑地说:“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这个“读书学圣贤”的心愿,表达了少年王阳明要做圣贤的远大志向。弘治十二年春,阳明二十八岁,第三次参加会试,终于举进士出身。明武宗正德元年,阳明三十五岁。司礼监掌印太监刘瑾专权跋扈

2、,结党营私,排斥异己。御史薄彦徽等会同南京给事中戴铣,上疏请诛刘瑾等“八虎”。刘瑾大怒,逮薄、戴等人下诏狱,各杖三十。戴铣竟被杖死狱中。时任兵部主事的王阳明挺身而出,抗疏力救,刘瑾遂逮阳明下诏狱,廷杖四十,贬为贵州龙场驿驿丞。在贬谪龙场期间,王阳明经历了身体与心灵的“百死千难”,但他并未被种种天灾人祸所击垮,而是自强不息,从容应对。面对种种困境,他常常思考“圣人处此,更有何道”的问题。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深夜,他突然大彻大悟大学“格物致知”之旨,不禁欢呼雀跃,“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便是所谓“龙场悟道”,其关键在于领悟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其逻辑的结论是求理于

3、心,而非求理于外。这标志着王阳明主体意识的觉醒,也为他日后在讲学中形成良知心学奠定了心灵觉悟的基础。正德五年三月,王阳明经历了两年贬谪生活后被朝廷起用,升为庐陵知县。他以民为本,推行了多项德政,特别是冒着被罢官处分的风险蠲免了困扰境内百姓的苛捐杂税,深得民众拥护。同时,他敦励风俗,推行孝道,以儒家道德人文精神教化民众,使民风归于淳厚。正德十四年六月十四日,宁王朱宸濠在南昌起兵反对朝廷。当时,阳明正奉命前往福建,行至途中,仓促闻变,立即回军吉安,调兵“勤王”。在王阳明的精心调度与策划之下,竟能“以万余乌合之兵,而破强寇(宁王)十万之众”,这在军事史上创下了以少胜多的奇迹,也成就了王阳明立德立功立

4、言“三不朽”和文武双全的历史声名。从正德十二年到十六年,王阳明大多时间在江西赣州和南昌。这段时期,他经历了自贬谪龙场以来人生最艰难险恶的时期,但种种苦难的磨砺,使王阳明的思想升华到一个新高度,促使他提出了“致良知”的哲学命题,从而完成了阳明学的哲学建构。正如阳明自己总结的:“某于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非是容易见得到此”“我此良知二字,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阳明良知之教的成型,不仅使其精神境界升华到新的高度,更使他在复杂险恶的政治斗争中气定神闲、宠辱不惊,自立于不败之地。嘉靖六年五月,广西田州土司叛乱,数剿无效,朝廷遂命王阳明进剿“乱贼”。王阳明率师抵达广西以后,对思恩、田州地区土

5、司的武装反叛采取了安抚为主、罢兵息战的政策。不到半年,即促使其首领卢苏、王受率数万之众竭诚投降,使得迁延数年、屡剿无效的思田之乱宣告平息。广西平乱的战事,前后经历一年多;这一年多来,王阳明以衰病之躯,奔走于炎热潮湿、瘴疠遍布的崇山峻岭,可谓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嘉靖七年十月初十,王阳明向朝廷上了平生最后一道奏疏,说明自己“炎毒益甚、遍身肿毒、喘嗽呕吐”的严重病况,请求朝廷允许他回乡养病,其辞悲切。眼见病情日重,他已等不及朝廷的批复了,于是班师北归。于十一月二十五日抵达南安府(今大余县),二十八日晚,舟停青龙铺水面。二十九日上午,他已处于弥留之际,其弟子周积请问有何遗言,阳明只留下了“此心光明,亦

6、复何言”八个字,瞑目而逝。享年五十七岁。(摘编自吴光王阳明的人生与学问,有删改)【相关链接】“先生(王阳明)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朱熹)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龙场)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选自黄宗羲明儒学案姚江学案,有删改)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阳明先被贬龙场,后困居江西,经受种种苦难的磨砺,始终坚持潜心苦思,终成就了阳明之学。B王阳明为戴铣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与专权跋扈的刘瑾抗争,表现了他坚持正义、无所畏惧的道

7、德勇气。C王阳明提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强调虽圣人之道遥不可及,但自我都可追求主体心灵的觉悟。D王阳明临终时留下“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遗言,寥寥八字,可视为对王阳明人生与学问的概括。CC项,曲解观点,“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说的是圣人之道就在自性中,并非遥不可及。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阳明年少时便立下圣贤之志,不愿走入仕途,成年后却历经三次科举而投身官场,奔走四方,颇立功业。B政治斗争的复杂险恶,促使王阳明思想的升华;而思想的升华,更使他气定神闲地面对人生的艰难险恶。C阳明之学虽为王阳明首创,却是吸纳前人思想精髓所得,他曾学朱熹、佛、老,历经艰难,方悟得

8、良知之教。D本文直接引用论语大学的话语,是为了揭示王阳明思想的渊源和发展过程,丰富了传主形象。CA项,无中生有,王阳明并未“不愿走入仕途”。B项,混淆因果,应是“人生的艰难险恶促使面对政治斗争的复杂险恶”。D项,对所引用的话语的作用的分析错误,引用论语是为解释其名字的渊源;而引用大学只能说明其领悟了“格物致知”的要旨,并不能揭示其思想的发展过程。3.(概括分析传主事迹题)王阳明一生有哪些主要成就?请结合文本分类概括。(6分)答案:学术方面:创建阳明学,提出了“致良知”的哲学命题;为政方面:治政有方,推行德政与孝道;军事方面:平叛得力,并创下了以少胜多的奇迹。4.(概括分析传主形象题)从文中看,

9、传主王阳明是一个怎样的形象?(6分)答案:志向远大,身体力行。从小就抱有“读书学圣贤”的心愿,在成长过程中身体力行,终成一代名家。不畏权贵,奋力抗争。在御史薄彦徽、南京给事中戴铣被逮下诏狱后,挺身而出,抗疏力救。从容面对困境,不断思考哲理。被贬龙场期间,面对天灾人祸,从容面对,大彻大悟“格物致知”之旨,标志其主体意识开始觉醒。忠君爱民,矢志不渝。以民为本,推行德政,深受百姓爱戴;两次平叛,立不世之功;身染重病,至死胸怀坦荡。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12分)马寅初:兄弟我很硬朗堂堂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的讲话这样开头:“兄弟我今年73岁”其后他大讲自己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冷水浴的乐趣,甚至在

10、火车上也必弄桶凉水来冲洗,“凉水一激,汗毛孔里的泥垢就出来了”。 这是北大老校友回忆当年初入北大,听马校长讲话时的情形,他们的感觉是“有一股扑面而来的热情和不加修饰的直率”。而他们看见马校长,第一印象是:“身体出奇的棒,当时他年已古稀,虽然鹤发稀疏,却有红润的童颜。他仍常常在假日到西山去爬山,还常年坚持洗冷水澡,在北京冬天那寒风刺骨的河岸上,老人家光着身子往冷水里跳。”马寅初的儿子马本寅告诉记者,父亲1961年以八十高龄回故乡嵊县视察,由于洗冷水澡而患上肺炎,才终于停止了这个习惯。此前,北大开大会批判马寅初,会议开始了很久,他不来。派人去“请”来了,他搬张椅子坐在台前泰然自若。台下有人喊口号,

11、他很镇静地说:“我这个人每天洗冷水澡,不管多冷的天都不怕。现在天气并不冷,给我洗热水澡,我就更不在乎了。”马校长搬张椅子坐在台上讲桌旁的场景,北大师生并不陌生。遇有领导人或文化名流来校讲演,他常常这样,以便随时和主讲人交流。一次,国家体委某副主任来北大讲话,按常理,马寅初不用陪同,可他不但往讲桌旁边一坐,而且不断插话,越说越有劲,最后干脆喧宾夺主地批评起一个人来,说这人不爱体育锻炼,身体很差,这样重要的会议他竟然不来听讲。被批评的是历史系主任翦伯赞教授。有当时在场的学生回忆,马校长这番背后的“人身攻击”让大家哑然失笑,“眼前浮现翦教授那清瘦、文弱的身影,再看看马校长壮硕的姿容,也真感到马校长的

12、话有点道理”。当年,北大所有的刊物和全国各地的报纸猛烈批判新人口论,马寅初却拒不检讨,坚决不写检讨文章,照常笑眯眯地出入北大燕南园住所,“圆圆一张脸像弥陀”。所以董桥曾撰文,“让今人学学马寅初的硬朗”。这种“硬朗”自然存在于北大学生的回忆中:“马校长这块硬骨头实在难啃,让他屈服,没门;逼他自杀,妄想!”在1958年屡遭点名批判期间,马寅初说:“我总想以行动教育学生,我总希望北大的10 400名学生在他们求学的时候和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要知难而进,不要一遇困难便低头。”1960年,在“马寅初不投降,就叫他灭亡”的口号声中,这位不妥协的学者终于被迫辞去北大校长的职务,撤离燕南园,回到东总布胡同的旧宅。

13、不久,他又被免去职务,不能再公开发表文章。从此,马寅初在政治舞台和学术舞台上消失了。马寅初曾告诉记者,那个时候,家里很冷清,很少有人来拜访。但在如此境况中,马寅初根据大量的农村实际调查,写出100万字的农书。他坚信“这部书现在虽然不能出版,但不等于永远不能出版”。孰料“文革”开始,马寅初不得不痛下“与其让别人烧,不如自己烧”的决心,整整一藤箱,几十卷的农书手稿,在作者亲手点燃的火中灰飞烟灭。马寅初的硬朗由来已久。1927年北大校庆时,他发表北大之精神演讲:“此种虽斧钺加身毫无顾忌之精神,国家可灭亡,而此精神当永久不死。然既有精神,必有主义,所谓北大主义者,即牺牲主义也。服务于国家社会,不顾一己

14、之私利,勇敢直前,以达其至高之鹄的。”研究者称,马寅初在20世纪50年代“单枪匹马”挑战主流意识形态,与“北大之精神”若合符节。有一本关于北大校长的书,写马寅初的那篇,标题赫然是“为真理而死,壮哉!为真理而生,难矣!”(摘编自北方新报2012年3月19日,有删改)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马寅初常年洗冷水澡,身体素质极好,年逾古稀,却鹤发童颜,仍能爬山。B人都有软弱的时候,马寅初烧毁农书手稿虽然让读者看到了他软弱的一面,但恰恰让传记更具真实性。C本文运用了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既正面刻画了马寅初的动作和语言,也通过别人的评价侧面刻画了马寅初的形象。D本篇传

15、记表现传主马寅初最突出的特点是硬朗,表现了一代学者马寅初坚强可敬的人格,也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赞赏和敬仰。B烧毁手稿并非表现马寅初的软弱,亲手点燃,不愿别人去烧毁恰恰是他硬朗个性的表现。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批判大会上,马寅初应对泰然自若,表现了他对这场运动的嘲讽、蔑视,以及面对打击从容、乐观的人生态度。B马寅初在一次报告会上喧宾夺主地批评历史系主任翦伯赞教授不爱体育锻炼,身体很差。作者记叙这件事,意在说明马寅初是一个爱护身体,注重体育锻炼的人。C农书是马寅初的心血之作,但在“文革”之初,马寅初亲手将其烧毁,无奈对社会现实做出了妥协。D马寅初认为,人总会遇到困难,这时应该知难而进,这源于他在北大工作时受到了“北大之精神”的影响。AB项,曲解观点,意在表明马寅初的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