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二复习学案: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106570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必修二复习学案: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岳麓版必修二复习学案: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岳麓版必修二复习学案: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必修二复习学案: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学习目标】1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国家队经济的大力干预(2)“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3)福利国家出现【达成途径】11.研读课本P74“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完成金版新学案知识点一2.结合课本P75“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完成金版新学案知识点二。3.了解课本P76“福利国家的出现”完成金版新学案知识点三。【自主学习】15【巩固目标】22要点一:国家队经济的大力干预1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用于采购商品和支付劳务费用的总金额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5,并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这表明美国()A加

2、强了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B开始走上计划经济的道路C黄金储备减少,美元贬值加剧 D经济进入“滞胀”阶段要点二: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1.据统计,1965年,美国最大的100家工业公司中,家族控制的占36%,经理控制的占64%。表明“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A“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政府干预下私人垄断受到打击B企业生产科技含量增加和生产过程复杂,出现“经营者革命”C生产力的发展,股票不再为少数资本家拥有D经营管理人员的不断增加,“新中间阶层”出现要点三:福利国家的出现1“二战”后,英国扩大了以社会保险和福利补助为内容的福利制度;法国按家庭津贴原则,国家为有子女的工人和雇员提供补

3、助,还制定了广泛的社会保险立法,使半数以上的人口生活有了保障,使福利开支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6%;联邦德国和意大利也是如此。这种做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 B增加了政府收入C造成国家财政困难 D扩大了社会消费练习提升:材料一某西方国家的福利体系养老金:65岁以上的瑞典公民享受养老金,金额以其一生收入的多少和纳税情况评算。养老金由雇主和雇员各支付一半父母保险及儿童护理:产妇休产假可领取产假补贴,孩子入托费90%由国家负担,16周岁前每周可领取补贴医疗保险:瑞典公民都享受公费医疗,超出规定金额部分可享受50%90%的补贴失业补贴:瑞典失业者都可以领取失业救济,金额

4、为原工资的75%材料二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71年)(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有何特点。答案:要点一解析:材料表明,“二战”后美国政府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B项说法错误。时间是50年代,C、D项与50年代(黄金时代)不符。答案:A要点二解析:经理是高级管理人员,经理控制的公司数目超过了家族控制的公司数目说明“经营者革命”的出现。答案:B要点三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对福利国家这一历史概念的理解。题干材料指的是二战后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的出现,A、D两项是其历史意义,C项则体现了其消极影响,三者表述均符合史实。B项结论不符

5、合史实,福利政策使国家财政支出扩大。答案:B练习提升:分析: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其已覆盖养老、医疗等多个领域,从材料二中社会保险支出的比重即可得出另一个特点答案: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高财政支出。随堂检测:(满分30分,时间10分钟)一、选择题(总6个小题,每题4分,共24分)1“二战”后美、日、西欧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共同之处是()A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B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D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2【B层】戴高乐说:“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A.戴高乐看到了传统经济体制弊端B.戴高乐的言论体现了凯

6、恩斯主义的理论内涵C戴高乐主张实行全面的计划经济D戴高乐主张加强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指导3“1960年,日本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出10年之内国民生产总值和个人国民收入增长一倍,并规定了实现这一目标的相应配套措施。”这不能说明()A日本借鉴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经验 B日本运用国家力量干预经济C日本步入计划经济的轨道 D日本的这一举措推动了经济发展4今天的美国惠普公司是由无数个受过专业训练的管理人才在经营,它是藏富于民的一种手段。这里“藏富于民”指的是()A管理者革命 B人民资本主义 C福利制度的建立 D实现企业国有化5“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的出现,都是()A资本社会化的需要 B企业生

7、产科技含量增加的结果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

8、、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C国家干预经济的结果 D生产力发展的结果6“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进行政策调整,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其主要目的在于(

9、)A刺激社会消费 B改善劳资关系 C缓和社会矛盾 D重塑政府形象二、非选择题(总1个小题,共6分)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美国)联邦政府的科研拨款,1952年达18.2亿美元,1965年升至130.1亿美元私人企业减少了科研费支出的份额,但可分享更多的科研成果。王斯德世界当代史材料二1946年底,法国政府在工商业所占股份达50%以上;将法兰西银行和四大商业银行、34家保险公司国有化;在汽车制造、电力、煤气等部门,国家控制了85%的资本王斯德世界当代史材料三日本在19481949年两次制定了“经济复兴五年计划试行方案”,1951年又编制“自立经济的三年计划”。王斯德世界当代史 (1)结合上述材料

10、,概括“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形式。(6分)【选做】(2)战后,发达国家为什么要采取干预经济的政策?分别简析上述国家干预经济形式的积极意义。(5分)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答案:一、选择题1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识记及概括能力。“二战”以后,西方发达国家采取了国家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的政策。答案:A这个工作可

11、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2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审题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戴高乐的话认为经济应该既有计划,又有市场,但不是计划经济。答案:C3. 解析:日本属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制定经济计划只是利用国家权力干预经济的手段,这与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有本质

12、不同。答案:C4. 解析:惠普公司不是单个家族所拥有,也不是由惠普家族经营,所以从所有制到经营体制都实现了社会化,这就是所谓的“人民资本主义”。答案:B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13、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5.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和对比能力。A项只符合“人民资本主义”;B项是“经营者革命”出现的原因;C项与二者均不符。二者的出现,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答案:D6.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能力。“福利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经济收入再分配的一种方式,使低收入家庭获得了生活的保障,缩小了贫富差距,主要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C项正确;而A、B、D三项都只是从一个方面体现了缓和社会矛盾的内容。答案:C7 解析:第(1)问可从三段材料中分别概括出三种“形式”。第(2)问可结合二战后的时代特征归纳要点。关于积极意义,一定要注意针对“上述国家”分析,不能漫无边际地作答。答案:(1)增加科研经费的拨款;实行国有化;制定经济计划。(2)原因:吸取大危机的教训,调整和缓解生产力发展中出现的矛盾。意义:扩大科研经费的拨出,有利于减轻企业的负担,增加企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国有化可以利用国家的财力发展私人企业不愿投资的基础工业;制定经济计划,可以减少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第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