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教学课件作者第二版第三章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1901389 上传时间:2019-07-03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44.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文化教学课件作者第二版第三章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旅游文化教学课件作者第二版第三章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旅游文化教学课件作者第二版第三章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旅游文化教学课件作者第二版第三章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旅游文化教学课件作者第二版第三章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文化教学课件作者第二版第三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文化教学课件作者第二版第三章(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监制,大连工业大学职院众艺媒体工作室 邓晓新 陈新宇 制作,宗教是人类精神之梦。 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学 习 目 标,第一节 佛 教,第二节 道 教,第三节 基督教,第四节 伊斯兰教,了解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创立的历史背景; 了解佛教、道教、基督教的主要宗教仪式; 熟悉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主要供奉对象; 掌握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经典 和标志。,能解释常见的宗教现象; 能灵活运用常用的宗教礼仪; 能应用所学针对不同宗教信仰游客提供优质服务。,为争夺政治权力建立一种新的思想武器 佛教诞生,第一节 佛教文化,佛教产生的历

2、史背景,释迦牟尼和佛教的形成,(一)佛教的创立,人们分为四等: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和首陀罗。,释迦牟尼出身于刹帝利种姓,相传他是古印度著名 王族甘蔗王的后裔。由于对人生存在各种疑惑和苦恼,29岁时抛弃地位,独自访名师、修持学道,以求解脱。35岁时他发觉苦行并不是解脱之路,于是弃而至菩提伽耶的一棵菩提树下打坐,据说经过七天七夜(有的说49天)的冥思苦想,终于大彻大悟而成道。,为了使他的思想和学说能让别人 理解和接受,开始了长达45年之久的传教活动,其间,收下了500名弟子组成了传教僧团,并奠定了佛教的基本教义。,知识窗,腊八粥的由来,传说释迦牟尼放弃苦修,下山重新思考获得知识、求得解脱的道路后

3、,来到附近的泥连禅河洗净了6年的积垢,并接受了一个牧女供养的乳糜,使身体得到恢复。最后终于在菩提树下获得了解脱、觉悟成道。这一年他35岁。悟道这一天据说是十二月八日,因而佛教定这一天为佛“成道日”。中国佛教传统认为,释迦牟尼是在十二月初八这一天成佛的,所以每逢这一天佛教寺院都要举行一些佛事活动,并且用各种杂粮煮成乳粥供佛,以纪念牧女对释迦牟尼的供养。中国民间在十二月初八喝“腊八粥”的习俗与此有密切关系。,第一节 佛教文化,第一节 佛教文化,1.佛教在印度境内的发展,(二)佛教的发展,第一节 佛教文化,2. 佛教在世界范围的传播,(二)佛教的发展,第一节 佛教文化,1. 译传阶段,(三)佛教在中

4、国的传播,两汉之际佛教初传中国,传播和发展主要以佛教经典的译传为主,故 这一阶段称为佛教在中国的译传。,到了南北朝时期,中国出现了以研究某一部分佛典为中心的各种佛教学派,各立门户,独尊一经一论,彼此争鸣,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知识窗,为什么中国汉地和尚、尼姑不吃肉?,大、小乘佛教的戒律都有不准吃荤。“荤”,是指大葱、大 蒜等气味浓烈,具有较强烈刺激性的食物而言的,肉食并不包括在内,佛教徒不食肉是怕所食之肉来自杀生。,第一节 佛教文化,戒 条,没有看见杀生,没有听见杀生和不怀 疑是杀生而得的肉,佛教徒是可以吃的。涅槃经还在上述三种“净肉”之外另添六种,即:四、命尽自死的鸟兽之内;五、鹰鹫之类的

5、猛禽吃其他鸟兽剩余的肉;六、不为己杀,不为我杀的肉;七、自死多日已自干的肉;八、偶然相遇而食的肉;九、不是现在为我而杀、前时已杀的肉。,吃素不吃肉,虔诚的佛教徒梁武帝根据一些大乘经典,撰成长篇论文断酒肉文,反复申说佛教徒禁断酒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且作出了严格的规定,要惩罚那些不禁酒肉的佛教徒。梁武帝把吃肉与杀生等同起来,认为二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吃肉所负的罪责与杀生所负的罪责可以说是相等的。,第一节 佛教文化,2. 创造阶段和鼎盛时期,(三)佛教在中国的传播,隋唐时代南北政治统一,国家经济繁荣,国际文化交流活跃,佛教也顺着组织异说求同求通的趋势,综合南北的思想体系,由学派进而演变 成若干新

6、的宗派,号称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各佛教宗派中的思想与中国固有的传统思想协调不够、佛教与儒道相 容不足的问题。,知识窗,中国佛教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八大宗派,隋唐时期,中国出现了不少自立门户的宗派: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唯识宗、律宗、华严宗、净土宗、禅宗、密宗。其中,净 土宗在佛教各大宗派中,在民间影响最大;禅宗是我国支派最多的佛教宗派,也是中国佛教史上流传最远、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广泛的宗派。,第一节 佛教文化,第一节 佛教文化,3. 融合阶段,(三)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宋元明清时期中国佛教处于融合阶段。这一时期,佛教更加广泛、深入地与中国传统文化全面结合:一方面,佛教与儒道融合,成为“三教合一”背景下

7、的佛教;另一方面,佛教借助文学、绘画、雕塑、建筑等传统艺术形式,成为民间生活的一部分。这一阶段从教派上说,主要流行禅宗和净土宗。,佛、道、儒三教合一寺庙 悬空寺,第一节 佛教文化,4. 新中国成立后的佛教,(三)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废除了原来残留的封建特权和带有封建剥削性质的一些不合理制度,使广大佛教徒摆脱了封建制度的控制和束缚,走上了新的发展之路;继承和发扬中国佛教农禅并重的优良传统,改变了只重经忏而带来的陋习,重新树立了佛教的形象。1953年,由陈铭枢、叶恭绰、圆瑛、能海、虚云等佛教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了中国佛教协会,1956年佛教协会创办了专门培养佛教人才的宗教院校中国佛学院。,中国佛学院

8、图书馆,知识窗,和尚头上的戒疤,一些和尚头顶上有一些经香火烧灼而留下的疤痕,这是汉地佛 教出家人的一种明显的外在标志,其实,佛教是不兴烧戒疤的,佛教的戒律中,并没有在受教人头顶上烧戒疤的规定。因此,除了汉地的和尚以外,世界各国和中国少数民族的和尚是看不到戒疤的;即使是中国汉族出家人,凡是在宋朝以前受戒的,头顶上也不会出现戒疤。,第一节 佛教文化,元代初年,有一位志德和尚(12351322年)曾受到元朝皇帝世祖忽必烈的尊重。他在天禧寺主持传戒时,规定受戒的人必须用香火灼烧头顶和手指,以显示虔诚信佛的决心。这就是中国汉地僧人受戒时烧戒疤的开始。,1983年12月,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扩大会议作出了关于

9、汉族佛教寺庙剃度传戒问题的决议废止 了该项做法。,(一)佛教的经典与标志,第一节 佛教文化,佛教经典,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经典,包括经藏、律藏、论藏,又被 称为“三藏经”或“大藏经”。 经藏是释迦牟尼说法的言论汇集,律藏是佛教戒律和规章制 度的汇集,论藏是对经文的解释。,佛教标志,佛教的旗帜或佛像的胸间,常常有“卍”的标志,表示吉祥 万德,从一定意义上说,“卍”字就成了佛教的一种象征。,四谛说,(二)佛教的基本教义,第一节 佛教文化,(1)苦谛。就是认为社会人生等一切本性皆苦,并以此判断为 真理。 (2)集谛。亦名习谛,又名因谛。是说明造成世间人生痛苦的原因的。 (3)灭谛。指灭尽世俗诸苦得以

10、产生的一切原因,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进入无苦的涅槃境界。 (4)道谛。要使一个具有正常生活和思维能力的人达到寂静状态,并不是一件容易之事,所以在早期佛典中有大量篇幅是强调达到涅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认为要达到涅槃境界必须经历一个漫长的多方面修习的艰苦过程。,八正道,十二因缘说,又称“贤圣八道”、“八圣道”,是道谛的发挥。它具体指出了八种解脱诸苦断绝轮回、达到涅槃境界的途径和方法,这八种方法是正见、正志(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佛教认为,按照这八种方法去修行,可以从迷界此岸达到悟界彼岸,所以又把这“八正道”比喻为“八船”、“八筏”。“八正道”后来又被简要地归纳为戒、定、

11、慧“三学”。戒学是用来约束佛教徒日常生活的纪律,后来扩大为极其繁冗的戒律;定学是一种禅定的修行方法;慧学是一种智慧,能使佛教徒消除烦恼、达到解脱。戒、定、慧三学是从身、口、意三个方面规范佛教徒的日常行为和思想活动的,是任何一个佛教徒都必须修持的。,十二因缘亦称十二缘生、十二缘起,主要用来解释造成人生痛苦的原因。 把人生分为彼此互为条件和因果联系的十二个环节,由十二 个概念构成一个前后相续的因果链条,故称十二因缘。包括无明(痴)、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十二部分。 认为:现实人生的痛苦、贫富不均、社会不公、阶级差别等,都是人们前世的所作所为留下的结果,是不能改变的;今生的

12、善恶行为,必然导致来生的福罪报应。,知识窗,唐僧为什么给猪悟能取别名为猪八戒,佛教在家信徒应当遵守的戒条,一般有五戒和八戒两种。所谓 五戒,指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所谓八戒,是在五戒基础上再加三戒,六不眠坐高广华丽之床,七不装饰、打扮及观听歌舞,八不食非时食。五戒要求在家佛徒终身遵行,而八戒并不要求终身守持,只是临时奉行即可,奉行的时间也可以灵活掌握,一个月当中奉行六天也可以,奉行一天也行。 唐僧在正式收猪悟能为徒时,悟能直嚷着要大嚼荤腥。唐僧见他不要说守250戒,就连五戒都难以遵守,所以宽大为怀,叫他守了“八戒”。,第一节 佛教文化,名 称,(一)寺院,第一节 佛

13、教文化,现在的寺院,是因为一个佛寺之内有若 干院,合称寺院。寺院也称“寺刹”、“梵刹”、“僧刹”,这是由于寺前幡杆称为刹的缘故。佛寺还称“兰若”,兰若是梵文音译“阿兰若”、“阿练若”、“阿兰若迦”的略称,原为比丘习静修行处,后指佛寺。佛寺也称庙,或寺庙连称,庙是奉祀祖宗和前代贤哲的地方,也用作奉祀神佛的地方。古代隐世修行者所居的茅屋,称为“庵”。后来也称比丘尼所居的佛寺为“尼姑庵”、“尼庵”。,寺院建筑,我国寺院的建筑大约分为依山式和平 川式两类,与此相应,寺院布局也分为石窟寺和塔庙两种。 石窟寺大多仿印度佛教的大提窑开凿,如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有的洞正中有方形的塔柱或佛龛,以代表支提分位

14、。有许多窟是正中后靠壁前雕刻大佛,左右是菩萨、天王。有的石窟前有多余空地,就再建寺院。,石窟寺,塔 庙,喇嘛寺,塔庙,也叫做“浮图寺”,这是 因为最初的塔叫“浮图”、“浮屠”或“佛图”等,是供奉佛陀的殿阁。塔庙是庙中必有塔,塔建立在寺院的中心。庙的院庭有廊庑围绕。正中院 庭的前后有殿堂,房院为僧房。 中国佛寺建筑,早期是以塔为中 轴线上的主体,而后期则以殿堂为主体。塔建在附近了。,我国藏式的喇嘛寺不同于汉式寺 庙的对称格局,其主殿居中,经堂佛殿环绕四周。喇嘛寺是喇嘛学习经文的地方,“扎仓”(即学院)是寺的主要建筑。喇嘛寺还有供奉佛像的“拉康”(佛殿)、喇嘛的住宅以及安放喇嘛遗体的喇嘛塔等。,白

15、马驮经,东汉永平七年,正月十五元宵佳节这天夜里,汉明帝 在南宫梦见一个金人,身高六丈,顶佩白光,飞绕殿庭。第二天,他遍访诸大臣,其间有一名傅毅的奏道:西方有神,其名曰“佛“,形如陛下所梦。汉明帝信以为真,便派大臣蔡谙、秦景等十八人,出使西域拜佛求法。汉使西行至大月氏国(今阿富汗一带),遇到了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二人,并得到佛经和释迦牟尼像。永平十年(公元67年),二高僧应邀和东汉使者一道,用白马驮着佛经、佛像同返国都洛阳。汉明帝见到佛经、佛像,十分高兴,对二位高僧极为礼重,亲自予以接待,并安排他们在当时负责外交事务的官署鸿胪寺暂住。公元68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为纪

16、念白马驮经,因此取名“白马寺”。“寺”字即源于鸿胪寺之 “寺”字。再后来“寺”字便成了中国寺院的一种泛称。而白马寺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寺庙,被佛教界称为“释源”和“祖庭”。,第一节 佛教文化,知识窗,佛教中的“挂单”,“单”,即单位,指僧堂内各人的座位,各单前长六尺、宽三 尺的空间,亦即各人坐卧、饮食的座席。在丛林中,单即代表“人”。挂单是指到寺院投宿,若人已额满而不接受云水僧挂单,称为“止单”。自己左右两邻的单位,称邻单。辞别寺院而他去,称“起单”或“抽单”。僧众挂单后,日久知其行履确可共住者,即送入禅堂,称“安单”。拜访他人的住处,称“看单”。若犯戒被摈出门,称“迁单”。 偷偷的离开常住,称“溜单”。提供僧众住宿额满,称“满单”。无限制接引僧众投宿,称“海单”。安排僧众住宿,称“送单”或“进单”。,第一节 佛教文化,殿,(二)殿堂配置,第一节 佛教文化,殿堂是佛教寺院的主要建筑,一般地说,供 奉佛像,借以瞻仰礼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