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中语文 第6课 逍遥游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5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032077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PPTX 页数:50 大小:2.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中语文 第6课 逍遥游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2020版高中语文 第6课 逍遥游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2020版高中语文 第6课 逍遥游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2020版高中语文 第6课 逍遥游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2020版高中语文 第6课 逍遥游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5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中语文 第6课 逍遥游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中语文 第6课 逍遥游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5(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课 逍 遥 游 庄子,庄子(约前369前286),名 , 时期 人。 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 。,周,战国,宋国蒙,道家学派,“老庄”,政治主张: 。 文风:善于虚构,大多是寓言作品。 文笔 ,想象 , 气势 。,奇特丰富,波澜壮阔,汪洋恣肆,清静无为,作者简介,思想产生的原因及主张,庄子生活的年代,诸侯国之间为争权及扩张土地,战争空前残酷。庄子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及统治者深为不满,他对自己无力改变这样的社会现实心有不甘,想用自己的一套思想和人生观来影响和改造人们。这正是庄子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和主观原因。,他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在生存方式上,崇尚自然,提倡“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

2、神境界(齐物论),以平等的身份和心态对待他人与自然万物,并且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自得,是绝对的精神自由,而不是物质享受与虚伪的名誉。,1诵读课文,梳理第一段前半部分的文言知识。 2把握大鹏的形象。 3通过大鹏形象理解作者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哲学理想。,学习目标,解题:何为逍遥?,超越时间和空间,不受束缚,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于永恒的精神世界。,“逍遥”,表达一种难以言传的行动和悠远舒长的意境。就是徜徉、漫步、翱翔,安适自得优游岁月的情景,那就是逍遥。,一、梳理第一段重点字词并分析鲲鹏形象。,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

3、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1.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 (译)“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课文分析,北冥:北海,冥通“溟”。 名:名称 怒:奋起的样子。 垂天:天边,垂通“陲”。 是:这,代词。 海运:海起风动。 徙:迁徙。 者也:这是一句判断句。 志:记载。 去:离,这里指离开北海。 以:凭借。 息:大风。以六月息者去,状语后置句,意思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了北海。,1.鲲鹏形象是怎样的?它达到逍遥的境界了吗?哪一句说明?,鲲鹏,形体 变化 奋飞,硕大无比 神奇莫测 气势壮美,非逍遥:不自由,有所凭借(去以六月息者也

4、),思考探讨,2.除了写到大鹏的非逍遥,文中还提到什么?它们是否逍遥,哪一句说明?,雾气尘埃:非逍遥(有所凭借)以息相吹,(译)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野马:雾气。以:用。息:气息。正色:真正的颜色。其:语气副词,表选择。是:这样。指代前面的天之苍苍,其远而无所至极。,译文:山野中的雾气,空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颜色吗?还是因为天高地远而看不到它的尽头呢?鹏从高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3.此段除了提到大鹏飞上高空,并没有看到真正的颜色,还提到人,这说明什么问题?,世

5、界大得超乎我们想象,高飞九万里的大鹏尚且不能真正认识天空,有局限,更可况渺小的人。 既然肉体无法超脱现实,摆脱不了人生的羁 绊,那何不让心灵达到自由的境界。,大鹏为追求自由而南飞,需要凭借厚风,这道理和什么一样?,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译)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译)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积:积聚。 负:承载。 覆:倾倒。 坳堂:坑凹处。 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胶:粘住不动。 于坳堂之上:状语后置句。,译:在堂上的低洼处倒一杯水,那么芥草就成了小舟

6、,在水那里放一只杯子,杯子就粘着不动,这是因为水浅而船大。 斯:则,就。培:凭借。夭阏():遏阻、阻拦图南:图谋 莫之夭阏:宾语前置。“即“莫夭阏之”的倒装。译:没有阻碍它的东西。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宾语前置,译文:再说(如果)水汇积不深,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如果)倒杯水在庭堂的低洼处,那么小小的芥草也可以给它当作船;(如果)搁置杯子就粘住不动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风聚积的力量不雄厚,它托负巨大的翅膀便力量不够。所以,鹏鸟高飞九万里,狂风就在它的身下,然后方才凭借风力飞行,背负青天而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遏它了,然后才像现在这样飞到南方去。,4.大鹏为追求自由而南飞,需要凭借厚风,这

7、道理和什么一样?,积水,深,浅,负舟有力,载芥则为舟,载杯则胶,鲲鹏,类比 论证,对比论证,对比论证,不厚之风 九万里旋风,结论:就是欲想超越,必须有所待,无力,图南,因为它们自以为得到逍遥,进入自由的境地,从而嘲笑鹏鸟高飞远行的壮举。,5.蜩与学鸠为什么要嘲笑大鹏?,(译)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决:迅疾的样子。 抢:突过,着落。 时则:有时就。 控:投下,落下来。 奚以:介宾倒置,何以,凭什么。 为:句末疑问语气词。 奚以为:为何要呢? 之:去

8、到,动词。 南:方位名词活用作动词。 之:代词,这,作者以行路备粮的比喻进行反驳:无论是到野外的人还是到远方的人都需要吃饭;无论是鹏还是蜩,都需要依靠风力才能飞翔。“适莽苍者”“适百里者”“适千里者”的备粮各有不同是因为行程远近不一样。鹏鸟、蜩蝉、学鸠体形不一样,因而凭借的风力不一样。 蜩和学鸠嗤笑鹏其实是认识不到自己与鹏的差异和自身的“所待”,所以作者直斥其无知。用原文的话即:小知不及大知。,6.作者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鹏鸟奋飞:必须凭借强大的风力。 水雾尘埃:要靠气息相吹。 大舟无力:因为积水不深。 杯水胶地:因为水浅舟大。 结论:世间万事万物,大至鹏鸟,小至尘埃,它们的活动都“有所待”

9、,都是不自由的。,万物皆有所待,小结,老师寄语:,鹏飞九万里,追求的不是物质,而是精神的自由和个性的解放。希望同学们也像庄子一样,清醒认识个体的局限,但也要像大鹏一样,敢于追求,敢于超越,打破生命的局限。,二、梳理第二段字词,找出中心句。思考:大至鹏鸟,小至尘埃,它们的活动都“有所待”,都是不自由的。那此间有没有什么差别呢?,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 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知:通“智”,智慧。及:动词,比得上,这里意译为“了解”。其:代词

10、,他们,即“小知”“小年”;朝:清晨。 晦朔:一个月的最后一天和最初天。彭祖:古代传说中年寿最长的人。乃今:而今。 以:凭。特:独。闻:闻名于世。匹:配,比。,1.本段第一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小知不及大知”承上文,小结第四段内容;“小年不及大年”启本段下文。,思考探讨,本段是对第一段的归纳、补充、印证,说明万 物在“有所待”的范围内,存在着“小大之辩”的 差异,但终归都是“有所待”。 在庄子看来,万物既然都有所待,人为地以 小比大,这本身就是可悲的。,2.如何理解作者的“不亦悲夫”?,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曰鲲。有鸟焉,其名为鹏

11、,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 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 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已:矣。 “是”是这样的意思,穷发:不长草木的地方。焉:兼词,于此,在这里。修:长。 羊角:旋风,回旋向上如羊角状。绝:穿过。 彼且奚适也:倒装句,奚:代词,何,哪里,适:动词,到,往;(彼且奚适也:疑问代词宾语前 置)。 仞:古代长度单位。至:极点,飞之至:飞翔的最高境界。辩:通作“辨”,辨别、区分的意思。,译文: 商汤询问棘的话是这样的:“在那草木不生的北 方,有一个很深的大海,那就是天池

12、。那里有一种鱼,它的脊背有好几千里,没有人能够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做鲲,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鹏,它的脊背像座大山,展开双翅就像天边的云。鹏鸟奋起而飞,翅膀拍击急速旋转向上的气流直冲九万里高空,穿过云气,背负青天,这才向南飞 去,打算飞到南方的大海。,斥鴳讥笑它说:它打算飞到哪儿去?我奋力跳起来往上飞,不过几丈高就落了下来,盘旋于蓬蒿丛中,这也是我飞翔的极限了。而它打算飞到什么地方去呢?”这就是小与大的不同了。,3.汤之问棘是否有重复之嫌?(哪些地方不同?) (典故出处、详略安排),(1)描写也有异:鹏之背 (2)内容也不同:齐谐是俳谐之书,而这里汤之问棘是史事,加强可信度 (3)这里明确将

13、凭借云气,上文形象地称“野马”“尘埃”; (4)这里是斥鴳嘲笑,上文是蜩与学鸠嘲笑。 并非简单重复,而是同中有异,是对前文内容的补充、印证,与篇首内容照应。,4.作者对斥鴳嘲笑鲲鹏的态度如何呢?从哪句话可以看出?,反对,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此小大之辩,认为燕雀焉知鸿鹄之志!,1.世间万物皆有所待,那么人呢?文段3写了哪几类人?庄子对他们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呢?,三、梳理第三段,(1)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效: 胜任,比: 联合,合:使满意,征:使信任,庄子态度“其自视也,亦若此矣”,批判目光短浅的四种庸人:他们自我感觉良好,自鸣得意,以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自居,至于人

14、生的境界,他们也仅仅如斥鴳翱翔于蓬蒿之间罢了。(受功名利禄所困扰),(2)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举: 全,劝: 勤勉,非:非议、责难,庄子态度“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认为宋荣子道德上还有没有树立的方面,有自我和外物、荣辱概念。,彼其:他,数数:拼命追求的样子,虽然:古今异义词,即使这样,(3)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泠然: 轻快的样子,庄子态度“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列子御风而行,只是形体不受束缚,心里依然有所凭借。,致:使到来,能够“效、比、合、征

15、”的四种人,有才智修养,但都被世俗所累;,宋荣子置世人的赞誉与诽谤于度外,但他的修养“犹有未树”;,列子御风而行,逍遥自在,但 “犹有所待者”。,这些有才有智有修养的人都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游”,更何况那些普通人呢?,由对世间万物的“有所待”的论述进入到对社会中人的具体论述,阐明逍遥游的境界,即庄子理想中的最高境界,点明全文的主题。,2.全文列举种种有所待的现象,究竟什么才是逍遥之境?怎样才能达到逍遥之境?,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彼且恶乎待哉: 宾语前置句 译:他们还将凭借什么呢?,无己: 忘掉自我,不受外物的束缚

16、达到恬淡自适的境界。 无功:去掉功名利禄之心,不汲汲追逐外物。 无名:忘怀荣辱得失,褒贬任人。,顺应万物本性、超越了一切现实困境、融合了物我,无所依赖、安宁恬静、悠然自在的精神上的绝对自由。,逍遥游,文章的论证思路,万物皆“有所待”,万物所待有“小大之辩”,世人亦“有所待”(这些都不是“逍遥游”),什么才是“逍遥游”,怎样才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 是一棵孤独的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感悟庄子,中国的儒家思想在社会这个尺度上,要求人担当;但道家思想在生命层面上,要求人超越。担当是我们的一份社会责任,超越是我们的一种生命境界。,人们置身于自然社会中,不能不受到客观法则的限制,这是必然的痛苦,庄子告诉我们安时处顺,则穷通自乐;人们在蝇营狗苟地追求名利时,常会扭曲本性、迷失自我,庄子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