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宏观经济学潘英丽老师第8章通货膨胀理论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1976096 上传时间:2019-07-05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宏观经济学潘英丽老师第8章通货膨胀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级宏观经济学潘英丽老师第8章通货膨胀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级宏观经济学潘英丽老师第8章通货膨胀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级宏观经济学潘英丽老师第8章通货膨胀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级宏观经济学潘英丽老师第8章通货膨胀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级宏观经济学潘英丽老师第8章通货膨胀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宏观经济学潘英丽老师第8章通货膨胀理论(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8章 通货膨胀理论,第一节 通货膨胀成因 第二节 通货膨胀影响及适度通货膨胀率,第一节 通货膨胀成因,一、通货膨胀总是一个货币现象 二、通货膨胀的需求决定因素 三、通货膨胀的供给决定因素 四、预期、指数化与通货膨胀的演进,一、通货膨胀为何是货币现象,货币数量论交易方程式:MV = PY m + v = p + y p = m- (y - v) ( 8-1) p 0, 即通货膨胀是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m超货币需求的增长速度(y-v)导致的。 假定v=0, 则“通货膨胀是发生在货币量增长的速度超过产量的增长速度的情况下,而且第单位产品年配给的货币量增长越快,通货膨胀就发展的越快”(费里德曼语)。,

2、价格变动的推动力,在AD=AS, P给定条件下,打破平衡引起P上升的推动力可来自: AD(货币与流通领域), AS(实际生产部门)。,来自AD方面的干扰,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膨胀总是由货币供给量的膨胀推动的。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中,货币发挥积极主动作用。 在(8-1)式中右边M的上升引起P的上升,在非充分就业场合,M的上升也可为Y的上升或V的下降部分抵消。使P的上升赶不上M的上升。,来自AS方面的干扰,m = p + (y - v) (8-2) 此式可作为适应性货币政策的操作规则。 自发变动来自等式右边的经济变量。M不变时P仍可能变动,如Y下降或V上升,P会上升如战时或自然灾害场合。更多的是实际

3、部门的价格冲击:如进口P、农产品P或工资的上升会引起P上升。如果M不变,P上升将为Y下降或V上升来低消。只有M相应增加,P才会持续上升。,通货膨胀作为货币现象之解释,因为积极主动的货币增长推动通货膨胀,消极被动的货币增长则维持着通货膨胀,成为通货膨胀的必要条件。,表8-1: 1965-1987年分类国家年平均通货膨胀率(单位:%) 1965-1973 1974-1982 1983-1987 高收入国家 5 9 4 发展中国家 10 26 51 中国和印度 3 4 7 其他低收入国家 20 16 13 高负债国家 14 45 120 发生通货膨胀的国家数 通货膨胀率超过 20% 4 15 27

4、30% 2 9 17 100% 0 1 7,二、通货膨胀的需求决定因素,发展中国家赤字财政是需求方面通货膨胀的最主要决定因素。 1、财政赤字的历史必然性: 一定发展阶段政府支出增长率递增:交运通讯、教育等基础设施投资巨大;赶超冲动与发展规划过大。 税收增长赶不上支出增长:征税承受能力和纳税意愿低,税收不健全、征税效率低。,2、赤字财政的历史必然性,1)金融市场不发达; 2)中央银行不独立,搞赤字财政没有法律和技术上的障碍; 3)发展中国家征收通货膨胀税效率很高:政府征收的通货膨胀税与税率(通货膨胀率)和税基(实际货币余额:现金与储备)正相关。银行制度不发达,实际货币余额大,较低通货膨胀率可获得

5、较多通货膨胀税。发达国家货币余额约为GDP0.5%,10%的通货膨胀只可征得GDP5%的税,而发展中国家可征得GDP4-10%的通货膨胀税,相当于财政收入的10-50%不等。,三、通货膨胀的供给决定因素,1、结构因素 结构主义经济学家认为:农业(完全竞争市场)等产业发展滞后,供不应求导致价格上升,制造业则是垄断竞争或寡头垄断,厂商根据成本加成定价,造成产业发展滞后引起的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农产品发展滞后价格上升导致三方面价格推进:直接进入价格指数;影响工资;影响原材料成本。,2、成本推进因素,制成品 P= (1+ )(Wb + Piai + R f) 利润加成比率;W单位工资;b单位产品消费

6、劳动;Pi各种原材料价格;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R利率;f单位产品资金消耗。 五大成本推进因素:利润加成、工资、原材料价格、利率和劳动、原材料和资金的使用效率。这些价格上升及生产效率下降都会导致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压力。,四、预期、指数化和通货膨胀演进机制,通货膨胀一旦发生,就会成为一种惯性的力量,不断推高。原因在于通货膨胀预期使预期通货膨胀率进入微观定价模型和宏观经济模型。例如:劳动合同规定:工资的增长率等于劳动生产率加预期通货膨胀率。 指数化的工资合约、利率合约和汇率制度都会导致通货膨胀不断的自我演进。 这种自我演进可看作是各利益集团之间利益分配刚性的结果。持续不断的通货膨胀成为不同利益集团利益冲突的缓冲器和利益摩擦的润滑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