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程序文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947217 上传时间:2019-07-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程序文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程序文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程序文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程序文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程序文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程序文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程序文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WORD整理版 1.目的对本公司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存在对人体健康、卫生、伤害的危害进行识别和危险评价,从中判定重要危险源,并加以控制。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对所有危险源的识别和评价。3.职责3.1公司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的危险源进行辨别和登记。3.2各部门负责保持并更新本部门危险源登记表。3.3行政办组织对各部门的危险源进行分类、汇总和评价,确定重要危险源。4.程序内容4.1危险源辨识4.1.1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范围各部门在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和对风险进行评价时,应覆盖到所有部门的所有工作活动场所,并考虑以下方面:1)各部门工作场所内的常规和非常规活动;2)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

2、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3)人的行为、能力和其他的人的因素;4)识别来自工作场所外的、可能对组织控制下的工作场所内人员的健康和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的危险源;5)由组织控制下与工作有关的活动的所产生的,在工作场所周围的危险源;6)工作场所内的基础设施、设备和材料(包括由外界所提供)的因素造成的危险源;7)组织、活动或材料的变化或提议的变化;8)职能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修改,包括临时的变化,以及他们对运行、过程和活动的影响;9)任何与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控制相关的法规要求;10)工作区域、过程、装置、机械/设备、运行程序和工作组织的设计,包括与人的能力相适应。4.1.2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时间:1)每年

3、在设定目标前进行;2)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之初进行;3)下列情况下,可适时再进行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更新;a.相关法律法规变更或追加;b.作业区域有大的改变;c.产品或生产工艺或工序有较大调整;d.相关方有合理要求时;4.1.3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公司各部门在对危险源辨识时,可视情况选择使用以下几种方法:a.询问和交流;b.现场观察;c.信息收集辨识;d.专业分组讨论;e.危害辨识调查;f.安全检查表法;通过以上方法可实施对活动的监视,同时也为确定设施要求、辨识培训需求和开展运行控制提供输入信息。对危险源进行辨识时,确定优先次序,并文件化填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附件2)中的“危险

4、源”和“特性”列,指的是被辨识对象及可能造成的损失或意外情况。4.2 风险的评价4.2.1 各部门按危险源辨识方法、风险评价分级方法,对其部门所涉及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对风险进行评价和分级,将结果填入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中,并由各部门负责人批准。4.2.2质检部汇总全公司重大、较大风险,汇总的风险填入重大(较大)风险汇总表(附件3)中,并由公司最高管理者批准。4.3 风险评价4.3.1对危险源的风险按照多因子打分法进行评价,从中确定重要危险源。定量计算的方法是: D=LEC其中:D风险值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4.3.1.1确定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暴露

5、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的分值。(1)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分值数实际不可能发生0.1可能性极小0.5可能性很小,意外事件1可能发生,但不经常3经常会发生6随时在发生10确定可能性时,应综合考虑设施状况、现有控制措施及其有效性、接触危险源的人数、相关人员的能力和防范意识等。(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频繁程度分值数非常罕见的暴露0.5每年几次1每月一次2每周一次或或几次3每天都会暴露6连续暴露10(3)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后果分值数轻微,不利于基本的安全卫生要求1轻伤, 简单治疗后即可正常工作3重伤,需较长时间治疗7重伤,可能致残15严重致残或死亡4

6、0导致多人死亡1004.3.1.2 危险源风险等级划分(D)D值风险等级风险描述250I高度危险,不能继续工作120D200II显著危险,需立即整改70D120III有危险,需整改20D70IV略有影响,应引起注意20V轻微影响,可忽略4.3.2出现以下三种情况之一,但风险值低于75分的危险源应至少作为III级重要危险源。a.)反法律、法规要求的;b)二年中,发生同样或同类严重工伤事故或一般工伤事故超过二次;c)员工有抱怨;4.4 风险控制4.4.1 各部门对本部门风险应落实责任和加强防范方式来实施控制,各部门实施控制时,可选用以下几种方式:a.制定目标、管理方案; b.制定作业程序; c.增

7、加辅助用品,采取控制措施; d.培训与教育; e.保持现有措施。4.4.2 重大(较大)风险由本厂安全质量环保部对其控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其他风险由各部门自行对控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4.4.3在确定控制措施或考虑变更现有措施时,应按如下顺序考虑降低风险:a. 消除;b. 替代;c. 工程控制措施;d. 标志、警告和(或)管理控制措施;e. 个体防护装备。 4.5 危险因素更新当发生下列情况时,各单位/部门应按上述步骤,重新进行危险源的辨识、评价与控制: a.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运用; b.法律法规发生变化; c.生产活动发生重大变化; d.方针、目标发生重大调整; e.与职业安全健康有关的

8、其他情况发生变化。5. 相关文件记录 危害辨识调查表 危险源汇总与风险评价表 重要危险源清单 专业资料学习参考危害辨识调查表部门: 日期:编号:YB-R-055A.0序号产生活动危害来源危害后果时态状态类型过去现在将来常规非常规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能生物因素人体工程因素其它类编制:批准:危险源汇总与风险评价表部门:日期: 编号:YB-R-056A.0类型序号产生活动危险源危害后果是否违反法规已发生事故情况有否员工严重抱怨可能性(L)频繁程度(E)事故后果(C)风险指数(D)风险等级备注编制: 批准:重要危险源清单编号:YB-R-057A.0序号危险源产生场所危害后果风险指数(D)风险等级控制策划123456789编制: 批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