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地理 阶段验收评估(三)自然灾害与环境(含解析)湘教版选修5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019215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中地理 阶段验收评估(三)自然灾害与环境(含解析)湘教版选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高中地理 阶段验收评估(三)自然灾害与环境(含解析)湘教版选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高中地理 阶段验收评估(三)自然灾害与环境(含解析)湘教版选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高中地理 阶段验收评估(三)自然灾害与环境(含解析)湘教版选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高中地理 阶段验收评估(三)自然灾害与环境(含解析)湘教版选修5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中地理 阶段验收评估(三)自然灾害与环境(含解析)湘教版选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地理 阶段验收评估(三)自然灾害与环境(含解析)湘教版选修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阶段验收评估(三) 自然灾害与环境(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的时间差异,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灾害的损失随时间的发展而逐渐减少B自然灾害的绝对损失在增加,相对损失在减少C随着经济的发展,自然灾害的次数在不断地减少D自然灾害造成的相对损失越来越大,人员伤亡越来越多解析:选B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自然灾害造成的绝对损失越来越大,但相对损失越来越小,人员伤亡越来越少。由于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20世纪全球54起重大自然灾害中,我国占了8起。据此回答23题。2材料反映了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是()A灾害种类多样但灾次较少B灾害种类少但灾次频

2、发C灾害种类少且灾次较少D灾害发生频率高、强度大3下列自然灾害种类对我国危害严重的是()地震干旱洪涝台风风暴潮火山寒潮泥石流ABC D解析:2.D3.B第2题,我国自然灾害特点是: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自然灾害地域差异显著。第3题,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尤其以地震、干旱、洪涝、台风、风暴潮的危害最为严重。下表显示X、Y两地同年出现地震的有关资料。X地位于美国西部,Y地位于印度中部。读表回答45题。地点人口密度/(人/km2)震中距/km地震发生时间(地方时)震级死亡人数/人X2005.810:257.48Y5002.54:007.11 8204从表中资料看出,下列判断

3、不可靠的是()AX地的震源深度大于Y地BX地地震产生的能量大于Y地CX、Y两地都不位于震中DX、Y两地的地震均属于破坏性地震5Y地地震死亡人数较多的原因不可能是()AY地人口密度较大BY地距震中较近CY地的地震发生在夜间DY地地质脆弱解析:4.A5.D第4题,根据震级大小,两地地震都属于破坏性地震;震级大,放出能量大;两地距震中都有一定距离,因此都不位于震中。第5题,A、B、C三项都是因地震死亡人数较多的原因,用排除法可知正确选项为D。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是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从时间上看,我国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也在不断增加,而这一趋势与我国长期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加强密切相关

4、。“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由诗经如此的描述,可以想象,春秋时期的黄河、汾河流域一带是山清水秀,物产富饶。如今,该地区却是生态脆弱,灾害多发。下图是我国历史时期森林植被遭破坏的地区分布图。据此回答67题。6图示秦代以前和西汉时期相对应的地区森林植被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兴修水利毁林开荒营造帝王宫殿和陵墓农牧业经营方式的多次改变人口增加,住房用地大增落后的轮荒等耕作制度露天煤矿的开采A BC D7关于图中各地区森林现状以及与森林破坏有关的自然灾害和生态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区为温带针阔混交林寒潮、台风多发b地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生态良好c地区森林覆盖率低于全国

5、平均水平水土流失、沙尘暴d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采伐林区多滑坡、泥石流e地区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泥石流、水土流失严重A BC D解析:6.B7.C第6题,秦汉时期露天煤矿的开采问题不存在,错误,可以排除C、D两项。秦汉时期气候变化并不明显,而且兴修水利对森林资源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可以排除A。第7题,a为东北地区,台风灾害对它的影响很小;b为长江以南地区,多洪涝及台风灾害;d为我国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不可能是我国最大的采伐林区,而且当地滑坡、泥石流不多。读世界主要农业灾害的分布表,回答89题。地区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主要灾害种类干旱洪水沙漠化水土流失台风龙卷风酸雨雪灾干旱洪水沙漠化蝗

6、灾干旱洪水飓风龙卷风水土流失酸雨干旱洪水水土流失干旱土壤盐碱化生物灾害8欧洲雪灾明显多于其他大洲的主要原因是()A草原面积广阔、牲畜多B冬季气候温湿,气旋活动频繁C冬季气候寒冷,一月均温低于0 D地形以平原为主,地表水源丰富9欧洲和北美洲存在同一项农业灾害,从中显示出下列何种地理特征()A自然资源过度开发B工业化程度高C受西风带影响降水过多D纬度跨度大,农业灾害类型多解析:8.B9.B第8题,雪灾的发生主要与强降雪天气有关,气旋活动频繁,加上空气湿润,极易产生降雪。第9题,欧洲与北美洲共同的农业灾害是酸雨,酸雨的产生与人类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有关,西欧与北美是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7、。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时有灾害性天气发生。据此回答1011题。10对该地区水稻生长影响较为严重的干热少雨天气一般发生在()A3、4月 B5、6月C7、8月 D9、10月11导致这种干热少雨天气的直接原因是()A副高控制 B湖泊减少C全球变暖 D地形影响解析:10.C11.A第10题,伏旱天气一般发生在7、8月份。第11题,伏旱天气是副高控制下的反气旋,天气晴朗,干热少雨。读下图,完成1214题。注:图例中数字代表的灾害类型:冻融、冰川为主,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沙漠化为主,黄土塌陷、水土流失为主,岩溶、塌陷为主。12关于图中灾害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北北部地区B分布

8、在青藏高原东部和北部边缘地区C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D分布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13下列关于图中灾害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然因素是形成灾害的主要原因B气候因素是形成灾害的主要自然因素C地形崎岖是形成灾害的主要原因D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灾害加剧的主要原因14图中灾害和灾害的成因相同的一项是()A石灰岩地貌 B断裂发育C地形崎岖 D多暴雨且集中解析:12.A13.C14.D崩塌、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特别是横断山区。沙漠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中西部和新疆。黄土塌陷、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岩溶、塌陷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一般说来,地壳活跃的地带,多断裂发育,岩石破碎,地形高

9、峻,暴雨集中,多地震,又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而形成岩溶塌陷的主要原因是高温多雨的气候和石灰岩的分布。15珠江三角洲近年来城市化速度加快,成为我国重点建设的三大城市群之一,但该地区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在加大,原因是()A寒潮频频南下B台风登陆次数增多C人口增长迅速,经济发展快D人们消费水平提高,排污量增加解析:选C首先注意的是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据此可把D项排除,它涉及的是人类活动。其次要注意题目中的隐性信息“城市化速度加快”,在此基础上,与影响灾情大小的因素发生联系,就不难选出正确答案。二、综合题(共70分)16读我国主要滞洪区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16分)(1)我国滞洪区集中分布地区:A是

10、_流域,C是_流域,B、D在黄河和长江的_地区。(3分)(2)A地区滞洪区较为集中的原因是什么?(6分)(3)分析D地区需要划定滞洪区的自然原因。(4分)(4)我国滞洪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几乎没有滞洪区,说明其原因。(3分)解析:A地区为海河流域,地势平坦,泥沙淤积严重,排水不畅,易出现洪涝灾害,所以划定为滞洪区;而D地区为长江三峡以下的荆江河段,因是地上河,堤坝易漫溃,所以划定为滞洪区。滞洪区多分布在大河的中下游地区,因为这些地区地势平坦,水流较缓,加上泥沙淤积严重,极易造成大水漫游而成洪涝灾害。答案:(1)海河淮河中下游(2)自然原因:7、8月份降水集中,多暴雨,海河水

11、系呈扇形,加之泥沙多,淤积严重,导致下游排水不畅;加之地势平坦,极易出现洪涝灾害。社会原因:这里人口稠密,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3)长江三峡以下的荆江河段形成了“悬河”,堤坝容易漫溃。(4)我国暴雨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人口稀少,河谷较深,不易发生洪灾。17自然灾害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读世界各大洲主要自然灾害分布图,回答问题。(16分)(1)我国东部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旱涝灾害,原因是什么?(4分)(2)欧洲西部与其他大洲相比,水旱灾害较少,其原因是什么?(2分)(3)寒潮能够长驱直入影响北美大部分地区,试简述其原因。(4分)(4)南美洲西部是地震多发区,该地区多地震的原因

12、是什么?(2分)(5)近年来,澳大利亚中部和西部沙漠化现象严重,试分析该灾害加剧的原因。(4分)解析:世界不同区域自然灾害的类型不同。在分析其成因时,结合区域地理知识,从位置、地形、气候等方面入手。答案:(1)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降雨主要是受夏季风的影响,导致锋面雨带的推移而形成,季风环流不稳定,会引起不同地区的水旱灾害。(2)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较均匀,不易引起水旱灾害。(3)与北美的地形有关,北美地形南北纵列分布,中部是平原,有利于北方冷空气长驱南下。(4)根据板块学说的原理,板块交界处板块活动频繁,该地区正好处于两大板块的交界处,因此地震频繁。(5)澳大利亚中部和西部大部分地区

13、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降水少,气候干燥;过度耕作和放牧、土壤表层缺乏植被的覆盖,造成土地沙漠化严重。18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西南地区是地震和泥石流的多发地区,在川、滇、黔交界地带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导致该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有哪些?(4分)(2)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人类对植被破坏会导致_(地质灾害)日趋频繁,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会造成_(地质灾害)的发生。(4分)(3)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机制极其相似,因而二者在分布上存在相关性,我国滑坡和泥石流的叠加区主要分布在(多选题)(2分)()A青藏

14、高原B云贵高原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E四川盆地周边地区解析:此题以西南地区为例,说明地质灾害在成因上的关联性。在分析成灾的原因时,除从地壳运动、地质构造、外力作用、降水特点等自然因素方面说明外,还要注重人类活动可能造成的影响。受其影响我国滑坡、泥石流的叠加区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和四川盆地周边地区。答案:(1)该地带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震级高。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使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2)泥石流滑坡(3)BCE19黄淮海平原某地A年的气候统计资料见下表,分析回答问题。(10分)月份项目123456789101112风力8级的日数1.51.83.85.7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