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 湘教版 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第四节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练习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118581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 湘教版 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第四节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湖南省 湘教版 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第四节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湖南省 湘教版 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第四节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湖南省 湘教版 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第四节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湖南省 湘教版 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第四节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 湘教版 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第四节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 湘教版 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第四节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练习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一、选择题(单选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按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发生过程,可将自然灾害分为()气象灾害地质地貌灾害生物灾害海洋灾害A. B. C. D.2.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首要原因是()A.地形复杂多样B.冬季风强弱和进退的迟早不同C.南北温差大D.夏季风强弱和进退的迟早不同读“我国雨带位置月份变化图”,回答34题: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的雨带位置一般位于副高脊北侧,其原因可能是()A.副高脊推动台风雨带北上B.副高辐散的偏南气流与南下的冷气流相遇形成锋面雨C.影响我国雨带形成的主要气流是偏北风D.副高气流辐合造成北侧多对流雨4.当副高脊位于30N35N

2、附近时,我国东南沿海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是()A.伏旱 B.泥石流 C.台风 D.洪涝5.长江三峡两岸自古以来多崩塌、滑坡,且越接近水面线,崩塌、滑坡数量越多,其主要原因是越接近水面线()A.暴雨越多B.植被越稀疏C.谷越深坡越陡D.土质越疏松6.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加固长江、黄河大堤在沿海一带修建沿海防护林工程建渤海湾跨海大桥A. B. C. D.根据遭受极端气候的频率、对灾害的敏感度(与贫困程度、人口数、国内稳定程度和对农业依赖程度有

3、关)、对灾害的应对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一个国家的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下列表格表示部分国家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排名情况(171个国家参与排名)。读图,回答78题:国家孟加拉国印度马达加斯加尼泊尔莫桑比克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排名12345国家瑞典爱尔兰冰岛芬兰挪威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排名1671681691701717.从表中可知,印度的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排名靠前,这与印度遭受极端气候的频率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极端天气在印度出现频率最高的可能是()A.台风天气B.干热天气C.寒潮天气D.暴雪天气8.瑞典、爱尔兰、冰岛、芬兰、挪威气候变化脆弱指数排名靠后的主要原因是()A.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极端天

4、气较少B.纬度较高,气温变化较小C.人口稀疏和经济落后,对灾害的敏感度较低D.经济和技术较发达,对灾害的应对能力较强2019年5月,我国东部地区持续强降水天气,如图所示。读图,回答910题:9.图中出现大暴雨的省区是()A.浙 B.闽 C.粤 D.川10.形成图示地区降水的主要原因是()A.高压脊控制 B.锋面活动C.反气旋过境 D.冬季风强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

5、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

6、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回答1112题:11.P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A.海陆位置不同 B.夏季风的进退C.台风影响先后 D.用水季节变化12.旱涝灾害都

7、严重的地区多()A.人口稀少 B.经济落后C.平原地形 D.高原和盆地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2019年3月13日,国家局发出通知,中国北方地区已进入沙尘暴易发频发季节。要求东北、华北和西北相关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林业主管部门做好春季沙尘暴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减少沙尘暴造成的损失。材料二我国北方沙尘暴示意图。(1)造成我国北方春季沙尘暴的自然原因是 近几年沙尘暴加剧的人为原因是 。(8分)(2)当北方出现沙尘暴天气时,其前方却出现泥雨天气,试解释其原因: 。(6分)(3)图中和均是沙尘暴的源地,治理沙尘源的主要措施有 。(6分)14.读“我国某

8、区域等高线地形及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甲、乙两地均易发生洪涝灾害,结合材料分析此时两地可能发生暴雨洪涝的地点并分析原因。(8分)(2)分析甲、乙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12分)参考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成因及治理措施。第(1)题,读图,根据图中等压线分析,此时乙地位于低压槽附近,有可能受锋面气旋的影响形成暴雨。该锋面气旋属于冷锋,甲距锋面较远,且在冷锋前,不易发生洪涝灾害。第(2)题,甲地位于河流下游,主要是因泥沙淤积,河床抬高,造成决堤,引发水灾,所以要加固堤坝,防止洪水漫溢;退耕还湖,提高湖泊对洪水的调蓄能力;疏浚河道,修建排水、分洪

9、等水利工程。乙地位于河流上游,所以要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乙处是个山间小盆地,可以修建水库,削减洪峰威胁。答案:(1)乙地。此时乙地位于低压槽附近,有可能受锋面气旋的影响形成暴雨。(8分)(2)甲地:加固堤坝,防止洪水漫溢;退耕还湖;疏浚河道;修建排水、分洪等水利工程。乙地: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修建水库,削减洪峰威胁。(12分)解析:D按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发生过程,可将自然灾害大致划分为地质地貌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和海洋灾害等。解析:D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与我国特殊的气候特点有关,我国主要为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很大,造成水旱灾害频繁发生。解析:3.B4.C第3题,从图中

10、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的雨带位置一般位于副高脊北侧,其原因是副高北移,其辐散的偏南气流与南下的冷气流相遇形成锋面雨。在副高的推动下,我国锋面雨带不断南北移动。当副高势力较强时,锋面雨带迅速北移,易出现北涝南旱。如果副高势力较弱,锋面雨带滞留在南方迟迟不能北进,则会出现南涝北旱。第4题,当副高脊位于30N35N附近时,副高控制江淮地区,此时我国锋面雨带推移到华北、东北地区,而江淮地区出现伏旱天气,此时我国东南沿海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是台风。解析:7.B8.D本题组考查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防灾与减灾。第7题,印度受印度洋洋面上空形成的飓风影响较大,而不是台风,A项错误。印度大部分地区是热带季风气候,常

11、年高温,旱雨季明显,一旦西南季风较弱,降水较少,就会形成干热天气,B项正确。印度位于热带,且北部有喜马拉雅山脉阻挡,受寒潮天气和暴雪天气影响小,C项和D项错误。第8题,瑞典大部、芬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变化较大,A项和B项错误。瑞典、爱尔兰、冰岛、芬兰、挪威这些国家位于欧洲西部,经济和技术较发达,对灾害的应对能力较强,C项错误,D项正确。解析:C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加固长江、黄河大堤,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减轻或治理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在沿海一带修建沿海防护林工程是为了保护沿海地区免遭台风、海浪等的破坏。解析:11.B12.C第11题,读图,P地是华北平原

12、地区,Q地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二地受夏季风的进退活动时间影响,常常此旱彼涝,B对。海陆位置相似,A错。P地不受台风影响,C错。用水季节变化不是旱涝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D错。第12题,根据图中旱涝地区的分布情况,旱涝灾害都严重的地区多平原地形,因为平原地区排水不畅,易涝;人口多,工农业需水量大,易形成旱灾;且经济发达,造成的灾害损失大,A、B、D错。解析:9.C10.B第9题,从图示分析,大暴雨的省区主要是广东,其次在广西和湖南的交界处。第10题,高压脊、反气旋的影响,不会形成降水;受冬季风影响,多形成干冷天气,而受锋面影响,会形成降水天气。解析:第(1)题,沙尘暴近几年在我国华北地区特别严重,甚

13、至影响到首都北京居民的日常生活,引起中央及各级领导与政府的关注。其自然原因是北方冷锋快速南下,大风吹起原有沙质地表的尘土。其人为原因是乱伐森林,乱垦草场造成的地表植被破坏,沙泥裸露。第(2)题,在沙尘暴天气出现时,其前方属于暖湿气团,暖湿空气抬升,气温下降,凝结成云降水,雨水与沙尘混合就成了泥雨。第(3)题,解决的办法是加强我国西北地区的植树造林、防风固沙工作。同时更要加强黄土高原的植树造林、水土保持工作。答案:(1)冷锋快速南下,大风吹起原有沙质地表的尘土乱伐森林,乱垦草场造成的地表植被破坏,沙泥裸露(8分)(2)沙尘暴天气出现时,其前方属于暖湿气团,暖湿空气抬升,气温下降,凝结成云降水,雨水与沙尘混合就成了泥雨(6分)(3)加强我国西北地区的植树造林、防风固沙工作,加强黄土高原的植树造林、水土保持工作。(6分)第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