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武汉黄土公路绿化景观生态对策初探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16938 上传时间:2017-05-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武汉黄土公路绿化景观生态对策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7年整理]武汉黄土公路绿化景观生态对策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7年整理]武汉黄土公路绿化景观生态对策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7年整理]武汉黄土公路绿化景观生态对策初探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7年整理]武汉黄土公路绿化景观生态对策初探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武汉黄土公路绿化景观生态对策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武汉黄土公路绿化景观生态对策初探(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武汉黄土公路绿化景观生态对策初探摘要:基于武汉黄土公路绿化改造年后的回访调研,针对其中存在的绿化景观问题,在道路生态学指导下,提出应用耐受性强的本地植物、让“自然结合人工做功”提高绿化成活率和生物多样性、协调绿化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利用路边地被植物降解路面雨水面源污染个生态对策,以期实现武汉黄土公路绿化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道路生态学;公路绿化景观;生态对策;黄土公路;武汉ecological countermeasures on greening landscape of wuhan huangtu highway , , ( , ,; , , , ): , solutions to w

2、ere put forward , . )a )f ) )r : ; ; ; ; wuhan city随着生态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道路的生态影响也更重视,景观生态学、道路生态学、公路生态学等学科正努力探讨协调人工路网与自然生态系统矛盾的方法和途径,为解决公路绿化景观的生态问题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通过对绿化改造年后的武汉黄土公路绿化景观进行回访调研,针对其中的绿化景观问题提出道路生态学对策,旨在为武汉黄土公路绿化景观的可持续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黄土公路概况及绿化景观问题 黄土公路概况黄土公路是武汉市区通往黄陂区木兰山生态旅游系列景点的重要旅游通道,也是黄陂北部山区经济发展中人流、物流的主干道。

3、道路为一块板结构,二级公路,全长 ,双向四车道的沥青路面宽 。原道路绿化存在树种单一、季相变化不明显、绿带连贯性差、景观亮点不足等问题,为更好地服务武汉“后花园”的生态旅游,提供舒适、美观的交通环境,年月武汉市林业局牵头对其进行了绿化改造,项目起于黄陂一中门口,止于姚集镇,全长 ,涉及黄土公路两侧各 宽的绿化用地,建设总面积 ,共投资万元,年月完工。 回访中发现的绿化景观问题 在黄土公路绿化改造工程完成年后进行了绿化景观效果反馈调研。对比发现,黄土公路两侧整体绿量、绿视率较改造前都有显著地提升和改善,但还存在以下一些景观问题。 园林绿化树种存活率低 抽取原改造时的两个小班样本,进行当年完工后与

4、年回访时的存活量对比 ,从表可以看出,树种平均存活率仅 62.1,植株共死亡 株,其中栾树、紫玉兰存活率低于,仅樟树和夹竹桃的存活率大于。此外调研中还发现了很多高大的野生构树( ) 。分析平均存活率低的原因可能有:设计、施工中园林绿化苗木应用不当,栽种方式没有符合其生态习性要求,不能适应路边粗放的种植管理;近的苗木在年中遭附近居民、家畜毁坏;由于自然干旱和缺少人工养护,栾树、紫玉兰等耐适性差的树种死亡率高或长势差。同时可见樟树、夹竹桃和野生构树都是当地环境中耐受性强、长势好的树种。 景观与环境不协调 首先是没有协调好道路绿化与路边建筑的景观。部分建筑前存在无绿化、少绿化、绿化杂乱的情况,一些凌

5、乱或破旧的建筑前无绿化屏蔽和遮挡而直接成为道路景观;行道树局部出现不连贯、长势差的情况,影响道路绿化景观的整体感和连续度2 。其次是没有协调好道路绿化与水体、湿地景观。黄土公路的路段为高路基,相对高出两边 ,两侧 共有大小水塘 个,池塘、低洼沼泽占总用地的。调研发现,道路所经过的水边、湿地、洼地并没有形成良好的湿地植物景观,还是最初的杂草丛生、苗木稀疏状态,缺乏临近湿地、滨水段的道路绿化。再次部分山体、林地绿化修复效果不佳。部分山体、坡地仍旧裸露,植物生长势弱,植株稀少,水土流失量大。这与施工技术手段和山坡修复绿化品种选用有关,应在科学护坡的基础上,合理运用本地草本、灌木品种,加大生态护坡力度

6、。原第标段(距起始段 )的山体修复效果良好,已经形成了野生的小群落景观。 景观色彩、层次单一 植物色彩景观不丰富,彩色叶植物主要是紫叶李、红继木(oeta ) ,开花植物不多。植物没有配置成符合植物生态习性的高、中、低立体群落,而是过于注重规则、行列式种植,且大多数绿化只有上层林冠结构,中、下层缺乏,不能结合立地条件营造多样化、多层次的绿化景观。黄土公路改造绿化效果不佳,设计、施工、管理、反馈四个环节都有因可究,但立足于公路绿化特点,选择适合当地微立地条件的植物种,并注意与周围环境协调,体现特色,更多的融入道路生态设计理念则是各环节应始终坚持的。 改善黄土公路绿化景观的生态对策黄土公路现有绿化

7、景观问题的改善对策立足于不断发展完善的 道路生态学相关原理和理论。道路生态学是指运用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的原理来探索、理解和解决道路、车辆与周边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3 ,研究对象涉及由道路建设引起的植被、野生动物、水生生态、风与大气效应、水流、化学物质、路网与景观格局等方面的问题,目的是实现道路、车辆与生态环境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46 。黄土公路绿化景观的具体生态对策主要有以下 4 个方面。 配置耐受性强的本地植物种,提高成活率公路绿化大都需要适宜粗放管理的绿化树种。路侧用地土壤紧实或为回填客土,微生物、有机质、土壤疏松度都很低,加上车辆扬尘、化学污染物影响不利于植物生长,因此道旁植物有着对干、

8、湿、冷、热等环境条件宽泛的遗传耐受性,抗干扰性强7 。道路生态学理论揭示公路边常集聚大量本地种,并且多一年生禾本科植物和开花植物8 ,多年生草本常为路边优势种9 ,如荷兰仅在一条多车道路侧便发现了近个植物种,占该国所有植物种的近一半10 。我国存在用园林绿化品种和绿化形式来绿化公路的情况,结果是成活率低,生态效益差,成本增加。黄土公路途经多种生境地段,每个地段尽可能营建更多的微环境,有利于满足各种不同生态条件的植物生长。尊重场地原有自然立地条件,进行针对性的处理,而不是程序式、批量式的林地建设。设计前应充分调研本地不同地段已形成良好稳定结构的植 物群落,尤其是现有路边长势良好的当地物种,少用不

9、适应当地微环境的园林树种,大力运用耐粗放管理、耐受性强的本地种11 。路肩、路沿主要用长势好,耐踩踏,耐干旱、污染的草本,如狗牙根( ) ;排水沟外侧平地、坡地可用盐肤木( ) 、泡桐( ) 、构树、香樟、枫杨( ) 、喜树( ) 、木槿( ) 、夹竹桃、槐树( )等;破坏的山体利用工程护坡稳固后,以耐旱深根草本植物、爬藤植物,如狗牙根、大花金鸡菊( ) 、狗尾草( ) 、牛眼菊( )等作先锋草种,山上土层较厚的地方可以栽种马尾松( ) 、油茶( ) 、杜鹃( ) 、栎( ) 、黄金菊( )等;低洼地、湿地可以栽种水杉( ) 、池杉( ) 、木芙蓉、芦苇( ) 、菖蒲( ) 、千屈菜( ) 、

10、芦竹( ) 、荷花( )等,与周围生态环境融合、协调,充分体现地域优美的自然风景,给司机和乘客舒适的视觉和心理享受。 利用“源” “汇”效应和演替规律,提高路旁生物多样性公路两边具有“源” “汇”效应,可以利用自然做功。道路生态学研究表明,道路建成后,路侧裸露地表上以风媒方式进入的藻类、苔藓、地衣和开花植物的孢子和种子开始了道旁植物的演替2 ,随后一年生草本植物和具最佳适合度的植物存活,之后朝多年生草本、灌木混生或树林方向演替,但自然状态下这个演替过程非常缓慢,要年甚至更长时间实现,如果不加干预,将会造成道旁大量的水土流失,因此需要科学合理的人工干预改变演替速率。路边应尽量营造不同的微环境,有

11、利于提高道旁野生植物种的丰度,改变我国公路绿化景观单一的问题,同时能提高成活率和环境协调性。野生生物可加快植物种的传播。食果鸟类、食草动物、昆虫可促进浆果类植物、多年生草本种子传播。有些动物常喜欢在田野边、山林边的路旁草丛、灌木或林缘中栖息。路边草本植被如果经常保持较高盖度,还可以吸引小型哺乳动物,但是车辆常导致野生生物轧死轧伤,造成数量减少甚至物种灭绝,国外对这方面有相当多的研究3 ,我国还很少涉及。 黄土公路所处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水热条件良好,四季分明,两侧土壤主要为壤土和黏土,部分沙质土,肥力中等,加之途经农田、水塘、山体、坡地、林地等丰富的用地类型地段,可结合人工和“自然做功” ,加快路旁植物的演替速度。混播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乔灌木种子,丰富路侧地被、草本植物,增加物种丰度,尤其是人工播撒一些当地浆果类种子如胡颓子( ) 、火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