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渔歌子(3)_人教新课标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079318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渔歌子(3)_人教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渔歌子(3)_人教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渔歌子(3)_人教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渔歌子(3)_人教新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渔歌子(3)_人教新课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渔歌子(3)_人教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渔歌子(3)_人教新课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渔歌子教学设计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教学目标: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

2、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词。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2.通过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层层深入的诵读,学着运用展开想象的方法,初步理解

3、词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描述渔歌子这首词呈现的画面,体会诗人寄情山水、心志平和的情操,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山水的情感。3.拓展阅读,逐步培养对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并能主动积累优秀诗文。4.通过学习这首词,进一步感知词的特点。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加深对诗句的理解,体会词的意境。教学过程:一、 激趣设境,理解课题。1.用课件展示古诗画,让同学看图想古诗。师:今天,我带来了几幅画,这每一幅画中都藏着一首我们学过的诗或词,你能看出来吗?(出示第一幅图)生: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师:这是白居易的词。师:(出示第二幅图)这一幅画

4、呢?生: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师:再看一幅。(出示第三幅图)生: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师:蓬头稚子的钓钩钓起的是满心的期待与快乐,柳宗元的钓钩钓起的是满江的凄清与孤寂,唐朝词人张志和的钓钩钓起的又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首词渔歌子。拿出你的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2.解读“渔歌子”是词牌名板书:渔歌子师:读一读。生:渔歌子。师:真好。“子”在这里读第三声,不读轻声,再来一遍。生:渔歌子。师:“渔歌子”是这首词的什么?生:词牌名。师:词牌名有什么作用?(出示课件)二、初读诗词,把握节奏。师:好的同学们,拿出老师发

5、你的词,按照自读要求来读这首词。(出示自读要求)生自读。师:请你来把要求读一读。生:第一遍,不读错字,口齿清楚;第二遍,正确流利,字正腔圆;第三遍,试着读出词的韵味。师:好,开始自读吧。生:自读。师:读好了吗?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请你。生:读词。师:嗯,口齿清楚、字正腔圆。这首词中有两个词不太常见,你读得很准。一个是生:“箬笠”。师:请你把这个词带到句子中领着同学们读一遍。生: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师:知道“箬笠”是什么吗?生:“箬笠”就是竹子编的帽子,用来挡雨和阳光。师:谁还来补充?师:很好。“箬笠”就是竹子编的竹帽,斗笠。师:还有一个词,他读得也很准生:蓑衣。师:蓑衣是什么意思

6、?师: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师:古人吟诗诵词喜欢击掌打节拍,我们也来学一学古人。师:示范、领读,生情不自禁地跟着老师一起拍手读。师:真好,再来一遍,节奏慢一点。预备,起生:击掌读词。师:古人,还喜欢踏歌,就是用脚来打拍子。你的脚准备好了吗?生:(兴致勃勃)准备好了。师:一起来。生:(踏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师:现在我们来手舞足蹈。可以站起来。生:击掌踏歌。师:词的节奏大家读出来了,古人读词还讲求韵味儿。怎么读呢?遇到第一声、第二声字的时候,我们把声音拉长一些,在遇到第三声、第四声字的时候,我们把声音(生接)缩短一些。生情不自禁地试读起来。师:不需归一

7、声字拉长一些。谁愿意来试一试?生:读出了词的韵味。师:把掌声送给她。一起来一遍,好不好?生:齐读。师:真好,戏的节奏和韵味儿就这样被我们读出来了。三、赏析词句,感悟诗境。师:同学们,一首诗有一首诗的诗眼,一首词有一首词的词眼。你能找出这首词中一个关键的词吗?生:不须归。师板书“不须归”师:“不须归”是什么意思?生:不必回去。师:不必回去,不愿意回去。张志和为什么不愿意回去?生:因为这里的景色太美了,把他迷住了。师:拿出你的笔,找一找这首词中写了哪些景物,把它圈出来。师:圈了哪些景物?生: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箬笠、蓑衣、斜风、细雨。师:一共是九种景物。景物很美,你能把这美丽的画面告诉

8、大家吗?生:高大雄伟的西塞山前,一群群白鹭展翅飞翔。师:我听出来了,你把这句词读懂了。但是要注意,南方的山清奇俊秀,用高大不是太合适,明白了?师:谁还能来说一说,这是什么样的西塞山?生:连绵起伏的西塞山。师:让我们看到了山的形态。生:翠色欲流的西塞山。师:让我们看到了山的颜色。师:西塞山还是怎样的?生:(答不上来)师:当时,张志和在怎样的环境下钩钓的?生:斜风细雨里。师:斜风细雨里的西塞山又是怎样的呢?生:云雾飘渺的西塞山。师:诗情画意。师:白鹭呢?什么样的白鹭?生:自由翱翔的白鹭。师:让我们看到了白露的动态。真棒,你让画面动起来了。师:还能加点声音吗?生:欢叫的白鹭。生:引吭高歌的白鹭。师:

9、谁能把这个句子连起来说一说。(生犹豫)把你们刚才说的用进去。生:在细雨中,西塞山宛如披上了一层薄纱。山前,有一群群引吭高歌的白鹭在飞翔。师:你的描述让这句诗变成了一幅画,老师把这幅画送给你。师:同学们,我们能不能也把其他的景物说具体,加上颜色、动作、声音,让这幅画更丰富、更多彩?同位之间交流交流。生讨论交流,师巡视指导。师:谁来说一说。师:先说花吧,什么样的花?生:婀娜多姿的花。师:怎么样?生:婀娜多姿的花在清澈见底的小溪旁盛开着。师:接着说。生:水里养着肥美的鳜鱼。师:好的,把它连起来说。生:婀娜多姿的花在清澈见底的小溪旁盛开着,水里养着肥美的鳜鱼。师:这就说清楚了。还有谁来说?生:火红的桃

10、花映着碧绿的流水,形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水中,肥美的鳜鱼正悠闲地游来游去。师:(出示图画)这是你描绘出来的画面。师:还有吗?接着往下说。生:思考。师:还有什么美的画面?生:在细细的雨中,吹拂的风中,头戴箬笠、身披蓑衣的渔夫在垂钓,不愿意回家。生:一艘小船上,一个渔夫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在斜风细雨中悠闲地垂钓。师:(出示渔翁垂钓图)这幅图送给同学们。简单的27个字、9个景物被同学们读成了这样一幅美丽的画卷。你能用一个词形容这幅画吗?生:如诗如画生:诗情画意。生:栩栩如生。师:好,我就把你们说的词写下来。板书“如诗如画”。师:同学们,用你手中的笔记录下这美好的画面,写在词的下面。生写话

11、,师巡视指导。师:谁来读一读。生:在如诗如画的西塞山前,有几只引吭高歌的白鹭正展翅飞翔。火红的桃花映着潺潺的流水,清澈的水中,肥美的鳜鱼自由自在地游着。一位渔翁正披着绿色的蓑衣、带着青色的斗笠在斜风细雨中悠闲地垂钓,乐而忘归。师:真美!一幅清新灵动的江南图。还有谁来?师:(走到一没举手的学生跟前)我刚才看你写的挺好的,拿起来,美美地读一读。生:在云雾飘渺的西塞山前,有一群可爱的白鹭在自由自在地飞着,还不时高歌一曲。芳香娇艳的桃花映在碧波荡漾的溪水中,肥美的鳜鱼还不时浮出水面。有一位戴着青箬笠、披着绿蓑衣的渔翁坐在小船上钓鱼,嘴里还哼着小曲,在斜风细雨中不肯回家。师:一个多姿多彩的江南,把掌声送

12、给她。师:能用你的声音、你的动作、你的表情把这份美展现出来吗?生自由练读。生:个别配乐读,齐读。四、丰富资料,品味诗情。师:归去吧!生:不须归。师:张志和,归去吧!生:不须归师:张志和仅仅是因为留恋这里的景色而不愿意归去吗生:因为这里的鳜鱼很肥美。(学生笑)师:呵呵,张志和还没钓到鲜美的鳜鱼舍不得走,是吗?师:课前有没有收集关于张志和的资料?结合他的生平说一说。生2:我查了资料,张志和是唐朝的大诗人和大词人,自号“烟波钓徒”,他的是多写隐居时的悠闲生活。师:这位同学说了,他的诗多描写隐居生活,他为什么要隐居呢?生3:张志和当过官,后来被朝廷贬官了。他无心朝政,也不贪图名利,一心一意当名老百姓,

13、在太湖边隐居。师:从他的生平中,我们又读到了一个淡泊名利的张志和。板书:淡泊名利。师: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词,感受词中渔翁的形象。生:齐读。四、熟读成诵,加以巩固。师:读得真好!我想你们背诵也一定没问题!咱们来试试吧!生:学生自由背诵。师:谁来试试?(放课件:渔歌子去掉几个字,放音乐:高山流水)生:背诵师:真棒!加点难度。谁来?(放课件:渔歌子去掉第二、第四行,放音乐:高山流水)师:找个声音大的来背!生:读!师: 找个甜美的来背!生:读师:真棒!再加点难度。谁来?(放课件:渔歌子全去掉!放音乐:高山流水)师:指一声背。师:女生背。女生:背!师:真美!男生背!师:男女都背得很好,各有优点!女生

14、背得美;男生声音洪亮!我想男女齐背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来试试!男女:(齐背)师:太棒了!五、拓展延伸,走向课外。想一想,今天我们是怎样了解张志和词中的渔翁的?我们用了什么方法?生:先读。师:对,读出词的节奏,读出词的韵味。还有吗?生:想象。师:把这首词读成了一幅生:画。师:一幅优美的画卷。还有吗?生:理解它的意思。师:理解意思,想象画面,还有吗?生:通过背景了解作者当时写作时的心情。师:真好,了解作者的生平,了解他的心情。师生共同配乐背诵。五、布置作业:师:今天,我还给同学们带来另外两首词。(出示词两首:李煜的渔父和马致远的金字经。)生:齐读。师:这两首词写的是什么?生:也是写渔翁的。师:同学们,今天回去,就用我们这节课学古诗的方法,来走进这两首词中语文翁的内心世界。想想写的又是怎样的渔翁呢?请同学们课下讨论交流一下,下节课告诉老师行吗?师: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谢谢大家,下课。第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