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乡村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814822 上传时间:2019-07-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乡村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论乡村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论乡村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论乡村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论乡村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乡村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乡村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乡村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倪志明 摘要:乡村的课程资源具有鲜明的自然生态性和乡土人文性,是幼儿生活学习的重要资源。乡村幼儿园教师要灵活运用多样的方式,因地制宜地合理开发利用乡村丰富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建设适应乡村幼儿发展需要的幼儿园课程,以促进乡村幼儿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关键词:乡村幼儿园 课程资源 开发利用 发展乡村幼儿教育,需要根据乡村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乡村的资源,为幼儿教育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和良好的保障条件,以促进乡村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乡村具有独特的地域特点和特色资源,往往是城市所不具有的,发掘这些资源的课程价值,加以开发利用,能

2、够给乡村幼儿园的课程建设带来丰富的内容和形态,也能很好地适应乡村地区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一、乡村幼儿园环境与资源的特点乡村幼儿园地处集镇与农村地区,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传统文化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一) 自然生态性。乡村幼儿园地处乡村,其周围就是广大的农村,农村地区长久以来主要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依靠自然生态环境的资源生产农业产品,因此乡村地区的环境多数保持着自然生态性。有着广阔的原野、茂密的森林、清清的河流,还有着鸟语花香、四季变化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些自然生态性的幼儿园环境不仅仅为幼儿园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是幼儿园课程自然生态资源的源泉。(二) 多样差异性。我

3、国地域辽阔,乡村差异很大,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地域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而且差异巨大。乡村幼儿园地处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就拥有着不同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人文资源。有的幼儿园地处平原地区,拥有广阔的原野和发达的村落;有的幼儿园地处江南水乡,湖泊纵横,河网密布;有的幼儿园地处山区,丛林茂密,动植物丰富;而有的幼儿园地处少数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乡村人口居住分散,即便是同一地区,其环境多样且差异也很大,这为幼儿园因地制宜地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程资源提供了条件。(三) 乡土人文性。乡村幼儿园虽地处乡村,但乡村在成百上千年的发展中往往传承下来丰富的传统文化。如文物

4、古迹、特色物产、民间艺术、民俗风情、生产和生活经验。这些人文资源是乡村的灵魂,是乡村的生命。这些乡村的传统文化资源使得乡村不仅仅具有自然生态性,更具有乡土人文性。儿童在丰富的乡土人文性的环境中生活成长,不仅仅促进了儿童的身心和谐发展,更给幼儿园教育带来了丰富的生活资源,为幼儿园开发乡土课程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二、 乡村幼儿园课程资源的类型乡村幼儿园地处乡村,尽管其社会文化资源没有城市丰富,但在自然资源、乡土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方面却特色鲜明,丰富多样。(一) 乡村的自然资源。大自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在乡村,各种形态的地形地貌,山丘、小河、水塘、湖沼一应俱全;一年四季的各种各样的瓜果蔬菜、植

5、物种籽常年不断。这些丰富多彩的资源只要开发利用得当,就能成为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具体来说,乡村幼儿园拥有的极其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主要有:自然性的地形地貌,如山河湖海、水塘沙洲、山丘田野等;自然时令资源。如四季变化,节气环境、气温气候等;自然的动植物资源,如花草树木、禽鸟鱼虫等;自然物产资源,如矿产资源、农产品资源等。大自然就是活教材,乡村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乡村幼儿园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地形地貌资源是乡村幼儿园开展体育活动的有利资源,乡村的体育活动器材往往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而无力购买,但是乡村拥有城市所没有的地形地貌,可以利用山丘、河谷、和广阔的平地开展体育活动,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成长;动植物资

6、源是幼儿认识自然世界,探索未知世界重要的课程资源,也是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资源;一年四季、气候变化等都是幼儿园开展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科学教育的重要资源;而丰富的物产资源不仅是幼儿认识事物的重要对象,而且是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宝贵资源。大自然是乡村幼儿的欢乐之源。因此,乡村幼儿园教师应走进自然,挖掘身边的自然资源,积极引导幼儿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二) 乡村的社会资源乡村幼儿园所处的地方不是集镇就是村落,有的集镇人口比较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资源还是比较丰富;有的幼儿园地处村落,社会资源相对贫乏。但是只要幼儿园密切与社区村落的联系,加强合作,集镇村落的社会

7、资源都可以成为幼儿园重要的课程资源。乡村的社会资源内容广泛,种类很多,主要有:集镇、村落的各种组织、机构和生产生活场所,如商店、医院、银行、活动中心、图书室等;集镇、村落各式各样的社会生产、生活活动,如社火庙会、婚丧嫁娶、种植养殖、节日活动、民间游戏等;集镇、村落的人力资源,如机关干部、民间艺人和专业人士以及幼儿家长等;地方特色资源,如地方特产、特色产业、名胜古迹等。这些社会资源蕴含着丰富的课程价值,如集镇村落的组织、机构和场地能为幼儿园课程的实施提供广阔的空间;乡村丰富的特色资源能够使幼儿了解家乡、热爱家乡;而乡村的人力资源也能够为幼儿园的课程提供更大的便利等等。幼儿园充分开发利用这些社会资

8、源,既可以建设起适应乡村地域特点和幼儿生活需要的课程,还可以为幼儿园课程实施创造有利的条件,使得课程更加本土化、生活化。(三) 乡村的文化资源乡村虽然地处边缘,文化资源较之城市相对贫乏,但是乡村也拥有自身独特的文化资源,特别是拥有独特的乡土文化资源。这给乡村幼儿园丰富课程内容,开展乡土教育和人文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乡村通常拥有的文化资源主要有:乡约民俗文化资源,如:婚丧嫁娶的规矩、节日生活习俗、饮食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如历史名人、名胜古迹等;民间艺术文化资源,如童谣、民歌、民间故事、地方戏剧舞蹈、民间剪纸泥塑、特色建筑等; 方言文化资源,如各地乡村的地方话语、绕口令、顺口溜等。民间游戏和体

9、育活动,如“斗鸡”、“走高跷”等。乡村的地方文化资源各式各样,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乡土人文特色,是幼儿园开发利用的重要的文化资源,是丰富幼儿园课程内容和形式的重要途径。(四) 乡村幼儿教师资源乡村幼儿园教师是乡村幼儿园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尽管乡村课程资源比较丰富,但都是存在于乡村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之中,需要乡村幼儿教师去发掘开发与利用。“教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师是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因

10、此,开发利用乡村课程资源,需要乡村幼儿教师具备广阔的课程资源视野、开放的课程资源意识、较高的课程开发资源能力和丰富的课程资源开发经验。乡村幼儿教师不仅仅是乡村幼儿园课程资源的重要开发者,更是幼儿教育的领头人,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幼儿园课程最关键的资源。特别是乡村幼儿教育观念相对陈旧,教育方法相对落后,课程单一,资源相对贫乏,要克服所有这些幼儿教育的不利因素,首要的就是要提高幼儿教师素质。幼儿教师要树立信心,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提高素质,培养能力,改革乡村幼儿园课程体系,开发利用丰富的乡村资源改造幼儿园单一课程,以促进乡村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三、乡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一) 主题教育活动开

11、发方式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即主题来组织开展的一系列教育活动。主题活动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将各种学习内容围绕一个中心或主题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习者通过该主题的活动,能够获得与主题有关的较为完整的经验。对于幼儿认识世界、了解社会、认识自我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是幼儿园课程主要的实施形式。在乡村,幼儿园可以依据乡村的资源特点,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幼儿的发展。如根据乡村的资源的特点,开发设计 “好吃的家乡野菜”、“美味可口的民间饮食”、“快乐的民间游戏”、 “有趣的”“家乡的民间艺术”、“精彩的民间故事”、“家乡的四季”、“

12、家乡风俗我熟悉”等系列主题活动。一般而言,乡村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主要有三类:1、体验式主题活动。即教师应该根据幼儿园课程目标,有针对性地组织幼儿参与一些社会生活活动,使幼儿在社会生活活动的过程中自觉、积极、主动地获得发展。在乡村,一年四季富于变化的美丽环境,广袤的原野和森林,丰富的乡土文化活动,都是乡村幼儿园开展体验式主题活动的重要资源。开展体验式主题活动,教师要注意确定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实践活动类型,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加强引导,并及时组织幼儿进行总结。2、探究式主题活动。即教师通过组织幼儿围绕某一问题,指导幼儿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幼儿在解决各种问题的探究过程中,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强化幼儿的

13、问题意识,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初步的科学探究精神。探究式主题活动让幼儿走出书本,走出教室,走进自然中,走进生活中、走进社区中,在幼儿对问题的探究过程中确立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培养幼儿的合作与探究意识。乡村幼儿园可以利用多彩的大自然、丰富的动植物、浓郁的乡风民俗和地方特色资源来开发探究的问题,引发幼儿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同时,开发利用丰富的乡村资源,为儿童的探究创造丰富的环境,提供充足的支持条件。3、陶冶式主题活动。即教师通过开发和利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等课程资源,创设一定的教育活动情境,陶冶幼儿的情操,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品质的教育活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大自然是第一本教科

14、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乡村的自然条件开展主题活动,组织教育内容,开展相关活动,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感受和体验,在大自然中学习知识、提高技能、陶冶情操。(二) 环境创设开发利用方式。幼儿园的环境对幼儿来说是一种隐性课程,其对幼儿的作用是间接的、内隐的,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正如瑞吉欧教育的创始人马拉古奇所说:“我们重视环境,因为环境有能力去组织、提升不同年龄的人之间的愉悦关系,创造出美好的环境,提供变化,让选择和活动更臻完善。而且环境的潜能可以激发社会、情感和认知方面的种种学习。”乡村幼儿园在环境创设中,受制于有限的教育投入,其购置的设施设备资源是有限的,但乡村幼儿园可以充分利用乡村特有的有

15、利资源,创设丰富的环境,幼儿在其中生活、游戏,感受环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首先,幼儿园的环境布置与装饰可以利用乡村特有的资源丰富环境的创设。如把乡村当地的植物种植在幼儿园里,在墙饰上画上乡村的动植物、当地的民间故事和当地名人等。其次,在幼儿园的区角,可以充分利用乡村的各种各样的丰富资源来充实幼儿园区角的环境和材料。如植物园种植乡村植物;动物园养殖乡村动物;自然角陈列乡村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的各种种子、野果、树叶、竹子、稻草、松果等;美工区搜集各式各样的种子做贴画材料,对蔬菜瓜果创意制作等;操作区利用竹篾、藤条等材料让幼儿编织;体育区利用竹木玩具和乡村的树墩等开展体育锻炼活动等。再次,在幼儿园的教育

16、活动中,利用乡村资源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好奇心,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如在春暖花开时让幼儿在草地上翻跟头、打滚。夏天,在浓荫蔽日的小树林里跳皮筋、捉迷藏、荡秋千;秋天、冬天,可在树林草地上利用小石头、沙土、绳子、稻秆、树枝等自然物发展幼儿的走、跑、跳、钻、爬等综合能力等。总之,乡村幼儿园要根据乡村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充分利用乡村资源,把乡村幼儿园打造成自然与人文和谐融为一体的生态型环境。(三) 游戏活动就地取材开发利用方式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是他们基本的对象性活动,同时也是最能表现与肯定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与创造性的主体性活动对于幼儿主体性发展与培养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是学前教育阶段培养幼儿主体性的适宜途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乡村幼儿园由于受经费的限制,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