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第五章第五章第三节日本明治维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近代史第五章第五章第三节日本明治维新(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日本明治维新,(一)维新前日本社会政治概况: 1.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和锁国政策 (1)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 A.幕藩体制 B.士农工商等级制度,一.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2)德川幕府的锁国政策 在1633-1641年间,德川幕府曾先后五次发布“锁国令”,除中国、朝鲜和荷兰外,禁止日本与任何国家交往。,(二)资本主义发展与幕府统治的危机 :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农作物品种增多。 (2)手工业品的品种和产量有所增加; (3)城市人口不断增多。 (4) 手工工场陆续在一些生产部门中出现。 (5)商业贸易日渐活跃。,2.阶级关系变化。 (1)富农、商人和商
2、利贷者形成为新兴的地主阶级。 (2)武士阶层发生分化; 一部分逐渐资产阶级化 。 (3)形成了城市特权商人阶层 ; (4)农民是封建社会最基本的生产者和受压迫者。,3.阶级斗争激化与幕府危机加深 (1)农民起义此伏彼起; (2)发生了城市平民的暴动; (3)各藩及德川幕府先后进行改革,史称“天宝改革” ,但都以失败告终。,4.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1)19世纪初,英、美、俄等国先后谴使日本,要求开港通商,都遭到幕府的拒绝。 (2)国门被美国打开。黑船事件:1853年7月8日,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海军准将培里率领一支舰队开进日本江户湾的浦贺港,1854年3月31日,日美双方签订
3、日美友好条约(又称神奈川条约),它打开了日本的大门,结束了日本二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局面。 (3)1858年(安政五年)6月美国又强迫日本签订了日美友好通商条约(亦称江户条约) ; (4)荷、俄、英、法等资本主义列强又先后与日本签订了类似的条约。史称“安政五国条约”。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后,日本民族危机空前加重。,5.“尊王攘夷”和“倒幕运动”,(1) “尊王攘夷”运动 A.目的:挽救民族危机;打击、驱逐外国势力;实行开国进取政策; B.性质是资产阶级改革运动; C.代表人物及主张:绪方洪庵(开办私塾)、佐久间象山(东洋道德、西洋艺术;以夷之术防夷等)、桥本左内、吉田松阴(成立松下村塾,失于西洋
4、、取之近邻等);,尊王攘夷运动,以“尊王攘夷”为口号、反对德川幕府统治的政治运动,实际上是借天皇之名行倒幕之实。1858年幕府奏请天皇批准开国的安政条约时,吉田松阴、西乡隆盛等改革派武士聚集京都,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它是在幕府体制危机、民族危机的形势下改革幕政、排斥外夷主张相结合的产物。其中心在长州藩。1863年初以天皇名义敕令幕府“攘夷”。后发展为目标明确的武装倒幕运动,并成为明治维新的动力。,(2)倒幕运动,A. “安政大狱”:以长州藩的吉田松阴和萨摩藩西乡隆盛为代表的西南各藩的改革派,利用当时国内各阶层普遍反对开国的气氛,倡导攘夷排外,进行反对幕府的活动。 1858-1859年(安
5、政五至六年),幕府大老井伊直弼对西南各藩的改革派给以残酷镇压,吉田松阴等7人被处死,西乡隆盛等十人遭到流放。,(3)戊辰战争,1868年1月,德川庆喜组织军队向京都进军,明治政府立即派军迎击,双方在京都附近的鸟羽、伏见发生激战,天皇军队战胜了幕府军,德川庆喜逃回江户。 1868年3月,政府军兵临江户城下。5月,德川庆喜被迫投降,政府军占领了江户。10月,改江户为东京。 1869年3月,明治政府迁都东京。 1869年5月,政府基本上平定了幕府残余势力和反动大名的叛乱,统一日本。,二.明治政府的资产阶级改革 (一)改革的主要内容 1.明治政府的施政纲领“五条誓文”。 2.政治改革三大措施: (1)
6、官制改革:1868年4月21日(公历6月11日),明治政府又颁布了政体书,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2)奉还版籍和废藩置县: A.1869年3月5日,长、萨、土、肥前四强藩的藩主带头上表申请“奉还版籍”。(版指土地,籍指户籍)都希望以虚假的“奉还”,换取天皇重新的“授予”。 B. 1870年8月29日,天皇召集五十六名在京的藩知事,宣布“废藩置县”。废除了藩国制度,打破藩界。 (3)废除封建等级身份制和取消武士特权:1869-1872年,明治政府先后颁布法令,实行“四民平等”。,3.经济改革措施 (1)地税改革: A、地税改革的内容 B、地税改革的意义 日本近代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促进资
7、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寄生地主制的阻碍,(2)殖产兴业 A、用国家 力量扶植资本主义 B、用国家 力量促进资本的原始积累 C、用国家 力量引进技术设备,4. 文化教育改革文明开化 日本明治政府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推行的文化教育及社会生活的变革运动,主要是指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近代化和普及。如确立近代教育体制,兴办各种层次学校,派遣留学生,招聘外国学者,学习西方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它是明治维新运动的三大政策之一,有助于促进日本社会的近代化,但也产生了轻视传统文化等消极影响。,5.富国强兵和军警制度,A、富国强兵的必要性 B、富国强兵的内容 C、强调的两个词 皇军 武士道:所谓武士道本来是封建武士的道
8、德规范,包括主君对家臣生杀予夺、杀伐为荣、战败切腹、刀刀见血等内容,它不仅是日本军队反动教育的核心,而且是天皇制军国主义的灵魂。,西乡隆盛,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出身下级武士。曾长期担任基层低级官吏。后矢志勤王、改革幕政,成为倒幕派领导人。1867年与大久保利通等发动“王政复古”政变。1868年1月指挥政府军在鸟羽、伏见地区与幕府军决战,取得胜利。此后率军征讨幕藩残余势力,战功卓著。1872年任陆军元帅兼禁卫军都督,主持和参与了多项维新改革,被誉为“维新三杰”之一。曾鼓吹、支持对外侵略扩张。1877年参与反对大久保利通政权的暴动,是年9月败死城山。,福泽谕吉,近代日本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9、家、教育家。出生于大阪的一个下级武士家庭。自幼受儒学、兰学影响。1860年后数度赴美国等西方国家访问,深受资产阶级文化影响。倒幕斗争中态度消极,但后来积极倡导“文明开化”,力主富国强兵。他是庆应义塾的创始人。还与人创办了名六杂志,从事启蒙运动。其代表作是劝学篇,提倡个人独立自尊和社会的实际利益,宣传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二)明治维新的性质和历史意义,1.明治维新性质 明治维新是近代日本历史的转折点。从明治维新的前因后果及其时代背景考察,它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但带有不彻底性和早产的色彩。 (1)幕府末期日本的封建制度已日趋没落,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因素逐渐得到发展,工场手工业开始在经济较
10、发达的地区的一些生产部门普遍发展起来,在某些先进地区的棉纺织业中已占统治地位。与此同时,自19世纪中叶开始日趋严重的原因被迫“开国”而面临的沦为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促使日本有可能在资本主义发展尚不充分的条件下提前发生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以克服内外双重生存危机。,(2)倒幕运动是由向资产阶级转化的下级武士领导、以豪农豪商即城乡资产阶级和新地主为阶级基础而进行的武装夺取政权的政治斗争。明治政权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和新地主联合专政的新型国家。它借助国家政权的力量,大刀阔斧的推行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及文化等领域的改革。“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富国强兵”等政策的推行,使日本迅速地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
11、渡,日本的社会经济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3)明治维新是在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世界历史横向联系急剧加强的背景下,东方国家救亡图存、成功的摆脱民族危机而崛起为现代化国家的特例。它带有明显的早产色彩,又有不彻底性。,(1)明治维新使日本改变了封建落后状况,开辟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是日本近代史的开端。,(2)成为亚洲唯一独立的民族国家。为亚洲国家一些立志摆脱落后状况、实现民族振兴的人们提供了某些经验。,进步性,2.明治维新的历史意义,(1)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势力。,(2)明治维新后,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日本竭力推行军国主义,对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局限性,名词解释,1. 黑船事件 ; 2.尊王攘夷运动; 3.文明开化;,复习思考 1.简述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 2.述评明治维新性质。 3.分析明治维新成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