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之审计基本原理

上传人:luobi****88888 文档编号:91925370 上传时间:2019-07-04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计学之审计基本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审计学之审计基本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审计学之审计基本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审计学之审计基本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审计学之审计基本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审计学之审计基本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学之审计基本原理(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审计基本原理 (重点),了解内部审计和国家和注册会计师的业务流程, 掌握认定与审计目标的关系、注册会计师审计流程的具体程序、其主要内容以及如何贯彻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掌握审计重要性及其运用,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和审计证据的关系、获取审计证据的程序、审计证据的特征。 重点是管理层与注册会计师认定的区别,风险评估与应对的程序,审计证据的鉴定。,,6.1 审计目标,审计目标是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最终结果。 6.1.1国家审计目标 6.1.2 内部审计目标 6.1.3 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 1.财务报表审计总体目标 我国注册会计师的总体审计目标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对财务报

2、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 二是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6.1 审计目标,2.具体审计目标 (1)认定的含义、内容及类型 (2)具体审计目标 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 (下表) 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下表) 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认定(下表) 由于认定类别分成三类,则由此推导出具体审计目标也分为以下三类:,,1) 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 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 与

3、列报和披露相关的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3)审计工作前提,管理层和治理层(如适用)认可与财务报表相关的责任,是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工作的前提,构成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的基础。,,6.2 审计程序审计目标实现的过程,6.2.1国家审计程序 1. 审计计划阶段 (1) 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 (2)拟定审计工作方案 2.审计实施阶段 (1)成立审计组,送达审计通知书 (2)进行必要的调查了解 (3) 编制审计实施方案 (4)获取审计证据,进行审计记录 (5)检查重大违法行为 3.审计报告阶段 (1)编审、复核、审理、签发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 (2)公布审计结果 (3)检查审计整改情况

4、,,6.2 审计程序审计目标实现的过程,6.2.2内部审计的审计程序 1.制定年度审计计划阶段 2.准备阶段 3.实施阶段 4.终结审计阶段 (1)编制审计报告 (2)分级复核审计报告 (3)后续跟踪审计,,6.2 审计程序审计目标实现的过程,6.2.3 注册会计师审计程序,接受 业务 委托,审计计划,获取 审计证据,审计抽样,工作 底稿,风险 评估,控制测试,审计 报告,实质性程序,审计程序之间的关系,,6.2.3 注册会计师审计程序,1.接受业务委托的程序 2. 开展初步业务活动 (1)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 (2)初步业务活动内容 1)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

5、2)评价遵守相关职业道德要求的情况。 3)签订或修改审计业务约定书。 (3)审计工作的前提条件,,6.2.3 注册会计师审计程序,3.制订审计计划 (1)总体审计策略 (2)具体审计计划 1)风险评估程序 风险评估程序的含义及其程序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内容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是风险评估的基础和前提,是注册会计师执行财务报表审计的必要程序,特别是为注册会计师在下列关键环节做出职业判断提供重要基础:确定重要性水平,并随着审计工作的进程评估对重要性水平的判断是否仍然适当;考虑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是否恰当,以及财务报表的列报是否适当;,,6.2.3 注册会计师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应当从下列六

6、个方面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一是行业状况、法律环境和监管环境及其他外部因素; 二是被审计单位的性质; 三是了解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四是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 五是被审计单位对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 六是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具体内容详内部审计有关章节),,其次,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审计的目标是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发表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在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中固然考虑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但目的并非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 3)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基于特别风险的考虑

7、 作为风险评估的一部分,注册会计师应当运用职业判断,确定识别的风险哪些是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以下简称特别风险) 仅通过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的重大错报风险,,6.2.3 注册会计师审计程序,4)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 针对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确定总体应对措施 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确定相应的应对措施。这些总体应对措施包括: a.向项目组强调保持职业怀疑的必要性; B.指派更有经验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审计人员,或利用专家的工作; C.提供更多的督导; D.在选择拟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时融入更多的不可预见的因素; E.对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

8、安排和范围作出总体修改。,,注册会计师增加审计程序不可预见性的方法 a.对某些以前未测试的低于设定的重要性水平或风险较小的账户余额和认定实施实质性程序。 b.调整实施审计程序的时间。 c.采取不同的审计抽样方法,使当年抽取的测试样本与以前有所不同。 d.选取不同的地点实施审计程序,或预先不告知被审计单位所选定的测试地点。,,6.2.3 注册会计师审计程序,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进一步审计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 a. 控制测试。(确定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 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特定控制的性质选择

9、所需要的审计程序的类型。这些程序包括询问、观察、检查和重新执行。 b.实质性程序(发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 实质性程序实质性程序是指用于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包括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细节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两种类型。,,6.2.3 注册会计师审计程序,针对特别风险实施的实质性程序 如果认为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是特别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专门针对该风险实施实质性程序; 如果针对特别风险仅实施实质性程序,注册会计师应当使用细节测试,或将细节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结合使用,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为应对特别风险需要获取具有高度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审计证据,仅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不

10、足以获取有关特别风险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实施实质性程序的总体要求:注册会计师实施的实质性程序应当包括下列与财务报表编制完成阶段相关的审计程序: (1)将财务报表与其所依据的会计记录相核对; (2)检查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作出的重大会计分录和其他会计调整。注册会计师对会计分录和其他会计调整检查的性质和范围,取决于被审计单位财务报告过程的性质和复杂程度以及由此产生的重大错报风险。,,6.2.3 注册会计师审计程序-测试某项控制的决策 过程,,6.2.3 注册会计师审计程序,3) 其他审计程序。,,6.2.3 注册会计师审计程序,4)基于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重要性 a.重要性的含义 b.重要性水平

11、的确定与修正 c.审计过程中的错报的识别 d.评价未更正错报的影响,,6.2.3 注册会计师审计程序, 审计风险 风险是指发生伤害、毁损或损失的可能性。 重大错报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注册会计师应当从财务报表层次和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认定层次两方面考虑重大错报风险。 检查风险 检查风险取决于审计程序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设计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并有效执行审计程序,以控制检查风险。,,6.2.3 注册会计师审计程序,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即: 审计风险(AR)=重大错报风险(MR)检查风险DR)。,注册会计师应当选用下列方

12、法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如有可能,通过扩大控制测试范围或执行追加的控制测试,降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并支持降低后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 通过修改计划执行的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降低检查风险。,,6.2.3 注册会计师审计程序,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关系 检查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之间具有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 重要性与审计证据的关系具有反向关系,,评价尚未更正错报汇总数与财务报表层次 重要性水平的影响,,检査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的关系图,6.2.3 注册会计师审计程序,,6.2.3 注册会计师审计程序,3. 获取审计证据 (1)审计证据的含义

13、,,6.2.3 注册会计师审计程序,(2) 审计证据的种类 (3)审计证据的特征充分性和适当性 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是指审计证据质量,即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只有充分且适当的审计证据才是有证明力的。如果审计证据的质量存在缺陷,那么注册会计师仅靠获取更多的审计证据可能无法弥补其质量上的缺陷。 (4)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 (下表),,,6.2.3 注册会计师审计程序,4. 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1)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及编制目的 审计工作底稿,是指审计人员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记录。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证据的汇集,可作为审计过程和结果的书面证明

14、,也是形成审计结论的依据。 (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 有利于组织协调审计工作; 有利于审计工作质量控制; 有利于考核审计人员工作业绩; 便于编制、佐证和解释审计报告; 便于制定以后各期的审计计划。,,(2)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包括: 总体审计策略、具体审计计划、分析表、问题备忘录、重大事项概要、询证函回函、管理层声明书、核对表、有关重大事项的往来信件(包括电子邮件),以及对被审计单位文件记录的摘要或复印件等。 审计工作底稿包括审计人员记录、编制和收集的与审计事项相关的资料和文件等。,,(3)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 审计人员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应包括下列基本内容: (1)被审计单位名称。 (2)审计项目名称。 (3)审计项目时点或期间。 (4)审计过程记录。 (5)审计标识及其说明。 (6)审计结论。 (7)索引号及页次。 (8)编制者姓名及编制日期。 (9)复核者姓名及复核日期。 (10)其他应说明事项。,,6.2.3 注册会计师审计程序,(3)审计档案归档管理 审计工作底稿按其内容的稳定性和使用期限划分,可以分为当期档案和永久性档案。 审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稽查与征管/审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