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素材快速作乡村段落宝典_全国通用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103782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作文素材快速作乡村段落宝典_全国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作文素材快速作乡村段落宝典_全国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作文素材快速作乡村段落宝典_全国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作文素材快速作乡村段落宝典_全国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作文素材快速作乡村段落宝典_全国通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红云和西山那松树,应和着那缕缕似浮云般冉冉上升的农家房屋顶上的炊烟,那由牧童吹着笛赶着回来的耕牛发出的“哞哞”声,还有那农人扛着锄头回归时叱喝出来的充溢着山野粗犷与广袤的没有韵律不成调的乡歌,勾勒出一幅山村幸福生活如同“世外桃源”般的暮归图。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

2、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星期天,我跟爸爸到地里去劳动,到田间一看,嘿!那层层梯田,翠色尽染。那茁壮的棉苗,笔直的垄畔,一条条白色的膜光闪闪。人们愉快地劳动,剪枝疏果,间苗锄田,笑语不断。人们在田间劳作,就像在画中一样.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

3、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夏季,院子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我家小院变成了绿色的海洋、花的世界。葡萄开花后结了果实,它的叶子好像一只只手,在向你摇着摆着,是那么快活。各种蔬菜绿油油的,每一场雨,它们都能长高许多,密集的叶子一个挨着一个,不留一点缝隙。一阵风吹来,它们摇晃着,好像巨大的浪潮。这时候,爸爸把屋里盆栽的花也摆出来晒太阳。花儿在阳光的沐浴下竞相开放,那粉色的芍药、粉红的杜鹃、紫红的刺梅、金红的百合.形成了一幅瑰丽的画面。微风吹来,花香阵阵,令人心旷神怡。语文课本中的

4、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

5、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分村前面这排位置较低,整排都是石窑洞。居住在前排的人,无论男女老少都会拿锤使錾,就连省城文物馆的。、门牌、石牌也是俺村人的杰作。在骄阳酷暑季节,头顶的杨树林给在这里开发石窝场的人们送来了清爽的风,送来了动听的鸟鸣,送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山下水旁,有村落、农田。田野里一片丰收的景象。村边场上,人们正用脱粒机为玉米脱粒,扬起的玉米,像挂在山间的一道瀑布。庄稼垛高过了房顶,家家房顶上晒着棒子、柿子、红薯干。村子里还有小小贸易市场,市场上有葱、蒜、青菜、花生、豆制品,这边一盘油条,那边一叠大饼;那半扇半扇的猪肉,一排排挂在木架上,

6、有肥有瘦,透着新鲜。这些都显示出党的经济政策在农村贯彻后,偏僻山乡呈现出的新气象。这岂不是一幅富有山乡特色的风俗画吗?一进村子,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座座整齐的竹楼。它的建造颇为别致:远看屋顶,像古代文人戴的纶布。爸爸告诉我说,这叫孔明冠。村里的房子,是建筑在一根根木桩上的。它分为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堆放柴火杂物。楼前还有个晒台,可以在上面晒东西,也可以在上面玩。也许,由于我们村子是坐落在一处斜坡上的缘故吧,家家的门几乎都是朝一个方向-东方开放的。傣家竹楼十分奇特,用4根很粗壮的柱子撑着。从外面看房屋构造十分简单,两片人字形又大又宽的房顶盖在小一点的房屋上,看着会觉得这房屋又小,又不牢固;下面是一块

7、很大的空地,用来饲养家禽。可顺着楼梯上了竹楼,这里的一切和想像的完全不同,内部很宽敞,又牢固。地板全用滑爽的竹席铺着,凉爽干净。屋子里面分两间,一间是宽敞的卧室,一间是客厅,屋里的摆设都很讲究。屋子中间,一年四季都点着一塘火,火塘上面的木架用3根木料搭着,架得很结实,能在上面架锅煮饭、炒菜和烧开水,虽然屋里有火塘,可屋里却不热,烟都从奇特的屋顶里出去了,屋里的空气很清爽,还带着一股淡淡的竹香味,屋外是一个用竹席铺的小平台,相当于汉族人住楼房的阳台。我们南贾村,东靠汾河边,西临固县滩,南有七一水库,北有层层梯田。过去虽叫旱圪瘩,如今却是水浇园。全村7300多亩耕地,靠着一条终年清水长流的环乡渠,

8、年年夺丰收,亩亩创高产。全村五分之四的家庭有了电视机,6户开上了大卡车和公共汽车。另外,大小拖拉机等共有160多辆。出门坐汽车,种地靠机器,耕、运、收割、碾打、种,全部机械化。难怪人们羡慕地叫我们电视村、富裕村、农业机械村呢。我家的小院很宽敞。窗前有一架葡萄,下面是草莓和白菜,再向北种了4垄韭菜、2垄茼篙、3垄马铃薯,秋天时还可以种菠菜。小院中间是一条砖石小路。东边是花圃,有刺梅花、芍药、百合花、扁珠莲.田野里,麦苗儿、油菜儿全在棉被里睡着了。只有大蒜儿睡得最不老实,绿绿的尖尖的手脚,都翘露在被子外面。浅塘河沟里的蒋白残杆儿的地方,被老天降下的白糖变成了东一簇、西一堆的白甘蔗。有水草的地方就留

9、住了一束束、一团团姿态各异的雪。有的像傻乎乎的北极熊,有的像胖乎乎的雪娃娃,有的像玉山群峰,有的如玉树琼花。雪后的乡村,仿佛变成了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到了盛夏,竹园显得更美丽可爱,阳光透过茂密的竹叶缝隙,照到地上,从远处看,像一片片碎银铺在地上,那就是竹子成林的时候。它舒展着手臂,好像在向人们招手,又仿佛在说:你们太热了,到这里来歇息吧!有时候走过路边,它用叶子遮住太阳,解除你的酷热。秋天一到,果子的芳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且不说黄澄澄的鸭梨挂满了枝头,那红红的苹果像小灯笼似的压弯了枝头。单就那像绿色走廊一样的葡萄架,就够我陶醉的了。啊!可爱迷人的葡萄架啊!多么芳香,幽静!那茂密的枝藤,爬满了

10、架子。在那又大又绿的葡萄叶下,挂着一嘟噜一嘟噜晶莹透明的葡萄,紫黑、溜圆,像一串串紫色的珍珠。顺手一摘,一嘟噜就有一斤重,放在嘴里一咬,汁水像蜜一样甜,一直甜到心里人们陆续回到村里,家家户户炊烟袅袅,不时地飘来诱人的饭菜香。老人们忙着撒米谷,吱咯地招呼大小鸡们回窝。噢唏,噢唏,鸭子的主人拿着竹竿正在河边把鸭子往家里赶。深秋时节,田间五彩缤纷。瞧,棉花白,白生生;谷子黄,黄澄澄;高粱红,红彤彤;秋菜绿,绿油油。苹果涨红脸,石榴咧嘴笑盈盈。阿姨、妈妈、嫂嫂,一个个腰系花包好像驾驶着小艇,在银海里悠悠航行;大卡车等运送一车车苹果、柿子、红枣进城,在公路上如梭穿行;那梯田上、峡谷中,时而又传来了种麦耧

11、的咯嗒咯嗒声;牛羊哞咩满坡叫,鹅鸭渠旁湖岸鸣.啊,好一派深秋图景!田埂上,一对对男女农民扛着锄头,挎着篮子,拉着小车,披着缕缕晚霞踏上归途。那小车里装满了绿油油的小白菜,又嫩又饱满的豇豆,灯笼似的辣椒,他们正准备着明天赶早市哩!临近春节了,则更有一番情趣。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过年用的东西。人们把鱼、肉、鸡等年货包成大包小包吊在楼房窗户的外面。双层窗玻璃里也会放上冻柿子、冻梨。冻红果,红的、黄的好看极了。大人们忙着蒸粘豆包,包饺子,扣花饽饽,几乎10天半月的主食都准备好了。孩子们最爱吃粘豆包,用糯米粉包着豆沙馅,蒸好后在豆包上面开一个小口放上白糖,一咬又粘又甜,那滋味,嘿!真别提多好了。第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