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_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解读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1870895 上传时间:2019-07-03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48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_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解读1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安全生产_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解读1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安全生产_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解读1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安全生产_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解读1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安全生产_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解读1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_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解读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_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解读1(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解读,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工作现状,目前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主要行业 煤矿; 金属非金属矿山; 危险化学品; 烟花爆竹; 冶金; 机械制造; 建筑工程施工等。,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工作现状,针对行业特点,加强制度建设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AQ2007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导则(AQ2007.12006); 地下矿山实施指南 (AQ 2007.2 );(14个要素) 露天矿山实施指南 (AQ 2007.3) ; (14个要素) 尾矿库实施指南( AQ 2007.4 ); (9个要素) 小型露天采石场实施指南(AQ 2

2、007.5 ); (12个要素),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工作现状,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 通用规范AQ3013-2008 氯碱生产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AQ/T3016-2008) 合成氨生产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AQ/T3017-2008) 硫酸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指南 AQ 3037-2010 电石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指南 AQ 3038-2010 溶解乙炔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指南 AQ 3039-2010 涂料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指南 AQ 3040-2010,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工作现状,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煤安监办字200424号) 烟花爆竹

3、生产经营企业安全标准化规范(试行)(安监总危化200781号) 机械制造企业安全标准化考核评级标准 (安监管管二字200511号) 该考评标准由基础管理考评(15),设备设施安全考评(51)、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考评(9)三个部分组成,分为75个考评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工作现状,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考评办法(试行) (安监总管一200823号) 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安全管理考评标准 (6) 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炼钢单元考评标准 (12) 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炼铁单元考评标准 (15) 冶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轧钢) (13) 冶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焦化) (13) 冶金企业安全生产

4、标准化评定标准(铁合金) (13) 冶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烧结球团) (13),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工作现状,其他行业(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 炼铁、炼钢、冶金煤气、有色金属延压加工、氧化铝、电解铝、有色重金属冶炼、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机械制造、造纸、家具、白酒、啤酒、乳制品、食品、纺织、烟草、商业、现代物流商贸,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概念,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

5、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基本内涵,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分析生产安全风险,建立预防机制,健全科学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使各生产环节和相关岗位的安全工作符合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等规定,达到和保持一定的标准,并持续改进、完善和提高,使企业的人、机、物、环始终处于在最好的安全状态下运行,进而保证和促进企业在安全的前提下健康快速发展。,主要内容,一,范围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三,术语和定义 四,一般要求(原则、建立和保持、评定和监督) 五,核心要求(13个一级要素、42个二级要素),主要内容,1,目标,2,组织机构和职责,3,安全生产投入,4,法律法规和管

6、理制度,5,培训教育,6,生产设备设施,7,作业安全,8,隐患排查和治理,9,重大危险源监控,10,职业健康,11,应急救援,12,事故报告调查处理,13,绩效评定持续改进,主要内容,企业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按照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在生产经营中的职能,制定安全生产指标和考核办法。,1,目标,主要内容,制定年度安全目标时,目标计划应尽可能符合“SMART”标准 S是Specific,目标计划必须具体、明确; M是Measurable,目标计划必须是可衡量的; A是Actionable,目标计划必须是可实现的; R是Realistic,目标计划必须是实实在在的; T是

7、Timetable,目标计划必须有时间表。 必要时,可结合一些动词,如:减少、避免、降低等。,主要内容,2010年安全生产管理指标: 1)隐患治理计划完成率达到95%以上; 2)领导承包重点要害部位到位率达到100%,监督检查履行率达到100%; 3)在用装备和器具注册率、登记率、定检率均达到100%; 4)重大事故结案率达到100%; 5)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定期复培率达到100%; 6)新改扩建设项目“三同时”审查验收率达到100%; 7)消防工作达标率达到70%以上。,主要内容,组织机构: 企业应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职责: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按照

8、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并履行安全生产义务。 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单位、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2,组织机构和职责,主要内容,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从业人员超过三百人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从业人员在三百人以下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2,组织机构和职责,主要内容,主要负责人的职责: 1.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

9、作规程。 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2,组织机构和职责,主要内容,从主要负责人到全体员工,要覆盖企业的所有方面。 纵向到底:将主要负责人到岗位工人分成相应的层级,结合其工作实际,对应承担的安全职责做出规定。包括各级正副职领导、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岗位人员等。 横向到边:按照本单位设置的职能部门(如安全、设备、计划、技术、生产、基建、人事、财务、党办、宣传、团委等部门),分别对其在安全生产中应承担的职责作出规定。,2,组织机构和

10、职责,主要内容,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完善和改进安全生产条件,按规定提取安全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并建立安全费用台账。,3,安全生产投入,主要内容,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配备劳动防护用品; 安全评价、重大危险源监控、重大事故隐患评估和整改; 职业危害防治,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监测和职业健康体检; 设备设施安全性能检测检验; 应急救援器材、装备的配备及应急救援演练; 安全标志及标识; 安全科研费用; 事故预防; 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物品或者活动。,3,安全生产投入,主要内容,工伤保险条例; 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企【2006】4

11、78 号);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6】369号);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5】918号); 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 关于在高危行业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指导意见(安监总政法【2009】137号)等。,3,安全生产投入,主要内容,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识别、获取、传达、转化) 规章制度; 操作规程; 评估;(执行情况、每年至少一次) 修订;(最新有效版本) 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记录),4,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至少应包含下列内容:安全生产职责、安全生产投入、文件和档案管理、隐患

12、排查与治理、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报废管理、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管理、作业安全管理、相关方及外用工管理,职业健康管理、防护用品管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等。,4,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内容,4,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目标和指标管理 安全机构设置与人员管理 安全生产奖惩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 工艺设计管理 生产工艺管理 消防管理,安全警示标志管理 紧急撤离管理 交接班管理 特种作业管理与审批 科技攻关管理 工伤保险管理 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主要内容,1.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

13、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执行情况检查评估的结果,保留肯定的内容,及时修订需整改的内容。 2. 对安全检查反馈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涉及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产生的问题,应及时修订相应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3. 收集本企业、其他企业发生的事故案例,分析事故的原因,借鉴相关事故教训,修订规章制度、操作规程。,4,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内容,4. 在安全生产绩效评定后,根据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的绩效评定情况,以及安全生产目标、指标完成情况等绩效评定结果,及时修订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5.国家以及所在地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有最新要求,及时做好修订工作。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要

14、求的不断重视和提高,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等不断完善更新,企业应及时修订有关规章制度、操作规程,避免“违法不知”带来不必要的影响和后果。 6.国际、国内有先进的安全管理理论和方法。,4,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内容,4,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会议记录(含纪要); 安全工作计划与年度报告; 工作考核与奖惩; 安全费用提取使用记录; 交接班记录; 新改扩建项目“三同时”档案资料; 劳动防护用品采购发放记录; 安全生产检查记录; 危险源登记台帐;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记录;,培训考核记录; 特种作业人员登记记录; 授权作业指令单; 经过批准实施的作业许可证档案材料; 特种设备管理记

15、录; 安全设备设施管理台账; 外来施工队伍安全管理记录; 有关强制性检测检验报告或记录; 应急预案; 事故的调查和处理报告等。,主要内容,教育培训管理;(需求、计划、实施、评估)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 ) 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三级、四新、转离岗、特种作业) 其他人员教育培训;(相关方、参观学习) 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文化活动、安全价值观 ),5,培训教育,主要内容,生产设备设施建设;(所有设备、三同时,变更管理) 设备设施运行管理;(专人负责、定期检维修、临时措施) 新设备设施验收及旧设备拆除、报废。(全过程控制、危险化学品),6,生产设备设施,主要内容,安

16、全设施主要分为预防事故设施、控制事故设施、减少与消除事故影响设施3类。 1.预防事故设施:检测、报警设施、设备安全防护设施、防爆设施、作业场所防护设施、安全警示标志; 2.控制事故设施:泄压和止逆设施、紧急处理设施; 3.减少与消除事故影响设施:防止火灾蔓延设施、灭火设施、紧急个体处置设施、应急救援设施、逃生避难设施、劳动防护用品和装备。,6,生产设备设施,主要内容,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危险作业许可,爆破吊装) 作业行为管理;(风险控制) 警示标志;(危险场所和设施、检维修的警戒区域) 相关方管理;(管理制度、交叉作业、安全协议) 变更。(机构、人员、工艺、技术、设备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审批和验收,隐患控制),7,作业安全,主要内容,海因里希分析结果: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了88%的安全事故; 美国安全理事会NSC:90%安全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 我国研究结果:85%的事故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