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_安全工程师辅导讲座--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1878452 上传时间:2019-07-03 格式:PPT 页数:180 大小:41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_安全工程师辅导讲座--安全生产管理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80页
安全生产_安全工程师辅导讲座--安全生产管理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80页
安全生产_安全工程师辅导讲座--安全生产管理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80页
安全生产_安全工程师辅导讲座--安全生产管理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80页
安全生产_安全工程师辅导讲座--安全生产管理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_安全工程师辅导讲座--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_安全工程师辅导讲座--安全生产管理知识(1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5年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应试辅导讲座 科目2: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第一章 第二章 第六章 第八章 主讲人:孙安弟 上海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2005. 7,第一章 安全生产管理概述,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 第二节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简介 第三节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目的:理解和掌握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基本概念 主要内容(熟悉、掌握): 熟悉劳动保护、职业安全卫生、安全生产、 掌握事故、事故隐患、危险、重大危险源分类原则等; 掌握安全、本质安全、安全生产管理等基本要求。,1-1-1 安全生产 预防生产过程中发生人身、设备事故,形成良好劳动环境和工作秩序而

2、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 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安全的一项方针,也是企业管理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劳动者的工伤和职业病,保障劳动者在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概括地说,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资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1-1-1 劳动保护 劳动保护是指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是站在政府的立场上,强调为劳动者提供安全与身心健康保障。 劳动保护是依靠科学技术和管理,采取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消除生产过程中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不良环境、不安全

3、设备和设施、不安全环境、不安全场所和不安全行为,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的总称。,1-1-1 职业安全卫生 (职业安全健康) ,它是以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为目的的工作领域,以及在法律法规、技术、设备与设施、组织制度、管理机制、宣传教育等方面所有设施、活动和事物。 职业安全卫生与劳动安全卫生可以作为同义词使用。 职业安全健康与职业健康安全可以作为同义词。 对于企业,职业安全卫生涉及到企业生产、管理的方方面面。如目前很多国家正在推行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包括了企业的安全、卫生和管理,涉及企业内部和进入企业的外部的生产设备、设施、环境和场所以及企业员

4、工和相关方面。,1-1-2 事故 在生产过程中,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事故是意外事件,该事件是人们不希望发生的;同时该事件产生了违背人们意愿的后果。 如果事件的后果是人员伤亡、受伤或身体的损害就称为人员伤亡事故。 事故有很多种分类方法,我国在工伤事故统计中,按照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将工伤事故分为20类 。,1-1-2 事故隐患 隐患是潜藏着的祸患,即隐藏不露、潜伏的危险性大的事情或灾害。 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在生产过程中,凭着对事故发生与预防规律的认识,为了预防事故的发生,制定的标准

5、、规章、规定、规程等, 如果生产过程中,不能满足这些标准、规章、规定、规程等,就可能发生事故 。 事故隐患分类。本着尽量避免交叉的原则,综合事故隐患性质分类和行业分类,考虑事故起因,可将事故隐患归纳为21类。,1-1-2 危险 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必须指明具体对象。如危险环境、危险条件、危险状态、危险物资、危险场所、危险人员、危险因素等。 危险度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给出,即: R=f(F,C) 式中 R危险度; F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C发生事故的严重性。,1-1-2 (4)危险源 从安全生产角度,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

6、、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况。 1-1-2 (5) 重大危险源 (GB18218-2000) 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备)。当单元中有多种物资时,如果各类物资的量满足式,就是重大危险源 :,1-1-3 安全、本质安全与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是指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危险的伤害。 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人员伤亡、职业病或设备、设施损害或环境危害的条件,是指安全条件。 不因人、机、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系统失败、人员伤害或其他损失,是指安全状况。,1-1-3 本质安全 本质安全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

7、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具体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失误安全功能。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具有自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功能。 2)故障安全功能。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还能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3)上述两种功能应该在它们的规划、设计阶段就被纳入其中,而不是事后补偿。 本质安全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境界。由于技术、资金和认识等原因,只能作为奋斗的目标。,1-1-3 安全生产管理 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科学的一个分支。 针对人们生产过程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

8、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安全生产管理包括安全生产法制、行政、监督检查、技术、设备、作业环境和条件管理等。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企业的员工,涉及到企业中的所以人员、设备设施、物料、环境、财务、信息等各个方面。 安全生产管理内容包括;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策划、安全培训教育、安全生产档案等。,第二节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 理论简介,一、了解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历史 二、熟悉安全生产管理的原理与原则 三、熟悉事故致因理论

9、四、掌握事故预防原理与基本原则,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历史,安全问题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生产而产生和发展的; 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逐步代替手工业劳动,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问题突出。工人运动推动了安全生产立法和政府管理。 20世纪以后,科技进步和生产复杂化,重大事故时有发生,强化安全的呼声日益高涨,促进了安全生产管理、理论、科技的发展。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一直重视安全生产,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标准,探索和推广了一系列安全管理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任重道远。,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安全生产管理作为管理的主要组成,遵循管理的普遍规律,既服从管理的基本原理与原则,也有特殊性的原理

10、与原则。 安全生产管理原理是从管理的共性出发,对管理的内容进行科学的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所得出的生产管理规律。 。安全生产原则是指在生产管理原理的基础上,指导生产管理活动的通用规则。 原理与原则的本质与内涵是一致的。一般来说,原理更基本,更具普遍意义;原则更具体,对行动更有指导性。,一)系统原理,系统原理是现代管理学的一个最基本原理。 在从事管理工作时,运用系统观点、理论和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以达到管理的优化目标,即用系统论的观点、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和处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 任何管理对象都可以作为一个系统,系统可以分为若干个

11、子系统。子系统可以分为若干个要素组成的。,管理系统具有六个特征,即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和适应性 。 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是生产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子系统可以分为若干个要素组成的:安管人员、防护设备、管理制度、管理信息、人员素质等。 安全贯穿于生产管理系统的方方面面:是全员、全方位、全天侯的管理。,运用系统原理的原则,1,动态相关性原则构成管理系统的各要素是运动和发展的,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显然,如各要素都处于静止状态,就不会发生事故。 2,整分合原则。高效的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有效综合,这就是整分合原则。运用该原则,要求企业管理者在制定整体目标和宏

12、观决策时,必须将安全生产纳入其中,资金、人员和体系都必须将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考虑。,3, 反馈原则。反馈是控制过程中对控制机制的反作用。反馈原则是指成功的高效管理,离不开灵活、准确、快速的反馈。 企业生产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所以必须及时捕获、反馈各种安全生产信息,及时采取行动。 4, 封闭原则 在任何一个管理系统内部,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这就是封闭原则。 封闭原则告诉我们,在企业安全生产中,各管理机构之间、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之间,必须具有紧密的联系,形成相互制约的回路,才能有效。,人本原理,在管理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

13、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这就是人本原理。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以人为本展开的,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 1, 动力原则。推动管理活动的基本力量是人,管理必须有能够激发人的工作能力的动力, 2, 激励原则。利用某种外部诱因的刺激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科学的手段,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使其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是激励原则。 3, 能级原则 个人都具有一定的能量,根据个人能量的大小安排其工作,才能发挥不同能级的能量,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三)预防原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该做到预防为主,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不安全状态,这就是预防原理。 1,

14、 偶然损失原则。事故后果以及后果的严重程度,都是随机的、难以预测的。反复发生的同类事故,并不一定产生完全相同的后果 2, 因果关系原则。事故的发生是许多因素互为因果连续发生的最终结果,只要事故的因素存在,发生事故是必然的 3, 本质安全化原则。本质安全化原则是指从一开始和从本质上实现安全化,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4, “3E”原则: Engineering工程技术改进 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消除不安全因素 Education教育(说服教育和人员调整) 掌握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树立“安全第一”思想 Enforcement强制或惩戒 必要的行政和法律手段约束人们的行

15、为。 针对技术、教育、身体和态度、管理(组织)等原因的对策。,四)强制原理,采取强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为,使个人的活动、行为等受到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约束,从而实现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这就是强制原理。 1, 安全第一原则。安全第一就是要求在进行生产和其他活动时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生产和其他工作要服从安全,这就是安全第一原则。 2, 监督原则。在安全工作中,为了使安全生产法律规律得到落实,必须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企业生产中的守法情况进行监督。,三、事故致因理论,事故发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只有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才能保证安全生产系统处于安全状态。前人站在不同的角

16、度、对事故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很多事故致因理论,下面简要介绍几种 一)事故颁发倾向理论 1919年,英国的格林伍德把许多伤亡事故发生次数按照泊松分布、偏倚分布和非均等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当发生事故的概率不存在个体差异时,一定时间内事故发生次数服从泊松发布。 少数有精神或心理缺陷的工人,服从偏倚发布。 厂中存在许多易发生事故的人时,发生不同次数事故的人数服从非均等分布。,二) 事故的发生绝非偶然,乃是由诸多危险和不利因素造成的,依照美国海因里希(H.W.Heinrich)的分析,事故的主要因素有: 1.遗传及社会环境 2.人的缺点 3.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 4.意外事件 5.伤害事故 海因里希把工业伤害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为具有一定因果关系事件的连锁,即: 人员伤亡的发生是事故的结果,事故的发生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由于人的缺点造成的,人的缺点是由于不良环境诱发或者是由先天的遗传因素造成的。 海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