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四节 升华与凝华同步课件 (新版)沪科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117519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PPTX 页数:15 大小:1.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秋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四节 升华与凝华同步课件 (新版)沪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秋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四节 升华与凝华同步课件 (新版)沪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秋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四节 升华与凝华同步课件 (新版)沪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9秋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四节 升华与凝华同步课件 (新版)沪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9秋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四节 升华与凝华同步课件 (新版)沪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秋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四节 升华与凝华同步课件 (新版)沪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秋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四节 升华与凝华同步课件 (新版)沪科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节 升华与凝华,知识点1 升华 1.如图是哈尔滨冰雕节上展出的一座大型冰雕,尽管温度一直低于0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冰雕也会慢慢变小,这是由冰的 升华 ( 填物态变化名称 )导致的。,2.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D )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不见了 B.湿湿的头发,用电吹风很快吹干 C.金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D.寒冬,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知识点2 凝华 3.黄山景色闻名天下,严冬经常会出现“雨凇”现象,如图甲所示,这种现象一般是由在朔风里飘扬的雨滴附在树枝、草等物体上形成的冰晶;而松花江畔,严冬却经常出现“雾凇”现象,如图乙所示,它是由水蒸气遇冷凝结并附在树枝上形

2、成的冰晶。“雨凇”和“雾凇”的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分别是 凝固 、 凝华 。,4.( 淮安中考 )下列现象中,由凝华形成的是( C ) A.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 B.盛夏,烈日炎炎土地干涸 C.深秋,清晨草地出现白霜 D.严冬,寒风凛冽湖水结冰,知识点3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放热 5.( 泰安中考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B ) A.湖水结成冰 B.樟脑丸变小 C.露珠的形成 D.雾凇的形成 6.下列几组物态变化过程,都是放出热量的是( B ) A.熔化、汽化、升华 B.凝固、液化、凝华 C.熔化、液化、凝华 D.凝固、汽化、升华,7.日光灯管用久了两端会发黑,是因为灯管

3、内钨丝中的钨先 升华 后 凝华 ( 均选填“升华”“凝华”“汽化”或“液化” )而形成的。 8.实施人工降雨的一种方法是飞机在高空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很快 升华 成气体,并 吸收 热量。高空中的水蒸气可以 凝华 成小冰晶,在降落过程中形成雨滴。,9.如图是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图。电冰箱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一种叫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冷冻室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边。氟利昂是一种既容易 汽化( 液化 ) ,又容易 液化( 汽化 ) ( 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的物质。工作时,电动压缩机将氟利昂蒸气压缩并把它压入冰箱的冷凝器里,在这里氟利昂蒸气变成液体并 放热 ( 选填“吸热”或“放热” )

4、,这些热被周围空气带走。冷凝器里的液态氟利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里,在这里迅速汽化并 吸热 ( 选填“吸热”或“放热” ),使冰箱内温度降低,生成的氟利昂蒸气又被压缩机抽走,压入冷凝器,再液化并把从冰箱内带出来的热放出。氟利昂这样循环流动,冰箱冷冻室里就可以保持相当低的温度。,10.现在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地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B ) A.熔化 B.升华 C.凝华 D.汽化 11.( 绵阳中考 )冻肉刚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由于( A ) A.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霜所致 B.空气中的水

5、蒸气液化成水所致 C.冻肉中的冰熔化成水所致 D.冻肉中的水凝固成冰所致,12.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 A ),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13.( 呼和浩特中考 )在试管中放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当固态碘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后,将试管从热水中取出,

6、放入凉水中,碘蒸气又会变为固态碘附着在试管内壁上,关于物质碘的物态变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先放热升华后吸热凝华 B.先吸热升华后放热凝华 C.先放热熔化后吸热凝固 D.先吸热熔化后放热凝固 14.爱吃冰棍的小华发现,从冷冻室刚拿出来的冰棍,剥去包装纸后,表面很快会出现许多“白色粉末”,还会冒“白气”,用舌头舔冰棍时,开始舌头会被牢牢地“粘住”,但让舌头和冰棍接触一段时间后,它们又会自动“脱离”,请你写出加引号部分的现象所对应的物态变化的过程。 ( 1 )出现“白色粉末”: 凝华 ; ( 2 )冒“白气”: 液化 ; ( 3 )被“粘住”: 凝固 ; ( 4 )自动“脱离”:

7、熔化 。,15.某天,在新疆罗布沙漠的沙丘上覆盖着约5 cm10 cm积雪,茫茫无涯。然而,过了20 min左右,雪不见了,脚下却是干爽沙地,这一现象令科考队专家瞠目。而当时天气阴,气温为-15 。雪为什么不见了? 雪直接升华为水蒸气了,因为沙漠里的气候变化无常,雪可能突然吸热直接升华为水蒸气,所以脚下的沙地是干的。,16.如图是小红做“观察碘升华”的实验装置。,她的操作是在烧杯中放少量的碘,烧杯口放一只装有冷水的烧瓶,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 ( 1 )结合你的探究经历,描述小红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用酒精灯对烧杯直接加热过程中,在烧杯中看到紫红色的碘蒸气 ;,( 2 )交流评估时,小明查阅了部分物质的熔点、沸点( 见下表 ),他发现碘的熔点是113.7 ,碘的沸点是184.25 ,酒精灯的火焰温度约400 ,他认为小红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小红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请你针对小明的质疑,选用上述器材或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碘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写出实验方案并简要说明。,采用的方法是将碘颗粒放在烧瓶中,将烧瓶浸没在正在加热的热水中观察碘状态的变化。烧杯中水的温度最高为100 ,碘达不到熔点,不会发生熔化现象,碘一直处于固态,出现的碘蒸气只能是由固态碘直接变成的,能更好地说明碘的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