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_试谈安全生产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1893544 上传时间:2019-07-0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_试谈安全生产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安全生产_试谈安全生产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安全生产_试谈安全生产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安全生产_试谈安全生产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安全生产_试谈安全生产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_试谈安全生产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_试谈安全生产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n安全生产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目 录序 言为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人才工作和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规模适当、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安全生产人才队伍,促进我国安全生产状况实现根本好转,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结合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安全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求。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全社会对安全生产的要求越来越高。安全生产人才是

2、安全发展第一资源,是实现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的重要保障。适应新的要求,关键是要加强安全生产人才队伍建设,立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管理和提高素质保安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安全发展。安全生产人才是指在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企业管理、应急救援、理论研究、政策法规、科技教育、职业健康和专业服务等方面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是安全生产领域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本规划所指安全生产人才主要包括: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人才、安全生产科技人才、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才、安全生产高技能人才和安全生产专业服务人才。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人才:主要指各级

3、安全生产监管机构、执法机构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中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作风扎实、廉洁自律的公务员以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安全生产科技人才:主要指在安全生产科技、教育、管理,职业危害预防控制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等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才:主要指在安全生产方面研究思考深入、组织能力强、管理水平高、专业技术精的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岗位上工作的专职管理人员。安全生产高技能人才:主要指特种作业人员中取得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技工职业资格及相应职级的人员,以及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岗位上精通专业技能、善于组织管理、能够破解难题、甘于无私奉献的专职管理、技术和作

4、业人员。安全生产专业服务人才:主要指安全生产及职业健康评价、咨询、检测检验、培训、宣传教育等专业服务机构中职业素质优良、专业技术精湛、取得相关职业资格的专业人员,各级安全生产监管机构、执法机构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直属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一、安全生产人才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安全生产人才工作,通过实施“科技兴安”和“人才强安”战略,安全生产人才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人才总量初具规模。截至2010年底,全国各类安全生产人才总量419万人。其中,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人才7.2万人,高层次安全生产科技人才411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才286.2万人,安全生产高技能人才117.4万人,安全生产专

5、业服务人才8.2万人。文化素质较高。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人才86%受过高等教育,高层次安全生产科技人才100%、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才32%、安全生产高技能人才19%、安全生产专业服务人才95%受过高等教育。全国具有注册安全工程师(含安全评价师)执业资格的达16.2万人。建立了一批安全生产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全国设置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的高校有127所,有博士授予权的20所,硕士授予权的46所,在校生3万余人;12所原煤炭高校煤矿主体专业在校生约10.9万人;建立了一至四级安全培训机构3661家,拥有专职教师2万多人,近三年平均每年培训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360万人次。安全生产人

6、才在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提升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能力、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我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做出了重要贡献。与2005年相比,2010年各类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50.9%和39.7%,其中重特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5.8%和52.3%。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当前,我国安全生产人才队伍基础仍然比较薄弱,与实现安全生产目标任务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安全生产人才总量不足,仅占全国人才资源总量的3.6%,高层次科技人才匮乏,基层安全监管监察人员、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人才紧缺矛盾突出;安全生产人才在布局、学历、专业、职称和技能等级等结构方面不尽合理,专

7、业化、职业化程度不高,监管队伍中具有安全生产相关专业的人才仅占14.2%,高危行业企业中注册安全工程师仅占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总数的2.5%;人才培养、使用和成长机制不健全,供需矛盾突出,人才培养与安全生产实际需求脱节现象较为普遍;安全生产工作岗位吸引力不强,人才流失比较严重,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比例不足20%;安全生产人才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制度和政策亟需健全。未来10年,是我国安全生产人才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煤矿、非煤矿山、重化工业等行业(领域)机械

8、化、自动化水平将不断提升,生产装置更具复杂性和危险性,安全生产将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政治合格、专业素质过硬的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人才,一大批既有深厚专业背景又具备先进安全理念和管理能力的优秀技术与管理复合型安全生产人才。2010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提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安全生产人才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谐社会构建,全社会安全意识的提高,为安全生产人才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为安全技术装备产业和专业服务带来广阔市场空间,为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条件。因此,必

9、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抓住机遇,开拓创新,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努力开创安全生产人才事业新局面。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人才工作和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决策部署,以为安全生产工作大局服务为出发点,以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育培训改革、优化成长环境为着力点,促进安全生产人才可持续发展,推动“人才强安”战略深入实施,为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二)基本原则。服务安全发展。把实现安全发展作为安全生产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安全

10、生产中心任务和奋斗目标,确定安全生产人才队伍建设的任务和重点,用安全发展成果检验人才工作成效。突出用好人才。把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作为安全生产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来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建立健全人才工作服务体系,积极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使人才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体制机制。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安全生产人才发展的根本动力,坚决破除约束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制度障碍,完善人才政策措施和相关制度,构建与安全发展相适应、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展的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效能与创造活力。注重高端引领。以解决制约安全发展的主要障碍和重大安全生产难题为突破口,加大高层次

11、安全生产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集聚创新人才、造就领军人才、打造高端人才队伍,带动安全生产人才队伍建设。坚持统筹推进。统筹规划安全生产人才队伍建设的近期目标与长远发展,统筹开发不同区域和行业人才资源,统筹推进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人才、安全生产科技人才、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才、安全生产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服务人才五支队伍建设,促进安全生产人才协调发展。(三)发展目标。到2020年,培养和造就与我国安全生产要求相适应,规模适当、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安全生产人才队伍,形成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和政策优势,为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提供支撑。安全生产人才总量稳步增长。安全生产人才资源总量达到

12、860万人,比2010年增长1倍以上,基本满足安全生产发展需要。安全生产人才素质明显提升。安全生产人才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50%;注册安全工程师(含注册助理安全工程师、安全主任)占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和专业服务人才比例分别达到20%和80%以上;基层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人员执法能力显著提高。安全生产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具有安全生产相关专业人才比例达到50%以上;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为1:4:5;技师、高级技师占高技能人才比例达到25%以上;区域和行业的安全生产人才分布基本合理。安全生产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创新。人才的培养、吸引、使用等相关制度基本健全,人才工作机制趋于完善,人才

13、辈出、人尽其才的环境逐步形成,人才使用效能明显提高。安全生产人才发展规划表序号指 标单位2010年2015年2020年1安全生产人才总量万人419670860其中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人才万人7.28.08.7高层次安全生产科技人才人411440470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才万人286.2380430安全生产高技能人才万人117.4270405安全生产专业服务人才万人8.212162获得执业资格人数注册安全工程师(含安全评价师)万人16.22535注册助理安全工程师(含安全主任)万人3750703受过高等教育安全生产人才所占比例%30.440504中、高级职称安全生产人才所占比例%19.930505技师

14、、高级技师安全生产人才所占比例%1.734.37三、主要任务(一)建设一支高素质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人才队伍。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要求,以提高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水平和执法能力为核心,以基层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干部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群众信任的高素质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人才队伍。到2020年,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人才达到8.7万人,年龄结构、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健全选拔任用机制,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力度,拓宽选人用人渠道,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研究制定安全监管监察能力建设指导意见,明确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人员配备比例,指导推动基层安全监管监察人才队

15、伍建设。严把公务员“入口关”,坚持依法考录、科学考录、公平考录,重视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人才。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完善安全监管监察岗位职责规范及其能力素质评价标准,加强工作业绩考核。探索建立安全监管监察执法人员分级管理制度。加大干部交流力度,推进重要岗位领导干部分工定期轮换和干部定期轮岗。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开展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干部队伍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执法能力和执行能力。(二)建设一支高层次安全生产科技人才队伍。适应安全生产事业发展需要,以提高安全生产创新能力和促进科技进步为核心,以安全生产科技领军人才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在国内外有影响的高层次安全生产科技人才队伍。到2020年,通过培养和引进,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系统包括两院院士等在内的国家级专家达到70人;通过项目带动、产学研用结合、国际合作交流,在安全生产理论研究、科技研发、成果推广、工程实践等方面,培养造就100名安全生产首席专家、1000名安全生产拔尖人才、10000名安全生产中青年专家。实施安全生产科技领军人才推进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