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解释(文化的解释/(美)格尔茨(Geertz,C.)著;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11)第一章 深描说:迈向文化的解释理论l 我主张的文化概念实质上是一个符号学的概念马克斯·韦伯提出,人是悬在由他自己所编制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我本人也持相同的观点于是,我以为所谓文化就是这样一些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因此,对文化的分析不是一种寻求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一种探求意义的解释科学我所追求的是析解,即分析解释表面上神秘莫测的社会表达但是,这种见解,这种只用了一句话就说出来的学说,其本身就需要做一些解释5】l 如果你想理解一门学科是什么,你首先应该观察的,不是这门学科的理论或发现,当然更不是它的辩护士们说了些什么;你应该观察这门学科的实践者们在做些什么 在人类学或至少社会人类学领域内,实践者们所做的是民族志正是通过理解什么是民族志—或者更准确地说,理解什么是从事民族志—才可能迈出第一步,以理解人类学分析作为知识的一种形式到底是什么必须立即申明,这并不是方法的问题从一种观点,即教科书的观点看,所谓从事民族志就是建立联系、选择调查合作人、做笔录、记录系普、绘制田野地图、记日记等待。
但是,这些东西,即技术以及公认的程序,并不能界说这项事业可以界说它的是它所隶属的理性努力的种类,借用吉尔伯特·赖尔的一个概念,就是详尽的“深描”的尝试6】l 文化是公众所有的,因为意义是公众所有的如果不知道挤眼是什么意思,或者不知道身体上怎样张合眼脸,你就不可能挤眼;如果不知道偷羊是什么,或者实际上该怎样去偷,你就不可能实行一次抢羊偷袭但是从这样是实情中得出结论,认为知道怎样挤眼就是挤眼,知道怎样偷羊就是抢羊偷袭,其混乱之深,如同错把浅描当深描,把挤眼与眼脸的张合混同起来15】l 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即是在不削弱其特殊性的情况下,昭示出其常态我越是努力地仿效摩洛哥人所做之事,他们就越发显得合逻辑,富有独特性把他们置于他们自己的日常系统中,就会使他们变得可以理解他们的难于理解之处就会消释了18】l 对于理解人类学解释是什么,以及在什么程度上它是解释,最为紧要的莫过于准确地理解“我们对其他民族的符号系统的构建必须以行为者为取向”这句话意味着什么—以及它不意味着什么 这句话意味着,对犹太或法国文化的描述必须以我们想象的犹太人或法国人对于他们经历的解释的语词来表达,必须以他们用来界说发生在他们身上的那些事的习惯语句来表达。
这句话不意味着,这样的描述本身是犹太人或法国人的—也即是说,这些描述是它们表面上在描述的现实的一部分;也不意味着,这些描述是人类学的—也即是说,是正在发展着的科学分析体系的一部分这些描述必须以特别指定的一类人对他们经验的解释来表达,因为那才是他们宣称所描述的东西;这些描述是人类学的,因为实际上是人类学家宣称它们是人类学的18、19】l 人类学著述本身即是解释,并且是第二和第三等级的解释按照定义,只有“本地人”才做出第一等级的解释:因为这是他的文化因此,它们是“虚构”的产物;虚构的产物,是说它们是“某种制造出来的事物”,是“某种被捏成形的东西”—而不是说它们是假的、非真实的,或者仅仅是“仿佛式的”思想实验19、20】l 一部具体的民族志描述是否应该引起注意,并非取决于它的作者能否捕捉住遥远的地方的原始事实,并且把它们像一只面具或一座雕塑那样带回家来,而是取决于它的作者能否说清在那些地方发生了什么,能否减少对在鲜为人知的背景中的陌生行为自然要产生的那种困惑—这是些什么样的人? 如果是民族志是深描,民族志学者是从事这种描述的人,那么,对于任何一个给出的例子,决定其好坏的问题则是它是否将挤眼与眨眼区分开来,是否将真挤眼与模仿的挤眼区分开来。
我们不是在一大批未经解释的资料,在极浅的描述上,而是在能使我们于陌生的人们建立起联系的科学的想象力上,衡量我们的解释是否具有说服力21】l 所谓文化分析是(或者应该是)对意义的推测,估价这些推测,而后从较好的推测之中得出解释性结论,而非发现意义的大陆,然后标画出没有实体的景观26】l 民族志描述有三个特点:它是解释性的;它所解释的是社会性会话流;所涉及的解释在于将这种会话“所说过的”从即将逝去的时间中解救出来,并以可供阅读的术语固定下来另外,在我看来,它还有第四个特点,那就是它是微观的27】l 研究的地点并不是研究的对象人类学家并非研究村落(部落、小镇、邻里…);他们只是在村落里研究29】l 小事实说明大问题,挤眼牵涉认识论,或偷羊袭击牵涉革命,因为它们就是如此安排的31】l 一项研究,如果比先于它的研究更加深刻——无论这意味着什么——这就是一种进步;但是,与其说它踩在它们的肩膀上,不如说它受到挑战且进行挑战,从它们身旁冲奔而过32】l 人们尽可能选定民族志解释的一次具体实践所发展的理论前进路线,把它运用到另一次具体实践中去,推动它向着更高的精确度和更广的关联性发展;但是人们写不出一部《文化解释的普遍理论》,或者这样说,人们可以写,但这样做似乎没有什么裨益,因为在这里,理论建设的根本任务不是整理抽象的规律,而是使深描成为可能;不是越过个体进行概括,而是在个案中进行概括。
33】l 人类学,或至少解释的人类学,是这样一门科学:其进步不以达于观点的一致为标志,而是以辩论的巧妙为标志使我们在争论中彼此激怒对方的精确性才是最上品的当某人的注意力为争论中的某一方完全独占时,是很难看到这一点的这里,独白几乎没有价值,因为不会得出什么结论;只要探讨才保有价值如果说收集在此的论文具有什么重要性,那不是在于它们所说的,而是在于它们所看到的:不仅是对人类学,而且是对一般意义上的社会研究,对符号形式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兴趣在急剧上涨 【37、38】l 置身于所有这一切之中,我的立场一直是试图一方面抑制主观主义,另一方面抑制神秘主义,试图使符号形式的分析尽可能紧密地与具体的社会事件和场合,即普通生活的公众世界联系在一起37】l 解释的人类学的根本使命并不是回答我们那些最深刻的问题,而是使我们得以接近别人——在别的山谷中守护别的羊群时——所给出的回答,从而把这些回答归于记载人类曾说过什么的记录中去39】第2章 文化概念对人的概念的影响l 法国人类学家莱维—斯特劳斯在《野性的思维》书尾部分指出,科学的解释并不总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化繁为简相反,它总是以一种较为浅显易懂的繁杂取代不大容易让人明白的繁杂(即用复杂但可以理解的内容取代复杂但无法理解的内容)。
就人的研究而言,我认为就可以进行更深一步的讨论,并坚持解释经常是以复杂的描述取代简单的描述,同时努力获得某种伴随简单描述的有说服力的明晰怀特海曾经为自然科学提供了一条准则:“寻找简单并怀疑之”;对于社会科学他可能会提供另一条准则:“寻找复杂并使之有序43、44】l 就对人的研究而言,迈出远离人性的一致性观点的一大步,是离开伊甸园接受穿越时间和超越空间的习俗有差异的观点不仅仅是服装和外表、设置舞台和喜剧的化妆的问题,而是也要接受这个观点:人性在其本质方面和表达方面都具有不同伴随着这一看法,一些很牢固的哲学信念动摇了,而且向着危险水域的困难的漂移开始了 危险,是因为假如一个人无视这样的观点,即大写的人应该在他的习俗的“后面”、“下面”或者是“外面”去寻找,而是代之以这样的观点:人,不是大写的,应在人们“中间”寻找,他就会处于某种完全失去他的见解的危险之中他还会不留残余地溶化进他的时间和地点之中,成为一个儿童和他的年龄的完美囚徒47】l 把人放入他的习俗整体中去的努力采取了不同的手法;但是所有的手法都是,或者最终都发展到,使用简单全面的理智的战略:我将如何称呼这个体现了人类生活中的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层累的”概念,以便抓住它的要害。
在这个概念中,人是一个“多层面”的混合物,每一层都凌驾于下面各层,并支撑着上面各层当人类学家分析人时,他是逐层剥开,每一层在自身中都是完整和不可分的,都显露出与其下面各层的不同剥光五光十色的文化的形式,就会发现社会组织的结构性和功能性规律依次剥开就会发现基本的心理学因素——“基本需求”或者你要做什么——这些因素支持各层面并使之可能形成剥开心理学因素就会留下人类生活全部大厦的生物学的基础——解剖学的、心理学的、神经学的因素48】l 为了搞清楚实际上人是什么,我们必须凭借各种相关学科的发现——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这些学科互相重叠就像花纹中的不同的图案;当做到这一点时,文化层面上的最基本的要点,也是人独有的特征,就会像它必须要以其自身的原则告诉我们一样,自然地显示出人实际上是什么十八世纪的人在除掉文化习俗后,他的形象是赤裸裸的理性主义者,而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人类学却用变形动物加上文化习俗代替此前的人类形象48、49】l 我们需要的是在不同的现象中寻找系统的关系,而不是在类似的现象中寻找实质的认同为了有效地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用综合的概念来替代人类存在不同方面关系的“层累的”概念,也就是说,是一个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文化的因素在其中都能作为一个统一的分析系统中的不同方面而加以处理的概念。
在社会科学中建立共同语言是一件整合不同类型的理论和概念的工作,以这样一种方式可以构造阐述发现的有意义的命题,而现在这些发现被隔绝在个别研究领域中 在试图从人类学方面实施这样一种整合工作,从而得到一个更精确的人的形象的努力中,我提出两个观点第一个是,最好不要把文化看成是一个具体行为模式——习俗、惯例、传统、习惯——的复合体,而要看成是一个总管行为的控制机制——计划、处方、规划、指令第二个观点是,人明显的是这样一种动物,他极度依赖于超出遗传的、在其皮肤之外的控制机制和文化程序来控制自己的行为56、57】l 我们是通过文化来使自己完备或完善的那种不完备和不完善的动物——并且不是通过一般意义的文化而是通过文化高度特殊的形式:上层阶级的或下层阶级的,学术界的和商业界的62】l 人类行为的本能控制和文化控制之间的界线难以定义并且飘忽不定从一切意愿和目的的角度看,有些事情的控制完全是本能的:我们学习呼吸并不比鱼学习游水需要更多的文化指导另外一些事情则确实大部分是由文化指导的;我们并不想以遗传来解释为什么有的人相信中央计划而有的人相信自由市场当然几乎所有的人类的复杂行为都是二者互相作用的和非累积性的结果。
我们说话的能力肯定是天生的;而我们说英语的能力肯定是文化的我们在受到高兴的刺激时笑和在受到不高兴的刺激时皱眉肯定在某种程度上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但是冷笑或嘲讽地皱起眉头同样地肯定是由文化确定的在我们的遗传基因为我们的生活规定的基础计划——说话的能力或是笑的能力——与我们事实上实施的确切行为——以某种音调说英语,在微妙的社会环境中高深莫测地笑——之间有一套复杂的有意义的符号,在其指导下我们将第一种转化为第二种,将基础计划转化为行动 我们的思想、我们的价值、我们的行动,甚至我们的情感,像我们的神经系统自身一样,都是文化的产物63】l 当文化被看作是控制行为的一套符号装置,看作是超越肉体的信息资源时,在人的天生的变化能力和人的实际上的逐步变化之间,文化提供了联接变成人类就是变成个体的人,而我们是在文化模式指导下变成个体的人的;文化模式是历史地创立有意义的系统,据此我们将形式、秩序、意义、方向赋予我们的生活此处所指的文化模式不是普遍性的,而是特殊性的——不仅仅是“婚姻”,而是一套特殊概念,关于男人和女人是什么样的、夫妻应该如何相处或者谁应该与谁结婚等待定义人既不单靠他天生的能力,也不单靠他的实际行动,而是靠将二者联接起来,靠将第一种转化成第二种,将他的遗传能力集中转化为他的具体活动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