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精编精校专题八区域地理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92110279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精编精校专题八区域地理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精编精校专题八区域地理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精编精校专题八区域地理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考精编精校专题八区域地理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考精编精校专题八区域地理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精编精校专题八区域地理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精编精校专题八区域地理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专题八】 区域地理环境与区域 可持续发展【考情分析】考纲解读命题规律1.理解区域的概念、特征和区域间的差异性,区域内部的相对一致性。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区域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差异,明确比较区域差异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结合某区域发展状况,比较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理解发展问题与环境问题之间的相互联系。3.了解荒漠化的概念、类型和成因,理解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分布、危害及治理措施。了解中亚、北美、澳大利亚及非洲的荒漠化问题,并与我国荒漠化进行比较。4.了解森林的生态效益及原始森林的分布。理解热带

2、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及其生态脆弱性。5.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分析其作为我国能源基地的区位条件,掌握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内容与方法。分析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6.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分析河流流域开发的自然地理背景,学会评价的方法。了解流域综合开发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对策。以大江大河的治理为背景,分析流域开发建设的地理条件、基本内容与区域发展的关系。7.学会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理解区域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理解区域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8.理解区域在资源、交通、人才、科技、市场、政策等方面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影响,学会分析在

3、此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或对策。学会利用图表资料分析、论证某区域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产生的影响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9.掌握我国主要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和消费分布规律。理解区域资源调配的作用和意义。理解资源的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10.理解产业转移的原因和规律及产业转移对迁入地区和移出地区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1. 近几年的高考题多以某区域(一般是课本没出现过的区域)为切入点,考查该地的位置、范围以及主要的自然特征,从而考查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生态环境问题的综合整治的思路与措施,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题型多以综合题出现,对学生要求比较高2.

4、 资源、能源的开发是长期热点,近几年的高考题多侧重考查区域资源、能源的开发利用及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考查方式多以综合题出现,信息多以区域图、柱状图、流程图等形式呈现,兼顾考查课标中的各种能力要求3. 近几年的高考题多以某区域为切入点分析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影响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多结合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经济区考查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及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多以综合题出现4. 近几年的高考题多以图表为背景,以我国重大工程建设为切入点,多角度考查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可能性、必要性及影响;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案例为切入点,结合图表材料,考查区域产业转移的原因、特

5、点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近几年也开始关注技术指向型企业转移的分析【知识归纳】一、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分析1掌握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思路分析各区域的地理特征,应从区位入手,从整体上把握,具体思和程序如下图所示:2把握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地理环境特点及影响二、区域间的资源调配1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的一般分析思路(1)调配原因:该原因必然是资源分布区与消耗区的差异,即明确该资源分布规律及分布较多的地区;同时明确该资源紧缺区紧缺的原因,包括为何分布较少,为何需求量大,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2)解决该资源短缺的途径:包括提高利用率,节约资源,寻找替代品和跨区域调配资源等。(3)跨区域调配资源的线路选择:要保

6、证稳定、安全的资源供应;要考虑线路的造价;要考虑沿线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和城市分布等社会经济条件;要尽量避免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4)资源跨区域调配的重要意义资源调配工程的实施,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从以下两方面分析:对于资源调入地区而言,资源的大规模调入,缓解了资源、能源不足的问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相对充足,又保障了社会的安定与繁荣,以及促进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等。对于资源调出地区而言,随着资源的开发和工程的建设将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2我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三、区域产业转移1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一般规律(1)

7、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某一地区工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一般有以下规律:(2)区域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进而转移资金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最后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一般方向是由发达国家(地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地区)。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四、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掌握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及整治措施 生态问题、发展障碍形成原因整治措施东北地区(湿地保护)黑土开垦后,引起土壤冲刷,黑土层日渐变薄沼泽地的开垦引起生态恶化森林生态破坏和森林资源不合理利用黑土被开垦后,自然平衡遭到破坏,引起土壤冲刷林木超采,采育脱节,毁林开荒,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停止对沼泽地的开垦对坡面、沟壑的

8、治理,植树造林,土壤的培肥合理采伐,营造人工林,木材的综合利用,建设自然保护区华北地区(中低产田治理)旱涝、盐碱、风沙是农业发展的三大障碍。冲积低平原、滨海平原是中低产田集中地区气候具有春旱多风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且变率大等特点片面扩大灌溉面积,大水漫灌、只灌不排以及不合理开垦土地低湿地治理鱼塘台田模式盐碱地治理科学调控水盐运动南方丘陵山区(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严重,其危害大于黄土高原。石质裸露,不能恢复,形成“红色荒漠”能源短缺,农村薪柴匮乏,乱砍滥伐发展立体农业解决生活用能问题、发展沼气、营造薪炭林、炉灶革新、推广生活用煤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土地荒漠化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

9、问题之一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多大风原生沙质荒漠、砾质荒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消除贫困早期预警生物固沙、沙障固沙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严重,恢复相当困难;自然灾害频发生态脆弱,人地矛盾尖锐;植被的破坏,不合理耕作、开矿;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小流域综合治理,保塬、护坡、固沟;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合理存放表土五、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1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分析(以德国鲁尔区、山西能源基地为例)一个地区内的资源状况影响着区域的发展方向,而对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则事关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状况不同,其所

10、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也不同,因而其开发利用的方式和方向也不相同。项目考虑因素德国鲁尔区山西能源基地开发条件区域资源状况、市场和交通条件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发达;煤炭资源丰富;离铁矿区近;水源丰富煤炭储量丰富,开采条件好;位置适中,交通较便利;市场广阔;水源不足存在问题市场竞争、经济效益、运输压力、环境问题煤炭开采成本提高;煤炭能源地位下降;传统产业衰落;环境问题明显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运力不足;环境问题突出综合整治措施综合利用提高附加值,做到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治理同步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扩大煤炭开采量;发展交通,提高

11、外运能力;加强煤炭加工转换,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治理环境污染2流域综合开发建设的分析(1)流域综合开发的分析思路分析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一般要考虑流域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条件和人口、经济发展基础等人文地理条件。分析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时要综合考虑其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得出流域开发的有利条件,从而制定出其开发方向。分析流域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时,首先根据流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确定制约流域发展的不利因素,然后根据制约因素探索综合治理的对策。总体分析思路如下所示:(2)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分析流域综合开发建设必须注重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其综合整治应主要遵循以下模式

12、:六、区域经济发展1常见农业区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典型地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可持续发展方向农耕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过分注重耕作业,忽视了多种经营,从而使农耕区生态退化;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出现土壤污染、农产品质量下降等现象走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之路;延长产业链,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工业,提高经济效益;向生态化方向发展,建绿色农产品基地牧区内蒙古高原、青海牧区过度放牧引起草场退化保护草地、建人工草地,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对畜牧产品进行深加工林区东北大、小兴安岭林区只采不育、资源衰竭、生态环境恶化采育结合,对林木产品进行深加工2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过程中产生的

13、问题,有些是共性的,如环境问题、城市发展空间不足问题、水资源供给问题、就业问题等;由于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同,有些问题也各不相同。关于问题的解决对策,要注意从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层面进行分析,与存在的具体问题相对应。下面是珠江三角洲与江苏省城市化问题与对策的对比:珠三角江苏省问题产业升级面临困境,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对城市化的内涵认识不够全面,出现了环境问题,城市化质量有待提高措施产业结构调整,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加强规划与管理调整行政区划,加大城市的聚集力和辐射力,“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建设三大“城市圈”,以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考点例析】

14、【例题1】(2012安徽卷) 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运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图10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表3为该州“水银行”交易统计表。完成(1)(2)题。年份“水银行”买入“水银行”卖出价格(美元m)水量(亿 m)价格(美元m)水量(亿 m)19910.1010.120.148.1519920.042.340.061.9719930019940.042.720.062.09表3(1)该州实施“北水南调”的地理背景是自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 北部地区湿润多雨 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 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A. B. C. D. (2)1993年该州“水银行”没有运作,是因为当年中南部地区A.节水技术改进,用水效率提高 B.产业结构调整,用水量减少C.水价过高,需水方难以接受 D.降水量增加,水资源充足【答案】B D【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及区域定位、知识迁移能力。“北水南调”的地理背景一是与北部水资源丰富,二是南部有用水需求,同时经济条件及技术条件可行。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州北部河流众多,说明北部湿润多雨,正确;居民点主要集中在中部和南部,说明该州经济活动主要在中部和南部,因此正确。选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