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强金融学授课教案课件第3章节汇率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1943296 上传时间:2019-07-04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9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强金融学授课教案课件第3章节汇率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张强金融学授课教案课件第3章节汇率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张强金融学授课教案课件第3章节汇率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张强金融学授课教案课件第3章节汇率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张强金融学授课教案课件第3章节汇率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张强金融学授课教案课件第3章节汇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强金融学授课教案课件第3章节汇率(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章 汇 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国际收支的含义及其失衡的原因、影响和调节; 掌握外汇、汇率的定义及汇率标价方法; 掌握主要的汇率决定理论; 掌握国际储备的含义及其构成; 掌握国际资本流动的含义、成因、影响。,本章简介,国际收支,主要介绍国际收支的含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以及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影响和调节。 外汇、汇率与外汇市场,主要介绍外汇、汇率和外汇市场的含义、特征和分类,阐述了汇率决定理论、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的决定。 国际储备,主要介绍国际储备的性质、构成、作用,国际储备的来源和储备政策。 国际资本流动,包括国际资本流动的含义、原因、经济影响以及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管理。,第一节 国

2、际收支,一、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国际收支 1、国际收支的概念 是指一国或地区居民与非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 济交易的货币价值之和,它是以交易为基础的。 理解:既包括贸易收支和非贸易收支,也包括资本的输出输入;既包括已实现外汇收支的交易,也包括尚未实现外汇收支的交易。,2、国际收支的基本特征(四要点),(1)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含义,它与一定的报告期相对应。一般是以一年为报告期。 (2)国际收支所反映的内容是以货币记录的经济交易。 经济交易的分类及举例:交换;转移;移居;其它交易,(3)国际收支记录的经济交易必须是本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经济交易。 居民:1年以上,具有经济利益 个

3、人居民:外交、军事、留学与就医例外; 企业居民: 官方居民:驻外使领馆、军事机构,境内国际性机构例外; 国际性机构:任何一国的非居民 (4)国际收支是一个事后的含义,是对已发生事实的记录。,(二) 国际收支平衡表,1、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原理 (1)复式簿记账原理: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问题: 在借贷记账法下,借方与贷方各记载什么内容(资产与负债)?,(2)拇指法则:经验法则 凡是引起外汇收入(供给)的交易计入贷方; 凡是引起外汇支出(需求)的交易计入借方。 例如: 记入借方:进口实际资源的经常项目; 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的资本与金融项目。 记入贷方:出口实际资源的经常项目; 资产减少或

4、负债增加的资本与金融项目。,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1),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2),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3),错误与遗漏 “净误差与遗漏” 性质:人为设立的一种平衡账户 原因:资料来源不一或不完整;重复统计;资本非法流动 计算: 经常项目差额 + 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不包括储备资产)+ 错误与遗漏净额 = 储备资产净差额 判断标准:错误与遗漏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你能从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解读到哪些内容? 2006年的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反映出我国哪些对外经济状况的基本特征?,读我国2006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并思考问题:,(一)国际收支平衡与失衡 1、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交易

5、分类 (1)自主性交易(事前交易),是指个人和企业为某种自主性目的(如追逐利润、旅游、汇款赡养亲友等)而从事的交易。 (2)补偿性交易(事后交易),是指为弥补国际收支不平衡而发生的交易。 国际收支差额指的就是自主性交易的差额,二、国际收支分析,几个相关概念: “国际收支平衡”与“国际收支失衡”; “国际收支顺差”与“国际收支逆差”; “国际收支盈余”与“国际收支赤字”。 判断标准:自主性交易差额是否为零,二、国际收支分析,(一)国际收支平衡与失衡 2、国际收支平衡与失衡的实际测量尺度 (1)贸易收支差额; (2)经常项目收支差额; (3)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 (4)综合项目差额。,二、国际收支

6、分析,(一)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1、收入性不平衡:由国民收入及其变动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2、结构性不平衡:即一国产业结构同国际分工失调(不吻合、不对应)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3、周期性不平衡:即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二、国际收支分析,(一)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4、货币性不平衡:“价格性失衡”,由于货币的对内比值、货币的对外比值发生差异引起的失衡。 5、临时性不平衡:由短期的、非确定或偶然因素,如自然灾害、政局动荡等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以上各因素往往混合地发生作用。,二、国际收支分析,(一)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 国际收支市场调节机制是指在政府不干预的情况下,市场经济体内的经

7、济变量与国际收支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国际收支得以自动调节的过程。 1、国际金本位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 亦称“货币价格机制”,英国经济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1752年最早提出来的,其论述被称为“价格现金流动机制”。,三、国际收支调节,三、国际收支调节,(1)利率调节机制 国际收支逆差外汇储备减少货币供应量减少利率提高资本流入增加国际收支改善 (2)收入调节机制 国际收支逆差外汇储备减少货币供应量减少投资减少国民收入下降公众支出减少进口需求减少国际收支改善 (3)价格调节机制 国际收支逆差外汇需求大于供给外汇汇率上升,本币对外贬值本国商品相对价格下降出口增加国际收支改善,2、

8、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二)国际收支政策调节 政府可通过外汇平准基金、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直接管制政策、供给调节政策等政策来进行国际收支调节。,三、国际收支调节,第二节 外汇、汇率与外汇市场,一、外汇与汇率 (一)外汇概述 1、外汇的概念 即国际汇兑,是国际经济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手段。一般而言,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 2、外汇的特征 相对性:“外”;国际可支付性:“汇”;可兑换性:“兑”。,(1)按是否可自由兑换:自由外汇;记账外汇 (2)按来源与用途:贸易外汇;非贸易外汇 (3)按买卖的交割期:即期外汇;远期外汇,3、外汇的种类,1

9、、汇率的含义 又称“汇价”、“外汇牌价”、“外汇行市”,是指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即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折算比率。 即:以一种货币所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相对价格/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例。 USD1 = RMB7.3165 GBP1 = USD1.9981,(二)汇率及其分类,2、汇率的标价方法 (1)直接标价法/应付标价法 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基准,折算为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的方法。即“外币固定本币变”。 举例:2008年3月6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受权公布人民币汇率中间价: USD1=CNY7.1168 EUR1=CNY10.8777 JPY100=CNY6.858

10、6 HKD1=CNY0.91397 GBP1=CNY14.1742,(2)间接标价法/应收标价法 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来表示其汇率的方法。即“本币固定外币变”。 举例:2007年12月28日纽约外汇市场收盘价: USD1=JPY112.34 EUR1=USD1.4728 USD1=CHF1.1265 AUD1=USD0.8762 USD1=HKD7.8055 GBP1=USD1.9971 USD1=CAD0.9810,(3)美元标价法 直接或间接标价法使用的局限性:直(间)接标价法仅适用于本外币间的兑换(银行与客户间),外币间兑换则不满足; 在国际外汇市场上银行

11、间的报价都以美元为标准来表示各国货币的价格。 非美元货币之间的汇率则通过各自对美元的汇率套算,作为报价的基础。,2、汇率的分类,中国银行2007/12/29,2、汇率的分类,2、汇率的分类,二、汇率决定理论 (一)购买力平价理论 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于1916年首次提出,1922年出版1914年以后的货币和外汇一书,对此进行系统阐述。 中心思想:两国货币的兑换比率由两国货币各自具有的购买力比率来决定。,1、绝对购买力平价,说明某一时点上汇率的决定,两国间的汇率决定于两国一般物价水平之比。,其中,Pa为a国的物价水平,Pb为b国的物价水平,R为a国直接标价法下的汇率。,2、相对购买力平价,说明两国

12、间汇率的变动,认为一定时期内,汇率的变化与同一时期内两国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动成比例。,其中,Pb1 和Pb0为b国的当期物价水平和基期物价水平;Pa1 和Pa0为a国的当期物价水平和基期物价水平,二、汇率决定理论 (二)利率平价理论 亦称“远期汇率理论”,凯恩斯1923年首次提出,1931年爱因齐格在远期外汇理论中进行一步阐明。 基本结论:利率高的货币远期贴水,利率低的货币远期升水;远期外汇的升(贴)水率约等于两国的利差。,现代利率平价理论,其中,分别表示国内利率、国外利率、即期汇率以及远期汇率。,上述公式表明,,,则远期汇率表现为贴水;,,则远期汇率表现为升水。,二、汇率决定理论 (三)国际收

13、支说 一国的外汇供给取决于该国国际收支的贷方项目,外汇需求则取决于该国国际收支的借方项目。 外汇供给减少(或外汇需求增加),则外汇升值; 外汇供给增加(或外汇需求减少),则外汇贬值; 当外汇供求均衡时,此时的汇率即为均衡汇率。,二、汇率决定理论 (四)资产市场说 假定资本流动是充分的。当国际金融市场供求关系失衡后,市场均衡的恢复不仅可以通过国内商品市场的调整来完成,还可以通过国际资产市场的调整来完成。均衡汇率就是两国资产市场供求均衡时两国货币之间的相对价格。,三、外汇市场 (一)外汇市场的含义和分类 1、含义:外汇市场是指进行外汇买卖的场所或网络,或者说是各种不同货币彼此进行交换的场所或网络。

14、 外汇买卖有两种类型(币种): 本币与外币之间的买卖; 不同币种的外汇之间的买卖。,从全球范围看,外汇市场是个24小时全天候运行的市场。 基本特征: 外汇市场全球一体化;外汇市场全天候运行。 发展趋势:外汇市场的规模持续扩展、远期交易的比例不断增长。,2、外汇市场的分类 根据有无固定场所,外汇市场可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 根据外汇交易主体的不同,外汇市场可分为银行间市场和客户市场,伦敦,纽约,东京,新加坡,法兰克福,香港,(二)外汇市场的参与者 1、外汇银行 与顾客的交易;银行间交易;与央行交易。 2、外汇经纪人 代客;自营代客 3、顾客 4、中央银行,(三)外汇交易 1、即期外汇交易(现汇交

15、易) 买卖双方约定于成交后的两个营业日内交割的外汇交易。 基本作用: 满足临时性的付款需求; 实现货币购买力的转移; 调整货币头寸; 进行外汇投机等。,2、远期外汇交易(期汇交易) 外汇买卖成交后并不立即办理交割,而是根据合同的规定,在约定的日期按约定的汇率办理交割的外汇交易。 基本动机:避险保值;投机获利,四、汇率制度 (一)汇率制度的概念 又称汇率安排,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 (二)汇率制度的分类 各国的汇率制度可以概括为三种: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和钉住汇率制。,固定汇率制度是指两国货币的比价基本固定,现实汇率只有围绕平价在很小范围内上下波动的汇率

16、制度。 浮动汇率制度是指现实汇率不受平价的限制,随外汇市场供求状况变动而波动的汇率制度。 自由浮动/清洁浮动,管理浮动/肮脏浮动。 钉住汇率制度是指一国采取使本国货币同某一外国货币或一篮子货币保持固定汇率,而对其他货币采用浮动汇率的汇率制度。,五、人民币汇率的决定 (一)人民币汇率的历史演变 1、1949年1月18日人民币对西方国家的汇率在天津产生。 2、20世纪5070年代人民币长期钉住英镑实行固定汇率制度。 3、1973-1980年 钉住一篮子货币的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 4、1981-1984年 贸易汇率和非贸易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制。,5、1985-1993年 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存的双轨汇率制。 6、1994年-2005年7月 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7、2005年7月至今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二)1994年改制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主要特点 1、人民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