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学杨善林21企业管理学第二十一章节虚拟企业管理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1994827 上传时间:2019-07-05 格式:PPT 页数:116 大小:7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管理学杨善林21企业管理学第二十一章节虚拟企业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企业管理学杨善林21企业管理学第二十一章节虚拟企业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企业管理学杨善林21企业管理学第二十一章节虚拟企业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企业管理学杨善林21企业管理学第二十一章节虚拟企业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企业管理学杨善林21企业管理学第二十一章节虚拟企业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管理学杨善林21企业管理学第二十一章节虚拟企业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管理学杨善林21企业管理学第二十一章节虚拟企业管理(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十一章 虚拟企业管理,21.1 虚拟企业管理概述,21.1.1虚拟企业涵义 1. 虚拟企业的概念 自从1992年威廉戴维多(William HDavidow)和迈克尔马隆(Michael SMalone)出版了第一本专著虚拟公司以来,出现了多种关于虚拟企业的不同描述:1993年2月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中认为:虚拟企业是指用技术把人、资金和构思网络在一个临时的组织内,一旦任务完成即解散组织。,1994年3月,美国的迈克尔马隆指出:虚拟公司像一个公司一样,临时把各方面联合在一个“变形的企业内”,在共同信任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长久的联盟。其成员包括制造商、供应商、分销商和顾客。中

2、国台湾经济时报认为:虚拟企业的基本精神在于突破企业的界限,延伸企业的企图,借用外部资源进行整合,倡导经理尽可能将所有的事分包给其他成员。企业将变得小型化、分散化。公司内部投资尽可能小,以适应对市场的快速响应,从而获得全球竞争优势。,国内有学者认为:虚拟企业是指两个或多个拥有核心能力的企业或项目组,依托信息网络资源,以业务包干形式独立完成策略联盟的某一子任务块,通过共享彼此的核心能力,使共同利益目标得以实现的统一体。运作中,通过策略联盟和业务外包两种形式达到彼此核心能力的共享。这里的核心能力,是一种竞争能力,是知识经济下企业具有的与众不同和难以模仿的能力,是企业在生产、技术、管理、销售、服务、商

3、标和专利等技能或资产的有机融合。,尽管对虚拟企业这一概念的提法有多种,但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当市场出现新机遇时,具有不同资源与优势的企业为了共同开拓市场,共同对付其他的竞争者而组织的、建立在信息网络基础之上的共事技术与信息,分担费用,联合开发的、互利的企业联盟体。这种组建随着市场的消逝而解散。VE(Virtual Enterprise)的伙伴个数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伙伴可以是竞争对手、客户、供应商;组建者可以是拥有核心技术者或经纪人。,2. 虚拟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区别 最早研究企业性质及企业可能性边界的是交易费用学派的创始人罗诺德科斯(Ronald Coase)。交易费用学派认为企业的存在是因

4、为它以企业内部的计划组织方式取代了市场上的交易行为,本质上企业是对市场交易的一种替代,那么它实际上就是以企业内的组织、协调、管理费用的增加换取市场交易费用的节约,当企业内增加的边际组织、协调、管理费用恰好等于由此而节约的市场交易费用时,企业的有效可能性边界就定格于此。,传统企业之间的界限是泾渭分明的,企业之间发生的关系是市场上的交易关系,是通过在市场上的讨价还价、交换行为而形成的。后来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通过市场交易的交易费用无疑大大降低了;原先要通过实际旅行进行洽谈的业务可以通过电视会议系统,通过网络实现异地实时谈判,从而节约了大量的费用、时间与精力。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组织的有效可

5、能性边界就会发生变化。根据交易费用学派的观点,其结论自然是企业组织的有效可能性边界缩小,通过市场交易来获取产品的比重越来越大。这样,无边界的企业或是虚拟企业便由此产生了。传统企业间的联系如图21-1所示,图21-2则展示了现代虚拟企业间的联系。,从企业内部管理结构上来看,传统企业大多采用工业经济时代的金字塔式纵向管理模式。这种结构使得企业的管理链条过长,导致了一方面企业的决策迟缓;另一方面与市场、技术的瞬息万变也极不适应,缺乏随条件变化而变化的柔性与灵捷性。虚拟企业则不同,它根据企业的业务流程与管理流程重新设计组织结构使之趋于扁平化,运用虚拟运作,整合外部、内部资源,便可以达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

6、标,同时也实现了企业组织的高效、柔性化和灵捷化。,从企业的外在表现形式上来看,一是虚拟企业强调彼此合作,它改变了传统企业同行是冤家的殊死竞争局面,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共赢”的新型竞争观念。二是虚拟企业不是一个法人实体,它是一种动态联盟,一旦任务完成,它就可以解散,解散后的各成员又可以加入到其他的虚拟企业中去。三是虚拟企业之间并不以物质资产作为企业的边界,而是以数字信息流形成的虚拟协作关系作为企业的纽带,这种新的产权形态,可以对虚拟企业内的物流和资金流进行约束,使其在信息流的引导下按照最有利于信息流动的原则进行流动。,3.虚拟企业的特征 综上所述,虚拟企业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 虚拟企业

7、是一个动态联盟,它的形成在时间上具有不确定性。 (2) 虚拟企业的组织结构变得扁平化。 (3) 虚拟企业实行并行的工作方式。 (4) 虚拟企业建立的是共赢的竞争环境。 (5) 企业界限模糊。,21.1.2 虚拟企业的管理 虚拟企业是在网络环境下,以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和快速响应市场环境为目标,基于虚拟制造为手段、管理高度集成化、信息化的组织模式。企业组织形式的创新就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的管理模式。 虚拟企业管理是一种以“信息流”为核心的综合性的智能化管理。虚拟企业中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统一以信息流的形式进行表达和处理,以项目为纽带通过信息网络系统对虚拟企业的研发、设计、采购,销售、人力资源管理

8、、财务、后勤等进行智能管理,为用户及时提供质量好、成本低、效用高的产品/服务。这一过程的主要工作是建立虚拟企业管理智能决策综合集成系统,实现管理技术的智能化、管理方式的网络化、管理信息的集成化。因此,虚拟企业管理的基本特征,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技术的智能化。虚拟企业的管理将企业系统中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统一以信息流的形式进行表达和处理。因此,为了达到技术、利益和资源的共享,充分模拟虚拟企业的管理过程,需要具有能虚拟实现“人机”协调的管理技术,其唯一有效的途径就是采用管理技术的整体智能化。 2.管理方式的网络化。虚拟企业管理的实施环境是建立以项目为纽带的企业网络运行平台,它将企业的

9、LAN网连到INTERNET网,以实现虚拟企业各小组间的信息管理。因此,虚拟企业管理的运行方式是建立以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框架的企业运行机制。,3.管理信息的集成化。虚拟企业的各个合作企业之间通过建立基于INTERNET的WEB服务器共享产品、工艺过程、生产管理、零部件供应和产品销售及服务管理信息。因此,虚拟企业产生的管理信息,必须以数据、知识和模型的形式,通过建立交互式的通讯网络体系,支持分布式的、不同的计算机平台和开放式的虚拟制造环境。显然,虚拟企业的管理信息是高度集成化的。,21.2 虚拟企业的运行机制,21.2.1 虚拟企业的基本组织模式 从广义上讲,虚拟企业的基本组织模式可以分为三种

10、:,1星形模式(star-like mode)或有盟主的虚拟企业组织模式 这类虚拟企业一般有一个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盟主)和一些相对固定的伙伴(如供应商)组成。盟主负责制定虚拟企业的运行规则,并负责协调各个伙伴之间的关系,负责在伙伴之间出现冲突时做出合理仲裁。 星形模式比较适合垂直供应链型的企业采用,其中由掌握关键技术或资产的企业充当盟主角色,如耐克(Nike)模式;该组织末后利于核心能力统领整个虚拟企业的权力结构。,2平行模式(parallel)或民主联盟(democratic alliance)组织模式 即虚拟企业中不存在盟主,所有的参与者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合作,参与者在保持自身独立的同时,

11、为虚拟企业贡献出自己独特的“核心能力”。 平行模式比较适用于基于某一市场机会的产品联合开发,以及出于长远考虑的企业间战略合作,但绝对意义上的平行模式在世纪中很难找到。,3联邦模式(federation mode) 即在平行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共同的、类似协调指挥委员会(alliance steering committee, ASC)形式的协调结构,对虚拟企业的资源和技术力量实行统一计划和管理,从而实现联盟内资源的优化配置。 联邦模式组织灵活,有益于不同伙伴之间的智慧、协调,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虚拟企业组织模式,比较适用于母子公司和集团企业,也可应用于某种产品的快速联合开发。 上述虚拟企业的三种

12、基本组织模式各有自己的使用情形,在实际工作中,具体采用何种组织模式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同时也不排除在不同层次上采用不同的组织模式,从而形成一种混合(Hybrid)组织模式。,一般,虚拟企业的伙伴比较多,而且期间可能还会发生伙伴的变动。为此,虚拟企业可采取一种两层次组织体系,即整个虚拟企业由核心层与松散层构成,如图21-3所示。 其中,核心层的各伙伴在整个虚拟企业的过程中不宜变更,同时为了便于组织管理,核心成员不宜太多。松散层的各伙伴也叫外围伙伴,他们与核心伙伴的关系一般是技术外报或者标准件供应关系。在整个虚拟企业的过程中,外围伙伴在项目进行的不同阶段可以发生变化。,21.2.2 虚拟企业运行的

13、基础平台 虚拟企业的组织体系与结构需要建立在一定的运行基础平台之上,同时,虚拟企业运行的基础平台也在很大的程度上规定了虚拟企业的具体运行模式。 一般地,支持虚拟企业运行的基础平台包括只是/技能网络、信息网络、物流网络和动态合同网络。,1知识/技能网络 只是/技能网络是虚拟企业运行的基础平台。它包括各个伙伴核心能力中或由核心能力产生的可以共享的指示,同时也包括虚拟企业伙伴核心能力中不可能实现共享的核心技能。作为一种外部资源整合手段,虚拟企业依靠知识/技能网络的建立来弥补单个企业知识/技能的不足,并通过能力互补和伙伴合作,形成类似于体育比赛中“全明星队”的能力组合。,2信息网络 目前,信息、通信技

14、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广泛使用,为虚拟企业提供了一个实现对市场需求及时相应的运行平台。充分利用信息网络,虚拟企业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快速地实现不同地理分布上企业伙伴之间的合作和协调,从而极大地拓展了虚拟企业的应用范围。通过信息网络,可以将各具核心能力的企业联结起来,从而组成一个跨地域的“核心能力”网络。,3物流网络 虚拟企业中各个伙伴之间的合作,一方面需要大量的信息协调工作,一方面会产生大量的物流。因此,在虚拟企业中,除了信息网络之外,还需要一个有物流及实现机构等共同构成的物流网络。 目前比较流行的物流网络是采取“第三方物流”(3PL,Third-party-Logisti

15、cs)的做法,即根据虚拟企业的实际需要和虚拟企业中各个伙伴的地理分布情况,选择一个专业的物流公司成为虚拟企业中的一个核心企业,并有其全权负责虚拟企业物流网络的建立和运行。,4契约/信任网络 虚拟企业中知识/技能网络、信息网络和物流网络的形成和运行都离不开契约网络的支持。作为一种迎合市场机遇的企业联盟,虚拟企业需要通过大量的双边规范形成一种“准市场性企业”。而大量的双边规范的实际形态就是由它形成的契约网络。 契约网络是在知识/技能网络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首先需要确认合作对象的知识/技能-核心能力的确认。在此基础上,通过协商谈判形成一定契约关系。在实际工作中,这种契约关系往往涉及一定数量的企业,并且

16、由于或办企业在虚拟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呈现出层次化的趋势,并由此形成一个“契约网络”。,上述四种网络互为基础,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支持虚拟企业运行的网络平台。其中: (1)、知识/技能网络是支持虚拟企业运行的核心,是建立信息网络、物流网络和契约网络的前提。 (2)、信息网络是知识/技能网络、物流网络乃至整个虚拟企业运行平台的技术支撑。没有信息网络,即是形成了知识/技能网络,也不能及时有效地、低成本地实现虚拟企业伙伴之间的沟通、协调和共享,物流网络也不能实现快速、有序流动。 (3)、契约/信任网络是知识/技能网络、物流网络和信息网络运转的制度保证,也是整个虚拟企业实现网络运行的制度支撑。没有契约/信任网络,知识/技能网络,物流只能按市场方式独立、分散运作,虚拟企业无法形成。 四种网络之间关系如图21-4所示,箭头表示支撑关系。,21.2.3 虚拟企业的运行过程 虚拟企业建立的过程,可以借助于现代西方战略联盟的组建方式,于是虚拟企业组织的经营分为五个阶段: 1.市场机遇识别。通过市场需求状况分析及社会环境分析,依据成员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