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1骨骼 苏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094057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1骨骼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1骨骼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1骨骼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1骨骼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1骨骼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1骨骼 苏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骨骼一. 教学目标1.能够对照人体骨骼完成骨骼拼图。2.知道成人骨骼由206块骨构成。3.懂得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4.知道骨干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可以制造血细胞。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骨骼有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难点:拼人体骨骼图。教学过程:摸骨活动:初步了解骨1、出示图片(一个儿童从高的地方往下跳):你认为他这样做危险吗?可能有什么样的后果?(从儿童生活中的安全教育事例入手,)2、谈话:危险!有可能摔断骨头。有可能摔断哪里的骨头呢?3、学生回答。4、在我们的皮肤和肉里面有骨头,自己摸一摸、找一找身体的哪些地方有骨头?仔细摸一摸骨头大概是什么样子的?5、学生活动:摸摸自己的

2、骨头。6、交流:你摸到骨头了吗?它在哪里?你怎么确定是骨头?骨头信息:很硬,长短等形状不一样,头、躯干、四肢部分都有骨头。7、课件出示手掌图片:再摸一摸、数一数,一个手掌有多少块骨?8、学生活动:摸手掌9、课件(X光手掌图片):一个手掌有27块骨,人体共有206块骨。拼骨活动:初步了解骨骼1、谈话:通过摸骨活动,我们大致了解了藏在我们身体里的骨共有206块,骨连接在一起,组成了人体的骨骼。2、推送资源:你能动手拼一拼各部分骨,形成人体骨骼吗?3、学生活动:拼骨,并上传拼图成果。4、交流:(展示拼骨结果)看骨活动:深 入了解骨骼1、提问:关于人体骨骼,你还有什么问题?2、介绍骨骼系统图集APP:

3、科学、医学等方面的专家,对人体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根据搜集到的信息,制作了骨骼系统软件。3、课件:介绍APP的启动与基本操作。4、自主学习任务:浏览骨骼系统,对照一下,检查自己拼的骨骼正确吗?重点选择12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利用骨骼系统软件展开研究,并及时记录。研究建议:骨的样子有哪些?你认为骨骼有什么作用?利用软件并结合自己的身体,研究一下自己感兴趣的骨头。5、学生活动:利用骨骼APP自主探究。6、交流:你研究的是什么?有什么发现?预设:骨头的位置分布处理:(课件展示人体骨骼图)科学上按人体骨骼的位置一般分成四部分:头骨、躯干骨、手臂骨、腿脚骨。预设:骨的结构骨很硬,不是实心的。(推送骨折图片

4、)学生活动:找不同!你想看看真实的骨头是什么样子的吗?学生活动:分组观察鸡的腿骨。交流。(出示骨骼图片)小结:骨骼是有生命的,可以生长,骨头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它能制造血细胞。预设:骨骼的作用处理:(出示胸部骨骼、头骨):保护柔软的重要器官(出示人体站立图骨骼):骨骼是人体的支架,起支撑作用(出示GIF骨骼图):你有什么发现?骨骼支持人完成各种运动。小结:骨骼有支撑、保护、运动的作用。巩固应用1、推送微视频,了解人体的骨骼。2、调查问卷:教学后记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5、。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

6、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本课诗苏教版四下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的第一课,传统课堂一般是出示一个人体骨骼模型,但是学生天然的对骨头有种害怕的心理,在想看又不敢看,想研究又有点害怕之间摇摆不定,导致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本节课的定位是上完课学生能亲近、喜欢骨头,觉得研究骨头有意思。课堂教学主要分成三个部分:摸骨、拼骨、研究骨。通过初次摸骨,感受骨的存在,了解骨的大体位置;再通过拼骨,逐渐建立对骨骼的完整认识;最后通过骨骼系统软件和观察实物猪骨来研究骨的作用和结构,通过一系

7、列的研究使引导学生形成骨骼的概念,了解骨骼的作用,认识骨的特点,使学生对骨的认识形成一个整体。基于本课内容,我想谈谈实际教学中的一些看法:1.本课用数字化设备,主要优点主要体现在拼骨和研究骨骼软件这两个环节。数字化拼骨和传统纸质拼骨相比较,节省资源,省时省力,便于展示和纠错。骨骼软件和支架模型比较优点更明显:有充足的信息提供查阅,能知道各部分骨的相关知识,比如说胸部的骨头由胸骨、肋骨和脊柱组成。同时利用青果在线可以随时保存有用的信息,便于分享,在学生交流的时候更有依据。通过骨骼软件,学生能体会到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快乐,培养了学生运用网络获取信息和分析及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因材施

8、教,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学习的内容,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学生不仅了解了书上骨髓等问题,也可以更多的获得有关信息,比如骨密质、骨松质、骨膜等。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软件的使用还停留在“玩”,对信息关注的比较少,教师的引导作用不是很好。在做实验指导的时候要强化软件信息的重要性,不必着急截图,仔细研究。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

9、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2.最后引导学生了解骨的特点这一环节应该引导学生研究骨骼软件,再观察其他动物骨(如猪等),借助认识各种骨获得的经验,说明人骨的构造及其与其他动物骨的相同点。教师太过于注重教学预设,跟学生的节奏不合拍,导致课堂中生成的优质资源悄悄溜走。教师今后要在教学机智上多下功夫,多与学生互动,把握生成式课堂。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

10、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

11、:“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3.板书是一节课的精华所在,本次板书不甚美观,主次也不甚清晰。标题、内容、板块之间有区分的话,更直观便于理解。4、忽略了学生的亲身实践和体验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自由地做着各种各样的运动,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在隐藏于身体内部的骨骼在人体的活动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在课堂研究时让学生在亲身的实践体验活动(运动)中感受人体的奥妙,课后在运动时,同时也对骨骼有了全面地认识和了解,会有更深层次的自主学习欲望。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