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20xx年产业脱贫工作经验汇报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1691935 上传时间:2019-07-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市20xx年产业脱贫工作经验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全市20xx年产业脱贫工作经验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全市20xx年产业脱贫工作经验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全市20xx年产业脱贫工作经验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全市20xx年产业脱贫工作经验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市20xx年产业脱贫工作经验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市20xx年产业脱贫工作经验汇报(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市20XX年产业脱贫工作经验汇报全市20XX年产业脱贫工作总结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部署, 全市农业部门把产业扶贫工作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把产业脱贫作为第一责任担当,调动全市农业系统力量,全力推进。现就20XX年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产业扶贫是贫困户脱贫的基础和支撑,我们坚持把发展农业产业与脱贫攻坚相结合,紧紧围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按照“43158”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加大主导产业和小众产业培育,推动市场营销,以品牌优势扩大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推进“三变改革”,发展贫困村集体经济,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今年计划退出的163个贫困村已

2、注册成立14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互助资金组织全覆盖,当前全市在册适宜发展产业贫困户1.5898万户4.9317万人,实现了产业全覆盖,夯实筑牢了群众脱贫基础。前三季度,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74.14亿元,同比增长5.4%;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0.81亿元,增速达到5.1%,较上年同期相比提高0.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75元,增速8.6%,农业产业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贡献率达到60%左右。四季度,预计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8亿元,较20XX年增长28.5%;第一产业增加值126.4亿元,较20XX年增长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628元,同比增长10%。以苹果产业

3、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扶贫带动模式成为全国推广的经验,先后12次在全国产业扶贫经验交流会上交流发言。今年6月2日,全国农业产业扶贫精准脱贫经验交流会在我市召开,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汪洋对xx产业扶贫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进一步增强了我们产业扶贫工作的信心与决心。二、主要经验做法及存在问题(一)主要经验做法1、进一步培育壮大产业,做到贫困户应覆尽覆。立足全市农业发展整体布局,围绕贫困地区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优化布局结构,因地制宜推进产业向贫困地区覆盖,实现乡有特色产业、村有增收项目、户有致富产品。一是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立足贫困地区已有的苹果、蔬菜、畜

4、牧等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开展了品质提升工程。建档立卡贫困户苹果种植总面积已达12.5万亩,挂果面积6.8万亩,预计今年总产量8.2万吨,产值2.7亿元;二是合理布局“小众”产业。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市场导向,按照一村一品定位,以村为单元发展食用菌、养蜂、马铃薯、小杂粮、苗木花卉等区域性、短平快“小众产业”,市委市政府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纳入对乡镇和县区的季讲评,启动建设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专业村286个、专业镇22个;三是培育发展新型产业。在优势资源开发、多层次产业发展上拓思路、做文章,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林下种养、光伏产业和电子商务等新型产业,拓宽群众脱贫增收路径。2、狠抓品牌营

5、销,产业增效贫困户增收步伐加快。成功举办了第十届中国陕西(洛川)国际苹果博览会暨第三届中国苹果品牌大会,借助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第二十四届杨凌农高会等节会平台,大力开展了优势农产品品牌推介和产品展销活动,仅农高会我市签约项目38个,签约金额35.3亿元。今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扶持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培育壮大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全市开设网店、微店2万多家,带动7000多贫困群众从业创业;继续做大“洛川苹果、延川红枣、xx小米、黄龙核桃、xx地椒羊”等特色品牌,累计举办“xx苹果、洛川苹果、梁家河苹果”三大品牌宣传推介活动71场(次),“xx苹果”已于10月6日完成商

6、标注册,正式成为全市区域公用品牌,品牌价值达到57.9亿元,国家工商总局向全国发布了“洛川苹果”品牌保护公告,梁家河苹果品牌标准初稿通过专家评审,以品牌优势扩大了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农产品销售走势良好。3、加强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引领脱贫作用不断显现。落实市政府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扶持现代农业园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经营大户,有效带动贫困群众进入参与到特色种养、加工销售、社会化服务等各个环节。在今年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的评选中将带动贫困户的数量(合作社5户以上、家庭农场2户以上、龙头企业10户以上)作为入选的前置条件,认定了113个市级农民专业

7、合作社、118个家庭农场、28个龙头企业。全市建档立卡苹果产业贫困户已纳入到321家企业、合作社,免费为贫困户上线分拣分级,优先收购,实现优质优价。截止11月15日,贫困户苹果销售达9870.763万斤,占贫困户产量16290.39万斤的61%,销售价格每公斤高于市场价0.20.5元。探索形成了经营主体带动型、农业园区吸纳型、互助合作扶持型、科技培训服务型、重点企业帮扶型、农业项目支持型、支部+贫困户型、互联网+贫困户型等9种产业扶贫模式,让贫困户在产业链条各个环节上受益,最大限度带动贫困人口实现脱贫。4、强化项目对接,形成产业扶贫多元化投入的新机制。强化扶贫项目的计划组织和管理,建立了全市产

8、业扶贫项目库,全市各类金融机构今年已发放2.11亿元(截止10月底)小额信贷资金,帮助贫困户发展脱贫产业。借助苏陕对口帮扶作机遇,在无锡举办了xx特色农产品暨产业扶贫项目推介会,签订合作协议与项目12个,签约总额6.748亿元,并与八家企业达成年销售400吨xx优质苹果销售意向,建成了宜兴400平方米xx苹果直销窗口。市政府与上海市农委签订了产业扶贫精准脱贫合作帮扶框架协议,与上海、无锡、沈阳、大连等地达成了农产品销售合作框架协议,拟建立上海280平方米xx特色农产品展示区、沈阳400多平方米的特色农副产品营销中心等一批销售平台,目前正在积极洽谈对接中。与省国资委系统xx合力团联合成立了注册资

9、金1.05亿元的陕西xx产业扶贫开发有限公司,在三个国定贫困县谋划储备了36个产业扶贫项目,预计投资88.21亿元,目前各项工作已有序开展。5、强化培训指导工作,技术帮扶取得新突破。充分发挥农业部门技术优势,按照技术“服务到村、指导到户、精准到人”的总体要求,以实用技术为主,分类展开技术帮扶。组建了市、县两级产业脱贫技术服务110指挥体系,实行主管领导负责制,专人管理、专人负责、专人调度,总体协调调度技术服务活动。市农业局整合市级农业技术力量成立了“产业脱贫技术服务攻坚支援支队”,组建了果业、蔬菜、粮食、食用菌、农机、良种6个技术支援支队,县区组建成立了专家服务团队、技术服务小分队、新型经营主

10、体技术团队和农村能人技术团队四支队伍,全市体制内技术服务人员达1609人、体制外技术服务人员达537人;大力开展职业农民培育,对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开展定点、定向、菜单式技术指导,确保贫困户至少有一人掌握1-2项实用技术;组织编写了xx市农业产业扶贫技术服务规程产业扶贫技术手册,开展技术提升培训,培养农村技术能手,树立典型,做给贫困户看,带领贫困户干。6、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步伐,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市委、市政府出台了xx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和xx市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实施方案,召开了全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暨产业脱贫现场会,推动农村改革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市县两级成立了农村集体产权制

11、度改革领导小组,抽调了14名业务干部组建了市级农村集体产权领导小组办公室。全市抓建56个“三变”改革试点村,同时各县区安排乡镇主要领导每人再抓建1个试点村,目前试点村按照清产核资标准和要求,正在积极开展清产核资、成员界定、股权量化、组建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等工作,进展较快的村组已经基本完成改革,涌现出了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黄龙县梁家河村、黄陵县双龙镇索罗湾村等一批“三变”先进典型;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全面完成,13个县区在全省考评中综合评价为优秀,整体工作位于全省前列。各县区依托县农经站成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截至目前,全市流转土地97.03万亩,流转率22.1,高于全省平均

12、水平(21.98%)。成立了13各个县级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聘任仲裁员102人,处理纠纷108件;在陕西农民合作社、xx电视台和xx日报开办了产权制度“三变”改革专栏,省内外30余家新闻媒体多次对我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进展情况进行报道,印发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文件材料汇编1000余本。(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产业见效慢风险大。产业发展本身周期长、自然风险及市场风险大、利润薄,特别是目前农产品价格波动加剧,供求趋势预判分析难度大,“销售难”问题突出,市场风险规避困难,既要如期完成脱贫任务,又要解决2020年之后长期稳定脱贫的问题,加大了产业脱贫的难度。二是产业培育难度依然很大。产业布局、发展需

13、要有一定的自然禀赋、生产条件、基础保障、基本素质和市场需求,而大部分贫困地区自然条件较差、交通不便,基础设施滞后,特别是贫困人口文化水平较低,缺乏技能,有些人甚至安贫乐道,缺乏发展内生动力。加之个别地区因兜底数较大,兜转产户普遍短缺劳动能力,虽然通过集体经济组织、政府垫资入股等方式嵌入新型主体带动的产业链条,但依靠产业收入仍难达到脱贫标准。三是产业发展资金短缺。市财政没有列支产业扶贫专项资金,各级财政及社会资金投入农业产业偏低,金融支农担保困难、发放时间长、机制不活等问题,制约了主导产业发展。四是农产品加工业依然较弱,制约了产业增值收益。农产品加工业大中型企业偏少,规模总量小、龙头企业少、产业

14、集中度低,农业产业园区化布局、集团化发展、电商化营销的格局尚未形成。大多数经营主体仍以提供初级农产品为主,多数产品还缺乏包装设计和市场营销手段,文化内涵不足,品牌意识不强,影响了贫困户在全产业开发中收益。五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联贫带贫作用需进一步强化。农业组织化程度不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育水平偏低,“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产业化程度不高,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辐射带动能力还不够,影响联贫带贫作用进一步发挥。三、XX年度工作安排及政策建议(一)面临的形势任务XX年,全市脱贫计划要退出3.8119万贫困人口,近60%的贫困人口要通过产业脱贫退出,特别是随着脱贫攻坚的不断推进,剩下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

15、更是坚中之坚、难中之难。同时贫困地区农业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高端、特色、高效、绿色农产品少,品牌多而杂,扶贫产业主要集中在生产环节,加工、储藏、流通等环节依然薄弱,精准选择扶贫产业和提升产业竞争力任务艰巨,实现产业脱贫需要付出更为艰巨的努力,整体工作任务非常艰巨。(二)总体思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省、市扶贫攻坚系列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按照中央脱贫攻坚的战略部署、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和省、市有关产业扶贫的具体要求,按照“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提质增效”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发挥新型经营主体

16、带动作用,加大财政投入和金融支持力度,推动“三变”改革,加快培育一批能带动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的优势特色产业,最大限度带动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三)重点工作措施1、继续加大特色产业培育工作。兼顾时效性和长期性,因地制宜精准布局产业,既要着眼短期脱贫,又要考虑长效增收,统筹培育短平快产业和长受益产业,指导县区抓住扶贫部门产业直补资金着力做好产业项目的衔接,对已经到户的项目,加快实施进度;对项目未覆盖到村到户的,定项目、定帮扶人员;对不具备承担项目条件的贫困户,通过集体经济组织、政府垫资入股等方式嵌入有新型主体带动的产业链条,实现贫困户精准覆盖、持续增收。协同推进旅游、光伏、电商扶贫。2、强化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发挥好产业技术服务110指挥体系职能,以实用技术为主,分类展开技术帮扶。继续将贫困户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范畴,降低初级职业农民认定门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